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治疗不寐病使用频次排名前10位的药物依次是茯神、酸枣仁、生地黄、白芍、黄连、当归、牡蛎、法半夏、丹参、龙齿;所用药物主归心、肝、脾、肺经,以补虚药、清热药为主;最常见的对药是茯神-酸枣仁,最常见的角药是茯神-酸枣仁-白芍;最常见的配伍规律:茯神-远志-酸枣仁,酸枣仁-丹参-远志;设定支持度为15,得到治疗失眠的核心药物组合为:茯神、酸枣仁、生地黄、白芍、龙齿、牡蛎、丹参;聚类结果分析得出核心处方5个,分为3个聚类组方,分别是清热化痰平肝类、养心健脾活血类、滋阴柔肝凉血类。
※基金项目 福建省科技厅卫生联合项目(No.2023J01833);福建省卫健委青年科研课题(No.2022QNA077);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项目(No.JAT220117)
近年来,失眠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社会普遍性的问
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的范畴,又称“不得卧”“不得眠”。早在先秦时期,《黄帝内经》就对其进行了详尽论述;之后,历代医家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对不寐的病因病机和治法进行总结,至晚清民国时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与治疗方法。晚清民国时期虽短,但这个时期是中医学与西方医学思潮碰撞、百家争鸣的重要开始阶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深入研究这一时期中医医家治疗不寐病的遣方用药,对不寐病的中医理论发展和治疗用药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故笔者通过查阅17位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医家治疗不寐医案中的中药内服处方,深入挖掘其治疗不寐的用药组方规律,以期为临床用药和临证思维提供借鉴和参考。
文献资料来源于《不寐
《不寐
论文第一作者与通信作者共同进行处方的筛选以及处方信息的录入,避免因采集者单一或过多而出现主观差异性。二者在信息录入时,需根据《中药学
统计88首方中的188种药物归经频次,归经频次排名前3位分别是心、肝、脾经,见
序号 | 归经 | 频次(次) | 序号 | 归经 | 频次(次) |
---|---|---|---|---|---|
1 | 心 | 430 | 7 | 胆 | 126 |
2 | 肝 | 395 | 8 | 大肠 | 57 |
3 | 脾 | 346 | 9 | 小肠 | 34 |
4 | 肺 | 327 | 10 | 膀胱 | 20 |
5 | 肾 | 273 | 11 | 三焦 | 16 |
6 | 胃 | 256 | 12 | 心包 | 9 |

