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容中医学是一门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美相结合的学科,其学科体系复杂,故美容中医学教学要求学生既要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知识,同时又要掌握美学知识,而单纯的“知识灌输式”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因此这就需要转变教育模式,使学生从低阶思维转向高阶思维。美容中医学教学中应把思维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情感认知力、自我监管力以及创造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因此,善于思考才是一个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原动力,而单纯的学习就像“填鸭式”教育,只是知识的灌输与传递,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能力。美容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通过多种治疗手段来达到诊治皮肤疾病、美化皮肤目的的一门学科。该学科涵盖范围广泛,学习内容多元,这就需要学生“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双重结合,学以致用,并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而单纯的知识灌输并不能真正符合当下教育的需求。因此,美容中医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需从传递知识到传递思维转变,从而改变学生思维,推动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等能力的发展,以满足美容中医学学科的发展。
早在两千多年前,东方思想家孔子和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提出了思想教育的雏
美容中医学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及中医美学思想、医学美学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药方法维护人体形神美的一门新兴学
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科,美容中医科医生要有“火眼金睛”的能力,能够在看到皮损时,对疾病有一个大体的判断。因此,美容中医学教学就得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皮肤疾病间皮损形态的区别,并且在临床中能够根据患者出现的皮损形态进行初步的诊断及鉴别。然而,若是仅凭书中对皮损的文字描述及图片展示,而没有临床的直观展示,学生常难以真正掌握不同皮损形态的区别。因此教师可让学生通过临床的长时间实践,拓宽和加深学生对疾病皮损的理解与记忆。
美容中医学用药多样,不仅有内服药物,还有很多种不同剂型的外用药物,包括油剂、膏剂、散剂、酊剂等。每一种剂型的适应证、用药方法、用药禁忌、制备方法等,均需要学生有所了解。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多次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学习的热爱。
杜威将思维倾向归为三要素:开放心态、全心全意、责任心。学生对学习保持开放的心态,抱有终生学习的理念,学习的兴趣浓厚,探寻真知的好奇心强烈,显得尤为关键。不论是孔子还是苏格拉底,都推崇对话式启发教
美容中医科的分科学习阶段多是在研究生阶段进行,但这个阶段并没有一个完整的课堂给学生去学习所谓的专业知识。这些学生只是在本科阶段拥有了中医学科的基础知识,而分科后的专业知识则需要学生主动去学习。美容中医科不同于其他的学科体系,其专业度要求更高,并且需要中西医相结合,而老师多为临床医生,没有多少时间去督促学生学习,也鲜有机会检验学生的专业水平能力。这个阶段则需要老师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给出研究方向,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及自我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每周布置一个学习的方向,让学生针对每个问题的中西医解读,中医病名与西医病名的相互对应,中西医对于疾病的描述、诊断、治疗的差异等,以及个人的见解和理解掌握情况,完成一篇学习报告并上交存档。
因为美容中医科治疗手段具有多样性,所以美容中医科的学生需要掌握多项技能,若是单纯靠跟诊导师进行临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对于美容中医科涉及的各项常见技术,如真菌检查技术、皮肤镜操作及诊断技术、激光技术、中医外用药物的制备技术,中医美容的针灸、推拿、按摩技术等,美容中医科专业的学生都需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教学医院,应当给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学习环境,使其学习相应的技能,做到基本掌握。
学生除了要拥有学习知识的途径,想要探寻真理的欲望外,还要有正确的方法。其通往真理的道路往往需要老师的循循善诱。
美容中医科医生临床中最常需要面对的是各种损美性皮肤病,而皮肤病最大的特点是其病位的“可视性”。皮肤病的皮损形态在不同的皮肤疾病间存在差异,且临床中还常可遇到与课本文字描述、照片不一致的非典型皮损。医学生可通过临床实践中对皮损形态的观察,直观感受各种皮损间的区别,从而能够通过皮损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此外,知识的掌握往往也需要经历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的过程,学校或者老师可以开设相关模拟“看病”的教学模式,在临床中通过照片、视频的形式记录特殊患者的临床表现、皮损形态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课本与实际相结合,使知识更生动、更具象。老师可引导学生以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导,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针对真实病案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分型、治疗方案、预后等方面,展开真实情景的模拟讨论,并在探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从而提高美容中医科学生对皮肤疾病的鉴别诊断能力,以及临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知识框架中的不足之处,激发学生解决、探索临床问题的兴趣,同时进行再学习、再创造、再实践。
思维情感又称为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意识倾向性、气质、性格
美容中医学具有中医学与现代美学相结合的学科属性,需要后辈们善于继承与不断创新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思考,往往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品质的培养。美容中医学教学中应改变教学的思维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教育的弊端,培养出能够运用中国传统医学技术和现代医疗美容技能技术为皮肤健康管理事业服务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赵国庆.思维教学研究百年回顾[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6):39-49. [百度学术]
王帅.国外高阶思维及其教学方式[J].上海教育科研,2011(9):31-34. [百度学术]
夏红梅.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百度学术]
周泠.高等医学院校美容中医学教学改革初探[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9,32(3):318-319. [百度学术]
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01(11):65-69. [百度学术]
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型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9-36. [百度学术]
黄鹂,沈显生.多元化人才培养与基础课程教学ABC模式[J].教育与现代化,2010(1):34-37.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