2024, 23(7):1-5.
摘要:《黄帝内经》是一部以生命科学知识为主体的古代百科全书,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的理论源头。其中传载的中医妇科相关理论和临床内容,诸如对女子生理机能周期的认识,五脏及奇经中冲、任、督、带脉与女子生理、病理的关系,以及孕脉的辨识等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经文对发生于女子的肠覃、石瘕、血枯、胎病、产后发热等病症也有研究,其内容对后世妇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和理论意义。
2024, 23(7):6-9.
摘要:根据《伤寒杂病论》的辨治精神,临床中对于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若能合理运用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常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文中通过对运用经方合方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粥样硬化、锁骨下动脉斑块、锁骨下动脉狭窄等病变的临证经验进行总结,认为只有打破“十八反”配伍禁忌,方能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
2024, 23(7):13-16.
摘要: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认为阴阳失和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关键所在,阳虚则脏腑气化功能失常,导致风寒阴邪侵袭肺脏,痰瘀阴邪伏肺而发病。其中气阳虚弱为哮喘发作的内因,痰瘀伏肺是哮喘发作的宿根,外感寒邪是哮喘发作的诱因。根据治病必求于本原则,提出全程温法治疗支气管哮喘,通过温阳消阴以调整阴阳之平衡,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动态平衡之中。
2024, 23(7):17-20.
摘要:石强教授善用虫类药,尤其是运用虫类药治疗肺系疾病经验丰富。文中将其活用虫类药经验总结为四大方面:一是病因以风为主,常用蝉蜕疏外风,用乌梢蛇、蜂房、全蝎、蜈蚣、蕲蛇祛伏风;二是病位以肝脾为基,多用蝉蜕、乌梢蛇、蕲蛇、蜂房和肝脾;三是病机以升降失调为重,可用蝉蜕配乌梢蛇、蝉蜕配蕲蛇等虫类药药对调升降;四是病势以久病入络为要,须用地龙搜剔通络。其用药经验对临床运用虫类药治疗肺系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辨证论治肺系疾病提供一种新思路。
2024, 23(7):21-23.
摘要:咳嗽既是疾病也是症状,其基本病机为肺气上逆,失其宣降。新安王氏在咳嗽治疗上有着许多宝贵的学术思想和经验,文中重点列举其四:一者痰湿内蕴,应从脾肾治之;二者火热伤肺,从心肝治之;三者外感之咳,宜辛宣散之;四者内伤之咳,重扶正固之。并辅以具体验案以体现王氏治咳思想巧妙之处,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思路。
潘日润 , 陈熵忠 , 邓日森 , 史亚磊 , 林勇 , 张敏建 , 黄伟聪 , 程宛钧
2024, 23(7):24-28.
摘要: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敏建教授在男科门诊的病历文本记录,探讨其治疗男科疾病的用药规律及其学术思想。方法 收集2020年7月—2021年5月福建省人民医院男科门诊医疗信息管理系统中张敏建教授的门诊病例有效数据2560条(就诊例次),共计208味药物,用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对药物进行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等统计,然后通过SPSS Modeleer 18.0对处方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 使用频次排名前10位的药物为茯苓、柴胡、甘草、白术、黄芩、当归、半夏、巴戟天、白芍、苍术,温、寒性药物使用频次较高,所用药物主归肝、脾两经;排名前3位的药物功效种类分别为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核心药物组合为茯苓、黄芩、白术、泽泻、麦冬、白芍、柴胡和甘草;共得到4项聚类,这些聚类为五子衍宗丸、一贯煎、五苓散、逍遥散、温胆汤等方的化裁。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得到了张敏建教授常用方药思路是以肝为治,以“肝司阴器”“五行生克”为原理,巧用治肝八法(疏肝理气、清肝利湿、疏肝清热、柔肝止痛、暖肝散寒、疏肝化瘀、疏肝健脾、滋补肝肾)治疗男科疾病,八法中又以祛湿、疏肝、健脾为重。
2024, 23(7):29-32.
摘要:“司内揣外”变法辨证思维注重隐形因素、内部结构。文中通过分析“司内揣外”变法辨证思维方法及其在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病势特性、诊疗及预后等方面的运用,为该病的诊疗和研究提供新思路。
2024, 23(7):33-35.
摘要:为探讨“肾为痰之本”缘由及扩展从肾治痰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文中以时间脉络为主,解读“肾为痰之本”的理论内涵及其在临床上与疾病形成和治疗的关系,认为以明代为转折点,医家王纶首先以“肾主水”明确提出“肾为痰之本”,后世医家则在其基础上分别从肾主水、肾主闭藏、肾脏经脉关系、肾脏虚实四个方面阐述和发展“肾为痰之本”理论,并且根据各自的理论见解创制以肾为本论治痰疾的方剂。
2024, 23(7):36-39.
摘要:基于“内外合邪”理论,从其理论内涵出发,将肺结节之脏腑病变和气血津液病变合而述之,深入探讨肺结节发病的中医学机理。认为肺结节的病因包括内外之邪,其中正气亏虚是其发病之根本,内外邪胶结、伏留于肺、结于肺络为其关键病机,而其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肝、脾、肾三脏;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为防治原则,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治法,为中医防治肺结节提供思路和理论基础。
2024, 23(7):40-42.
