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刊加载中。。。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脓毒症心肌损伤病因病机及治疗  PDF

  • 吴亚熹 1
  • 吴晖 2
1.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2.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0)

最近更新:2024-07-22

  • 全文
  • 参考文献
  • 作者
  • 出版信息
目录contents

摘要

通过梳理脓毒症心肌损伤的病因病机,发现脓毒症心肌损伤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虚为本,以滞为标,“虚气留滞”为其关键病机。基于“虚气留滞”探讨脓毒症心肌损伤的病因病机,有助于脓毒症心肌损伤的选方遣药,提高脓毒症心肌损伤的疗效。

脓毒症是由于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功能受累,包括循环衰竭、呼吸衰竭等。脓毒症心肌损伤(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injury,SIMI)是脓毒症进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引起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SIMI主要表现为心肌代谢功能的紊乱及心肌功能的抑制。统计显示,50%以上的脓毒症患者并发心功能不全,脓毒症伴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死亡率较心功能正常患者增加40%~70%[

1]。目前,现代医学认为SIMI主要是过度炎症反应导致炎症介质大量释放,刺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活性氧,过量的活性氧损伤线粒体DNA,抑制抗氧化系统,引起氧化应激,诱导心肌细胞产生过度炎症反应及坏[2]。诸多学者认为,线粒体功能障碍是SIMI病理生理过程的首要前提,损伤的线粒体既会导致合成三磷酸腺苷的能力下降,又会成为活性氧产生的来源,从而加剧心肌损伤,形成恶性循[3]

现代医学对SIMI的治疗主要为减轻炎症反应,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案。研[

4]表明,中医药联合西药治疗可以改善SIMI患者的心功能。本文从“虚气留滞”理论入手,探讨SIMI的病因病机及治疗,以期为SIMI的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病因病机

1.1 “虚气留滞”理论

“虚气留滞”一词首见于宋金时期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腹满时减复如故,此虚寒从下上也……盖虚气留滞,亦为之胀。”宋代医家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提及:“虚者,时胀时减,虚气留滞,按之则濡,法当以温药和之。”费伯雄在《医醇賸义》言:“操烦太过,营血大亏,虚气无归,横逆胀痛。”此即论述了过度操劳,营血亏虚,虚气不行,导致气滞胀痛的病机。刘鸿恩在《医门八法》中提出“人之气血,止能不足,不能有余,其胀满凝结,为痞块为癥为瘕者,滞也,皆似实而实虚者也”,阐明气血亏虚导致的癥瘕积聚,病机为本虚标[

5]。王永炎院士等对“虚气留滞”理论提出了更为深刻的见解,总结出“虚”乃人体内生的一种不正常的气,具有气虚、气滞、气逆的特性,是正气亏虚气血阴阳失调而引起的内生邪气,是发病之[6]。“滞”为发病之标,《说文解字》言“滞,凝也”,“虚气留滞”中的“滞”狭义上为因“虚”而气滞,广义上是指因“虚”而气机逆乱,从而导致痰浊、血瘀、毒热等病理产物的积聚。“虚气留滞”是指因正气亏虚,气血相失,气血津液等流动物质的运行失常,从而导致了气滞、痰凝、血瘀、经络阻滞等病理变化。

1.2 “虚气”为本

“虚气”即正气亏虚。研究发现,SIMI患者在炎症高峰后会出现免疫抑制,淋巴细胞和髓系细胞衰竭、死亡,免疫功能低[

7]。方邦江教授[8]对脓毒症患者出现的免疫功能低下,正气亏虚,病邪趁虚直入,脏腑功能衰败的状态提出了“急性虚证”理论。刘清泉[9]认为,脓毒症病因病机为正虚毒损、瘀滞络脉,提出顾及正气、回阳固脱应贯穿脓毒症的治疗过程。《素问·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外证医案》记载“正气虚则成岩”,认为正气虚容易导致毒邪积聚形成肿瘤。《脉诀新编》认为“虚气不行而痹生焉”,即“虚气”不能正常运动,周转全身,积滞于经络导致疾病发生。当正气虚弱时,外邪直入,邪毒血瘀阻滞经络,气机不畅,气血阴阳受损,脏腑衰败,正虚则邪更盛,加剧邪毒血瘀等病理产物的积聚,正如《医宗必读·积聚》所云“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又如《素问·评热病论》所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林谦[10]在临床诊疗中发现,SIMI发病机制以虚为主,其中气虚、阳虚最为多见。

