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20卷第5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论坛
    • 《黄帝内经》“三阴三阳”思维模型的基本特征

      2021, 20(5):1-4.

      摘要 (36) HTML (46) PDF 504.52 K (5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帝内经》基于上古时期先哲“一分为三”观念及汉代“三阴三阳”思维命名经脉,将“三阴三阳”思维模式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在集成并整合相关经文之后发现,经文中应用的“三阴三阳”思维模式所构建的相关模型,具有“天文历法特征”,有“阴阳之气多少的模糊量化特征”,有“具象思维特征”,有明显的“标记符号特征”,有“多层级结构特征”,有“生物全息特征”,以及“模型排序多样性特征”。不同特征的模型具有不同意涵的医学内容,这是理解相关经文的关键。

    • >新冠肺炎专栏
    • “馨饪之邪”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启示

      2021, 20(5):5-7.

      摘要 (17) HTML (40) PDF 514.56 K (4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9年末在武汉发现了我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中滥食野生动物因可能是导致疫情暴发的诱因,饮食安全问题再一次引发国民热议,“馨饪之邪”是不合理饮食的古称,“食伤脾胃”是“馨饪之邪”致病的原因,任何与脾胃相关的疾病都离不开“馨饪之邪”的影响,而重视脾胃功能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重点,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馨饪之邪”的探讨来对现今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提供一些启示。

    • >经典研究
    • 《黄帝内经》“七损八益”发微

      2021, 20(5):8-10.

      摘要 (29) HTML (31) PDF 452.59 K (48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古今中外的诸多医家对《黄帝内经》“七损八益”的注解纷繁众多,皆有理有据,让后世学者难明所以。通过学习《黄帝内经》和众医家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得出论断:“七损八益”是互文式写法,也可写为“八损七益”;“七”和“八”并非具体的数字,而是指代男女;“损”和“益”应该合并为词语“损益”来解释,意为变化;“七损八益”就是指代生命节律。所以,《黄帝内经》中强调“七损八益”旨在指导人们遵从生命节律以尽终其天年。希望拙文可以为广大中医学子更好地学习、研究和应用《黄帝内经》提供些许帮助。

    • “十八反”配伍在经方合方辨治血液疾病中的运用

      2021, 20(5):11-14.

      摘要 (32) HTML (34) PDF 497.86 K (36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治病用方中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之说,如赤丸、甘遂半夏汤、附子粳米汤、瓜蒌瞿麦丸等便是真实案例写照。本文列举了数则血液系统疾病的验案,所用之处方均涉及中药“十八反”配伍,认为其取效的关键在于所用方药是从临床实际出发而不囿于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之说,如此才能真正将临床疗效的提高落到实处。

    • >名医精华
    • 国医大师李振华温中方加减治疗尪痹经验探析

      2021, 20(5):15-17.

      摘要 (22) HTML (36) PDF 468.73 K (4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总结了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从脾胃论治尪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郭会卿教授在其经验方温中方基础上进行加减,以健脾和胃、除痹止痛为原则,创制了温中除痹汤用以治疗尪痹,既能够蠲除痹症,又能调理脾胃,使脾胃功能恢复正常,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 李灿东论治眩晕病临床经验举隅

      2021, 20(5):18-21.

      摘要 (43) HTML (37) PDF 540.29 K (6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李灿东教授认为,在当今社会“痰”是眩晕病的常见诱因,可单独发病或兼夹他邪,临床上喜用温胆汤治疗此类疾病,且其提出的“辨症、辨证、辨病、辨机、辨人”的五辨思维在眩晕病论治上效果显著。本文列举了李灿东教授治疗眩晕病经验及验案一则,以期为临床有所帮助。

    • 张敏建基于《伤寒论》第71和125条谈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治

      2021, 20(5):22-24.

      摘要 (17) HTML (54) PDF 504.09 K (4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病之一,是危害我国中老年男性健康的首要慢性病。张敏建教授强调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诸多关于小便问题辨病和辨证的论述,其中对于诊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而言,能否融会贯通正确理解小便不利与小便自利尤为重要。今从张敏建教授解析《伤寒论》第71和125条来介绍张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辨病辨证的临床经验。

    • 骆杰伟“止血修络”论与地榆应用临证经验

      2021, 20(5):25-27.

