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第22卷第10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论坛
    • 先秦儒家思想对《黄帝内经》理论构建的作用及其意义

      2023, 22(10):1-6.

      摘要 (34) HTML (19) PDF 459.08 K (4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儒家学术是先秦诸子之学的重要学术流派,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等级观念”“中央集权”“贵和”“过犹不及”“中庸”以及研究《易经》诸成果中有关“道”“神”“八卦”等结论,都对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经典研究
    • 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辨治冠心病验案举隅

      2023, 22(10):7-10.

      摘要 (23) HTML (9) PDF 413.01 K (3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冠心病虽为中、西医公认的难治性疾病,但若能合理运用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则常可取得较好的预期治疗效果。通过对数十年临证运用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用药辨治冠心病的经验进行总结,认为临床中治疗冠心病的方法虽有很多,但相比之下运用经方合方“十八反”配伍用药治疗冠心病具有明显的疗效优势。

    • 从“肺-宗气-魄”三位一体功能系统论述“百合病”

      2023, 22(10):11-14.

      摘要 (19) HTML (8) PDF 506.42 K (3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金匮要略》中的“百合病”是较难理解的仲景方证之一。历代对其方证的认识都各抒己见,未达共识;对其遣药规律同样说法不一,存疑颇多。文中从“肺主魄”理论出发,从“肺-宗气-魄”三位一体功能系统对“百合病”展开研究,认为“百合病”病机核心在于肺阴受伤不能敛、养,肺气虚损不能降、藏,最终导致“阴魄不降”而为病。故治疗时可取性平、偏凉润而又可益气之药以益宗气、养肺阴、清虚热而定“阴魄”。以此明确其核心病机及组方规律,以期进一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 0+1
      • 1+1
    • >名医精华
    • 刘中勇运用李氏清暑益气汤治疗慢性心衰经验

      2023, 22(10):15-17.

      摘要 (20) HTML (5) PDF 437.41 K (30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慢性心衰为临床常见疾病,是各种心血管疾病逐渐进展到最后阶段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刘中勇教授在临床上发现慢性心衰证属心脾气虚、水湿内停的患者较多,临证运用李氏清暑益气汤益气健脾化湿治疗此类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通过总结刘中勇教授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经验,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杨叔禹从脾胃论治郁证经验探析※※※

      2023, 22(10):18-21.

      摘要 (17) HTML (8) PDF 399.80 K (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杨叔禹教授认为,郁证的关键病机是气机升降失常,而脾居中土,乃气机升降之枢纽,故调畅脾胃气机,安和五脏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故其临证治疗常用升阳益胃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收效甚佳。

    • 张荣珍运用消托补法治疗大叶性肺炎经验探析

      2023, 22(10):22-25.

      摘要 (16) HTML (3) PDF 454.27 K (2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叶性肺炎是由细菌、支原体、病毒、真菌等混合或单一感染引起的急性肺组织炎症,西医以抗感染治疗为主,但因其感染面积大,临床症状重,加上病原体耐药性的不断提升,临床疗效不容乐观,甚则并发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故探寻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炎症吸收的中医药治疗势在必行。中医认为,大叶性肺炎多因感受四时邪气,无论风、寒、暑、热、燥,多入肺化热成痈。张荣珍教授依据大叶性肺炎“热毒痰瘀”的病因病机特点,主张以消、托、补三法分期治疗大叶性肺炎,即渗出期用“消法”,以清热散邪为主;实变期用“托法”,以透脓散结为主;消散期用“补法”,以益气养阴、健脾补肺为主。

    • >思考中医
    • 道家文化对构建中医骨亚健康学的影响

      2023, 22(10):26-29.

      摘要 (25) HTML (7) PDF 416.31 K (2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道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与中医学同根同源,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现阶段,构建中医骨亚健康学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广阔的现实需求。中医骨亚健康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道家文化的熏陶和濡养,道家文化所倡导的养生观念、哲学思想和修身实践是构建中医骨亚健康学的文化基石。文中从中医骨亚健康学的主要内容、理论基础、调理方法等方面探讨道家文化对构建中医骨亚健康学的影响。

    • 从“和”文化视角谈与疾病“和谐相处”——浅析带瘤生存

      2023, 22(10):30-33.

      摘要 (14) HTML (3) PDF 439.16 K (2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和”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核心,贯穿中华文化的始终。“和”文化不仅对社会的发展变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影响着中医药的发展进程。带瘤生存是一种创新的肿瘤治疗理念,强调患者与肿瘤和谐相处,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治疗模式,体现了中医药与“和”文化的相辅相成。“和”文化与肿瘤治疗的融合将带领医学界探索带瘤生存的更多可能性,为肿瘤患者的生活带来更多希望。文章基于“和”文化及肿瘤治疗的阐述,浅析带瘤生存的发展潜力。

      • 0+1
      • 1+1
      • 2+1
    • >理论探讨
    • 基于儒道哲学探析黄元御“一气周流”气化体系

      2023, 22(10):34-37.

