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6(3):1-2.
摘要:
2017, 16(3):5-8.
摘要:探索肾气丸是辨治肾阴阳俱虚证的基本代表方,变化肾气丸用量可辨治肾阳虚证及肾阴虚证,选用肾气丸辨治诸多杂病的关键是因病证表现酌情调整方药用量,合理应用肾气丸可辨治糖尿病属于肾阴阳俱虚夹寒瘀证、糖尿病属于肾阴虚夹湿热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属于肾阳虚夹寒痰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属于肾阴阳俱虚夹瘀热证等,以此学用肾气丸才能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2017, 16(3):9-12.
摘要:本文对第六届国际经方班(台北站)暨国医张步桃纪念研讨会的专家授课内容、学术见解与临床经验进行了初步整理和分享。
2017, 16(3):13-15.
摘要:本文系统总结了刘中勇教授对痰浊这一病理产物的认识与治疗方法,分析了痰浊与五脏的相关性,认为痰瘀互结是痰浊临床表现的常态,化痰浊首先应当健运脾胃。
2017, 16(3):16-18.
摘要:医话是对临床实证的总结,可用于记录个人临床的治病心得、读书体会、治病验案及对医学问题的考证讨论。本文旨在总结阮诗玮教授临证时的点滴心得,其中包括阮师对“六看”理论的重要性、从咽痛辨诸病寒热虚实缓急的临床思考、中西医系统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医学当返璞归真等观点的阐发。今笔者对其予以整理,并辑成医话四则,期望对临床实践有所裨益。
2017, 16(3):19-21.
摘要:舌诊是中医望诊重要内容之一,不同医者临证体悟不同。江苏省名中医朱建华教授,从医四十余载,临证殊重舌象,长于紧扣舌象,察辨病机,多能辨中肯綮,应手瘥疾。胆囊炎治以清利肝胆是世医辨治胆病之常法,本文围绕朱师“以舌辨胆,鉴舌治胆”之临证思路,选取“寒湿内阻”及“气滞瘀血为主合并湿热”胆病验案两则,旨在从“借鉴舌象”切入,促进中医辨证具体化,为打破固囿,提高胆病中医辨治疗效抛砖引玉。
2017, 16(3):22-24.
摘要:枳术丸出自《内外伤辨惑论》,主要用于因饮食不当致脾胃内伤之证。高建忠老师临证多强调中焦脾胃的重要性,主张“重视升降浮沉,以通立法”及“重视后天生化,立足脾胃”的观点,且将此方灵活化裁用于治疗各类病症,疗效显著。
2017, 16(3):25-27.
摘要: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居于各类胃病之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医健康管理应时而生,但是其管理模式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笔者基于中医整体观念,探索慢性胃炎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为慢性病的中医健康管理提供新思路。
2017, 16(3):28-30.
摘要:临床上许多疑难杂病都与痰瘀有关,如“怪病多痰”和“怪病多瘀”之说,可知痰瘀致病的复杂性。咳嗽是由于肺气失于宣发肃降,肺气上逆而作咳。若痰瘀交阻,壅塞气道,必定影响肺气宣发肃降,遂致咳嗽。由于津血同源的关系,痰和瘀的形成也有痰瘀同源的关系,有因瘀致痰而痰瘀同病,有因痰致瘀而痰瘀同病,所以在治疗上应痰瘀同治。
2017, 16(3):34-36.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代谢异常的综合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而从中医学的角度,肝郁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重要病因病机之一。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以疏肝为要,着眼于情志、运动、针药等中医特色干预手段,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2017, 16(3):37-38.
摘要:本文从3个方面论述温肺法的临证意义,分别为温肺不忘祛风邪、补肺气应贯穿温肺法的始终、脾肾同温是取效关键,并结合临床病案进一步说明温肺法在临床中的地位。
2017, 16(3):39-42.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四关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中EPCs含量及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划分成24h、48h和72h三个亚组,各10只。模型组及电针组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各亚组在造模成功后即刻行电针四关穴干预(疏密波,20min/次),48h组在24h再次电针干预,72h组在24h和48h各电针干预1次。在相应时间点采集抗凝腹主动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型标记为CD34+/KDR+细胞的EPCs含量。各组均在造模后即刻、24h、48h和72h按Longa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造模后24h,电针组Longa评分有所下降, 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血中EPCs含量较其它各组显著增加 (P<0.01)。造模后48h,电针组Longa评分较模型组明显降低 (P<0.05),其血中EPCs含量较其它各组明显增加 (P<0.01)。72h时,电针组Longa评分较模型组明显降低 (P<0.05),其血中EPCs含量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而模型组仍高于其它各组(P<0.01)。结论:电针四关穴能让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内源性EPCs含量增加,并能促进恢复其神经功能,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2017, 16(3):43-45.
