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集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10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由4名研究员分别采用AMSTAR-2、ROBIS量表、PRISMA声明及GRADE证据质量系统评价其方法学质量、偏倚风险、质量报告和证据质量。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变或椎间关节退变累及周围组织(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影像学改变的一类疾
近年来,针刀对颈椎病的疗效确切,且为颈椎病的优势病
①研究类型:针刀治疗颈椎病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②研究对象:明确诊断为颈椎病的患者(不限年龄、性别、病程),包括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等。③干预措施:试验组以针刀为主要治疗措施,可以辅助其他疗法;对照组采用除针刀治疗以外的措施。④结局指标: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偏倚风险、质量报告和证据质量。
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搜集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3年10月31日。检索采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结合的方式。中文检索词包括:颈椎病、颈肩疼痛、颈椎退行性疾病、颈肩痛、颈肩腰腿痛、颈椎关节病、颈椎退行性变、项痹、痹症、项强、针刀、小针刀、刃针、铍针、水针刀等;英文检索词包括:Needle-knife、Acupotomology、Acupotomy、Acupotomies、Cervical spondnylosis、Neck pain、Neck ache、Cervicalgia、Cervical pain、Posterior cervical pain、Anterior cervical pain等。以PubMed为例,具体检索策略见
序号 | 检索项目 |
---|---|
#1 | Neck pain [MH] |
#2 | Neck Pains [TI/AB]; Pain, Neck [TI/AB]; Pains, Neck [TI/AB];Neck Ache [TI/AB]; Ache, Neck [TI/AB]; Aches, Neck [TI/AB];Neck Aches [TI/AB]; Cervicalgia [TI/AB]; Cervicalgias [TI/AB];Cervicodynia [TI/AB]; Cervicodynias [TI/AB]; Neckache [TI/AB];Neckaches [TI/AB]; Cervical Pain [TI/AB]; Cervical Pains [TI/AB]; Pain, Cervical [TI/AB]; Pains, Cervical [TI/AB]; Posterior Cervical Pain [TI/AB]; Cervical Pain, Posterior [TI/AB]; Cervical Pains, Posterior [TI/AB]; Pain, Posterior Cervical [TI/AB]; Pains, Posterior Cervical [TI/AB]; Posterior Cervical Pains [TI/AB]; Posterior Neck Pain [TI/AB]; Neck Pain, Posterior [TI/AB]; Neck Pains, Posterior [TI/AB]; Pain, Posterior Neck [TI/AB]; Pains, Posterior Neck [TI/AB]; Posterior Neck Pains [TI/AB]; Anterior Cervical Pain [TI/AB]; Anterior Cervical Pains [TI/AB]; Cervical Pain, Anterior [TI/AB]; Cervical Pains, Anterior [TI/AB]; Pain, Anterior Cervical [TI/AB]; Pains, Anterior Cervical [TI/AB]; Anterior Neck Pain [TI/AB]; Anterior Neck Pains [TI/AB]; Neck Pain, Anterior [TI/AB]; Neck Pains, Anterior [TI/AB]; Pain, Anterior Neck [TI/AB]; Pains, Anterior Neck [TI/AB] |
#3 | #1 OR #2 |
