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第20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专家论坛
    • “九宫八风”模型多维意涵解读

      2021, 20(2):1-4.

      摘要 (52) HTML (95) PDF 523.69 K (4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0+1
    • >经典研究
    • “十八反”配伍在经方合方辨治鼻咽疾病中的运用

      2021, 20(2):5-8.

      摘要 (63) HTML (70) PDF 508.57 K (3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药治病“十八反”配伍禁忌之理论在中医发展史上本来是不存在的,《伤寒杂病论》《千金要方》等著作中均可找到其在临床中运用的证据。从临床治病实际出发,只有彻底消除王怀隐、张子和等人提出的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理论,才能真正将临床治病提高疗效落到实处,本文列举数则经方合方辨治鼻咽疾病的验案来进行佐证。

    • “寒则缩,热则纵”理论指导下的中风病证治初探

      2021, 20(2):9-12.

      摘要 (169) HTML (83) PDF 547.62 K (3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寒则缩,热则纵”原意出自《内经》,作为机体反应之一,是机体失去阴阳平衡的表现。中风病发生之后出现的半身不遂主症,在痉挛期和软瘫期有寒热之分,选方用药上要有寒热之用。寒证方面,唐宋以前选续命汤类方,从其方证特点上体现了辨中风之证,以及一以贯之的回阳祛风治法,亦体现出正确应用六经八纲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独到之处;热证方面,《金匮要略》风引汤以金石潜阳之用开启后世重镇熄风治法先河,临床广泛应用。

    • >名医精华
    • 基于“五因三全”原则浅谈沈宗国大剂量用药经验

      2021, 20(2):13-15.

      摘要 (70) HTML (73) PDF 521.89 K (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沈宗国主任医师在临床诊疗中充分考虑到患者体质、年龄、用药史、耐药性、用药反应等因素,在保证用药安全的情况下,注重全程扶助患者正气,顾护脾胃,滋养肝肾,总结出“五因三全”的大剂量用药原则。“五因”即因人制宜,因药制宜,因势制宜,因位制宜,因变制宜;“三全”即正气全,脾胃全,护肝肾全。本文对沈老“五因三全”的大剂量用药原则进行总结,以求更好地指导临床。

    • 阮诗玮辨治狼疮性肾炎经验

      2021, 20(2):16-19.

      摘要 (66) HTML (87) PDF 515.42 K (3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阮诗玮教授根据邪之所伏部位,从三焦分部入手,辨析病位之上、中、下,病变的深浅及邪正盛衰,认为狼疮性肾炎患者多为正虚邪实之证,在遣方用药上根据热毒伏结于膜原、阻滞下焦的病机,常用经验方“解毒健肾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之。

    • 王中琳治疗中风常用药对举隅

      2021, 20(2):20-22.

      摘要 (94) HTML (78) PDF 474.13 K (33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王中琳教授辨证论治中风病,擅长使用药对,如人参配玉竹,黄芪配黄柏,菊花配芡实。临证中此三组药对灵活运用,多有奇效。

    • 王永运用加味真武汤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经验● 薛立鹏 指导:王永

      2021, 20(2):23-25.

      摘要 (68) HTML (94) PDF 463.40 K (3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王永主任医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以本虚标实为主,其中心阳虚为发病基础,常累及肾阳亏虚,水饮痰湿为其终产物,临证善于灵活运用加味真武汤温阳利水,治疗阳虚水泛型慢性心力衰竭,收效显著。

    • 章浩军从六经辨治自汗病经验浅析

      2021, 20(2):26-28.

      摘要 (117) HTML (82) PDF 457.60 K (3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章浩军教授运用六经辨治自汗病收效斐然。本文从自汗病之病理机制、辨证论治等方面总结章师从六经辨治自汗病经验,并举典型病案为例,以期为临床治疗拓展思路。

    • >理论探讨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饮”分治说

      2021, 20(2):29-31.

