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6):13-18.
摘要:本课题通过临床观察导师四时变化用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客观指标变化,总结分析临床疗效,进一步探索慢性肾功能衰竭四时辨治规律,进而创建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季节变迁而体内环境、病情变化自然规律的治疗理论,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2011(6):19-21.
摘要:现代的消渴有其发病特点,发病的关键与脾失健运密切相关。尤其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脾密切相关。消渴发病与饮食不节、年老体虚、情志失调、劳逸失常、体质因素有关,脾运失健是其重要病机之一。治疗过程中应重视调脾,包括健脾助运、理气调脾、健脾益气、祛湿运脾等。
2011(6):22-24.
摘要:功能性便秘是肛肠疾病治疗难点之一,其病因及病理表现复杂,发病与人体整体功能失调关系密切。丁义江教授在肛肠动力性疾病领域潜心研究三十载,对功能性便秘的诊治强调整体,重视问诊,辨证与辨病结合,辨治衷中参西,颇有心得。他认为,功能性便秘整个病理过程以气虚为本,气阴(津)两伤贯穿始终,可挟湿、热、瘀等邪实,证多兼夹,但本在气虚,气阴(津)两伤是主要特点,当以益气养阴调气求本,治疗以辨证施治及针灸治疗为主,并充分发挥生物反馈在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方面的优势,同时建立了更为科学完善的功能性便秘PRO(Patient Reported Outcome)疗效评价体系。
2011(6):27-28.
摘要:
2011(6):29-30.
摘要:目的:本文探索与实践四逆散加味的理论认识与临床应用。方法:权衡肝纤维化与肝主疏泄、肝失疏泄与四逆散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践四逆散与四君子汤合方辨治肝纤维化、与四君子汤、失笑散合方辨治肝硬化、与桂枝茯苓丸、失笑散合方辨治乙肝、肝硬化。结果:四逆散是辨治肝纤维化的重要基础用方。结论:运用四逆散辨治肝纤维化的核心是疏肝解郁,而治病欲取得最佳疗效是合方及加味用药。
2011(6):31-32.
摘要:本文通过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高热之验案,分析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病机特点,思考原方的拓展应用。
2011(6):33-34.
摘要: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其学术精华在于立论重视气血,审因重责血瘀,辨证注重虚实,治疗长于补气活血,化瘀必行气,祛瘀辨病位,丰富和发展了血瘀证的治法。
2011(6):42-44.
摘要:温补学派在中医学史上独树一帜,其特色的用药对后世用药有巨大的影响。在当时寒凉药滥用等其它的因素下,以薛已为代表的医家在继承历代名家的经验下,汲百家之所长,精研温补方论,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笔者搜集温补学派的代表医著作,分别从病因病机、治则、用药特色来论述对便秘的认识,并希望能从他们的用药方中,筛选出一首或两首温补方子,一可发掘中医的瑰宝,一可造福便秘的患者。
2011(6):45-48.
摘要:本文分析探讨了《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的书名涵义,认为《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的命名都明显受到了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黄帝内经》的命名与形成与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有关,《素问》的命名则受到了汉代确立的宇宙生成论的影响,而《灵枢》的书名更具有道家意味,体现了《黄帝内经》成书于秦汉之际并且与汉代盛行的黄老之学密切相关的学术特征。《黄帝内经》、《素问》、《灵枢》诸书的命名显著表明了传统中医药的文化内涵。
2011(6):52-54.
摘要:目的:观察益肾降浊冲剂对脾肾气虚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Ⅲ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探讨益肾降浊冲剂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资料与方法:根据丹麦学者Mogensen糖尿病肾病诊断和分期标准,选取DKDⅢ期患者8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单纯用现代医学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40例)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益肾降浊冲剂每次10g,1天3次。两组均以2个月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肝功能、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有2例、治疗组有3例患者因失访未完成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较治疗前均未见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益肾降浊冲剂加常规西药治疗能降低脾肾气虚型DKDⅢ期患者尿微量白蛋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2011(6):63-66.
摘要:丙型病毒肝炎是涉及全球的病毒感染性疾病,能使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纤维化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中医对丙型病毒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分型、临床治疗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医药治疗丙型病毒肝炎将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