#4 | Spondylosis[MH] |
#5 | Spondylosis, Cervical [TI/AB]; Cervical Spondylosis [TI/AB] |
#6 | #4 OR #5 |
#7 | #3 OR #6 |
#8 | Needle-knife[TI/AB];Acupotomology[TI/AB]; Acupotomy[TI/AB];Acupotomies[TI/AB] |
#9 | #7 AND #8 |
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如有分歧,则通过讨论或与第三方协商解决。筛选文献时,先阅读标题和摘要,排除不符的文献后,阅读全文,以确定最终是否纳入。资料提取内容:①基本信息包括作者、发表年份、纳入样本量、干预措施;②AMSTAR-2工具、ROBIS量表、PRISMA声明及GRADE证据质量工具相关条目评价结果;③主要结论。
纳入研究由4名研究员两两进行评价,并交叉核对,如有分歧则通过讨论或与第三方协商解决。
运用系统评价方法学评价工具(A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 Systematic Reviews,AMSTAR-2)进行方法学评价,评价质量等级分为4级:无或仅1个非关键条目不符合为高级;超过1个非关键条目不符合为中级;1个关键条目不符合且伴或不伴非关键条目不符合为低级;超过1个关键条目不符合,伴或不伴非关键条目不符合为极低级。
运用偏倚风险评估量表(Risk of Bias in Systematic Review,ROBIS)评估系统评价的偏倚风险,评估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一旨在评价评估目标问题与系统评价方向的相关性,即系统评价目标与纳入研究是否相符。阶段二分为4个领域:领域1评估系统评价前是否对纳入标准有清晰认识;领域2评估根据系统评价纳入标准的纳入研究是否存在遗漏,是否全面;领域3评估纳入研究在数据提取和整合评价中是否存在偏倚;领域4评估是否合理处理纳入研究相关数据,评估偏倚风险。阶段三旨在整体评估偏倚风险,同时是否回答评价表中标志性问题。根据上述要求,研究者对各类指标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并对各个阶段领域给出偏倚结论。
运用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The 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PRISMA)对系统评价进行质量报告,纳入研究依据每个相关条目做出“是”“部分是”“否”的结论,并统计“是”“部分是”所占百分比。
运用定量系统评价证据分级工具(Grade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对系统评价结局指标进行质量评价:首先把随机对照试验定为最高证据等级,然后通过局限性、不一致性、非直接证据、不精确性、偏倚程度这5个方面对结局指标进行降级处理。局限性中若纳入研究在方法学中存在很大偏倚或属于中、高风险研究则进行降级处理;不一致性中若纳入的系统评价森林图重叠区间少或
初检得到文献7765篇,初筛后剔除重复文献3537篇;然后,阅读标题和摘要,排除不符合的文献4202篇;最后,阅读全文,排除仅有研究方案的文献5篇、对照组包含针刀的文献5篇、原始数据丢失的文献1篇,最终纳入文献15篇。
纳入文献的结论均显示,以针刀为主的治疗方式疗效优于非针刀治疗。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见
纳入研究 | 研究 类型 | 颈椎病 分型 | 文献数量 | 样本量 | 干预措施 | 结局指标 | 方法学质量 评价工具 | 主要结论 | 基金 级别 | |
---|---|---|---|---|---|---|---|---|---|---|
试验组 | 对照组 | |||||||||
刘向 |
RCT及 非RCT | 神经根型 | 3 | 352 | 针刀 | 针刺 | ① | Cochrane | 针刀组疗效优于针刺组 | 省级 |
刘福 | RCT | 未分型 | 10 | 1085 | 针刀 | 针刺 | ②③④⑤⑧ | Cochrane | 针刀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针灸 | - |
彭才 | RCT | 神经根型 | 4 | 372 |
针刀 为主 | 非针刀为主 | ⑥ |
Cochran、 Jadad | 小针刀疗法的疗效更显著 | - |
赵昌 | RCT | 颈型 | 4 | 434 |
针刀 为主 | 不限 | ① | Jadad | 针刀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 - |
阚丽 | RCT | 未分型 | 13 | 1419 | 针刀 | 针刺、牵引 | ① | Jadad | 针刀疗法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针刺疗法;针刀疗法相比牵引疗法的优越性还有待于今后大样本的荟萃分析 | 市级 |
