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收集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50例,其中痰热互结型39例、血瘀脉络型54例、气阴两虚型32例、阴阳两虚型25例,记录患者动态血压并确定血压节律类型,同时测定患者的ABI指数,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压节律类型与ABI指数之间的关系。
不同中医证型患者间AB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血瘀脉络型患者的ABI指数低于阴阳两虚型、痰热互结型、气阴两虚型患者的ABI指数(P<0.05或P<0.01);不同血压节律类型患者间AB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反杓型患者的ABI指数低于杓型、非杓型、超杓型患者的ABI指数(P<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各证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与ABI值均成显著正相关(P<0.01)。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17全球糖尿病地图(第8版)显示,全球约4.25亿成人(20~79岁)罹患糖尿病,中国位居全球首位,患者数量达1.144
(1)T2DM的诊断标准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
(2)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研究对象为2020—2022年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病房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病例150例,根据入组患者病史,记录其性别、年龄、心率、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烟酒史等一般情况。其中男性87例,女性63例,平均年龄为(62.44±9.11)岁。
所有入组患者佩戴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患者24 h血压变化,采集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并计算夜间血压下降率(日间平均血压减去夜间平均血压,再除以日间平均血压;以收缩压为准进行计算),将患者血压节律类型分为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为10%~20%)、非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为0~10%)、超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20%)、反杓型(夜间血压下降率<0
痰热互结型39例,包含男性17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1.28±9.50)岁。血瘀脉络型54例,包含男性34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1.39±10.22)岁。气阴两虚型32例,包含男性21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5.06±8.23)岁。阴阳两虚型25例,包含男性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3.16±6.32)岁。不同中医证型患者间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显示不同中医证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间AB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血瘀脉络型患者的ABI指数低于阴阳两虚型、痰热互结型、气阴两虚型患者的ABI指数(P<0.05或P<0.01)。见
中医证型 | 例数 | ABI |
---|---|---|
痰热互结型 | 39 |
1.20(1.06,1.29 |
血瘀脉络型 | 54 | 1.05(0.99,1.11) |
气阴两虚型 | 32 |
1.37(1.29,1.40 |
阴阳两虚型 | 25 |
1.19(1.08,1.24 |
注: 与血瘀脉络型比较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150例,其中杓型28例,非杓型52例,超杓型8例,反杓型62例。经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显示不同血压节律类型患者间AB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反杓型患者的ABI指数低于杓型、非杓型、超杓型患者的ABI指数(P<0.05)。见
血压节律类型 | 例数 | ABI |
---|---|---|
杓型 | 28 |
1.18(1.13,1.22 |
非杓型 | 52 |
1.12(1.07,1.15 |
超杓型 | 8 |
1.27(1.25,1.41 |
反杓型 | 62 | 0.99(0.94,1.04) |
注: 与反杓型比较
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各证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与ABI值均成显著正相关(P<0.01)。见
中医证型 | rs值 | P值 |
---|---|---|
痰热互结型 | 0.821 | 0.000 |
血瘀脉络型 | 0.775 | 0.000 |
气阴两虚型 | 0.797 | 0.000 |
阴阳两虚型 | 0.696 | 0.000 |
糖尿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要临床症状,故现代医家大多将其归属于中医学“脾瘅”“消渴”等范
血压具有可变性是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必要条
本研究结果显示,各证型患者夜间血压下降率与ABI值均成显著正相关(P<0.01),由于血压节律类型的分类以夜间血压下降率为指标,故可知各证型患者均表现为:血压节律类型为反杓型的患者的ABI指数最低,其次为非杓型,再次为杓型,而超杓型患者的ABI指数最高。由此可推断,反杓型的患者更易发生下肢病变及心血管事件。
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血瘀脉络型患者ABI指数最小,提示血瘀脉络型患者更易发生下肢病变及心血管事件。相关研究亦表明,血瘀通过影响血液黏度、血小板活化、炎症反应、微循环、血管内皮细胞、动脉粥样硬化因子、血栓形成等方面导致血管损
综上,本研究结果提示,血压节律类型为反杓型的患者及血瘀脉络型患者发生下肢病变及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这可为临床医师根据血压节律类型及中医证型预防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下肢病变及心血管事件提供依据。但是,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且具有地域局限性,因此可能存在研究结果偏差,尚需要大量样本、多地域的进一步临床研究,从而明确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节律类型与ABI指数是否存在确切关联,血瘀脉络证是否可以准确提示ABI指数的低值,以更好地为中医辨证指导临床预防糖尿病足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有力证据。
参考文献
HAN C,ZHANG M,LUO X,et al. Secular trends in the prevalence of type 2 diabetes in adults in China from 1995 to 2014: A meta-analysis[J]. J Diabetes,2017,9(5):450-461. [百度学术]
XUE M, LIU L, WANG S, et al. A simple nomogram score for screening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o detect those with hypertension:A cross-sectional study based on a large community survey in China[J]. PLoS One. 2020,15(8):e0236957. [百度学术]
SCHERNTHANER G.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intensive glucose control beneficial or deadly?Lessons from ACCORD,ADVANCE,VADT,UKPDS,PROactive,and NICE-SUGAR[J]. Wien Med Wochenschr,2010,160(1-2):8-19. [百度学术]
JI L, HU D, PAN C, et al. Primacy of the 3B approach to control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J]. Am J Med,2013,126(10):925. [百度学术]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上)[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41(8):668-695. [百度学术]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9,19(1):1-44. [百度学术]
郑筱萸.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4. [百度学术]
庞国明,倪青,张芳.2型糖尿病病证结合诊疗指南[J].中医杂志,2021,62(4):361-368. [百度学术]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糖尿病临床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0:4. [百度学术]
刘藜,丁小燕,刘晓林,等.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代谢学指标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43(2):137-142. [百度学术]
徐燕,范洋溢,高旭光,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变异性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21(9):918-921. [百度学术]
王梓炘,张广梅.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23,21(4):181-184. [百度学术]
周莹,刘军彤,宁顺宇,等.从脾论治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8):93-98. [百度学术]
钟霞,苟福月,焦华琛,等.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夜间睡眠特征多中心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25(4):134-139. [百度学术]
赵进喜,王世东,庞博,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医诊疗标准[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6(7):638-644. [百度学术]
ISLAM M S.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J].Adv Exp Med Biol,2017,956:109-116. [百度学术]
陈俊,胡文彬,谢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压节律及晨峰关系探讨[J].心肺血管病杂志,2020,39(8):928-932. [百度学术]
倪志强,金红艳,杨国康,等.S100A12、ABI及non-HDL-C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中的表达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1,33(8):66-69,91. [百度学术]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6,10(1):1-18. [百度学术]
赵永恒.超声检查、踝肱指数与凝血功能在2型糖尿病足患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与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32):133-136. [百度学术]
顾霖,薛鹏,曹海红,等.T2DM病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及踝臂指数对其预测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0(18):3380-3383. [百度学术]
时晶,田金洲,王永炎,等.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6):363-364. [百度学术]
邓家刚,秦华珍,胡小勤,等.血瘀证中医病因模型研究进展与评述[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0,26(1):78-81.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