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5):12-14.
摘要:赤丸是辨治寒痰证的基础代表方,本文探讨合方应用赤丸辨治脾胃夹寒痰、肝夹寒痰、心夹寒痰、肺夹寒痰、肾夹寒痰等证的思路。
2013(5):17-18.
摘要:张锡纯在其丰富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前人经验并汇通中西,对消渴提出了很多创新和有效的观点,本文基于其《医学衷中参西录》,从“升大气、助元气”、“起于中焦而极于上下”等理念,探讨了张氏论治消渴的主要特色。
2013(5):19-22.
摘要:本文以《黄帝内经》为基础,分析睡眠产生的机制;探讨失眠的发生、病理机制、类型及其治疗。
2013(5):23-24.
摘要:顾庆华教授认为脾虚夹滞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机,健脾祛滞为其治疗大法,并根据患者所处病情阶段不同,分期而治。活动期以祛滞为主,兼以健脾;缓解期以健脾为主,兼以祛滞,并随症加减用药。
2013(5):26-27.
摘要:吴箎撰《临证医案笔记》六卷,分三十七门,各门先列医案,后附所用方药,是一部颇有特点和影响的笔记体裁的医案著作,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临证参考价值。
2013(5):28-29.
摘要:本文认为《神应经》不只是一本针灸学著作,而是与道教、道教医学具有密切关联的一本著作。从席弘的传承看,《神应经》是一本道医著作;从朱权的身份讲,《神应经》是一本借医弘道的著作;从道医的历史说,《神应经》是一本道教医学流派的著作。
2013(5):30-32, 35.
摘要:《离合真邪论》作为《素问》第二十七篇,虽不是核心内篇,但其中各有精义。本文从“离合真邪的四个不同阶段”为切入点讨论,以了解真气与邪气的离、合同疾病的关系,从中把握到至关重要的“机”,并从“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无逢其冲而泻之”、“其往不可追”、“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几个代表性语句入手,就其中医针灸的学术思想特点进行探讨。认为《离合真邪论》对中医针灸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显著作用,本篇将各种自然变化与人体经脉气血脉搏相互类比,形象地描述了邪气入侵人体时邪气与真气的各种状态,同时阐明了在诊疗疾病中“机”以及“三部九侯”的的重要性,这些都为后世中医理论,特别是针灸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3(5):33-35.
摘要:通过对《伤寒论》有关讨论针灸技术临床运用条文的学习和分析,发现其对针灸认识的思想内涵不失丰富和精妙,主要涉及:针灸亦可治未病;针灸各有所宜,三阳病、实证、热证宜以针泻之,三阴病、虚证、寒证宜以灸补之;针(灸)药可以联用,有利提高疗效;重视辨证取穴,讲究慎守病机;重视经脉整体,临症宁失其穴,勿失其经;重视特定穴的运用;重视针灸安全,相信针灸疗效等八个方面。《伤寒论》对其后针灸医学的发展有正面影响,至今仍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和价值。
2013(5):36-38.
摘要:目的:观察前列解毒汤保留灌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和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3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0例给予前列解毒汤保留灌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和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对照组100例给予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和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6个疗程。结果:6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9.56%,对照组总有效率67.02%,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前列解毒汤保留灌肠联合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和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乳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和吲哚美辛肠溶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013(5):39-41.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镇痛效应和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应用电针腰部十穴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针刺方法,在首次治疗后、末次治疗后进行疼痛程度评分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疼痛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其即刻止痛和远期止痛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腰部十穴联合刺络拔罐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2013(5):42-44.
摘要:目的:研究Ⅲ期及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型及舌象分布特点以观察糖尿病肾病的证型变化。方法:收集30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Ⅲ期185例,Ⅳ期116例 对不同分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及舌象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探讨其分布规律。结果:证型:糖尿病肾病Ⅲ期以气阴两虚证型69例(37.3%)最为多见,舌象以红舌83例(44.9%)、黄苔109例(58.9%)、厚苔104例(56.2%)腻苔111例(60%)舌下络脉淡紫112例(60.6%)为多见。糖尿病肾病Ⅳ期以痰瘀互结44例(37.9%)为最多见,舌象以暗红舌62例(53.4%)、白苔72例(62.1%)、厚苔62例(53.4%)腻苔80例(69%)舌下络脉青紫63例(54.3%)为多见。结论:随着糖尿病肾病由Ⅲ期向Ⅳ期的进展,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证型呈现由以气阴两虚证为主逐渐向以痰瘀互结为主转化的趋势,舌色由红逐渐向暗红转变,苔质由黄厚腻苔逐渐向白厚腻苔转变,舌下络脉颜色由淡紫向青紫转变,提示糖尿病肾病随着病程进展热象渐减,瘀血进一步加重,痰湿阴邪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重要作用,舌象逐渐体现出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的更为复杂的本质。
2013(5):45-46, 49.
摘要:目的:观察三草溃结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位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三草溃结方,每次1袋,每天2次;对照组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0.25g/次,每天4次。1个月为1疗程,连续观察两个疗程。结果:(1)治疗后两组肠黏膜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 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 76.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应用三草溃结方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三草溃结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且具有安全性。
2013(5):47-49.
摘要:目的:观察温胆汤对血脂、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影响,阐明温胆汤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的作用机制,从而为脑梗塞急性期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将68例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 例和温胆汤组35例。对照组入院后予吸氧、脱水、改善脑循环、以及脑保护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温胆汤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胆汤治疗。结果:温胆汤组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改良Barthel 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临床疗效温胆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胆汤能够调节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2013(5):50-51.
摘要:
2013(5):60-62.
摘要:儿童孤独症是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为多见的一种亚型,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重复刻板行为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作者通过检索、查阅文献,分析与归纳文献内容,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研究进展,包括儿针刺疗法、中药治疗、按摩治疗及综合治疗等,为儿童孤独症研究、中医药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