赖耀 | RCT及非RCT | 椎动脉型 | 6 | 654 | 针刀 | 针刺 | ⑥ | Cochrane | 仅3个研究显示针刀组疗效高于针刺组,尚不能得出针刀疗效优于针刺的结论 | - |
王占 | RCT | 椎动脉型 | 6 | 409 | 针刀 | 针刺、氟桂利嗪 | ⑦ | Jadad | 针刀疗法的治愈率稍优于针灸或氟桂利嗪治疗 | - |
赵梅 | RCT | 神经根型 | 7 | 941 | 针刀 | 针刺 | ①⑦ | Cochrane | 针刀的疗效优于其他治疗方法 | 国家级 |
方 | RCT | 颈型 | 5 | 444 | 针刀 | 针刺 | ②③④ | Cochrane | 针刀疗法的近期总有效率、治愈率和远期总有效率均高于针灸组 | 国家级 |
魏 | RCT | 未分型 | 9 | 2460 | 针刀 | 针灸 | ②③④⑤⑧⑨ | Jadad | 针刀疗法的远期和近期总有效率、痊愈率较高,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症状积分改善比较明显 | - |
张任 | RCT | 神经根型 | 10 | 727 | 针刀 | 针刺 | ①⑦⑩⑭ |
Cochrane、 Jadad | 针刀疗法的总有效率、痊愈率及对VAS 评分、YT20评分的改善均优于针刺治疗,且未增加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 国家级 |
贺广 | RCT | 神经根型 | 19 | 2378 | 针刀+推拿 | 针刺、推拿、牵引、西药 | ⑥ | Cochrane | 针刀结合推拿治疗CSR效果优于其他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及牵引等) | - |
许念 | RCT | 神经根型 | 11 | 898 | 针刀 | 常规针刺、美洛昔康、神经阻滞法、射频、臭氧、电针、牵引、推拿 | ①⑩⑪ | Cochrane | 针刀疗法在有效率方面优于其他疗法 | - |
黄博 | RCT | 颈型 | 10 | 750 | 针刀 | 针刺 | ①⑦⑩⑫ | Cochrane | 针刀疗法具有更好的疗效 | 国家级 |
李丽 | RCT | 未分型 | 29 | 3694 |
刃针 为主 | 普通针刺、温针灸、推拿、灸法、牵引、药物等非刃针 | ①⑩⑪⑬⑭⑮ | Jadad | 刃针疗法较其他常规疗法有效,且安全可靠 | 市级 |
注: -为未报告;RCT为随机对照实验;VAS为视觉模拟疼痛评分;NDI为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PRS为数字疼痛评分;YT20为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化评分;ESCV为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CSR为神经根型颈椎病;CSA为椎动脉型颈椎病;①有效率/总有效率;②近期总有效率;③近期治愈率;④远期总有效率;⑤远期期治愈率;⑥有效数;⑦治愈率;⑧症状积分改善情况;⑨不良情况发生情况;⑩VAS;⑪NDI;⑫NPRS;⑬McGiLL疼痛积分;⑭YT20;⑮ESCV
AMSTAR-2量表显示,每篇研究均存在1个以上关键条目未达标,纳入的系统评价的质量均为极低级。关键条目及其达标率:第2项(0%)、第4项(93.3%)、第7项(73.3%)、第9项(93.3%)、第11项(66.7%)、第13项(80.0%)、第15项(73.3%)。非关键条目及其达标率:第1项(100%)、第3项(0%)、第5项(53.3%)、第6项(73.3%)、第8项(93.3%)、第10项(13.3%)、第12项(80.0%)、第14项(93.3%)、第16项(13.3%)。见
纳入文献 | 1 | 3 | 5 | 6 | 8 | 10 | 1 | 12 | 1 | 14 | 1 | 16 | 方法学质量 | ||||
---|---|---|---|---|---|---|---|---|---|---|---|---|---|---|---|---|---|
刘向 | Y | N | N | PY | N | Y | N | PY | PY | N | N | N | N | Y | N | N | 极低 |
刘福 | Y | N | N | PY | Y | Y | Y | PY | PY | Y | Y | Y | Y | Y | Y | Y | 极低 |
彭才 | Y | N | N | PY | Y | N | PY | N | N | N | N | N | N | Y | N | N | 极低 |
赵昌 | Y | N | N | N | Y | Y | N | PY | PY | N | Y | Y | Y | Y | N | N | 极低 |
阚丽 | Y | N | N | PY | Y | Y | N | PY | Y | N | Y | N | N | N | Y | N | 极低 |