1.2.1 气虚

《医方辨难大成》曰“心之气尤贵充足”,可见,“虚气”中气虚为脓毒症所造成的心肌损害最为重要的病因。人之有生,全赖于气,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元气是气的根本。元气为万物之本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难经》又将其称为“原气”。心脏是高耗能的器官,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是心脏生理活动最直接的能量来源,气和能量具有统一性,有研究表明心气虚状态和脓毒症心肌的ATP生成障碍具有密切联[

11],气机变化相当于机体的能量代谢过程。气虚推动无力,导致脏腑的生理机能减退,能量的生成和利用障碍,氧化能力下降,病理产物堆积,损伤心脉,加剧气虚,继而加重SIMI。

1.2.2 阳虚

心为阳中之太阳,五行属火。张仲景认为,胸痹心痛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胸阳不振。心为阳脏,发病多为阳虚。郭宇豪[

12]认为,脓毒症由于毒邪侵袭机体,日久入里,正邪相争,气血耗伤,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为阳脏,邪气易损伤心阳,而见阳虚,不能正常地发挥温煦功能,则寒气内生,寒凝心脉,又会加剧机体的阳虚状态,发为胸痹,故见喘促、浮肿、四肢厥冷等心阳虚症状。现代医学认为,脓毒症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存在的炎性级联反应,导致毛细血管内皮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透到组织间隙,并发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出现细胞水肿、肺水肿、心包、胸腹腔渗出增多[13]。目前此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部分学者参考“水肿”“痰饮”“温病”等病对其进行辨证论治,认为其病机总属阳气亏虚,病理因素以瘀血、水饮、痰浊为[14]

1.3 “留滞”为标

气要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方面有赖于气的充沛;另一方面取决于脏腑的气化功能是否正常。《素问·六微旨大论》云:“物之生,从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的运动不息产生生命,气的运动变化失衡则产生疾病。《寿世保元》记载:“气健则升降不失其度,气弱则稽滞也。”气虚不能维持正常的推动温煦功能,故气化功能失常而气滞。气血津液是运行周身的流动物质,《寿世保元》言“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气不行则血不行,血不行则毒无所出。清代医家汪昂在《医方集解》记载了气血的关系,认为“气与血犹水也,盛则流畅,虚则鲜有不滞者”,即气血的运行犹如江河之流水,气旺血充则运行不息,反之,气虚血亏则运行不畅,留而为滞。《医林改错》记载:“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读医随笔》言:“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由此可见,诸多医家一致认为,虚则气血运行不畅,滞而为瘀。心主血,瘀阻脉络则心气痹阻,心阳不振,心失所养。现代医学认为,SIMI病理学表现为血流动力学上的改变,即血流动力学障碍,形成血栓、斑块等病理产物,继发心肌缺血、坏死等病理生理变化。中西医对于脓毒症在认识上本质相[

15]

当代医家基于前人的研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对SIMI病因病机的见解渐趋一致。王今达教[

15]认为,SIMI主要为邪毒入侵、正邪交争、正气耗伤、邪毒阻滞、正虚邪实。刘清[16]认为,正虚毒损、瘀滞脉络为SIMI的基本病机。张云松[17]总结国家名老中医邵方念教授学术思想,提出该病病机主要为毒、瘀、虚。由此可见,正气亏虚,邪毒积聚,继发血瘀、毒热等病理变化是SIMI的主要病因病机;其病性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虚”为“滞”之因,“滞”为“虚”之果,“虚气”为本,“留滞”为标。瘀血和热毒是SIMI的主要病理产物,也是造成SIMI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现代医学认为,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的释放,介导炎症反应,产生内毒素作用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引起心肌灌注不足,缺血、坏[18]

2 治法

2.1 补虚

《诸病源候论》云:“心主血脉,而气血通融脏腑,遍循经络。”心为阳脏,具有温煦和推动血液正常运行,促进气血津液运化的作用。而心阳易虚,因此治疗上需益气温阳。曾圆圆[

19]研究表明,运用茯苓四逆汤益气回阳能够显著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王新陆[20]研究发现,参附益心颗粒可以增加心肌细胞ATP的含量,提高心肌细胞活性。统[21]表明,张仲景治疗心系疾病时,常选用药性温热之品,如治疗胸痹的瓜蒌薤白半夏汤,方中薤白、半夏、白酒、桂枝等均可宣通胸中阳气。张敬[22]对近年来温阳法治疗脓毒症的案例进行梳理,明确了运用温阳法可调节免疫,改善组织灌注,保护心肌。徐爱平[23]研究发现,运用具有回阳固脱、救阴敛阳功效的破格救心汤加减方,能改善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患者的心功能,疗效较好。