图1 88首处方中的药物功效使用频次分布图
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中药依次是茯神(47次)、酸枣仁(42次)、生地黄(34次)、白芍(26次)、黄连(23次)。见
序号 | 药物 | 频次(次) | 序号 | 药物 | 频次(次) |
---|---|---|---|---|---|
1 | 茯神 | 47 | 16 | 甘草 | 16 |
2 | 酸枣仁 | 42 | 17 | 北沙参 | 15 |
3 | 生地黄 | 34 | 18 | 远志 | 15 |
4 | 白芍 | 26 | 19 | 石决明 | 13 |
5 | 黄连 | 23 | 20 | 石斛 | 12 |
6 | 当归 | 22 | 21 | 炙甘草 | 12 |
7 | 牡蛎 | 22 | 22 | 白术 | 12 |
8 | 法半夏 | 22 | 23 | 茯苓 | 12 |
9 | 丹参 | 21 | 24 | 熟地黄 | 11 |
10 | 龙齿 | 21 | 25 | 山药 | 11 |
11 | 竹茹 | 19 | 26 | 栀子 | 11 |
12 | 党参 | 19 | 27 | 陈皮 | 11 |
13 | 麦冬 | 17 | 28 | 珍珠母 | 11 |
14 | 牡丹皮 | 16 | 29 | 西洋参 | 11 |
15 | 玄参 | 16 | 30 | 夜交藤 | 10 |
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对药依次是茯神-酸枣仁(30次)、酸枣仁-白芍(18次)、茯神-牡蛎(17次)、茯神-丹参(17次)、酸枣仁-生地黄(16次)。见
序号 | 药物 | 频次(次) | 序号 | 药物 | 频次(次) |
---|---|---|---|---|---|
1 | 茯神-酸枣仁 | 30 | 15 | 茯神-远志 | 12 |
2 | 酸枣仁-白芍 | 18 | 16 | 生地黄-当归 | 12 |
3 | 茯神-牡蛎 | 17 | 17 | 茯神-麦冬 | 12 |
4 | 茯神-丹参 | 17 | 18 | 酸枣仁-法半夏 | 12 |
5 | 酸枣仁-生地黄 | 16 | 19 | 当归-党参 | 12 |
6 | 茯神-白芍 | 16 | 20 | 茯神-当归 | 12 |
7 | 茯神-龙齿 | 15 | 21 | 酸枣仁-当归 | 11 |
8 | 茯神-生地黄 | 15 | 22 | 茯神-北沙参 | 11 |
9 | 茯神-竹茹 | 14 | 23 | 丹参-龙齿 | 11 |
10 | 酸枣仁-牡蛎 | 14 | 24 | 酸枣仁-党参 | 11 |
11 | 茯神-法半夏 | 14 | 25 | 生地黄-龙齿 | 11 |
12 | 酸枣仁-远志 | 13 | 26 | 茯神-黄连 | 11 |
13 | 茯神-玄参 | 12 | 27 | 酸枣仁-丹参 | 11 |
14 | 生地黄-白芍 | 12 |
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角药依次是茯神-酸枣仁-白芍(13次)、茯神-酸枣仁-牡蛎(12次)、茯神-酸枣仁-远志(11次)。见
序号 | 药物 | 频次(次) | 序号 | 药物 | 频次(次) |
---|---|---|---|---|---|
1 | 茯神-酸枣仁-白芍 | 13 | 6 | 茯神-酸枣仁-生地黄 | 10 |
2 | 茯神-酸枣仁-牡蛎 | 12 | 7 | 茯神-酸枣仁-当归 | 10 |
3 | 茯神-酸枣仁-远志 | 11 | 8 | 酸枣仁-生地黄-白芍 | 9 |
4 | 茯神-酸枣仁-丹参 | 10 | 9 | 茯神-酸枣仁-党参 | 9 |
5 | 茯神-酸枣仁-法半夏 | 10 | 10 | 茯神-牡蛎-龙齿 | 9 |
通过组方规律中的规则分析,设定支持度为10,置信度为0.55,结果显示置信度最高的是茯神、远志-酸枣仁,其置信度为0.92;其次是酸枣仁、丹参-茯神(0.91)、山药-酸枣仁(0.91)。见
序号 | 前项药物→后项药物 | 置信度 |
---|---|---|
1 | 茯神、远志→酸枣仁 | 0.92 |
2 | 酸枣仁、丹参→茯神 | 0.91 |
3 | 山药→酸枣仁 | 0.91 |
4 | 酸枣仁、当归→茯神 | 0.91 |
5 | 远志→酸枣仁 | 0.87 |
6 | 酸枣仁、牡蛎→茯神 | 0.86 |
7 | 酸枣仁、远志→茯神 | 0.85 |
设定支持度≥10,置信度为0.55,在支持度不同定值的情况下,得到核心药物规律网络化展示图。见

图2 药物规律网络化展示图(支持度为10)

图3 药物规律网络化展示图(支持度为13)

图4 药物规律网络化展示图(支持度为15)

