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黄腾蛟主任医师遵从俞长荣教授所创立的“三定一宜”辨证原则,从而确定了小柴胡汤方证特点:其主证即少阳病的主要脉证;其病性为寒热虚实错杂;其病位在半表半里之间;仲景尚列举诸多或然证及误治证用以疑似分辨,临证中须加以辨识。通过对小柴胡汤方证特点的分析,其在临床中灵活运用小柴胡汤及其类方治疗“枢机不利”引发的各类疾病,疗效显著。
小柴胡汤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方子,因其组方严谨、疗效卓著而广受后世医家推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开篇首条以3个主观症状作为少阳病提纲证,同时在第264条、265条、266条及96条等条文
《黄帝内经》谓:“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96条条文论及伤寒五六日后邪气由太阳传少阳,正邪纷争于半表半里之间出现的诸多症状以小柴胡汤治疗。黄师认为该条文全面概括了小柴胡汤的方证要义,其意义深刻:一是阐述了六经传变的规律及少阳病发病特点;二是明确了小柴胡汤的四个主证;三是列举了小柴胡汤常见的或然证。小柴胡汤柴胡为君,疏少阳郁火;黄芩清热和阴,助柴胡透邪;半夏、生姜降逆和胃,与黄芩配伍,辛开苦降;人参扶少阳之气;大枣与炙甘草助脾胃运化,起到达邪外出,防邪内传之效。全方能升能降,通经调腑,和其表里,转动枢机。《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全篇仅小柴胡汤一张方子,由此可知小柴胡汤的主证皆是少阳病的主要脉证,故冉雪峰谓“此方为和解少阳之主方
黄师遵从俞长荣教授所创立的“三定一宜”辨证原则,即定主证、定病性、定病位以及疑似宜辨。以上相关性论述为确定“三定一宜”提供了理论基础:小柴胡汤为少阳病主方,其主证即少阳病的主要脉证,其病性为寒热虚实错杂,其病位在半表半里之间,仲景尚列举诸多或然证及误治证用以疑似分辨,临证中须加以辨识。
《伤寒论》中有18条条文使用到小柴胡汤,在太阳病篇、阳明病篇、少阳病篇、厥阴病篇等篇幅均有提及,可谓适用范围广
肝胆病由于肝郁化热,抑或肝胆湿热内蕴,导致邪正相争,患者常常出现食欲减退、胸胁部胀闷、口中苦、烦躁易怒等少阳病证的表现,此时予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利肝胆,可解肝胆郁热,调畅气机。黄师认为临床中非必数证并见,有时但见一证即可使用。曾有一右侧胁痛妇人,每于月经前发作,伴烦闷不舒,舌红苔黄,脉弦细。黄师予以小柴胡汤原方3剂即获佳效。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100条条文论及急腹痛先用小建中汤治疗,“不差者”,改以小柴胡汤治疗。《神农本草经》谓柴胡“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推陈致新。”黄师临证常以小柴胡汤治疗邪郁少阳的各种腹痛病。小柴胡汤主证及或然证中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腹中痛等皆为脾胃病常见症状。脾胃升降运化功能与少阳枢机关系密切,如若少阳枢机不利,可致脾气升清,胃气降浊的功能失调,从而导致食欲减退、呕吐、腹痛等症状出现。遇此证候,黄师常以小柴胡汤加减施治,每能取得满意疗效。曾有一中年男性腹痛患者,因工作压力导致左下腹闷痛不适3天,食欲欠佳,心烦不寐,口苦口干,大便时溏时结,舌淡苔白,脉弦细。黄师予以小柴胡汤加陈皮、炒白芍治疗,5剂痛止。
《伤寒论》中记载小柴胡汤治疗发热的条文有8
黄师在治疗肾病时,对于出现柴胡证的患者,每每以小柴胡汤为主方,均能取得良效。小柴胡汤对慢性肾病出现的小便短少、食欲减弱、恶心呕吐等症状具有很好疗效,亦在于该方具有寒热并调,升清降浊,疏肝和胃之功。曾有一老年男性尿毒症患者,伴胃胀,厌食,恶心,时有呕吐,口苦,尿少,舌红苔黄,脉细弦。黄师予以小柴胡汤加紫苏叶、化橘红,7剂后诸症悉减。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96条条文有小柴胡汤治疗“小便不利”的论述。此处小便不利为男性前列腺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小便频数、尿量少、尿不尽等问题。黄师在诊治符合少阳病脉证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患者时,使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通调三焦水道,则小便自利。同时,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因病情所困,往往出现寐欠、口苦、食欲减退等少阳病证的表现,此时黄师应用小柴胡汤加减以和解少阳,调畅宗筋气机,往往能起到良效。曾有一而立之年阳痿患者,因举而不坚数月郁闷寡欢至寐难安,食无味,双胁胀闷,口苦咽干,大便欠畅,尿黄,舌红苔黄,脉弦细。黄师谓房事不举,医者都责之于肾,然此患属少阳郁结证候,故予以小柴胡汤加香附、百合,守方调理半个月,阳事渐起,饮食、睡眠亦转佳。
《伤寒论》中小柴胡汤类方包括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芒硝汤等。这些类方有合方,有加减方,分布在各篇章中,充分体现了经方运用的灵活性。黄师临证活用小柴胡汤类方,现列举3首论述如下。
大柴胡汤见于《伤寒论》第103条及第165条条文,主治少阳病未解转入阳明,少阳与阳明合病。方中柴胡重用,与黄芩为伍,清解少阳邪气;枳实与大黄合用,行气通腑泄热,以解阳明热结;枳实与芍药相配,和血行气止痛;半夏配生姜加红枣,和胃降逆止呕。黄师认为本方证的主要病机为少阳气机壅滞,但尚未达到阳明腑实的里实热结阶段,此时以和解兼下为法,能起到少阳阳明两解之功,恰到好处。临证中该方常用于急腹症相关疾病(如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符合胆胃气机壅滞热实证者)的治疗,为中医急救良方。
此方见于《伤寒论》第147条,主治邪气未解内传少阳,正邪相争而往来寒热;少阳经气被郁而胸胁胀闷不舒;胆郁化火而心烦;枢机不利,三焦水道失调,津不上布而口渴,水不下行而小便不利;热迫汗从头而出等症。黄师谓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化裁而来的,其药虽仅七味,但寒热并用,具有和解少阳枢机,温化停饮,透达郁阳之
黄师认为,临床中以六经辨证为基础,遵从俞长荣教授所创立的“三定一宜”的基本原则,可做到活用经方。小柴胡汤施治范围虽广,临证使用亦要遵循这个原则,深刻体会和解之法才能把握本方施治要义,方能运用自如。
参考文献
张仲景.伤寒论[M].蔡秀华,高云彩,校.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58-140. [百度学术]
陈亦人.《伤寒论》求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81-95. [百度学术]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6-299. [百度学术]
黄帝内经[M].姚春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23:73. [百度学术]
张东.道生医:中医的顶层理论[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23:234-235. [百度学术]
冉雪峰.冉雪峰医著全集·方药[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3:812. [百度学术]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M].张效霞,步瑞兰,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201-213.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