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王道与霸道是中国文化中两种相反相成的治国之道,王道以德行仁来服众,霸道以力假仁来服众,霸道与王道要相兼相使,力政与仁政需相辅相成,由此确立了一套“霸王道杂之”的治国理念。治病如治国,治病亦有王道与霸道之法。文中探讨了王道、霸道与中医药之间的关系,并论述了王道、霸道在肿瘤治疗中的体现及应用。王道之法多选用性味平和、久服不伤之品,或少佐峻烈猛药而剂量亦轻,旨在因势利导、和其不和;霸道之法包括引经药、效方达药、重剂或提纯/合成药,且不限于攻逐之法,旨在快速见效、持续稳定。非“王道”无以平稳长久,非“霸道”不足以峻猛立效,两者不可偏废。王道、霸道结合与互补,是提高肿瘤疗效的重要思路,值得大家深入思考和探索!
肿瘤具有病因繁多、病机复杂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对其合理有效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重要研究方向。中医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肿瘤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医学的使命在于疗效,而临床辨治如何合理遣方、用药及把握方药剂量,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治病如治国,故本文参考王霸的治国之道,来探讨中医药的方药量效相互关系和应用,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思路和方向。
王道与霸道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其本质都是社会治理之道。《尚书·尧典》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中医素有“治病如治国”之说,治病亦有王道与霸道之法。陈士铎《本草新编》记载“补正祛邪,王道也;单祛邪不补正,霸道也”,阐述了朴实的中医王道、霸道观念。《裴子言医》云“药无所谓王霸也,用药亦无所谓王霸也。而有王道、霸道之喻,亦用之者有王霸耳”,阐述了王霸道的内涵,认为王霸之法重在审时度势以测病情,而非孤立的以扶正祛邪分辨王霸之道,故又云“用之者善,甘草、参、芪,王也,附子、硝黄,亦王也”,不拘泥于补益攻伐之说。《石室秘录·王治法》言“如人病将愈,不过饮食难消,胸膈不快,或吐酸,或溏泄,夜卧不宁,或日间潮热,俱宜王道治之,而不可以偏师取胜……所谓王道荡荡,看之平常,用之奇妙,日计不足,岁计有余,何必用参至两计,加桂、附以出奇哉,此王道之法也”,指出王道之法的真谛在于“和”,即谨查阴阳之所在,调气血之冲和,以平为期,以和为贵。故《难经疏证》云:“王正则元气和顺”,不必重剂猛下,轻和即得。方药选用多以性味平和、久服不伤之品,或少佐峻烈猛药但剂量亦薄,旨在因势利导和其不和之处,如四君、四物辈及衍生方、理中汤、参苓白术汤、桂枝汤、济川煎之类。
医为仁术,中医常行王道之
引经药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些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者特殊的治疗作用。如脑瘤的治疗常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再加上僵蚕、全蝎、蜈蚣等搜风通络之类虫药引药上达清
效方达药亦称专病专方专药,《褚氏遗书》曰:“博涉知病,多诊知脉,屡用达药。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张景岳亦言:“治病用药,本贵精专,尤宜勇敢……大剂进之,多多益善。夫用多之道何在?在乎必赖其力,而料无害者,即放胆用之。”量变引起质变,故中医药要有疗效,必须探索方、药、量与效的关系,突破常规剂量,寻找有效剂量,避免“矢虽中的”而“力不及彀”,如:陈树
中药提纯类药物的出现与达药是密切相关的。其多出自古籍记载和民间验方,具体出现过程为:某个单味药物对某病某症具有显著疗效并获得一致认可,而后学者们通过药理学进一步分析研究,获得其“隐秘”,随后将其提纯物及衍生物诞生并适用于临床,这正是中医药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一步。青蒿素作为最典型的例子,为世人所知晓。因青蒿素在水、乙醇中的提取有效率低,屠呦呦团队受《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之启发,使得作为疟疾特效药的青蒿素正式问世。《名医别录》首载黄连“止消渴”,仝小林院士用黄连作汤剂治疗糖尿病常用量为15~45 g,病重者甚用至60~120 g,血糖平稳则用3~6 g作丸散剂每日常
值得一提的是,西医的化疗和靶向治疗因靶点明确,疗效确切亦归于霸道范畴,而免疫治疗通过激活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应答能力发挥作用,可以归属于王道的范畴。目前中医肿瘤学的进步离不开对传统中医的传承和创新,同样也离不开同现代医学的结合。就中药来说,能够全面掌握药物性、味、功效的医家不在多数,一般医者对于药物的使用多少会有一定的偏颇。若从现代药理研究的角度发掘药物生理、化学成分从而揭示、区分药物效用,不但可以提炼单用于临床,更可以将药物“清晰”地展示在学者面前,有助于初学者或迷惑者对药物的学习及使用。如上世纪末使用砒霜治疗白血病,后经张亭栋、陈竺等实验发现其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显著,这一发现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路径。