      摘要 (152) HTML (109) PDF 521.66 K (3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痰”或“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证候演变、治疗与预后方面处于关键地位。“痰”与“饮”在来源、形成机理与临床表现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饮”病主要包括风饮、水(寒)饮、热饮等证候类型;“痰”病主要包括风、寒、(火)热、湿、燥痰等证候类型。“饮”与“痰”主要可以从来源、形成机理、脉象、舌象、痰涎、气色、兼证进行鉴别,其中脉象的滑与涩是二者鉴别的关键之处。“痰”“饮”分治可以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 从“醒脾”浅谈泄泻的治疗

      2021, 20(2):32-33.

      摘要 (68) HTML (93) PDF 414.42 K (3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醒脾”一词首见于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脾喜燥恶湿,以升为健,脾不醒多缘于湿邪困扰,气机失调。内、外湿邪来犯,导致脾阳被困,运化失司;或因情志等因素导致气机升降失调,均可引发泄泻。从“醒脾”论治泄泻,符合泄泻的中医治疗原则,同时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方药研究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颠倒木金散治疗冠心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2021, 20(2):34-39.

      摘要 (88) HTML (88) PDF 1.50 M (4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颠倒木金散治疗冠心病的潜在机理。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检索木香、郁金的活性化合物,并通过该数据库筛选出与活性成分相关的作用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 数据库筛选出冠心病的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并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图。利用 DAVID 数据库对药物-疾病交集的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 颠倒木金散治疗冠心病的核心活性成分是β-谷甾醇、豆甾醇、结晶酚、丁香苷、柚皮素等,核心靶点有NOS3、PTGS2、JUN、MAPK1、CAT、NR3C1、SOD1、ESR1、MAPK14等;颠倒木金散治疗冠心病的生物学通路主要依赖于神经活性受体配体相互作用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其功能主要为调节类固醇激素受体的生命活动等。结论 颠倒木金散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冠心病,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可为颠倒木金散的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 0+1
    • >临床研究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不同阶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2021, 20(2):40-43.

      摘要 (60) HTML (86) PDF 602.02 K (3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研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不同阶段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及不良事件的差异。方法 将120例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每组均包含30例急性早期(病程6~72 h)患者和30例急性中期(病程3~7 d)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共治疗2 w。观察两组不同阶段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mRS评分、颅脑影像学变化,对比其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的急性早期组、急性中期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急性早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治疗组的急性中期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不同阶段的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均能提高总有效率,但急性早期(6~72 h)比急性中期(3~7 d)开始治疗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

    • 针灸治疗抑郁性失眠临床选穴规律分析

      2021, 20(2):44-48.

      摘要 (123) HTML (90) PDF 652.79 K (4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抑郁性失眠的选穴规律,为临床使用针灸治疗抑郁性失眠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4年针灸治疗抑郁性失眠的临床文献,利用Excel 2007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使用SPSS 23.0及SPSS Modeler18.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57篇,针灸处方103条,描述性分析显示腧穴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三位依次为百会、神门、印堂,督脉的选用频次最高,腧穴分布在头面颈项部和下肢部最多,所用腧穴中特定穴占79.41%,交会穴列第一;关联规则分析显示腧穴间置信度和支持度最高的是三阴交-百会-神门,聚类分析得出7个有效聚类群和4组核心穴对。结论 针灸治疗抑郁性失眠取穴以督脉为主,遵循局部选穴和远部选穴并重的思想,重视使用交会穴;治疗抑郁性失眠的针灸处方组合规律为在主穴百会、印堂、神门、三阴交的基础上结合病机辨证配穴。

      • 0+1
    • 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00例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研究

      2021, 20(2):49-52.

      摘要 (77) HTML (96) PDF 590.44 K (3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证素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化理论和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40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相关信息;运用中医证素辨证软件系统得出主要证素分布情况,通过数据挖掘关联规则分析证素组合情况。结果 肾和肝是本病的主要病位证素;阴虚、热、阳虚、气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性证素,且以虚实夹杂为主;肝阴虚证、阴虚内热证、气阴两虚证是本病最常见的证型。结论 临床可通过调补肝肾、益气养阴、滋阴清热等治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 0+1
      • 1+1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用药规律研究

      2021, 20(2):53-56.