      摘要 (15) HTML (39) PDF 496.85 K (4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榆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托毒生肌等功效,是止血类代表药。骆杰伟教授认为止血类中药具有“修络护脉、修复组织”的作用,是中医止血功效的微观实质之一,并创新性地提出“止血修络论”观点。本文主要介绍骆杰伟教授基于此观点应用地榆治疗各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及其理论发挥。

    • >理论探讨
    • 试论“左瘀右痰”理论的源流及其科学意义

      2021, 20(5):28-29.

      摘要 (20) HTML (44) PDF 443.62 K (5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从“左瘀右痰”理论源流出发,探讨了该理论的科学意义。认为“左瘀右痰”的提出是根源于“阴升阳降”理论,受“左肝右肺”思想影响,并对“左血右气”的总结发挥,是朱丹溪从中风病诊治经验中总结出的理论成果。其理论为后世医家诊治中风、胁痛、乳癖等偏侧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 从正邪两端浅析中医药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机制

      2021, 20(5):30-34.

      摘要 (25) HTML (40) PDF 916.42 K (51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肠疾病的重要诱因,严重影响居民健康。随着三联、四联疗法的普遍应用,因其不良反应明显,耐药菌株增加,其治疗面临诸多瓶颈。临床研究及药理实验表明,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具备一定的优势。本文拟从中医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入手,分析其感染的病因病机;结合文献研究结果探讨中医药扶正祛邪防治幽门螺杆菌的机理机制,为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 0+1
      • 1+1
    •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辨识探析

      2021, 20(5):35-37.

      摘要 (40) HTML (47) PDF 502.83 K (6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基于中医学八纲辨证理论,并根据厦门大学医学院杨宗保教授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人体15大亚健康状态类型,分别为:气虚、血虚、津亏、精虚、气滞、血瘀、痰湿、风寒、寒湿、虚寒、风热、脏热(包括肺热、肝火、心火、胃火、大肠火)、湿热(包括脾胃湿热、肝胆湿热、大肠湿热、膀胱湿热、湿热痹症)、虚热、过敏状态。

    • >古籍研究
    • 《幼幼集成》治疗小儿发热学术思想探析

      2021, 20(5):38-40.

      摘要 (22) HTML (49) PDF 515.21 K (4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总结了清代中医儿科学代表著作之一《幼幼集成》在治疗小儿发热方面的学术思想,从病因、病性、病位及论治四个方面对医家陈复正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经验进行了探析。《幼幼集成》将小儿发热的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认为其病性包括表热、里热、虚热、实热,其病位涉及五脏,认为五脏均可生热,并根据小儿发热、退热的时间进行辨证,在发热的论治过程中尤为重视对小儿脾胃的顾护,并创立了九条神奇外治法,其学术思想影响深远。

    • >临床研究
    • 芪参益气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2021, 20(5):41-44.

      摘要 (64) HTML (39) PDF 619.21 K (3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中成药芪参益气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明确芪参益气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符合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生化指标[包括B型钠尿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疗效指标(包括临床疗效、六分钟步行距离)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的LVEDD、LVESD、LVEF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BNP、hs-CRP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6分钟步行距离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芪参益气滴丸,可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相关生化指标恢复,改善临床症状及左心室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具有一定的抗心室重构作用,同时临床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 参芪地黄汤联合缬沙坦治疗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31例临床观察

      2021, 20(5):45-48.

      摘要 (21) HTML (41) PDF 577.94 K (3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参芪地黄汤联合缬沙坦胶囊对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炎症因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2名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名。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包括口服药及胰岛素)及缬沙坦胶囊降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降糖、降蛋白的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治疗。评估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地黄汤联合缬沙坦胶囊能显著缓解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症状、炎症反应、血流动力学障碍,同时改善患者血糖、进一步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督脉灸联合游走罐治疗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2021, 20(5):49-52.