赖耀 | Y | N | N | PY | Y | Y | Y | PY | PY | Y | Y | Y | Y | Y | Y | Y | 极低 |
王占 | Y | N | N | PY | N | Y | PY | PY | PY | N | Y | Y | Y | Y | Y | N | 极低 |
赵梅 | Y | N | N | PY | N | Y | Y | PY | PY | N | N | Y | Y | Y | PY | N | 极低 |
方 | Y | N | N | PY | N | Y | Y | PY | PY | N | Y | Y | Y | Y | Y | N | 极低 |
魏 | Y | N | N | PY | Y | N | N | PY | PY | N | Y | Y | Y | Y | N | N | 极低 |
张任 | Y | N | N | PY | Y | N | PY | Y | PY | N | Y | Y | Y | Y | Y | N | 极低 |
贺广 | Y | N | N | PY | N | Y | PY | Y | PY | N | Y | Y | Y | Y | Y | N | 极低 |
许念 | Y | N | N | PY | N | Y | Y | Y | PY | N | N | Y | Y | Y | Y | N | 极低 |
黄博 | Y | N | N | PY | Y | Y | Y | Y | PY | N | N | Y | Y | Y | Y | N | 极低 |
李丽 | Y | N | N | PY | N | N | PY | Y | PY | N | Y | Y | Y | Y | Y | N | 极低 |
Y及PY所占百分比(%) | 100 | 0 | 0 | 93.3 | 53.3 | 73.3 | 73.3 | 93.3 | 93.3 | 13.3 | 66.7 | 80.0 | 80.0 | 93.3 | 73.3 | 13.3 |
注: *为关键条目;Y为是;N为否;PY为部分是;1.研究问题和纳入标准是否包括PICO部分;2.系统评价前是否制定系统评价研究方案;与研究方案不符的地方是否进行说明;3.列入研究设计类型是否说明原因;4.文献检索是否全面;5.是否采用双人重复式文献筛选;6.是否采用双人重复式数据提取;7.是否提供排除研究清单和解释理由;8.是否详细描述纳入的研究;9.系统评价作者是否采用恰当的工具对每一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估;10.是否报告纳入研究的基金来源;11.研究结果合成的统计方法是否恰当;12.是否评估单一研究偏倚风险对Meta分析结果的影响;13.讨论结果时是否考虑个别研究的偏倚风险对结果可能造成什么影响;14.讨论中对异质性的解释是否合理;15.全面调查是否存在发表偏倚,并说明其对结果的潜在影响;16.是否报道潜在利益冲突来源的任何来源
纳入系统评价的部分条目为高偏倚风险。见
纳入研究 | 阶段一 | 阶段二 | 阶段三 | |||
---|---|---|---|---|---|---|
领域1 | 领域2 | 领域3 | 领域4 | |||
刘向 | L | L | H | H | H | H |
刘福 | L | L | L | L | H | L |
彭才 | L | L | L | H | H | H |
赵昌 | L | L | L | H | H | H |
阚丽 | L | L | L | L | U | H |
赖耀 | L | L | H | L | H | L |
王占 | L | L | H | H | L | L |
赵梅 | L | L | L | L | H | L |
方 | L | L | L | L | L | L |
魏 | L | L | H | H | H | H |
张任 | L | L | L | L | L | L |
贺广 | L | L | L | L | H | H |
许念 | L | L | L | L | L | L |
黄博 | L | L | H | L | L | L |
李丽 | L | L | L | L | L | H |
注: L为低风险;H为高风险;U为不确定
PRISMA声明显示,27个项目中有4个项目“是或部分是”的回复率达100%。报告缺陷项目主要包括:方法中的研究方案注册及其信息、检索方法及检索式、其他分析,结果中的其他分析,以及基金支持。见
纳入文献 | Ⅰ | Ⅱ | Ⅲ | Ⅳ | Ⅴ | Ⅵ | Ⅶ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
刘向 | Y | PY | Y | Y | N | PY | PY | N | N | PY | N | N | Y | N | N | N | PY | Y | PY | Y | Y | N | N | PY | PY | Y | PY |
刘福 | Y | Y | Y | Y | N | PY | Y | N | Y | Y | Y | PY | Y | Y | Y | N | Y | Y | PY | Y | Y | Y | N | PY | N | Y | PY |