国医大师何任提倡“不断扶正、适时祛邪,随证治之”的十二字治癌原则,强调扶正与祛邪应有主次,两者不可偏废,认为扶正可加强祛邪作用,而祛邪亦可保存正气,在药物的选择上亦喜用扶正祛邪两用的药
姜春华教授提出截断疗法,强调肿瘤的早期治疗,要快速控制病情,截断病邪传变深入,扭转阻止肿瘤恶化,这就属于霸道用药的范
在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射线和药物对患者产生激烈刺激甚至出现不良反应,临床上常表现为患者脏腑功能急剧衰退、气血阴阳耗散。笔者将其考虑为“急性虚症”,认为及时有效地干预,对疗程的完成和生命周期的延长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患者有较好食欲时,主张峻补以扶正,常处基础方:益精填髓生血汤。其药物组成:人参5 g,黄芪30 g,当归5 g,仙茅10 g,仙灵脾5 g,生地黄10 g,枸杞子10 g,菟丝子10 g,连翘10 g,砂仁5 g,鸡血藤10 g,阿胶珠3 g,鹿角胶6 g,龟甲胶7.5 g。重剂滋补急填其阴阳气血之不足,防止癌毒、药毒、射线毒所致为害,以达到增效减毒、截断病势的目的,正是霸道思路中补法的体现。
故肿瘤疾病的辨治,应常以王道燮理阴阳强益周身正气,选方用药性味平和,佐以攻邪药、引经药增加疗效,扶正祛邪因势利导恢复机体和谐状态;而放化疗、手术、微创、介入等手段治疗后或疾病某阶段出现明显不适时,当以霸道为先。重剂、效方达药峻攻峻补佐以平和之品截断病势不使过伤,不难看出王道与霸道难以分割、相互依存,重在辨清病势辨证施治。王道、霸道结合与互补,将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加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提高肿瘤疗效的一个基本思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霸道无论是传统意义上攻邪法还是新颖的补益法,其强调的是以强势、高效和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现代医学的化疗利用细胞毒性直接杀伤肿瘤细
对于肿瘤疾病,中医药治疗中有王道与霸道之法,以王道为主;现代医学治疗亦有王霸之道,以霸道为主。从中医的“和”来理解,对抗性治疗只是解决疾病的表层矛盾,“和”才能解决疾病的深层矛盾。王道是小“和”,王霸结合是大“和”。笔者常以“重方复治,反激逆从”辨治思路出发,集多方多法治疗肿瘤
参考文献
尚书[M].王世舜,王翠叶,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21:5-6. [百度学术]
高亨.商君书译注[M].中华书局,1974:179. [百度学术]
苏凤哲,张波.路志正教授论中医为王道[J].河北中医,2015,37(1):7-9. [百度学术]
杨久云,诸锡斌,付开聪,等.中医学史上的学派争鸣:以金元“王道”与“霸道”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7(1):11-16. [百度学术]
姜家旺,李志明,黄琳,等.基于“浊邪害清”理论探讨脑瘤的证治[J].江苏中医药,2022,54(6):13-15. [百度学术]
贾晓玮,李英英,郭立中.周仲瑛辨治脑瘤验案3则[J].江苏中医药,2012,44(3):44-46. [百度学术]
崔红,刘海英,李松伟.虫类药在脑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0(9):1605-1608. [百度学术]
由凤鸣,郑川,于海艳,等.中医归经理论、引经药与肿瘤靶向药物治疗[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5):1185-1186. [百度学术]
赵乐,裴晓华,王春晖.王沛治疗肿瘤运用引经药经验[J].中医杂志,2013,54(24):2088-2090. [百度学术]
李杨,夏琦,赵瑞芝,等.引经药桔梗对顺铂在原位肺癌移植瘤裸鼠体内分布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8,34(2):71-75. [百度学术]
冯丽敏.基于药物转运蛋白的醋柴胡引经作用机制的探讨[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百度学术]
姜孝芳,李卉,李秀梅,等.中医引经药葛根对食管癌细胞系TE-1及ECA109 AQP1 mRNA表达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34(3):258-260. [百度学术]
王兆军,王殿虎.吴鞠通知病识脉达药考释[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11):34-35. [百度学术]
吴继,王中奇,马海峰,等.甘麦大枣汤改善肿瘤抑郁的临床疗效[J].世界中医药,2020,15(16):2434-2437. [百度学术]
柳冬兵,刘加新,叶津津.加味甘草泻心汤含漱治疗胃癌化疗相关口腔黏膜炎4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22,57(7):498. [百度学术]