      摘要 (22) HTML (10) PDF 508.64 K (3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一气周流”作为黄元御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后人对其阐述颇多,然尚未深入,大多停留在《四圣心源》的中气五行气机上,在其理法方面的系统性研究尚少,当从其源头再探“一气周流”理论结构,方能深刻阐述其学术思想内涵。黄氏提炼《道德经》《易经》中的“天道”规律,并结合岐黄、扁鹊、仲景之学,整合出一气周流气化观。以中气作为气化中心,并以阴阳规律发散变化万物,又以阴阳规律归化于中气,如此周而复始,此过程中万物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完备的气化体系。故本文主要从黄氏中气思想(万物并作、复命归根)、扶阳思想(气运原力)、五运六气思想(周流气象)等进行剖析总结,旨在使其理论更具系统性和具象化,以使临床“一气周流”气化理法体系的运用趋于完善。

      • 0+1
    • 基于生物全息论浅谈《黄帝内经》尺肤诊疗法机理及临床意义

      2023, 22(10):38-41.

      摘要 (31) HTML (5) PDF 616.71 K (3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尺肤诊蕴含着中医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的思想,通过切按尺肤的寒温、形态的变化以辨知脏腑气血之盛衰,是《黄帝内经》所载的重要诊察方法之一。其诊疗是基于尺肤与人整体之间的关系,这一方式与20世纪80年代张颖清教授提出的生物全息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全息胚与人整体之间的关联性。为探求人体各部位与整体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文中从全息胚生物学理论观点探讨尺肤诊疗法的生物全息机制,力求从这一新的视角阐明尺肤诊疗法的诊断价值,以证明尺肤诊疗法应用于中医诊疗的合理性,为中医诊疗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0+1
      • 1+1
    • “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在男科疾病诊治中的运用

      2023, 22(10):42-45.

      摘要 (19) HTML (10) PDF 408.86 K (2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帝内经》中的“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是对人体阴阳功能的概括,根据阴阳转化理论,金保方教授在总结其导师徐福松教授经验的基础上将此理论运用于男科疾病诊治中,并进行了进一步阐述。文章论述了“阳化气,阴成形”之男科生理和病理,提出“阴成形生长不足,阳化气生发受限”是部分男科疾病的关键病机,补充“阴成形”促进“阳化气”可使阴阳得以充沛循环,生化无穷,用以指导临床有针对性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临床研究
    • 射干麻黄汤联合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系统评价和序贯分析

      2023, 22(10):46-52.

      摘要 (34) HTML (7) PDF 951.01 K (2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射干麻黄汤联合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angfang)、中国医学生物(CBM)、PubMed数据库,查找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RCT试验,共纳入19项RCTs。使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评价文献质量,并以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RR=1.22,95%CI(1.17,1.28),P=0.00<0.5],亚组分析提示疗程2~4 w[RR=1.22,95%CI(1.16,1.29),P=0.00],疗程>4 w[RR=1.21,95%CI(1.12,1.31),P=0.00];治疗缓解程度[ES=2.75,95%CI(2.12,3.58),P=0.000<0.05]。肺功能:FEV1[WMD=0.38,95%CI(0.22,0.55),P=0.000<0.05];PEF[SMD=1.77,95%CI(0.83,2.70),P=0.000<0.05];FEV1/FVC[SMD=1.23,95%CI(0.49,1.98),P=0.001<0.5]。症候积分:中医症候积分[SMD=-2.20,95%CI(-3.47,-0.92),P=0.001<0.5];咳嗽积分[WMD=-1.58,95%CI(-2.06,-1.10),P=0.000<0.05]。炎症指标:TNF-αSMD=-1.34,95%CI(-2.01,-0.66),P=0.000<0.05]。不良反应[RR=0.31,95%CI(0.13,0.73),P=0.007<0.05]。通过TAS序贯分析降低了传统Meta分析假阳性概率,得到更可靠的结果。GRADE评价显示总有效率证据质量为低,余证据质量为极低。结论 射干麻黄汤联合西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能显著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肺功能,降低炎症指标,减少不良反应。但受纳入文献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基于脉诊仪对血脂不同人群脉象频域特征差异性的研究

      2023, 22(10):53-56.