2.2 化滞

SIMI病机以“虚气”为本,“留滞”为标,治疗上需补虚化滞,在调补虚气的同时,要兼顾疏通已形成的留滞。旦木仁苏[

24]运用解毒化瘀方治疗SIMI,总结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对保护心肌及抑制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作用,可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及改善症状。顾娴[25]通过试验对比发现,桃红四物汤可有效缓解重症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凝血功能,降低心肌细胞的损伤。除中草药以外,靳亚敏[26]运用电针理气化滞改善了SIMI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现电针可影响心肌细胞钙离子调节,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保护心肌。总之,根据脓毒症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治疗上应以补虚为主,化滞为辅,临证时需根据气滞、络瘀、毒聚的程度酌情选用理气导滞、活血祛瘀、清热解毒之法。

3 总结

中医学认为,SIMI的病因病机为正虚毒损,毒热伤阳,阳气受损,水饮、瘀血内停,因正虚而留滞,即“虚气留滞”,进而引起一系列变证,故治疗上宜补虚化滞。本文通过对SIMI病因病机及治法的探讨,以期提供更多元化的治疗方案。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对SIMI病因病机的本质探讨可望从更深层次进一步阐明。

参考文献

1

CHEN J MPURVIS G S DCOLLOTTA Det al.RvEl attenuates polymicrobial sepsis-induced cardiac dysfunction and enhances bacterial clearance[J].Front Immunol2020112080. [百度学术] 

2

PEOPLES J NSARAF AGHAZAL Net al.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heart disease[J].ExpMol Med20195112):1-13. [百度学术] 

3

LIN YXU YZHANG Z.Sepsis-induced myocardial dysfunction (SIMD):the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targeting mitochondria[J].Inflammation202043):1184-1200. [百度学术] 

4

卢健棋李苏依卢俊燊.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12):145-148. [百度学术] 

5

黄世敬尹颖辉.论“虚气流滞”[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6):22-24. [百度学术] 

6

高维郭蓉娟王永炎.论七情致病“虚气留滞”病因病机新认识 [J].环球中医药20191210):1490-1494. [百度学术] 

7

任永栋胡念丹李文强.脓毒症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微循环学杂志2023333):112-119. [百度学术] 

8

崔夏雨姜超贺晨明.“急性虚证”理论在急危重症中的临床应用与实践意义:方邦江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38):1439-1444. [百度学术] 

9

刘清泉张伟姜良铎.瘀毒伤络、阻络病机与脓毒症[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7):199-200. [百度学术] 

10

林谦农一兵黄启福.从心肌能量代谢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心气虚证的实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7):445-446,474. [百度学术] 

11

于春泉李欣桐史芳.芪苈强心胶囊对心气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腺苷酸含量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3):174-177. [百度学术] 

12

郭宇豪春柳王佳佳.中医药治疗脓毒症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11):6589-6592. [百度学术] 

13

潘郭海容田圆王瀚黎.脓毒症相关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22422):163-169. [百度学术] 

14

郝浩韩宁孔立.益气温阳治疗脓毒症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探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11):1978-1980. [百度学术] 

15

李银平.从“三证三法”看中西医结合治疗危重病的研究思路:王今达教授学术思想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111):7-9. [百度学术] 

16

赵红芳江其敏刘清泉.刘清泉教授应用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9):1563-1565. [百度学术] 

17

张云松朱晓林.脓毒症中医病机及治法探讨[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10):8-9. [百度学术] 

18

丁宣尹雷迁.脓毒症心肌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3206):182-185. [百度学术] 

19

曾圆圆黄壑霏彭晓洪.茯苓四逆汤治疗脓毒症心肌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23329):1548-1551. [百度学术] 

20

王新陆崔琳李彬.参附益心颗粒对AngⅡ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葡萄糖、脂肪酸代谢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4):1895-1901. [百度学术] 

21

翟惠奇李婉盈康亮.张仲景“以阳为先”辨治心系疾病学术思想探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14):2688-2691. [百度学术] 

22

张敬宜张强袁玉丰.温阳法论治脓毒症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23429):161-163. [百度学术] 

23

徐爱平王夜明贺贤丽.破格救心汤加减治疗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疗效研究[J].陕西中医2023447):877-880. [百度学术] 

24

旦木仁苏荣·巴力吉德曾令玉魏玉辉.解毒化瘀方对瘀毒内阻型脓毒血症心肌损伤及炎性因子的改善作用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224112):32-33. [百度学术] 

25

顾娴朱颖茜.加味桃红四物汤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清BNP、TnT水平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03517):2696-2698. [百度学术] 

26

靳亚敏孙义梁晓东.电针治疗脓毒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北京医学2023454):336-339.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