彭才 | Y | N | Y | PY | N | N | N | N | N | PY | N | Y | N | Y | N | N | N | Y | N | N | N | N | N | PY | N | Y | N |
赵昌 | Y | PY | Y | Y | N | PY | N | N | N | PY | PY | N | Y | Y | Y | N | PY | Y | PY | PY | Y | Y | N | PY | PY | PY | N |
阚丽 | Y | PY | Y | Y | N | PY | PY | N | N | N | PY | PY | Y | Y | PY | N | PY | Y | PY | Y | Y | Y | N | PY | Y | Y | N |
赖耀 | Y | PY | Y | Y | PY | PY | Y | N | Y | PY | N | Y | Y | Y | Y | N | Y | Y | PY | Y | Y | Y | N | PY | Y | Y | N |
王占 | Y | PY | Y | Y | PY | PY | N | Y | PY | PY | N | PY | Y | Y | Y | PY | PY | N | PY | Y | Y | Y | Y | PY | Y | Y | N |
赵梅 | Y | PY | Y | Y | N | PY | N | N | PY | PY | PY | PY | Y | Y | Y | N | PY | Y | PY | Y | Y | Y | N | PY | Y | Y | N |
方 | Y | PY | Y | Y | N | PY | Y | N | Y | PY | PY | PY | Y | N | Y | N | Y | Y | Y | Y | Y | Y | N | PY | Y | Y | N |
魏 | Y | PY | Y | Y | N | PY | N | N | PY | N | PY | PY | N | N | N | N | PY | N | N | N | N | N | N | PY | N | N | N |
张任 | Y | PY | Y | Y | N | PY | Y | N | Y | PY | Y | Y | Y | Y | Y | PY | Y | Y | Y | Y | Y | Y | Y | PY | Y | Y | N |
贺广 | Y | PY | Y | Y | N | PY | N | N | PY | PY | PY | PY | Y | Y | Y | N | N | Y | PY | Y | Y | Y | Y | PY | N | Y | N |
许念 | Y | PY | Y | Y | N | PY | Y | N | Y | PY | PY | PY | Y | Y | Y | PY | Y | Y | PY | Y | Y | Y | Y | PY | Y | Y | N |
黄博 | Y | PY | Y | Y | N | PY | PY | N | Y | PY | PY | PY | Y | Y | Y | PY | Y | Y | PY | Y | Y | Y | Y | PY | Y | Y | N |
李丽 | Y | PY | Y | Y | N | PY | Y | N | Y | PY | PY | Y | Y | Y | Y | PY | Y | Y | Y | Y | Y | Y | N | PY | Y | Y | N |
Y和PY所占百分比(%) | 100 | 93.3 | 100 | 100 | 13.3 | 93.3 | 60.0 | 6.7 | 73.3 | 86.7 | 73.3 | 86.7 | 86.7 | 80.0 | 80.0 | 33.3 | 86.7 | 86.7 | 86.7 | 86.7 | 86.7 | 80.0 | 33.3 | 100 | 73.3 | 93.3 | 13.3 |
注: Y为明确提出;N为没有提出;PY为部分提出;Ⅰ为标题(明确报告是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还是两者都有);Ⅱ为结构式摘要;Ⅲ为前言;Ⅳ为方法;Ⅴ为结果;Ⅵ为讨论;Ⅶ为基金支持;1.理论基础;2.目的;3.研究方案注册及其信息;4.纳入标准;5.文献来源;6.检索方法及检索式;7.研究被纳入的过程;8.资料提取过程;9.资料条目(说明纳入研究条目,如PICOS,以及提取过程中合并推断等方式);10.单个研究存在的偏倚;11.概括效应指标;12.描述结果合并的方法;13.研究偏倚;14.其他分析(对文中出现各类分析方法描述,并说明预定了哪些);15.纳入的数量及排除的原因;16.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17.研究内部偏倚风险;18.单个研究的结果;19.Meta分析结果的描述;20.研究间偏倚;21.其他分析(如敏感性分析或亚组分析结果等);22.证据总结;23.局限性;24.结论
见
纳入研究 | 干预措施 | 结局指标 | 局限性 | 不一致性 | 非直接证据 | 不精确性 | 偏倚风险 | 证据等级 |
