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7-8.
摘要:运用大承气汤,既要重视研究方药组成配伍,又要重视权衡煎服方法、注意事项,还要灵活掌握大承气汤能主治大便正常、产后不大便、热结旁流(下利)、脉迟、宿食、筋脉挛急、短气、潮热、独语如见鬼状、食则谵语等特殊表现,以此才能用活大承气汤主治错综复杂的疾病。
2011(2):9-10.
摘要:寒热虚实,可以说是临床辨证中贯穿始终的轴线。《内经》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讲的是治则,实际也道出了中医临床辨证最基本的立脚点。《金匮要略》中在脏腑经络病证中随处可见的寒热虚实的问题,也向我们展示了临床辨证的丰富多彩,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本文仅对《金匮要略》中的寒热虚实问题略作分析。
2011(2):16-18.
摘要:李献平老师在某些皮肤病的诊疗过程中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辨治思路为:泻肺热亦注重宣降肺气;健脾胃与清湿热巧妙结合;祛火毒散瘀血时凉血为先;滋肾阴补肝血与疏肝同行;化痰祛瘀清热三者并用,通过调理脏腑机能,由内而外治疗各类皮肤病,展现出其独到之处。尤其是运用虫类药通经络止瘙痒的临证经验别具特色,临床获效显著。
2011(2):22-24.
摘要:苏稼夫主任医师在4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针灸治疗手段,治疗上他重视放血疗法,擅长应用放血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本文从放血的方法、反应、出血量、出血时的动态等方面对苏主任应用放血疗法进行总结。
2011(2):25-26.
摘要:女子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出现经行头痛,经行发热,经行精神障碍等病症,这都属于经前期综合征。王付教授善于合用经方时方来治疗这类病症,我们可从中学习其经验。
2011(2):29-31.
摘要:以《内经》、《伤寒论》等中医文献为依据,结合临床实际辨析膀胱(经)的生理功能以及临床意义。认为在十二藏腑中,膀胱(经)阳气最盛,具有总统营卫,卫外抗邪、调节睡眠、气化行水、气化排浊等生理功能。
2011(2):35-37.
摘要:“毒药”和“甘药”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药物分类概念,反映了药物应用发展的早期面貌。性味有偏、作用峻猛、能够祛邪除病、对人体有刺激或毒副作用的药物称作“毒药”,而性味甘美、作用平和、功在补虚、对人体没有刺激及毒副作用的药物则称作“甘药”,这种对药物性能功用的认知方式无疑与秦汉时期盛行的籍服食丹药以求长生不老的道家神仙之术有关。《内经》中“毒药”、“甘药”的药物分类方式在东汉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明确体现了早期中药理论和道家养生理论相互吸收、相互为用的学术特征。
2011(2):38-40.
摘要:现代对于“辨证论治”一词的理解,与过去并不相同,有必要对其正本清源。虽然是“辨证论治”是近代提出的新术语,但是从中医的发展历史来看,其概念自《黄帝内经》时已经拥有,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被广泛讨论和使用。从文字的角度分析,“证”是指能够反映疾病本质的“临床表现”,而非现在一般所说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辨证论治”则是按照辨别证候时所获得依据,经过分析后作出治疗方法的判断,实际上即“辨证求因,审机论治”的缩写。再从中医理论的角度理解,“证”所强调的是“司外揣内”,亦即因“有诸内必形于外”而产生了“证”,证的产生是基于藏象学说,“辨证论治”实与“整体观念”密不可分。
2011(2):41-43.
摘要:清营汤是温病经方治疗营分证的代表方剂,本文枚举导师运用清营汤加减治疗疑难杂病病案四则,以图更深入探讨清营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2011(2):44-46, 54.
摘要:目的:观察大黄附子汤合丹参饮加味治疗胆心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计算器取随机数与就诊顺序相结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54例和对照组(B组)54例。观察组给予大黄附子汤合丹参饮加味;对照组给予舒胆通和参麦注射液,严重者给予氧氟沙星。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时间、症状积分、治疗后半年复发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在总有效率(100.0% vs 94.4%),症状缓解时间及症状积分改善方面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胸前憋痛症状的改善更加明显(P<0.01);在复发率方面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9% vs 73.3%,χ2=4.63,P<0.05)。结论:大黄附子汤合丹参饮从多层面、多角度治疗胆心综合征,疗效好,且稳定,无论近期,还是远期疗效均优于西药对照组。
吴艳松 , 张元兵 , 刘良徛 , 李映霞 , 王丽华 , 徐美娟
2011(2):47-49.
摘要:目的:观察热敏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以期寻求防治的新措施。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轻中度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组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加用热敏灸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在症状、体征及肺功能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控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96.7%,与对照组相比,在总有效率方面(93.3%)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显控率方面(60%)即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主要症状(咳嗽、咳痰、喘息)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改善肺功能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热敏灸能有效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邱明山 , 陈进春 , 阮诗玮 , 徐振兴 , 徐明 , 张倩 , 许正锦
2011(2):50-54.
摘要:目的:观察清暑益气汤化裁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早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早中期CRF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接受一般及对症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清暑益气汤化裁、对照组加用包醛氧淀粉治疗,6个月后综合评估其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CCr)、血红蛋白(H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及24h尿蛋白定量(UP)变化。结果:①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6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③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SCr、CCr、UP、hs-CRP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④两组治疗后HB均有明显提高(P<0.01),但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TGF-β1有明显下降(P<0.05),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论:清暑益气汤化裁配合西医综合治疗具有抗炎、抗纤维化、降尿蛋白、延缓肾病进展的作用。
2011(2):55-57.
摘要:目的:评价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过敏性结膜炎远期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并入选的60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以计算器随机数字与就诊顺序结合法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A组给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方;B组给与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疗程5天,观察比较两组的综合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治疗后及半年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治疗后半年复发率。结果:与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比较,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方的总有效率高(100.0% vs 90.00%;u=-0.001,P<0. 01);症状缓解时间短(P<0.05)、症状积分优(P<0.05);治疗后及半年后的无不良事件发生;复发率低(χ2=4.63,P<0.05)。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方”是通过调理身体内在的应激反应状态;降低和改善身体对过敏原的应激反应程度,从而体现出良好的远期疗效。
2011(2):58-60.
摘要:目的:观察息风止痛颗粒对偏头痛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复制偏头痛模型,测定血清5-HT、β-EP及脑干中NO含量;采用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法,测定小鼠睡眠率;采用亚硝酸钠中毒致缺氧法,测定耐缺氧生存时间。结果:息风止痛颗粒升高大鼠血清中β-EP、5-HT含量,降低脑干中NO含量;提高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小鼠的睡眠率;延长小鼠耐缺氧生存时间。结论:息风止痛颗粒对偏头痛有较好治疗作用。
2011(2):61-62.
摘要:目的:探讨威灵仙多糖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威灵仙多糖作用于SKOV3细胞48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人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情况,RT-PCR法检测Bcl-2、Fas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威灵仙多糖能诱导SKOV3细胞凋亡,40mg/L时凋亡率为14.09%,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并且上调Fas和降低Bcl-2表达。结论:威灵仙多糖能促进其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Fas、抑制Bcl-2的基因表达有关。
2011(2):63-66.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