白明贵.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晚期癌症肝转移性黄疸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5):131-132. [百度学术]
卢伟,沈政洁,程海波.四妙勇安汤加减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举隅[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4):1601-1603. [百度学术]
胡晓蒙.芍药甘草汤别名浅析[J].河南中医,2020,40(10):1469-1471. [百度学术]
陶鹏飞,王海东,石魁,等.张仲景三附子汤治疗痹证探析[J].国医论坛,2023,38(3):7-9. [百度学术]
徐大椿.徐灵胎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210. [百度学术]
王丽霞,陈树泉.陈树泉应用大剂量半夏治疗肿瘤经验[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7):96-98. [百度学术]
刘玉,王凯文,杨之泠,等.重用生白术治疗癌症患者顽固性便秘思路探讨[J].中医肿瘤学杂志,2019,1(5):53-56. [百度学术]
姚建兵,李伟平,倪忠根,等.超剂量使用仙鹤草抗肿瘤的探讨及文献综述[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11):81-82. [百度学术]
王松,赵林华,周源.仝小林教授谈黄连的量效毒[J].世界中医药,2014,9(10):1325-1327. [百度学术]
何任.肿瘤病临床随记[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5,19(5):11-12. [百度学术]
李柳,程海波,叶放,等.从病机辨证探析国医大师周仲瑛复法组方辨治肿瘤的经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5):765-768. [百度学术]
宁博彪,刘佳佳,刘泽静,等.王晞星治疗大肠癌临证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11):5579-5581. [百度学术]
谭开云,孙光荣.国医大师孙光荣“以平为期”学术思想论要[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3(12):2289-2293. [百度学术]
刘应科,孙光荣.肿瘤病症辨治心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3):1-4. [百度学术]
徐力,鹿竞文.论恶性肿瘤截断疗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4):92-94. [百度学术]
田建辉,刘嘉湘.刘嘉湘恶性肿瘤攻邪法度探讨[J].中医杂志,2017,58(2):104-107. [百度学术]
范为民,李艳.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诊治肿瘤用药经验菁华[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32(4):75-76. [百度学术]
李柳,程海波,叶放,等.国医大师周仲瑛谈中医肿瘤防治的若干问题[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3):303-306. [百度学术]
黄裕芳,张恩欣.国医大师周岱翰治癌运用虫类药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0):4620-4622. [百度学术]
梁语丝,谭永刚,邹华伟.低剂量化疗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7,31(6):538-542. [百度学术]
尹振宇,刘乾,李晓梅,等.胃癌靶向治疗药物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2021,30(9):701-710. [百度学术]
李向南,张晓菊.肿瘤消融术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J].结核与肺部疾病杂志,2021,2(3):256-261. [百度学术]
周洁龙,程实,张余.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免疫效应研究进展[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21,6(6):373-377. [百度学术]
邓湘凌,王欣,沈阳坤.冷冻消融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22,44(2):341-349. [百度学术]
黄瑶庆,刘丽丽,李子艳,等.小分子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22,31(1):61-68. [百度学术]
李志明,姜家旺.“重方复治、反激逆从”辨治肿瘤的思路探讨[J].中医肿瘤学杂志,2021,3(3):56-60.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