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纳入84例银屑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优化配比治疗组、原方配比治疗组、对照组。优化配比治疗组予优化复方加味脂桂酊外涂并联合自然光照治疗,原方配比治疗组予复方脂桂酊原方外涂联合光照治疗,对照组予卡泊三醇外涂,均连续治疗8 w。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第4 w、8 w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瘙痒症状自测评估(VAS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并通过随访比较其复发情况。
优化配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0%,优于原方配比治疗组(81.48%)与对照组(71.43%);治疗后三组患者PASI、VAS、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优化配比治疗组评分低于其余两组;治疗结束后8 w随访,优化配比治疗组复发6例,原方配比治疗组复发7例,对照组复发7例。
关键词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红斑鳞屑为基本表
选择2020年11月—2023年6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银屑病患者8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优化配比治疗组、原方配比治疗组、对照组。优化配比治疗组29人,其中男性15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39.82±13.28)岁,平均病程(4.68±2.31)年;平均PASI评分(16.56±0.66)分。原方配比治疗组27人,其中男性13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37.22±15.16)岁;平均病程(4.33±1.91)年;平均PASI评分(17.39±0.26)分。对照组28人,其中男性15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0.67±11.73)岁;平均病程(4.55±2.14)年;平均PASI评分(16.22±0.49)分。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予卡泊三醇搽剂,由丹麦利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20150664,商品名:达力士,规格为0.005%(30 mL∶1.5 mg)。方法:依照说明书所示,将少量卡泊三醇搽涂于皮肤受损部位,用量不可超过60 mL。每周3次,治疗8 w。
依据本研究组前期研究结果,给予最佳药物配伍比例的优化复方加味脂桂酊外涂联合自然光照治疗。优化复方加味脂桂酊成分为补骨脂、肉桂、乌梢蛇、蚕沙、白芷,按照26∶4∶30∶15∶15的比例加入75%酒精制成。
方法:以棉签蘸取适量复方加味脂桂酊均匀涂抹于皮肤受损部位,干燥后暴露涂药部位,于早晨7∶00~9∶00以自然日光直接照射,照射时段当下宜晴朗少云,温度应处于18℃~22℃,时长15 min。每周3次,治疗8 w。
分别于治疗前以及治疗第4 w、8 w后进行评估。
面积评分指针对头部、上肢、躯干、下肢4个部分,分别按照皮损累及面积评分:无为0分,面积<10%为1分,10%≤面积<30%为2分,30%≤面积<50%为3分,50%≤面积<70%为4分,70%≤面积<90%为5分,面积≥90%为6分。严重性指数包括红斑程度(Erythema,E)、浸润程度(Infiltrate,I)和脱屑程度(Desquamation,D),按无、轻、中、重、极重分别记为0、1、2、3、4分。PASI=头部面积评分×(E+I+D)×0.1+上肢面积评分×(E+I+D)×0.2+躯干面积评分×(E+I+D)×0.3+下肢面积评分×(E+I+D)×0.4。PASI评分总计0~72分,分值越高表示皮损累及的皮肤面积与程度越严
由受试者自我评估其过去24 h内最严重的自觉瘙痒症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评分,从0~100中选取评分,评分越高则表示瘙痒症状越严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
于结束治疗后的第8 w随访,进行PASI评分,并以此作为复发的判定指标。如果PASI评分超过患者入组时的基线评分,或出现新发红斑、鳞屑等情况,评定为复发。患者在随访期一旦被评定为复发,即可由患者决定结束随访开始其他治疗。
优化配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0%,原方配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优化配比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原方配比治疗组及对照组(P<0.05)。见
组别 | 例数 | 基本痊愈 | 显效 | 好转 | 无效 | 总有效 |
---|---|---|---|---|---|---|
优化配比治疗组 | 29 | 5(17.24) | 14(48.28) | 8(27.59) | 2(6.90) |
27(93.10 |
原方配比治疗组 | 27 | 3(11.11) | 10(37.04) | 9(33.33) | 5(18.52) | 22(81.48) |
对照组 | 28 | 2(7.14) | 13(46.43) | 5(17.86) | 8(28.57) | 20(71.43) |
注: 与原方配比治疗组比较
w、8 w后PASI积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在第4 w、第8 w后PASI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化配比治疗组优于原方配比治疗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 | 治疗4 w后 | 治疗8 w后 |
---|---|---|---|---|
优化配比治疗组 | 29 | 16.56±0.66 |
9.95±1.7 |
5.19±1.2 |
原方配比治疗组 | 27 | 17.39±0.26 |
10.95±0.1 |
7.32±1.4 |
对照组 | 28 | 16.22±0.49 |
12.11±0.6 |