图5 药物规律网络化展示图(支持度为17)
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3.5)中打开“方剂分析-聚类分析”模式,设定“聚类个数为5”,结果共提取出5个核心处方组合。见
编号 | 核心处方组合 |
---|---|
C1 | 茯神,牡蛎,生地黄,石斛,玄参,知母 |
C2 | 茯神,牡蛎,酸枣仁,生地黄,白芍,甘草 |
C3 | 酸枣仁,茯神,党参,龙眼肉,甘草,茯苓 |
C4 | 酸枣仁,茯神,党参,生地黄,当归,丹参 |
C5 | 法半夏,黄连,茯神,竹茹,石决明,郁金 |
本研究通过对晚清民国时期17位著名医家治疗不寐的88首中药处方进行分析后发现,治疗不寐最常用的中药为茯神、酸枣仁。茯神味甘、淡,性平,入心、脾经,《名医别录》记载茯神“味甘,平,主辟不祥,治风眩、风虚……止惊悸……开心益智,安魂魄,养精神”。茯神所含多糖、三萜类、挥发油等成分具有镇静催眠作
本研究基于关联规则发现,关联度较高的药物为茯神-远志-酸枣仁(0.92),酸枣仁-丹参-茯神(0.91)。远志入心定神,故心气下通于肾,而达心肾相交之
本研究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治疗不寐的中药配伍规律,得到治疗失眠的核心药物组合(支持度为15)为:茯神、酸枣仁、生地黄、白芍、龙齿、牡蛎、丹参;通过聚类分析,共得到5个治疗不寐的药物组合,主要分为3类有效组方思路。(1)滋阴柔肝凉血类:C1、C2方中生地黄、石斛、玄参、白芍、酸枣仁、知母等药可清热凉血除烦,滋阴柔肝安神,常以黄连阿胶汤或酸枣仁汤为基础方,主要用于心肾不交、心肝火旺为主的失眠。(2)养心健脾活血类:C3、C4方中党参、甘草、茯苓健脾益气利湿,龙眼肉、当归、丹参养血活血、养心安神,常用归脾汤或八珍汤为基础方,主要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为主的失眠。(3)清热化痰平肝类:C5方中法半夏、黄连、竹茹清热化痰燥湿,石决明、郁金平肝潜阳、行气解郁,常以黄连温胆汤为基础方,主要用于痰热壅盛、肝郁气滞的失眠。以上体现了晚清民国医家治疗不寐以养心安神为主,同时兼顾清热、凉血、活血、健脾、化痰、滋阴、潜阳的临证思路。
综上,晚清民国医家治疗不寐主要围绕心、肝、脾,重在养心安神,兼顾清热、凉血、活血、健脾、化痰、滋阴、潜阳,治法上进一步发挥和应用“纯甘补虚”“介类潜阳”“补气活血”等中医理论特色,临床常用“茯神、酸枣仁、生地黄、白芍、龙齿、牡蛎、丹参”,单药优先考虑“茯神”,对药优先考虑“茯神-酸枣仁”,角药优先考虑“茯神-酸枣仁-白芍”,配伍优先考虑“茯神-远志-酸枣仁”,随症加减,灵活应用。本文通过整理总结晚清民国著名医家医案处方,研究分析其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和诊疗思路,可为当前临床治疗不寐遣方用药与临证思维提供参考和借鉴,有利提高中医药治疗不寐的疗效,丰富中医药理论实践。
参考文献
林昱,刘建忠,王艳旭,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刘建忠教授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J].福建中医药,2022,53(10):13-16. [百度学术]
王晓丽,邹鑫平,张紫燕,等.物理疗法干预睡眠障碍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27):11477-11485. [百度学术]
张鹏,陈涛,许莉.成人失眠认知行为疗法关键技术与流程改进建议[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3,23(8):663-667. [百度学术]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一)[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7):201. [百度学术]
苏丽娜.不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105-138. [百度学术]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547. [百度学术]
申丹,唐仕欢,卢朋,等.基于关联规则算法分析《中药成方制剂》中含当归方剂的组方规律[J].中医杂志,2014,55(7):608-611. [百度学术]
卢朋,李健,唐仕欢,等.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9):1-4. [百度学术]
胡云飞,王玺,刘晴,等.中药茯神相关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1):115-121. [百度学术]
游秋云,王平.茯苓、茯神水煎液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比较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2):15-17. [百度学术]
丁宇坤,何庆勇,郭建波,等.先秦至清代著名医家治疗失眠方剂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8,20(2):188-193. [百度学术]
李宝剑,杨远贵,宋忠兴,等.酸枣仁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23,21(10):2690-2697. [百度学术]
刘家骏,黄洁明,陈婉莹,等.基于“心肾相交”探析傅青主运用远志特色[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29(12):1994-1996. [百度学术]
任海琴,孔祥鹏,王颖莉.基于古今方剂数据挖掘的酸枣仁-远志药对配伍特点及外延分析[J].中草药,2022,53(13):4065-4074. [百度学术]
马莹慧,王艺璇,刘雪,等.丹参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9,40(6):440-442. [百度学术]
王姜,王道成,薛刚,等.王道成从痰瘀论治顽固性失眠经验[J].中医药导报,2023,29(8):205-208.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