摘要:中医“大肠主津”理论认为,大肠对水谷食糜中的水分进行重吸收,决定了粪便的性状及排泄,同时生成精微物质以充养脑髓。“大肠主津”功能失常是功能性便秘(FC)发生的直接原因,脏腑气机、津液代谢失衡为间接原因,而脑主神明功能失调则是其根本原因,其中“津”作为物质基础贯穿三者之间。由于脑所主之神机一统全身各脏,故脑神功能正常是大肠行使吸收、代谢津液功能的重要基础。脑肠轴神经传导异常和内分泌代谢异常,共同影响了胃肠动力,这与中医“大肠主津”理论高度吻合,可能是FC发生的重要机制。
2024, 23(7):43-49.
摘要:目的 研究明清医案中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查阅相关明清医案,将病例信息录入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 2.3.8)对病名、症状、用药和取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医案197例,涉及病名65种;共使用中药294味,其中药物四气以温性最多,平性和微寒性次之,药物归经以肺经最多,脾经、胃经次之;针灸疗法运用极少,共取穴7个,涉及经脉2条,特定穴2种。结论 明清医案中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复杂多样,“吐酸”不宜作为中医病名使用,应更改为“胃反”;诊断上应注意与心、肺、咽喉、五官部疾病相鉴别,避免误诊;证型以脾胃虚寒证、脾胃气虚证、肺脾两虚证、寒热错杂证为主;茯苓-半夏是核心药物;应该发挥针灸疗法在治疗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上的优势和特色。
2024, 23(7):50-58.
摘要:目的 对中医导引疗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并分析其处方要素。方法 全面检索Sinomed、CNKI、VIP、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从建库至2023年11月收录的中医导引治疗稳定期COP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文献筛选后提取中医导引治疗COPD的干预方案,应用Excel、SPSS 26.0、SPSS Modeler 18.0 软件对中医导引处方要素进行频次统计、二阶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190篇文献,涉及12种不同类型中医导引,以六字诀和八段锦为主;干预周期为15 d~1年,集中于3个月;干预频率为每周2次~每日3次,以每日1次最多;每次习练持续时间为5~60 min,以30 min为主。二阶聚类分析得到3个中医导引处方要素集群,聚类-1(八段锦)持续时间最短,干预频率最低,干预周期最长;聚类-2(五禽戏)每次习练持续时间最久,干预频率最高,干预周期最短;聚类-3(六字诀)每次习练持续时间、干预频率、干预周期均与总体水平相近。关联规则分析得出2条高频关联规则,关联较强的干预方案是八段锦-30 min-6个月-1次/d、六字诀-3个月-30 min-1次/d。结论 中医导引干预稳定期COPD以八段锦、六字诀、五禽戏为主,基于3个集群特征对比,六字诀强度适中,八段锦可作为基础功法,五禽戏可为进阶功法。每天1次,每次习练30 min可作为八段锦、六字诀干预COPD稳定期的干预方案。
许映雪 , 林幸梓 , 姚雨曦 , 潘爱丽 , 罗文谦 , 甘慧娟
2024, 23(7):59-64.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柴芍六君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修复作用及其对上皮间质转化过程的调控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8只雄性SPF级4 w龄的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6只和造模组22只。造模组大鼠每日交换饮用0.1%氨水溶液或20 mmol/L脱氧胆酸钠溶液,配合饥饱失常法,每日1 h夹尾,每周1次30%乙醇和2%水杨酸钠的混合液灌胃,共干预18 w进行造模。随机处死4只模型组大鼠用于模型评价。造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剩余的18只大鼠分为模型组、替普瑞酮组、加味柴芍六君汤组,每组各6只。空白组与模型组按10 mL/kg以灭菌饮用水灌胃,替普瑞酮组按15 mg/kg以替普瑞酮混悬液灌胃,加味柴芍六君汤组按6.9 g/kg以加味柴芍六君汤灌胃,每日1次,共干预4 w。观测大鼠一般行为学表现及体质量,利用光镜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借助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8、IL-1β、TNF-α含量,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法测定大鼠胃黏膜组织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相较于模型组,替普瑞酮组及加味柴芍六君汤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均改善,体质量升高(P<0.05);大鼠上皮层柱状细胞无脱落,固有层腺体萎缩明显改善,数量增多,排列较整齐,形态较规则,炎细胞浸润减少,主细胞和壁细胞增加;血清IL-8、IL-1β、TNF-α含量均显著降低(P<0.001,P<0.05);胃黏膜组织E-cadherin mRNA表达升高,N-cadherin、Vimentin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P<0.001)。结论 加味柴芍六君汤能够显著修复CAG大鼠胃黏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IL-8、IL-1β、TNF-α的表达,进而上调上皮标记物E-cadherin,下调间质标记物N-cadherin、Vimentin,调控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从而改善胃黏膜病变,修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损伤。
2024, 23(7):65-68.
摘要:中医药治疗早泄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多样的临床手段,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成果,与西医治疗相比,具有不良反应小、药物依赖性低的独特优势,为早泄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弥补了早泄诊疗的不足。文中从早泄的中医认识、脏腑论治、六经论治等方面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早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