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19(6):1-5.
摘要:
●姜浩 , 白娟 , 黄华 , 张骞 , 叶巧玲 , 常红卫 , 李志明
2020, 19(6):6-8.
摘要:目的 分析宁夏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宁夏地区患者的中医临床特点和症候分布规律,为进一步优化中医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53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诊疗信息和临床资料,通过统计学分析流行病学的发病特点和中医证候规律。结果 53 例患者中,以中青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确诊患者具有明确的疫区旅居史或疫区人员接触史;发病主要以普通型居多;不同疾病程度的患者在性别分布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症状以咳嗽、发热、咳痰为首发症状居多,其次为消化道症状(包括便秘、纳差、腹胀等);中医证型以湿热疫毒蕴肺证(52.83%)、寒湿疫毒袭肺证(16.98%)为主;在舌色、苔质、苔色、脉象等方面,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宁夏地区患者的中医证型以湿热疫毒蕴肺证、寒湿疫毒袭肺证为主,病因病机以“寒、湿、热、毒”演变为主,以清肺排毒汤加减治疗后体现了湿热病邪已去、正气逐渐恢复的结果。
2020, 19(6):9-12.
摘要:经方(即《伤寒杂病论》中的治病用方)合方是以2个或2个以上的经方组合应用的治病用方,不可避免地会运用到“十八反”配伍,临床中应当果断用之。本文列举了数则临床运用经方合方辨治肺系疾病的验案,这些验案均涉及到“十八反”配伍用药,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2020, 19(6):13-16.
摘要:“产后郁冒”为产后虚极寒乘所致,以患者自觉郁结不适、昏冒神不清为主要表现,可见脉弱、头汗出、大便硬结、喜呕不欲饮食、发热等伴随症状。本文旨在结合《金匮要略》原文探讨产后郁冒的概念、病因病机及其与产后感冒、临产血晕等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及小柴胡汤治疗该病的机理。
2020, 19(6):17-20.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施今墨对药》《张仲景对药集》所认可的经方药对、《伤寒杂病论》中关于不寐的原文、后世医家对经方的发挥,从调和营卫、清热祛邪、滋阴降火、育阴利水、调养心肝、和胃消痞、重镇潜阳、急救回阳、攻下实热等九种治法探讨经方药对在不寐辨治中的运用。
2020, 19(6):21-23.
摘要:马纯政教授认为食管癌病因主要为气滞、痰凝、血瘀、癌毒,常以降气化痰、活血祛瘀、疏肝行气、清热解毒等为主要治疗方法;治疗上,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对患者分成早、中、晚期三个阶段进行治疗,并佐以抗癌散结类药物;临床诊疗中,善于运用威灵仙、冬凌草、壁虎、三七、红豆杉、石上柏等特色药物治疗食管癌。
2020, 19(6):24-26.
摘要:阐述丘余良主任论治糖尿病肾病水肿的经验。丘余良主任认为本病以脾肾亏虚为本,水湿为标,脉络瘀滞贯穿始终。临床治疗应在补肾健脾、利水消肿、活血化瘀基础上再加以辨证,进行分期、分证论治,在标本兼顾的同时又有所侧重,灵活遣方用药,可获得较好疗效。
2020, 19(6):27-29.
摘要:通过对《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外台秘要》《济生方》等医籍进行梳理,结合五运六气理论,认为“益火补土法”由补心阳生脾土到温补肾阳以助脾阳的转变是受五运六气理论(即王冰注解的“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为君火不主令,以相火代之)的影响。六气中君火、相火二气的关系被引入到人体后,广大医家产生了何火以生脾土的思考;相火代行君火之令的出现,为相火生脾土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益火补土法”由补心阳生脾土到温补肾阳以助脾阳的转变。
2020, 19(6):30-33.
摘要:目的 探讨龚廷贤脾胃观学术视角的具体内涵。方法 以《龚廷贤医学全书》为资料来源,提取运用了补中益气汤(丸)的医案进行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对建立的数据库进行分析,结合中医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对龚氏脾胃观的学术经验进行提炼,对其学术视角进行探析。结果 运用补中益气汤(丸)共127例,涉及病症共73种;整个治疗过程只单独应用补中益气汤(丸)者7例,合用它方或加用它药共120例,合用最多的是六味地黄丸;有明确疗效记录者122例,疗效有少效、痊愈、安或诸症悉退等描述;疗程记录从1天到年余;补中益气汤(丸)加味药共有50种,关联规则提取12条结果,聚类分析得到15小类。结论 龚氏灵活运用补中益气汤(丸),主张治病以“王道”,尊崇“阴阳自和者,必自愈”的仲圣之论。龚廷贤重视脾胃然不偏于气虚阳虚,龚氏脾胃观是“和”思想在脾胃认识方面的体现,是“和”的脾胃观。
2020, 19(6):34-36.
摘要:贾春生教授指出《标幽赋》包含了诸多关于“针灸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重要因素”的论述,现总结归纳,以期将窦氏针灸之术发掘、传扬,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2020, 19(6):37-42.