---|---|---|---|---|---|---|---|---|
刘向 | 针刀vs针刺 | 有效率 |
- |
- | 0 |
- |
- | 极低 |
刘福 | 针刀vs针刺 | 近期总有效率 |
- | 0 | 0 | 0 |
- | 低 |
近期治愈率 |
- | 0 | 0 | 0 |
- | 低 | ||
近期症状积分改善 |
- | 0 | 0 |
- |
- | 极低 | ||
远期总有效率 |
- | 0 | 0 |
- |
- | 极低 | ||
远期治愈率 |
- | 0 | 0 |
- |
- | 极低 | ||
彭才 | 针刀vs针刺 | 有效数 |
- | 0 | 0 |
- |
- | 极低 |
赵昌 | 针刀vs其他疗法 | 有效率 |
- | 0 | 0 |
- |
- | 极低 |
阚丽 | 针刀vs针刺 | 总有效率 |
- | 0 | 0 | 0 | 0 | 中 |
针刀vs牵引 | 总有效率 |
- |
- | 0 |
- |
- | 极低 | |
赖耀 | 针刀vs针刺 | 有效数 |
- | 0 | 0 |
- |
- | 极低 |
王占 |
针刀vs针刺或 西药(氟桂利嗪) | 痊愈率 |
- |
- | 0 |
- | 0 | 极低 |
赵梅 | 针刀vs针刺 | 临床有效率 |
- | 0 | 0 | 0 |
- | 低 |
临床治愈率 |
- | 0 | 0 | 0 |
- | 低 | ||
方 | 针刀vs针刺 | 近期总有效率 |
- | 0 | 0 |
- |
- | 极低 |
远期总有效率 |
- | 0 | 0 |
- |
- | 极低 | ||
近期治愈率 |
- | 0 | 0 |
- |
- | 极低 | ||
魏 | 针刀vs针灸 | 近期总有效率 |
- |
- | 0 |
- |
- | 极低 |
近期治愈率 |
- |
- | 0 |
- |
- | 极低 | ||
远期总有效率 |
- |
- | 0 |
- |
- | 极低 | ||
远期治愈率 |
- |
- | 0 |
- |
- | 极低 | ||
症状积分改善情况 |
- |
- | 0 |
- |
- | 极低 | ||
不良情况 |
- |
- | 0 |
- |
- | 极低 | ||
张任 | 针刀vs针刺 | 总有效率 |
- | 0 | 0 | 0 |
- | 低 |
痊愈率 |
- | 0 | 0 |
- |
- | 极低 | ||
VAS |
- | 0 | 0 |
- |
- | 极低 | ||
YT20 |
- | 0 | 0 |
- |
- | 极低 | ||
贺广 | 针刀+推拿 vs其他疗法 | 有效数 |
- | 0 | 0 | 0 | 0 | 中 |
许念 | 针刀vs其他疗法 | 有效率 |
- | 0 | 0 | 0 |
- | 低 |
VAS |
- |
- | 0 | 0 |
- | 极低 | ||
NDI |
- |
- | 0 |
- |
- | 极低 | ||
黄博 | 针刀vs针刺 | 总有效率 |
- | 0 | 0 | 0 |
- | 低 |
痊愈率 |
- | 0 | 0 | 0 |
- | 低 | ||
VAS |
- |
- | 0 |
- |
- | 极低 | ||
NPRS |
- |
- | 0 |
- |
- | 极低 | ||
李丽 | 刃针vs非刃针 | 总有效率 |
- |
- | 0 | 0 |
- | 极低 |
McGiLL疼痛积分 |
- |
- | 0 | 0 |
- | 极低 | ||
VAS |
- | 0 | 0 |
- |
- | 极低 | ||
YT20 |
- | 0 | 0 |
- |
- | 极低 | ||
NDI |
- |
- | 0 |
- |
- | 极低 | ||
ESCV |
- |
- | 0 | 0 |
- | 极低 |
注: -1为降一级;0为不降级;VAS为视觉模拟疼痛评分;NDI为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PRS为数字疼痛评分;YT20为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化评分;ESCV为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表;①方法学中存在很大偏倚或属于中、高风险研究;②森林图重叠区间少或
(2)有效数:以临床疗效将痊愈、显著有效、有效统称为有效,3
(3)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4
(4)症状积分改善情况:2
(5)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2
(6)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化积分(YT20):2
(7)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表(ESCV):1