      摘要 (16) HTML (8) PDF 419.80 K (2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王唯工共振理论,研究血脂不同人群脉象频域特征的差异性,以加强中医脉诊与实验室检测指标的相关研究,丰富脉象数据分析方法。方法 将280例受试者按血脂结果进行高低分组,通过脉诊仪采集脉诊参数,并收集其基本信息,对比高分组与低分组脉图频域特征的差异性。结果 高TC组、高LDL-C组C5谐波强度显著低于低TC组、低LDL-C组;高HDL-C组C5谐波强度显著高于低HDL-C组。结论 血脂指标的升高会使其脉象参数发生改变,脉象参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脂相关病理信息。

    • 基于CiteSpace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3, 22(10):57-61.

      摘要 (18) HTML (9) PDF 1.22 M (26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相关领域进行追踪分析,通过网络可视化探索中医药治疗CKD近40年的发展状况,寻找当前科研重点方向。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81—2022年发表的所有关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学术期刊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 5.8对其开展作者及关键词的科学计量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 共纳入2190篇相关文献,其关键词共现显示N=578,E=1472,生成13个聚类标签。“慢性肾衰竭”和“中药灌肠”是该领域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慢性肾脏病”的中介中心性(0.77)最高。“肠道菌群”“肾性贫血”“血液透析”“慢性肾脏病”“蛋白尿”和“肾功能”的突现强度持续至今。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领域绘制相关可视化知识图谱并对其进行分析,揭示当前该领域的研究前沿热点,为科研学者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提供新思路。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闽南儿科放筋疗法治疗小儿肺胃热盛型慢性扁桃体炎临床疗效观察

      2023, 22(10):62-64.

      摘要 (17) HTML (7) PDF 449.78 K (2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闽南儿科放筋疗法对小儿肺胃热盛型慢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8年6月到2021年9月在厦门市中医院门诊、厦门思明瑞来春第三中医门诊部诊治的114例肺胃热盛型慢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其中57例试验组予闽南儿科放筋疗法治疗,57例对照组采用小儿咽扁颗粒口服,两组共以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其疗效。结果 试验组疗效在减少慢性扁桃体炎发作次数以及减轻慢性扁桃体炎症状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闽南儿科放筋疗法对小儿肺胃热盛型慢性扁桃体炎疗效确切,优于应用小儿咽扁颗粒的对照组。

    • “四冲穴”阴中隐阳针法配合开窍醒神方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及调控S100B蛋白、VEGF水平的作用机制分析

      2023, 22(10):65-68.

      摘要 (17) HTML (4) PDF 473.28 K (2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索“四冲穴”阴中隐阳针法配合开窍醒神方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IS)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及调控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96例IS后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针刺组和针药组。两组均予Schuell语言训练,针刺组48例予“四冲穴”阴中隐阳针法,针药组48例增加开窍醒神方,治疗4 w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语言功能、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 针药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高于针刺组77.08%(P<0.05)。两组治疗4周末书写能力、复述能力、阅读能力、听理解能力评分水平较治疗前升高,针药组高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4周末S100β、NSE水平较治疗前降低,针药组低于针刺组;VEGF、Ang-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针药组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 “四冲穴”阴中隐阳针法配合开窍醒神方可调节IS后失语患者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改善语言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针灸经络
    • 基于文献计量学探究耳穴疗法干预顽固呃逆选穴规律及研究现状

      2023, 22(10):69-73.

      摘要 (15) HTML (7) PDF 695.36 K (3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对耳穴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期了解其研究现状及为临床推广和科研提供方向。方法 全面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四大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noteExpress管理文献,IBM SPSS moder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39篇,分别发表在87个期刊上,研究类型以临床研究为主,干预手段常选用耳穴贴压、耳穴贴压配合针刺、耳穴埋针,耳穴以肝、交感、神门、皮质下、膈、脾、胃多见。结论 耳穴疗法干预顽固性呃逆研究疗效肯定,但文献质量有待提高,操作规范尚未统一,生理病理机制尚未阐明。

      • 0+1
      • 1+1
      • 2+1
      • 3+1
    • >验案探析
    • 黑汗证治验1则并文献复习

      2023, 22(10):74-75.

      摘要 (27) HTML (10) PDF 385.66 K (2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文章介绍1则“黑汗证”案例,根据“平脉辨证”法,经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1月而取效,予“以方测证”理论,考虑本例系:脾肾阳虚、气血不足、营卫失调、风寒湿滞证。后笔者以“黑汗”为“主题”或“关键词”查阅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自1979年1月—2022年4月的现代文献,发现6篇相关个案报道涉及的6例患者均经中药治愈。故本文将结合7例“黑汗证”患者的相关资料作一简要分析,旨在为探讨本病的常见中医证型、治法、方药提供参考。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