      摘要 (64) HTML (79) PDF 593.82 K (36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从建库至2019年12月收载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相关方剂,建立数据库,采用中医传承平台软件(V2.5),分析用药频次、常用药物组合、功效分布、配伍规律及新方。结果 收集并筛选出48首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方剂;使用频率较高的单味中药有白术、甘草、茯苓、黄连、党参等;高频次药对包括白术-茯苓,白术-甘草,党参-白术等;关联规则分析置信度为1的药对有茯苓→白术,甘草、茯苓→白术,党参、茯苓→白术;通过复杂系统聚类分析,演化出10个核心药物组合,获得新处方5首。结论 中医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以健脾益气、利水渗湿为主;新方组方规律以温补脾肾、收敛止泻为主。

    • 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2021, 20(2):57-62.

      摘要 (114) HTML (94) PDF 720.13 K (4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F)、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上检索有关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相关资料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计76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85例,对照组37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总有效率[OR=3.93,95%CI(2.48,6.25),Z=5.81,P<0.00001]、治愈率[OR=2.48,95%CI(1.76,3.49),Z=5.22,P<0.00001]、视觉模拟评分[MD=-1.14,95%CI(-1.52,-0.76),Z=5.86,P<0.00001]、复发率[OR=0.29,95%CI(0.14,0.61),Z=3.30,P=0.001]均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针刺、电针、推拿、穴位注射等疗法相比,针刀治疗髌下脂肪垫损伤的效果较好。

      • 0+1
    • >验案探析
    • 潘立群运用托法治疗乳腺疾病验案举隅

      2021, 20(2):63-65.

      摘要 (86) HTML (79) PDF 528.94 K (3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潘立群教授善于在临证中运用中医外科托法思维,通过对哺乳期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乳房浸润性导管癌等病案的阐述,展示了潘教授于各类乳腺疾病灵活运用托法的经验。潘教授指出广义托法应立足于正邪交争,其意义并非简单促进成脓。从有形的解剖层面及无形的气化视角来看,托法均符合乳腺疾病的病机与特点,可灵活运用于各类乳腺疾病的始终。

    • 从寒湿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验案1则

      2021, 20(2):66-68.

      摘要 (53) HTML (69) PDF 1.75 M (3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属于中医“疫病”范畴。运用中医药从寒湿辨治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旨在总结中医药在本病治疗中的优势,以期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 >实验研究
    •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益肾降浊汤对环孢素A肾毒性的作用及机制

      2021, 20(2):69-75.

      摘要 (82) HTML (81) PDF 2.89 M (3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益肾降浊汤(YSJZT)治疗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诱导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 kidney-2,HK-2)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HK-2细胞活力。HK-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组(C组)和治疗组(T组)。C组加入含CsA 16.8 μmol/L的培养基干预24 h后换常规培养基继续培养24 h;T组加入含YSJZT 0.5 mg/mL的培养基干预48 h,造模同C组。干预完成后提取各组细胞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检测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DEG)。对交集的DEG进行GO功能显著性富集和KEGG通路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 益肾降浊汤可回调环孢素A诱导的HK-2细胞活性下降;C组与NC组比较得到显著DEG 1410个;T组与C组比较得到显著DEG 127个;交集得到的66个DEG通过GO功能富集,主要集中在分子功能部分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绑定、雌激素酮磺基转移酶活性,生物学过程部分的雌激素代谢过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KEGG通路富集主要在Fc epsilon RI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甾类激素生物合成通路、ErbB信号通路;主要涉及集落刺激因子2(Csf 2)、磺基转移酶1E家族成员1(Sult1E1)、上皮调节蛋白(EREG)等基因。结论 益肾降浊汤通过多靶点恢复环孢素A诱导HK-2细胞损伤的细胞活力,其中调控Csf 2、Sult1E1、EREG多个靶基因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可能是其减轻CsA肾毒性的作用机制。

      • 0+1
      • 1+1
      • 2+1
      • 3+1
      • 4+1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