摘要:当前“只针不灸,重针轻灸”之风普遍,张永树教授经过几十年临床经验,提出“养阳育阴、通调督任、灸刺并重、针药结合”学术思想,将灸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除常见温针灸外,尤擅长直接灸,该法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值得并适宜推广,希望更多医者能学习、继承、发扬之,为广大患者服务。
2017, 16(3):46-49.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我院30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调查,分析糖尿病患者与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主证中气阴两虚证最多,有246例,所占比例为81.45%,其与气虚质和阳虚质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质为气阴两虚证的危险因素,阳虚质为气阴两虚证的保护性因素。结论:糖尿病中医体质主证中气阴两虚最多,气虚质为气阴两虚证的危险因素,阳虚质为气阴两虚证的保护性因素,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2017, 16(3):50-52.
摘要:目的:观察消积颗粒治疗小儿积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积滞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清热化滞颗粒;治疗组给予消积颗粒(由姜厚朴、大黄、栀子、焦神曲、炒牵牛子、炒牛蒡子、车前子、白豆蔻、青蒿、薄荷等组成),两组疗程均为7天。主要观察食欲、腹胀、大便、镜检情况等临床疗效。结果:消积颗粒治疗小儿积滞的痊显率为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1.4%,经χ2检验,治疗组痊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食欲恢复、腹胀缓解至正常及大便、镜检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积颗粒对小儿积滞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17, 16(3):53-55.
摘要:目的:评价参草颗粒防治非小细胞肺癌 GC(吉西他滨+卡铂)方案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为以参草颗粒为代表的“养阴生津补血法”的临床开展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GC方案化疗后血小板低于正常值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予单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百杰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参草颗粒治疗,对比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其出现最低值的时间、血小板恢复到正常值的时间及应用百杰依支数。结果:治疗组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值远高于对照组(P﹤0.05);其血小板出现最低值时间比对照组晚,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短( P<0.05);百杰依用量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草颗粒能升高化疗后血小板计数,缩短血小板恢复时间,减少应用百杰依,为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2017, 16(3):56-58.
摘要:目的:观察疏风清热配方颗粒治疗儿童风热犯肺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风热犯肺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儿童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口服疏风清热配方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咳嗽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74.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患者咽痛、咽干、咽异物感的改善中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半年内治疗组复发率为26.00%,对照组复发率为42.00%,两组复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风清热配方颗粒治疗儿童风热犯肺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2017, 16(3):59-60.
摘要:胸痹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病机,痰浊、血瘀等致病因素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痰湿瘀阻型胸痹治疗当以通腑降浊,化瘀宣痹为主要治则,临床应用枳实导滞丸加减以通腑降浊治疗痰湿瘀阻型胸痹确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7, 16(3):61-62.
摘要:本文对老年性高血压引起失眠做了简要介绍,因西药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伴老年性失眠效果有限,作者从中医角度对该病进行详细论述。分析治疗该病的思路与治法,最后得出在老年人高血压病合并失眠中心肾不交为其主要证型,病位涉及心、肾、肝,方选交泰丸易汤作加减,同时附以验案进行分析。
2017, 16(3):63-64.
摘要:启宫丸具有燥湿化痰,理气活血,调理冲任气血之功,通过临床案例介绍,分析疾病病因、病机,探讨导师临床应用启宫丸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以期为临床应用启宫丸提供参考。
2017, 16(3):65-66.
摘要:
2017, 16(3):67-69.
摘要:目的:探讨壮骨止痛方对骨质疏松雌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以及Sclerostin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壮骨止痛方高剂量治疗组、壮骨止痛方低剂量治疗组、雌二醇组5组,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中β-catenin、Sclerostin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β-catenin降低、Sclerostin水平上升,经壮骨止痛方药物干预后,大鼠血清β-catenin水平明显升高、Sclerostin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壮骨止痛方药物可以提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表达,降低血清Sclerostin的水平,达到预防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2017, 16(3):70-72.
摘要:颈椎病是针刀疗法的优势病种之一[1]。本文将对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发展前景等方面做出新的概况。针刀治疗颈椎病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学理论知识,从而不断完善其理论与实践,使针刀对颈椎病的治疗有更突破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