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第21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论坛
    • 《黄帝内经》基于“三阴三阳”构建的运气理论基本模型及其意义

      2022, 21(1):1-6.

      摘要 (46) HTML (64) PDF 405.13 K (6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帝内经》将“三阴三阳”思维模式广泛地应用于构建生命科学知识体系,五运六气理论即是这一思维模式全面应用的知识板块。其中“三阴三阳”六步主气模型、“三阴三阳”客气六步的基本模型及其分类模型、“三阴三阳”客主加临复合式模型,以及“运气相合”的多种五运和六气相互叠加的混合式模型,构成了五运六气理论中的基础知识,其间各有不同的意涵及其医学意义,也是深刻解读该知识板块时必须的切入视角。

    • >经典研究
    • 《黄帝内经》“传于后世”论刍议

      2022, 21(1):7-8.

      摘要 (31) HTML (53) PDF 332.30 K (5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帝内经》中明确言及“传于后世”的篇章有《素问·八正神明论》《素问·针解》《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师传》,共4篇。笔者秉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通过对4篇“传于后世”论的研究学习,对“传于后世”的观点进行简要、系统地梳理,总结得出《黄帝内经》“传于后世”论的6个观点。以期拙文能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黄帝内经》提供些许帮助。

    • 浅析《金匮要略》中“眩”之证治

      2022, 21(1):9-11.

      摘要 (40) HTML (47) PDF 346.11 K (45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眩”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历代医学典籍论述颇多。《金匮要略》在《黄帝内经》“因虚致眩”的理论基础上,又开创了“痰饮致眩”的理论先河,书中记载的有关方剂至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确切。通过对《金匮要略》中有关“眩”的条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可知仲景治眩大体分为虚实两端,且以痰饮实邪为主;病位虽涉及五脏六腑,却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治疗上谨守病机,暗合“温药和之”及“利小便”之意。通过学习仲景治眩的精妙微细之处,以期对中医临床工作有所裨益,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 >名医精华
    • 海派中医颜氏内科治疗胸痹心痛历代学术特色探析

      2022, 21(1):12-14.

      摘要 (30) HTML (38) PDF 411.30 K (4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就海派颜氏内科流派有关胸痹心痛的医案、医论、医话进行梳理分析,对颜氏内科医家治疗胸痹心痛的临证经验进行归纳整理,探讨其学术特色的传承发展及辨治方药的异同变化,从而汲取精华,以启后学。

    • 浅析张敏建从郁证论治男科疾病的经验

      2022, 21(1):15-17.

      摘要 (35) HTML (45) PDF 338.08 K (5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张敏建教授从郁证的定义剖析“气、血、痰、火、湿、食、瘀”诸郁在男科疾病中的所表现出的特定的表现,分析男科郁证的病因病机,讨论男科郁病的证治,认为男科郁证论治,当首辨阴阳、次分脏腑、再辨寒热虚实而实施。张师认为男科郁证一般病程较长,从郁证论治要注重心理疗愈的同时安全用药而不宜峻猛,实证用药要注意理气但不可耗气;活血不破血,清热不败胃,祛痰不伤正;虚症治疗注意补益心脾而不过燥,滋养不滋腻。

    • 贾六金常用对药与药组经验撷菁

      2022, 21(1):18-20.

      摘要 (45) HTML (43) PDF 427.46 K (5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贾六金教授业医六十载,深研药性,精研配伍,在治疗小儿疾病遣方用药时善用对药,巧用药组,或协同增效,或相须相使,或伍用减毒,屡收卓效。本文旨在总结贾师临床常用的部分药对及药组,分析其组方配伍和辨证特点,总结用药规律,传承其学术经验,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 >理论探讨
    • 基于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理论论治中风后抑郁

      2022, 21(1):21-23.

      摘要 (29) HTML (44) PDF 487.01 K (4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五经配伍”为湖湘针推学术流派的特色学术思想之一,指的是通过针、灸等手段结合脏腑之间的五行生克关系,刺激相应腧穴调节内在脏腑的虚实与阴阳平衡。中风总的病机为脏腑阴阳失调、内生痰瘀湿等病理产物,后期致体内气机郁滞而发为郁证,结合五脏之间的五行生克制化关系选经取穴,补虚泻实、调畅气机,对拓展临证选穴思路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基于阴火理论探讨冠心病的治疗思路

      2022, 21(1):24-27.

      摘要 (31) HTML (51) PDF 455.83 K (4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从李东垣的阴火理论出发,探讨了冠心病与阴火的关系。认为气虚贯穿于冠心病发展的始终,火热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关键因素,在祛痰化瘀中配以甘温益气之药以甘温补中、调节气机升降,从而可以提高疗效。

    • >古籍研究
    • 从王孟英医案浅析王孟英产后病之治疗特色

      2022, 21(1):28-30.

      摘要 (32) HTML (52) PDF 413.29 K (4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笔者分析王孟英产后病的医案,剖析其治疗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不泥常法,精准辨证;不拘一法,外薰、外洗、外敷、内服等多法合用;不守一方,辨证易方。归纳总结其诊治产后病的经验,以期为现代临床治疗产后病提供参考与指导。

    • >中医养生
    • 古代中医病后养生思想刍议

      2022, 21(1):31-34.