(8)McGill疼痛积分:1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系统评价逐步成为探究临床证据的重要来源。再评价是对系统评价证据质量进行检验,探究相应系统评价结果能否可靠指导临床。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其引起的颈部疼痛、肢体麻木、眩晕等症状,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及精神状态,一直是研究热点。针刀是针与手术刀的结合,能松解颈部周围软组织,纠正力学失
评价结果再次证实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可靠,但通过AMSTAR-2、ROBIS量表、PRISMA声明及GRADE证据系统评价其方法学质量、偏倚风险、质量报告和证据质量,发现以下4个方面的情况。①方法学质量低,包括:未在评价前制定研究方案;未阐明纳入研究的理由;未采取双人重复式文献筛选;未报告基金来源;未报告潜在利益冲突。②偏倚风险高,包括未进行相关敏感性分析等。③质量报告低,包括:未在评价前注册相关方案;未说明数据库检索方式;未描述其他分析方法,如敏感性分析;未描述基金来源。④证据质量低,降级因素主要体现在局限性和存在偏倚风险。
AMSTAR-2评价结果显示,评价前制定研究方案、阐明纳入研究的理由、采取双人重复式文献筛选、报告基金来源、报告潜在利益冲突方面存在报道缺陷。①评价前制定并注册研究方案能保障研究人员按照计划进行系统评价,避免评价过程中出现偏倚。②纳入研究类型说明要求研究人员阐述纳入RCT或非随机干预性研究(Non-randomised studies of the effects of interventions,NRSI)的理由,临床上最可靠的证据是RCT,但系统评价研究设计也将决定纳入研究类型,因此决定纳入或排除RCT或NRIS,研究人员应阐明理由。③采用双人重复式文献筛选要求2名以上研究人员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初筛,当意见不统一时能协商达成一致,减少主观臆断。④报告基金来源和潜在利益冲突,便于读者了解研究可能受到的外部影响。
ROBIS量表中,造成高风险的原因主要是偏倚风险评价不足,结果显示与AMSTAR-2评价结果相符。
PRISMA结果显示,方法中的研究方案注册及其信息、检索方法及检索式、其他分析,结果中的其他分析,以及基金支持存在评价缺陷。研究方案注册及其信息这一项要求研究者评价前注册研究方案内容,严格按照研究设计进行系统评价;检索方法及检索式这一项要求研究者至少说明一个数据库的检索方式或检索式,使检索结果得以重现;方法中的其他分析这一项要求对研究分析方法进行描述,如敏感性分析,降低评价中的偏倚风险;结果中的其他分析这一项是对方法中的其他分析这一项的补充说明,给出分析相应结果以加强研究结果的可靠程度;基金支持这一项要求描述系统评价的资金来源,以避免因商业资助造成系统评价结果产生趋向性,或疏远客观结果以对资助来源有益的现象。结果显示与AMSTAR-2评价结果相符。
GRADE证据质量评价显示:41个结局指标中无高质量证据,降级因素主要在局限性和偏倚风险方面。局限性指纳入研究原始方法学质量不高,如未进行随机分配、隐藏等;偏倚风险指漏斗图或不对称,存在较大的发表偏倚。其次,不一致性、不精确性也是评分降级原因。不一致性是指原始文献质量低,合并效应量可信区间重叠少,且未进行亚组分析,或亚组分析样本量少,结果不可靠;不精确性指是样本量不足,可信区间范围不够小。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临床研究应注意随机隐藏分配、盲法等;合并效应量后行敏感性分析,确保结果的稳定性;系统评价之前,严格执行PRISMA声明相关条目,注重先行研究方案注册以保证研究的严谨性;报告数据库的检索方式使研究结果具有可复性;研究结果报告研究的资助来源以确保文章的公正性。
本文存在的局限性:①仅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对其他语言数据库未做检索,可能存在发表偏倚;②受研究人员主观因素和对评价条文理解的影响,可能存在偏倚;③原始文献结局指标差异较大,部分未纳入的结局指标可能影响评价结果。
综上所述,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由于纳入文献证据质量较低,本次评价结论可靠性有待加强。未来可开展大样本、多中心关于针刀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为二次研究提供高质量原始数据。
参考文献
张银娟,杨佳琦,吴杰,等.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针灸,2023,43(8):907-910,915. [百度学术]
赵小兰,王小乐,方婷,等.针刀可视化技术治疗颈椎病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23,15(9):122-127. [百度学术]