      摘要 (22) HTML (35) PDF 588.13 K (49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督脉灸联合游走罐治疗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督脉灸联合游走罐治疗,对照组采用金匮肾气方加减治疗。治疗28天后随访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CFS-14积分、阳虚质积分、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数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督脉灸联合游走罐治疗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疲劳症状,提高患者免疫水平。

    • 中医体质类型与肠息肉相关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2021, 20(5):53-60.

      摘要 (25) HTML (34) PDF 1.01 M (5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中医体质类型与肠息肉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纳入国内所有评价中医体质类型与肠息肉相关性的临床研究。采用Review Manager 5.3 软件对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 14.0对横断面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8项横断面研究和3项病例-对照研究,样本量总计4423例。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和阳虚质占肠息肉患者人群中的比例分别为21%(95%CI:16%-25%)、19%(95% CI:15%-24%)、17%(95% CI:13%-22%)和16%(95% CI:11%-21%)。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湿热质人群在肠息肉发病风险的OR值为21%[95% CI(16%,25%),Z= 9.49,P<0.01],其余体质类型在肠息肉发病的风险中无统计学差异。在华东和华南地区中肠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湿热质、痰湿质居多;在华北地区以阳虚质居多;在东北地区以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居多。在西南地区以气虚质、湿热质居多。结论 肠息肉患者的体质以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阳虚质居多,尤以湿热质最为常见,可能是导致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但由于中医体质学研究的特殊性,导致纳入的研究质量普遍偏低,建议今后的研究尽可能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以减少偏倚的产生,提高研究质量。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加味小青龙汤治疗风痰恋肺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2021, 20(5):61-63.

      摘要 (48) HTML (47) PDF 529.92 K (7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小青龙汤治疗风痰恋肺型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风痰恋肺型UACS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氯雷他定、孟鲁司特),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加味小青龙汤治疗,疗程为14天。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咳嗽积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P<0.05);治疗14天后,两组患者的咳嗽积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咳嗽积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小青龙汤可明显改善风痰恋肺证UACS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艾灸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功能康复疗效观察

      2021, 20(5):64-68.

      摘要 (18) HTML (41) PDF 635.03 K (4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艾灸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功能康复及营养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吞咽康复训练及神经肌肉电刺激,试验组加用百笑灸,穴位选用天突穴、膻中穴、关元穴、风府穴、大椎穴和命门穴。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分析比较两组吞咽X线电视透镜检查量表(VFSS)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及营养状况指标(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健侧上臂中部肌围、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结果 VFSS量表评分:试验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咽喉期、误吸程度及总分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在改善食欲、症状频率、心理负担及睡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心理健康、恐惧及疲劳方面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营养状况:试验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总体疗效评价:试验组的愈显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功能康复,改善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 0+1
      • 1+1
      • 2+1
    • >验案探析
    • 崔应麟内科杂病验案三则

      2021, 20(5):69-72.

      摘要 (23) HTML (39) PDF 531.77 K (3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崔应麟教授善用经方,医理娴熟,融汇新知,方药精当,学验颇丰。本文为总结崔师治疗内科杂病经验,撷萃其临证验案三则,以飨读者。案一为妇人产后阳虚漏汗不止,究其病因乃阳虚漏汗,营卫失和,择桂枝加附子汤化裁,使阳气复,营卫和,汗液止。案二为周身乏力虚劳案,治以温中健脾,补肾壮阳,填精固摄之法,使火生土运,脾肾阳复,复如常人。案三为湿热脾虚痿证案,崔师化裁古方,消补并施,使湿去脾健,痿证痊愈。

    • >综述
    • 舌诊在中风病中的应用研究概述

      2021, 20(5):73-77.

      摘要 (29) HTML (30) PDF 578.48 K (4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舌诊作为独具特色的中医诊法,是中医临床诊疗的必察之项,可作为中风病先兆预警、判断临床证型、评估病情轻重及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客观依据。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舌诊与现代化技术的紧密结合,可以反映中风病的内在病机,与中风病患者的现代理化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体现了舌诊理论的准确性。故本文通过梳理和总结中风病舌诊的相关文献资料,探讨舌诊在中风病中的相关应用研究,以期更好地指导中风病的临床诊疗,并进一步推进中风病舌诊的现代化研究。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