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6-8.
摘要:章朱学术流派由近代海派名医章次公先生及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共同创立,至今发展已逾半个世纪。章朱二人经历相仿,亦师亦友,俱是德艺超群的大师,共为宗师,可谓"双星同璧,至著者像"。其秉承"发皇古义,融会新知"的学术主张,不断完善、升华,几代传承,培养了遍及海内外的大批高徒。本文仅从章朱学派的起源和学术特点等层面进行初步探析,供同道斧鉴。
2018(1):15-18.
摘要:《伤寒杂病论》是经典临床医学之巨著,其理论博大精深,非浅闻寡见所能及。于此试从诊治过程中、释疑解惑中、增补用方中、注释译文中、字词句中研究《伤寒杂病论》,以期达到运用《伤寒杂病论》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辨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目的。
2018(1):19-21.
摘要:三仁汤所彰显的"气化湿亦化"的理论真谛为众所熟知。追溯其源——《温病条辨》尚可发现吴鞠通关于宣气化湿法的诸多论述。故本文主要以三仁汤为引,对吴氏所著《温病条辨》中的宣气化湿法的运用,进行初步探究、分析总结,以期本文能对临床巧用《温病条辨》中的宣气化湿法带来借鉴意义。
2018(1):22-23.
摘要:总结洪敏俐教授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经验。洪师认为,感染后咳嗽是因外感六淫侵袭肺系,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临症时根据患者四诊信息,结合四时感邪、年龄、素体禀赋、宿疾等因素不同,进一步分析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2018(1):24-26.
摘要:慢性乙肝患者合并不寐比较常见,其主要病因尚归结于慢性乙肝是一种湿热外邪之毒,感受湿热邪毒,所致肝火炽盛,上扰神明,脾失健运,营血不足。陈建杰教授,在四十多年来的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常常采用平肝养血法治疗慢性乙肝不寐证的患者,往往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2018(1):27-29.
摘要:黄芪是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的药物,本文从黄芪的功效出发,介绍骆杰伟主任医师临床应用黄芪治疗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疾病和在围手术期使用的经验。
2018(1):30-31.
摘要:黄元御是清代著名的医家,他从"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系统地阐发了消渴病发生的机理,认为消渴为厥阴之病,病机在于肝失疏泄致气机升降逆乱,治疗方面注重恢复肝之疏泄功能,突破了传统从"阴虚燥热"论治消渴的理论,为消渴病的理论探索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8(1):32-33.
摘要:作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其对后世的影响,独树一帜,无可非议。而李东垣先生之"阴火"却成为后世理解其思想的最大障碍,后世有非议者,有赞成者,可对阴火的解释都不能令人满意。笔者通过对李东垣亲作之《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等著作的仔细研读,认为李东垣所论阴火即相火也,阴火相火同一根源——肾间命门。阴火概念的提出是后世相火的前驱,不仅成就了其以重脾胃思想为主的补土派,而且对内伤虚损病的治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18(1):34-37.
摘要:传统推拿学是中泰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人们对推拿的深入探析,中泰按摩疗法在当今的疾病防治和促身心健康等方面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疗效。因此深入探讨中泰传统医学推拿体系的形成、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对系统认识中泰推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析比较两种传统医学推拿体系的异同,探求各自的特色,取长补短,可促进中泰按摩的创新和发展,同时也为促进世界传统医学的交融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8(1):38-40.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蜂针与药物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蜂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留针15~30s,5次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莫比可进行治疗,每次7.5mg,每日1次。以患者局部疼痛和腰椎活动度作为指标进行观察,治疗1、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估,数据选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比两组的综合疗效,治疗组治疗后的痊愈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个疗程后治疗组VAS评分的变化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第一、二疗程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第一疗程后治疗组前屈位Schober征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疗程后治疗组前屈位Schober征结果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蜂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并且其短期镇痛作用强于口服莫比可,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2018(1):41-43.
摘要:总结郑美凤教授从辨证分型、选穴配伍、治疗方法等方面全面诊治胃痛的针灸临床经验。本文从探求胃痛的病因病机,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根据胃痛分型而论治,治疗以针灸并用,突出灸法为特色,以及取得较好疗效的病案几个方面,一一进行论述,体现了郑美凤教授治疗胃痛重视脏腑并调、标本兼顾的整体观,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
2018(1):46-48.
摘要:目的:观察羊藿通络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予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羊藿通络丸,疗程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肌电图变化等。结果:治疗组在中医证候、TCSS评分、肌电图方面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羊藿通络丸能显著提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
2018(1):49-51.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为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的实质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制备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患者血清,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P53、Fas、Fas L的含量。结果:与健康组相比,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组血清中的Caspase-3、P53、Fas、Fas L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病非气虚血瘀证组与健康组相比,Caspase-3、Fas、Fas L表达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组与高血压病非气虚血瘀证组比较,Caspase-3、P53、Fas L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病气虚血瘀证患者存在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3、P53、Fas、Fas L表达量升高有关;与气虚血瘀证密切相关的蛋白主要为Caspase-3、P53、Fas L。
2018(1):52-54.
摘要:目的:研究清凉定痛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清凉定痛方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与美洛昔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凉定痛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尿酸、C反应蛋白、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关节红肿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凉定痛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2018(1):55-57.
摘要:目的:探讨调气解痉针刺法治疗发声性短暂抽动障碍(肝亢风动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发声性短暂抽动障碍(肝亢风动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天麻钩藤饮加减口服治疗,治疗组口服天麻钩藤饮并配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YGTSS评分变化、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基于YGTSS评分的疗效比较,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调气解痉针刺法针对发声性抽动的控制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2018(1):61-62.
摘要:本文为总结陈宝贵教授治疗胃脘痛临证经验,从气阴两虚、气滞血瘀;土虚木乘、上热下寒;胃热壅盛、气津不足;气阴两虚、肝郁气滞、胃气上逆;中焦虚寒等数则验案入手,分析其独特用药方法以及取得显效之原因。
2018(1):63-69.
摘要:目的:建立宽筋藤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比较全面快速的评价方法。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Spur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2nm,柱温25℃,采用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8批宽筋藤药材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3%。通过相似度评价软件计算出8批药材的相似度均大于0.8。结论:该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符合指纹图谱技术要求,可为藏药宽筋藤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监测方法。
2018(1):70-72.
摘要:卵巢早衰属于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是当今医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本文结合古今融汇中西,就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中医证型分类、现代研究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合阐述,认为肾虚是卵巢早衰的重要病理基础,肝郁是卵巢早衰的核心病机,中医药疗法在治疗卵巢早衰方面具极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