柯尊华,王静怡.颈椎病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研究进展[J].颈腰痛杂志,2014,35(1):62-64. [百度学术]
王冰,段义萍,张友常,等.颈椎病患病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2004,29(4):472-474. [百度学术]
张怡瑾,李辉,陈子颖,等.基于“筋出槽,骨错缝”病机探析推拿治疗颈椎病的调衡作用[J].中医杂志,2023,64(14):1436-1439. [百度学术]
刘福水,方婷,金德忠,等.针刀疗法疾病谱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7):1484-1487. [百度学术]
周凡媛,刘福水,方婷.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3):655-657. [百度学术]
刘福水,方婷,周凡媛.针刀“调筋治骨”法治疗颈椎病力学机制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12):2862-2865,3094. [百度学术]
杨克虎,刘雅莉,袁金秋,等.发展和完善中的系统评价再评价[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1,6(1):54-57. [百度学术]
刘向前,邓晋丰,林定坤.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治疗临床文献的评价[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4):34-37. [百度学术]
刘福水,张义,钟鼎文,等.针刀与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9):1622-1625. [百度学术]
彭才勇. 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J]. 医学信息,2013,26(12):126-127. [百度学术]
赵昌谋,何倩,周钰.国内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21(9):52-53. [百度学术]
阚丽丽,王海东,刘安国.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的Meta分析[J].中国骨伤,2013,26(11):935-939. [百度学术]
赖耀铭,唐宏亮.针刀与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比较的Cochrane系统评价[J].广西中医药,2015,38(4):18-20. [百度学术]
王占有,周学龙,郑景辉,等.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Meta分析[J].医学综述,2016,22(2):353-355,358. [百度学术]
赵梅梅,刘福水,洪滔,等.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J].中医药通报,2016,15(4):40-42,45. [百度学术]
方婷,刘福水,谢洪武,等.针刀与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11):2244-2247. [百度学术]
魏毅.针刀与针灸治疗颈椎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7,15(3):110-112. [百度学术]
张任攀,修忠标,刘晶,等.针刀与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J].康复学报,2019,29(1):63-69. [百度学术]
贺广权,张军,苏文莉,等.针刀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27(9):37-41. [百度学术]
许念慈.针刺治疗颈椎病可视化分析及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21. [百度学术]
黄博威,陈斌,陈音竹,等.针刀对比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系统评价和试验序贯分析[J].康复学报,2022,32(4):367-373. [百度学术]
李丽雯,郑晖,陈伊琳,等.刃针治疗颈椎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3,32(3):78-84. [百度学术]
曾广键,徐书君,陈远芳等.针刀闭合松解术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1,43(3):109-110.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