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联合穴位贴敷,两组均干预5 d。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干预后,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借助腹腔镜的微型摄像头进行腹腔探查和操作,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不需要大切口,可以减少对机体的创伤,具有减少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术后恢复快等多重优势,广泛用于妇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等。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在妇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进展,尤其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急腹症、肿瘤、附件性疾病、子宫性疾病、卵巢疾病等的应用,其治疗效果和预后逐渐受到患者认
目前,腹腔镜术后的护理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临床以术后常规护理、对症护理为主,缺乏针对性。中医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术后的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中药足浴、穴位贴敷等特色护理方式,在恢复胃肠功能紊乱、促进术后康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
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术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2.69±7.89)岁;手术时间79~113 min,平均手术时间(96.35±10.36) min;麻醉时间100~139 min,平均麻醉时间(109.63±13.16) min;子宫肌瘤19例,卵巢囊肿9例,异位妊娠32例。试验组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1.73±8.04)岁;手术时间82~110 min,平均手术时间(95.04±9.98) min;麻醉时间98~140 min,平均麻醉时间(110.50±14.46) min;子宫肌瘤21例,卵巢囊肿12例,异位妊娠2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合并精神类疾病,难以配合治疗者;③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④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⑤合并传染性疾病者;⑥合并胃肠道手术史者;⑦穴位贴敷处皮肤破溃、感染者;⑧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⑨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或急危重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两组均干预5 d。
予常规护理。向患者家属讲解护理注意事项,告知肛门排气前禁食;术后24 h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给氧,切口浸润罗哌卡因以止痛;按医嘱予以抗生素,根据患者体力辅助进行早期适量的床上活动,每2 h翻身1次,根据体力恢复情况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促宫缩,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保持手术切口的清洁,常规消毒、换药。
护理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
组别 | 例数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试验组 | 60 | 5.57±1.16 |
2.09±0.8 |
对照组 | 60 | 5.62±1.08 |
3.40±0.9 |
注: 与护理前比较
试验组术后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
组别 | 例数 | 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 | 首次肛门排气时间 | 首次肛门排便时间 |
---|---|---|---|---|
试验组 | 60 |
13.25±3.3 |
14.31±3.2 |
30.90±4.3 |
对照组 | 60 | 18.18±4.21 | 19.06±5.53 | 41.05±5.04 |
注: 与对照组比较
护理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
组别 | 例数 | 切口感染 | 肠粘连 | 腹腔出血 | 总并发症 |
---|---|---|---|---|---|
试验组 | 60 | 0 | 1(1.67) | 0 | 1(1.67) |
对照组 | 60 | 1(1.67) | 2(3.34) | 0 | 3(5.01) |
护理后,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
组别 | 例数 | 不满意 | 一般 | 满意 | 非常满意 | 总满意 |
---|---|---|---|---|---|---|
试验组 | 60 | 0 | 2(3.33) | 6(10.00) | 52(86.67) |
58(96.67 |
对照组 | 60 | 2(3.33) | 6(10.00) | 8(13.33) | 44(73.33) | 52(86.67) |
注: 与对照组比较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已经较为成熟,应用频率高,是当前多数患者首选。随着临床应用的开展,尽管腹腔镜手术相比传统手术具有较大优势,但仍存在一些无法规避的风险,如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等。西医认为,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延迟与术前肠道准备、术中气道建立、手术器械刺激、术后卧床少动、个体体质等多种因素有关。相关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道的建立可诱发高碳酸血症,抑制胃肠功能,造成水和电解质紊乱,增加腹腔压力,导致肠蠕动减弱,且手术牵拉和创伤等可导致局部水肿,支配肠壁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肠壁运动表现出暂时性抑制状态,导致胃肠道功能障
目前关于妇科腹腔镜术后的护理工作仍在不断探讨,西医护理通常采用术前健康宣教、营养支持,术中液体管理、体温管理及术后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等综合措施,通过综合干预,可有效促进胃肠道功能恢
中医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中医学“整体观念”“治未病”等思维为指导思想,通过使用中医特色护理手段,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效
小承气汤出自《伤寒论》,具有泄热通便,除满消痞的功效,主治伤寒阳明腑实证或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小承气汤在改善术后腹胀的中医证候积分,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显著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联合穴位贴敷干预后,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程度,缩短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有助于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这与陈从
参考文献
何丽.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领域中的应用进展[J].微创医学,2022,17(3):354-358. [百度学术]
傅艳翠.腹腔镜在妇科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医疗装备,2021,34(24):195-196. [百度学术]
陈琳,曹莉莉,陈素华.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风险预测的护理模式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22,30(7):895-890. [百度学术]
郭忠娟,刘颖,刘妍.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0):2346-2349.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