摘要: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研究技术探讨中药海马“壮阳、益精”功效的物质基础、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国际性综合生物医学信息书目数据库(Medline)构建中药海马的功效成分数据库,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对药物成分靶点、疾病靶点、疾病-成分核心靶点 KEGG 通路、基因本体(GO)等进行关联算法分析。结果 筛选得到海马壮阳功效成分核心靶点 133 个,涉及 39 条相关信号通路;益精功效成分核心靶点 7 个,涉及 2 条信号通路;海马“壮阳、益精”功效的重要靶点显著富集在癌症发生、糖尿病、免疫、炎症相关的 7 条信号通路。结论 本研究从网络药理学角度初步阐释了氨基酸、脂肪酸、甾体和磷脂等成分均为中药海马“壮阳、益精”的功效物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癌症发生、炎症、免疫与糖尿病等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有关。
2020, 19(6):43-47.
摘要:目的 以桃红四物汤加味方为基础治疗,观察珍珠五白面膜治疗肝郁血瘀型黄褐斑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肝郁血瘀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3组,基础治疗组予桃红四物汤加味方口服,对照组予外用氢醌乳膏联合内服桃红四物汤加味方,观察组予外用珍珠五白面膜联合内服桃红四物汤加味方,3组均进行8周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MASI评分、皮损平均灰度值、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MASI评分均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的疗效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粘度值及血浆粘度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粘度值及血浆粘度值低于基础治疗组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的皮损平均灰度值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对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 在桃红四物汤加味方的基础上,加用珍珠五白面膜能提高肝郁血瘀型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珍珠五白面膜改善患者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相关。
2020, 19(6):48-50.
摘要:目的 通过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OA)患者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的影响,探究自拟骨痹方中药熏蒸治疗早中期KOA的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入选要求的72例早中期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及外用脉冲磁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自拟骨痹方中药熏蒸,治疗14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WOMAC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VAS评分及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自拟骨痹方中药熏蒸能降低早中期KOA患者的关节评分,减轻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20, 19(6):51-53.
摘要:目的 观察潜龙刮疗法联合丹参饮合失笑散治疗胃络瘀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胃络瘀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丹参饮合失笑散治疗,治疗组采用潜龙刮疗法联合丹参饮合失笑散治疗,两组均治疗12 周,观察两组的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和胃泌素17(G-17)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PGI和G-17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GII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均比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与丹参饮合失笑散治疗相比,采用潜龙刮疗法联合丹参饮合失笑散治疗胃络瘀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2020, 19(6):54-57.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螺旋动脉、卵巢间质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后的改善情况,结合其它影像学、实验室指标,探讨PCOS与中医络病的相关性。方法 (1)将30例PCOS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于刚入组时检测子宫螺旋动脉、卵巢间质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RI、S/D),两组间进行比较;(2)比较30例PCOS患者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前后的子宫螺旋动脉、卵巢间质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RI、S/D)、窦卵泡数量、卵巢体积、血清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的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RI、S/D)均高于对照组,卵巢间质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RI、S/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子宫螺旋动脉RI、S/D下降,卵巢间质动脉RI、S/D上升,窦卵泡数减少,卵巢体积减小,睾酮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检测数据可推论PCOS属中医络病范畴,中药保留灌肠通过疏通局部络脉可改善卵巢、子宫的病态血流状态及其它重要指标。
2020, 19(6):58-61.
摘要:目的 探究银一方内服联合中药外洗治疗重度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厦门市中医院中外皮肤科就诊的重度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各40例。中药组给予中药外洗联合银一方内服治疗,西药组用阿维A内服联合卡泊三醇外涂,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白细胞介素-23水平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的中医证候积分、PASI评分及白细胞介素-23水平均比西药组改善得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中药组(P<0.05)。结论 银一方内服联合中药外洗治疗重度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皮损状况和症状,且安全性高。
陈秀凤 , 陈绍菲 , 麻金叶 , 曾小连 , 韩晓晴 , 林聪娣 , 兰巧英 , 杨砺娇
2020, 19(6):62-64.
摘要:目的 研究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龙岩市中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6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对照组33例。试验组在阴道分娩过程中予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止痛,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自然分娩方式。分别观察两组产妇不同产程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2h及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出现的镇痛副作用。结果 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后2h、产后24h的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于整个产程中均未发现镇痛副作用。结论 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可明显减轻产妇分娩疼痛,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后出血。
2020, 19(6):65-69.
摘要:目的 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效果。方法 严格按照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系统评价步骤,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国内外数据库,纳入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最后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的RCT 16项,包含11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40,95%CI(1.30,1.51),P<0.00001];血清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MD=-11.31,95%CI(-16.74,-5.87),P<0.0001];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SMD=-2.09,95%CI(-3.01,-1.18),P<0.00001];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MD=-2.41,95%CI(-3.36,-1.46),P<0.00001];白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MD=-1.20,95%CI(-1.77,-0.62),P<0.0001]。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的优势。
2020, 19(6):70-74.
摘要:目的 研究养精胶囊促进小鼠精原干细胞(SSCs)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养精胶囊提取物加入SSCs中培养48 h,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Cyclin D1启动子的活性,qRT-PCR以及免疫荧光检测Cyclin D1的表达。之后进行阻断实验,在加入养精胶囊前预先加入siRNA-Cyclin D1,同样的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细胞周期、Cyclin D1启动子的活性以及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 低、中、高浓度的养精胶囊可以促进SSCs的增殖,提高S期细胞的比例,增强Cyclin D1启动子的活性,促进Cyclin D1的表达。阻断Cyclin D1后,SSCs的增殖活性降低,S期细胞比例减少,Cyclin D1启动子的活性降低,Cyclin D1的表达减少。结论 养精胶囊通过增强Cyclin D1启动子的活性提高Cyclin D1的转录和翻译水平,进而促进SSCs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