      摘要 (29) HTML (51) PDF 490.68 K (4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医“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养生基本要求,不仅是针对“未病”的健康状态,还涉及“已病”的病后阶段。其中,病后养生是指在患病期间,通过采用相应的中医养生方法,以促进疾病康复、防止疾病传变与复发、指导患者健康管理的一种综合性实践。本文立足于古代文献,从病后养生的概念与内涵、方式与法则2个方面对中医病后养生思想进行阐述,以期完善中医养生理论体系的构建,更全面地揭示中医养生思想的本质。

    • 海昏侯养生思想渊源及方法探析

      2022, 21(1):35-38.

      摘要 (32) HTML (39) PDF 439.12 K (4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南昌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数量众多、种类丰富,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通过梳理海昏侯所处时代养生文化概况,结合其生平体质与生活方式,以及从海昏侯墓出土的多种与养生相关的文物,推测出刘贺在养生方面具有极高的文化修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其养生思想全面,养生方法多样,主要体现在药食养生、音乐养生、房事养生等方面。

      • 0+1
    • >方药研究
    • 药对“虎杖-土茯苓”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2022, 21(1):39-44.

      摘要 (54) HTML (41) PDF 1.35 M (6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药对“虎杖-土茯苓”治疗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的潜在机理。方法 利用TCMSP平台检索收集药对化学成分、对应靶点;借助五大疾病数据库获取GA已知靶点;利用Venny 2.1.0得到药对与GA两者间的交集靶点;运用SRTING数据库、CytoHubba插件构建交集靶点PPI网络;采用DAVID平台对交集靶点进行GO、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将筛选出的核心成分、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获得23个化学成分,199个靶点,其中治疗GA的潜在靶点有76个。预测得知核心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β-谷甾醇,关键靶点为JUN、TNF、RELA、IL6。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药对治疗GA的生物功能:287条(生物过程:172个,细胞组分:42个,分子功能:73个);KEGG通路富集共筛选出信号通路:122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木犀草素、β-谷甾醇与JUN、TNF有良好的结合活力。结论 药对“虎杖-土茯苓”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等成分,作用于JUN、TNF等靶点,癌症通路、TNF信号通路等通路参与下,发挥抗炎、抗凋亡等治疗GA的作用。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临床研究
    •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治疗湿热内结型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2022, 21(1):45-48.

      摘要 (54) HTML (54) PDF 486.33 K (4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派格宾)对湿热内结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项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纳入220例辨证为湿热内结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治疗组在使用派格宾抗病毒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每周3次,使用穴位敷贴时间为24周,使用派格宾时间为48周。观察治疗24 w、48 w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24 w、48 w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 w、48 w治疗组的抗病毒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2 w、24 w新发乏力、腹胀、食欲下降、失眠及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派格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增加派格宾抗病毒效果,减少其不良反应。

    • 全息经络刮痧疗法对轻中度高血压病的干预效果研究

      2022, 21(1):49-52.

      摘要 (31) HTML (36) PDF 471.56 K (5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全息经络刮痧疗法对轻中度高血压病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10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使用全息经络刮痧疗法,连续干预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血压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及中医证候积分较前均降低,两组不同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存在时间效应(P<0.01)和组间效应(P<0.05),且时间和组别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0.01);两组不同时间点的收缩压、舒张压及中医证候积分的组间比较,治疗2个月、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cy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前后Hcy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息经络刮痧疗法对轻中度高血压病的干预效果显著,能促进血压下降,减轻症状,降低Hcy水平。

    • 电子灸对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2022, 21(1):53-56.

      摘要 (29) HTML (42) PDF 466.32 K (4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电子灸对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咽侧壁活动度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70例患者分为电子灸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内科基础常规治疗、常规针刺及康复训练,电子灸组在此基础上加廉泉穴、天突穴、天鼎穴(双侧)、扶突穴(双侧)的电子灸治疗,对照组加用Vital Stim吞咽治疗,两组均每次治疗30 min,每周5次,治疗4 w。于首次治疗前、治疗4 w后行肌骨超声检测患者咽侧壁活动度,于首次治疗前及治疗第2、4 w后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评分。结果 在咽侧壁活动度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增加(P<0.01),且电子灸组增加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评分方面,治疗2 w及4 w后,两组患者SS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电子灸组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评定与时间变化均相关(P<0.01),两组治疗均在治疗2 w后起效,且电子灸组疗效较对照组疗效更显著。结论 电子灸治疗能有效增加脑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碍患者咽侧壁活动度,降低SSA评分,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中医扶正治疗肺癌用药规律

      2022, 21(1):57-59.

      摘要 (31) HTML (39) PDF 347.01 K (44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扶正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2000—2021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中医扶正治疗肺癌的文献,汇总所涉及的中药处方,对处方进行中药分类分析、中药关联性分析及中药聚类分析。结果 汇总132篇文献,涉及76首中药处方,总计89味中药,中药总频次为612次,高频药物为20味。中药分类分析结果显示以补气药为主,使用频次达214次,其次为利水消肿药,使用频次为43次。中药关联性分析显示黄芪-茯苓-白术、黄芪-党参-白术、党参-贝母-白花蛇舌草三组的关联度最高。结论 中医扶正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遵循以益气养阴为主的扶正原则,兼具解毒、利水、化痰、活血等祛邪之法。

    • >综述
    • 代谢组学在冠心病中医证候中的研究进展

      2022, 21(1):60-63.

      摘要 (25) HTML (55) PDF 432.10 K (5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中的新兴技术,其整体性、动态性与中医诊断中“整体审察”“动静统一”原则相一致,并且两者都是以人的机体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代谢组的异常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推动中医诊断的客观现代化发展,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的推测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代谢组学在冠心病中医证候中的研究进展。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