8.24±0.3 |
注: 与治疗前比较

图1 三组患者4 w、8 w后PASI积分变化趋势
w、8 w后VAS、DLQI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第4 w、8 w后VAS、DLQI评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优化配比治疗组优于原方配比治疗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指标 | 优化配比治疗组 | 原方配比治疗组 | 对照组 | ||||||||
---|---|---|---|---|---|---|---|---|---|---|---|
治疗前 | 治疗4 w后 | 治疗8 w后 | 治疗前 | 治疗4 w后 | 治疗8 w后 | 治疗前 | 治疗4 w后 | 治疗8 w后 | |||
DLQI评分 | 13.25±4.26 |
6.15±3.4 |
2.25±1.8 | 13.39±2.25 |
7.25±3.1 |
3.99±6.3 | 13.86±3.11 |
7.25±5.6 |
3.25±3.5 | ||
VAS评分 | 77.31±0.86 |
39.25±0.4 |
13.25±1.7 | 81.24±0.69 |
51.25±2.9 |
20.19±2.7 | 79.16±0.69 |
59.31±1.8 |
19.57±2.8 |
注: 与治疗前比较
中药外用是银屑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外用中药制剂有利于通过局部治疗直接缓解症状,改善银屑病患者的皮肤病变,从而提升治疗效
为明确复方加味脂桂酊中五种药物配比是否最佳、自然光源(日光照射)与紫外线何种为最佳照射光源、最佳照射时长等问题,本研究组在前期研究中通过药物正交配伍实验,对比评价干预后小鼠PASI评分、皮肤组织病理切片中表皮厚度改变情况、组织白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变化,确定了复方加味脂桂酊中补骨脂、肉桂、乌梢蛇、蚕沙、白芷的最佳配比为26∶4∶30∶15∶15;并通过不同光照波长、不同光照时间的对比,最终筛选出“优化配比的复方加味脂桂酊联合自然光照”为银屑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本研究对该最佳治疗方案进行运用,结果显示,优化配比的复方加味脂桂酊能够通过局部治疗缓解症状和改善皮肤病变,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与原方配比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优化配比的复方加味脂桂酊对银屑病瘀滞肌肤证患者的作用略优,更有效地降低PASI评分,缓解瘙痒症状,提高DLQI评分。此外,优化配比的复方加味脂桂酊乃根据前期实验的具体情况进行调配,具有较高的可控性和透皮吸收性,能够在病灶部位迅速吸收和渗透,从而加速疗效的发挥。
综上所述,优化的配方考虑了药物的相容性和相互作用,以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吸收性,符合中医学“四时-五脏-阴阳”的天人相应整体观
参考文献
SZEPIETOWSKI J C,REICH A. Pruritus in psoriasis:an update[J].Eur J Pain,2016,20(1):41-46. [百度学术]
黄 宁.肖定远学术经验集[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168. [百度学术]
易东木,黄 宁,翁慧兰,等.复方脂桂酊外用治疗银屑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111-113. [百度学术]
陈慧玲,黄 宁.闽医萧氏皮肤科流派运用祛湿解毒法辨治皮肤病经验拾萃[J].中医药通报,2022,21(5):33-36. [百度学术]
时浩洋,马铭泽,孙肇阳,等.论中药剂量对药物升降作用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0(3):301-304. [百度学术]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完整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9,52(10):667-710. [百度学术]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寻常型银屑病(白疕)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3版)[J].中医杂志,2014,55(1):76-82. [百度学术]
刘 巧,杨志波,段逸群.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36. [百度学术]
赵 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008-1009. [百度学术]
HE S,RENNE A,ARGANDYKOV D,et al.Comparison of an emoji-based visual analog scale with a numeric rating scale for pain assessment[J].JAMA,2022,328(2):208-209. [百度学术]
FINLAY A Y,KHAN G K. 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a simple practicalmeasure for routine clinical use[J].Clin Exp Dermatol,1994,19(3):210-216. [百度学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局,2002:300-302. [百度学术]
蔺 依.中药外治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及用药规律分析[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63-64. [百度学术]
陈艺玲,江 莉,张羽昕,等.肖定远教授从湿热毒邪论治痤疮经验[J].河北中医,2023,45(7):1068-1071. [百度学术]
杨素清,孙玉文,王姗姗.王玉玺用乌蛇驱风汤治疗银屑病经验简介[J].辽宁中医杂志,2021,31(6):21-23.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