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型颈椎病(neck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NTCS)是颈椎病的早期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颈肩区和背部的慢性酸胀疼痛,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且在临床上极为常
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厦门市中医院推拿理疗科就诊的颈型颈椎病患者共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平均年龄(43.84±9.18)岁;平均病程(10.75±4.35)个月。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42.10±8.93)岁;平均病程(11.71±4.64)个月。两组病例以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于2020年11月10日经过厦门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编号:20201110)。
根据《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项痹
(1)符合以上诊断标准;(2)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3)具备基本的理解能力;(4)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积极配合完成临床观察;(5)近2个月未接受过与颈型颈椎病相关的治疗。
采用理筋通经推拿手法联合活血止痛贴穴位贴敷治疗,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3 w。
操作步骤:①患者选取舒适坐位,术者站在患者背后。术者通过㨰法和一指禅推法,施术于患者颈、肩、上背部肌肉,反复操作约3 min。②术者左手扶患者额部,右手揉患者颈部,引导患者配合颈项部的屈伸运动,操作大约3 min。③术者通过使用拇指按揉颈、肩、背部以及肩胛骨内缘的痛点,反复操作约3 min。④术者使用拇指依次点按双侧风池、风府、颈夹脊、阿是穴,每个穴位操作1 min。⑤术者进行颈椎旋转扳法,作用于患者偏歪的棘突。
采用VAS评
采用NDI评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VA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 | 39 | 6.57±0.96 |
3.52±1.0 |
观察组 | 39 | 6.43±1.34 |
2.07±1.2 |
注: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ND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且观察组的NDI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对照组 | 39 | 19.85±5.47 |
11.01±4.8 |
观察组 | 39 | 18.92±4.87 |
7.08±5.3 |
注: 与治疗前比较
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74.35%,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
组别 | 例数 | 治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 |
---|---|---|---|---|---|---|
对照组 | 39 | 5(12.82) | 11(28.20) | 13(33.33) | 10(25.64) | 29(74.35) |
观察组 | 39 | 12(30.76) | 14(35.89) | 11(28.20) | 2(5.12) |
37(94.87 |
注: 与对照组比较
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的一种常见早期表现形式,在所有颈椎病中占比近18
颈型颈椎病归属于中医学“项痹”等范畴。该病多内因体质本虚,外因感受风寒湿邪气,或过度劳累,或外伤损伤筋骨等,从而导致颈部气血不足、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引发颈部疼
推拿手法为中医外治绿色疗法,以其手法操作主导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受到广泛欢迎。中医学认为理筋通经推拿手法(如一指禅推、拿、揉、按等操作)具有理顺筋经、整复错位、疏通气血的功
穴位敷贴是指选取相关中药贴敷于穴位,通过中药及穴位的综合作用,共同发挥效果的中医外治疗法。一方面,刺激穴位局部可起到抵抗外邪、疏经通络、理气和血的作用;另一方面,药物可以透过皮肤,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周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理筋通经推拿手法联合活血止痛贴穴位贴敷相比于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症状缓解更明显,且临床疗效更显著,故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此外,穴位贴敷可避免口服药物可能发生的胃肠道灭活等弊端,推拿操作简便,两者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BAKHSHESHIAN J, MEHTA V A, LIU J C. Current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J]. Global Spine J,2017 ,7(6):572-586. [百度学术]
罗永宝,何纯青 .颈型颈椎病理论研究概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5):46-48. [百度学术]
屈 庆,罗华送,齐雪丽,等.颈型颈椎病中医治法进展[J].浙江中医杂志,2023,58(4):310-311. [百度学术]
周 敏,王 超.艾灸法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颈椎病疼痛和颈椎关节活动功能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2):172-175. [百度学术]
章 薇,李金香,娄必丹,等.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项痹(颈椎病)[J].康复学报,2020,30(5):337-342. [百度学术]
崔学军,姚 敏.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世界中医药,2023,18(7):918-922. [百度学术]
倪博然,赵进喜,黄为钧,等.基于视觉模拟评分法探究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新方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1):288-292. [百度学术]
VERNON H, MIOR S. 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 a study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 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1991,14(7):409-415. [百度学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89-190. [百度学术]
CHEN L, LI M, FAN L,et al. Optimized acupuncture treatment (acupuncture and intradermal needling)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related neck pain: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Pain,2021 ,162(3):728-739. [百度学术]
赵 毅,季 远,严隽陶.理筋通经推拿手法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11. [百度学术]
黄海高,唐异玲,刘辉斌.合谷刺阿是穴联合通络消痛片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4):86-88. [百度学术]
王珊珊,郭理想.颈椎病治疗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21,39(2):115-118. [百度学术]
李 童,王 琼,杨利学.从“筋伤”论颈型颈椎病[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1):179-182. [百度学术]
危 威,李 武,刘小卫,等.浅议从经筋理论认知项痹及其治疗原则[J].针灸临床杂志,2021,37(3):80-83. [百度学术]
李雁林,韩明舫.理筋通经推拿手法对老龄家兔腰脊神经根炎症局部IL-1β及PGE2含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4):1819-1820. [百度学术]
邓文雯,杜均能,肖 慧,等.王氏围剿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0(4):928-934. [百度学术]
王敬一,岳 涵,李华南等.理筋通经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选穴配伍规律研究[J].中医药导报,2021,27(5):178-181+189. [百度学术]
谢 洋,余学庆.试述穴位贴敷的作用机理及其临床运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4):320-322. [百度学术]
华金荣,张留巧.中药穴位贴敷在颈椎病患者康复治疗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7):987-988.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