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3):1-3.
摘要:中医学起源于早期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发现与发明。中医学经历了春秋以前漫长的“前中医”过程,在春秋战国时代阴阳说、五行说和气一元论的指导下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医学。中医学是指有哲学指导、基本理论、临床手段、专职医生的学术综合体,而“前中医”是指在中医形成以前的漫长岁月里,人们自发的、原始的、没有理论指导的自我保护恢复手段。医学跟巫术终究不同。医学是由实践而升华出思想的,巫术则是由思想而衍生出活动的。医学经历的过程是:活动—思想—思想与活动互动,巫术经历的过程是:思想—活动—活动与思想互动。所以,两者始终不是也不可能是同一的东西。
2009(3):6-9, 16.
摘要:本文从文字考据、文法特点、会通全书、参照不同版本、结合《金匮要略》、结合《内经》《难经》《本草经》、结合考古发现、运用临床佐证、运用辨证思维九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研读《伤寒论》的方法。
2009(3):14-16.
摘要: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瑭在《温病条辨》书中详论温病三焦用药,分析各篇药物使用可见其重视中焦脾胃。三焦用药以治上焦轻宣温邪,兼顾养阴益气;治中焦平调脾胃,权衡邪实正虚;治下焦填精益髓,随证逐邪于外为特点。
2009(3):20-25.
摘要:针对中风之内外风的争论,进一步探讨了李可学术思想。李可治中风思路:外风可引内风动,诸急、卒、暴皆是风;麻黄利窍通脏腑,汗法可治脑水肿;阳气不到便是病,麻附细法透伏邪;中风危证不避麻,活血化瘀望莫及;闭证大续虎承汤,针药并施促苏醒;脱证小续破潜汤,上闭下脱苏合丸;中风后遗续命衍,麻细四五止痉散;不在内、外钻牛角,六经辨证统中风。
2009(3):28-30.
摘要:张瑞丰辨治经验:郁证之郁、火、痰(湿)实而为标,而脏腑阴阳之虚是发病内因,或气虚(心、胆、脾为主),或阴血不足(心、肝、肾为主),虚则脏腑功能失调,终致神明紊乱而病成。治疗疏肝理气贯穿始终,或滋阴、或补阳治脏腑之虚以求本。脱疽是气虚瘀毒阴亏所致,气虚贯穿该病的全过程。寒湿侵袭所致脱疽存在气虚;肝肾阴亏、虚火灼阴形成的脱疽,也不可忽视气虚因素。补气化瘀、解毒益阴为治脱疽大法,方用活血通脉汤化裁。乳痈形成多为阳明积热所致,而肝气郁结,营养过常为阳明积热之因,治当清泻阳明、疏肝理气,方用清泻消痈汤化裁。瘿瘤为气结痰聚,理气化痰散结是其治则,消痰酊(丸)治之。附骨疽发病在于体虚骨弱,治宜补益肾气,慢性者遵此意,急性者也不可只是一派寒凉,方用张氏解毒汤加减。
2009(3):40-42.
摘要:本文介绍了系统生物学的概念和特点,概括了系统生物学在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单味中药以及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优势,对系统生物学在中药现代药理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09(3):46-49.
摘要:针刺补泻手法的产生和发展与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针刺补泻手法的价值在学而不在术。数千年来,针刺补泻手法愈演愈繁、纷争不休。追踪针刺补泻手法理论的形成过程,溯本求源,发掘其中的合理内涵,对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9(3):50-52.
摘要:目的:观察右归丸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PCOS-I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PCOS-IR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右归丸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胰岛素、血脂、性激素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水平、血脂等方面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归丸能改善PCOS-IR,调节内分泌紊乱,恢复正常月经和排卵周期。
2009(3):53-55.
摘要:当归拈痛汤作为金·张元素所创的千古名方,凡湿热壅滞所致之内、外科疾患,本方皆有良效。本方临床应用广泛,值得重视推广。
2009(3):56-57.
摘要:目的:检测颈椎病大鼠颈椎间盘的退变程度,研究补肾活血舒筋方康颈汤对大鼠颈椎间盘退变的影响。方法:125只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25只,进行大鼠颈椎病造模。于术后3月造模成功后给药、术后6月分别处死各组,对颈椎间盘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各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各治疗组与正常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芬必得、康颈汤和颈复康都能够有效地抑制颈椎间盘的退变。
2009(3):58-62.
摘要:针灸治疗焦虑症具有可靠疗效,如何充分运用针灸治疗焦虑症成为临床和科研的重要领域。通过对近十余年针灸治疗焦虑症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从治疗方法及机理方面作一回顾性综述,为今后针灸治疗焦虑症提供参考。
2009(3):63-66.
摘要:酒精性脂肪肝(AFLD)是指长期饮酒导致的脂肪肝,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FLD的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应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