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比较粤、港、澳三地之间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在执行情况、相关法规、组织结构、实施途径、监察机制、评价体系方面的异同,提出“认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促进大湾区人才协同培养”“持续鼓励终身学习氛围,进一步建设学习型社会”“可实行激励机制,设定专项经费”“积极发挥高校的辐射、引领作用”“贯彻多元化宗旨,促进培训机构、课程多样化”“坚持严格的监察机制,保障课程质量”等对策,以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继续教育事业协同发展。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历经了六十余年的实践探索,已基本形成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及贯穿其中的师承教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中医药继续教育是对已完成中医药专业基础教育之后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教育活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深圳、佛山、中山、东莞、江门、珠海、惠州、肇庆9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
广东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以及院级单位自管项目。开展课程类型有知识技能类、学习提高类及前沿进展类,培训课程内容以经方运用、中医各科临床诊疗经验及中医适宜技能(技术?)为主。具体课程及项目均在广东省中医药局官网(http://szyyj.gd.gov.cn/)公布。
香港特别行政区27个可提供中医药继续教育课程的机构开展课程以中医内科学、针灸内容为主。具体课程及项目不会在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官网公布,但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中医组(以下简称为“中医组”)已安排于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官网上与各个官方认可的进修项目机构进行连结,以便注册中医师了解有关进修项目的资料。
广东省9市的中医药继续教育基本按照《广东省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暂行方法》执行,其中明确规定参加中医药继续教育是中医药技术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并实行学分制,学分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中级及中级以上职务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任职期限内每年总学分不低于25分;初级者每年总学分不低于20分。获得规定学分是医务人员申请晋升的依据之一。
广东省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所需经费实行多渠道筹措,每年各级中医管理部门需适当出资,不少于当年业务总收入的1
香港注册中医师继续教育机制(香港称之为“持续进修“)及要求是按香港《中医药条例》的规定而设立的,根据《中医药条例》的相关规定,注册中医师必须符合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中医组制定的注册中医师进修要求,才可续领执业证明书。注册中医师必须在每个周期内(以3年计)参与进修课程,达到不少于60分的分数要求。年满75岁或以上的注册中医师所需进修分数减至30
香港已于2019年启动中医药培训资助计划,被认可的培训课程可申请加入资助计划,资助上限为每申请人60000港币基金,但执行机构只会资助申请人报读合资格课程名单上的一门课程。
以参加培训班为主,如参加进修班、研修班、跟师学习、学术讲座、网络教育、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专题进修、案例分析讨论、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学习及有计划、有组织、有考核的自学等;为中医药继续教育提供文字和声像教材、讲课、作学术报告以及发表论文、译文、专著和主持科研课题、获得科技成果等也可授予学分。
香港倡导的中医药继续教育途径包括参加培训机构举办的进修课程;其他认可的继续教育途径包括参加讲座、研讨会、自修、课堂教授、网上学习、实习、学术会议,发表论文、著作,回答《中医组通讯》连载问题以及担任考试员。
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以及院级单位自管项目分别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省、直辖市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及所在单位继续教育管理部门负责审查、核定、授予学分数。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直报单位对承办单位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管理,并对本省(区、市)项目的执行情况及学员满意度进行抽查,并将抽查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项目申报的审定指标之一。
由中医组负责审查监管。中医组会定时评核注册中医师进修中医药学制度的实施情况,要求各行政机构及提供进修项目的机构须于指定的时间内提交工作报告,以监察认可的机构提供进修项目的质量及收取费用情况,如有违反中医组制定的工作指引或不再适合出任认可机构,中医组可取消其认可资格。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聚焦新发展,关注新趋势,总结新经验,推进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评分准则。省级以上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制定中医药继续教育评估指标。
参与继续教育项目课程培训的学员在培训后需填写学员满意度调查以从实用性等方面评价课程。
中医组根据香港中医既往及目前的培训模式及情況、其他专业的进修项目和评分准则、进修机制及相关法例的要求、持续进修的精神及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的目的,以及业界的意见、实际情况,制定进修项目的评分准则及评估指标。
参与进修教育的学员在培训后无需对课程进行评价。
从提供的培训课程上看,广东省9市提供的各级培训课程更有层次性及针对性,同时注重经典运用;香港提供的培训课程以中医基础课程为主;而澳门提供的培训课程以养生保健课程为主。
对比粤、港、澳三地在中医院继续教育法规及其他相关情况,可知三地政府都通过立法来明确中医药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并设立相应的行政机构对继续教育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三地政府的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都由正规教育体系(中医药院校教育制度体系)、非正规教育、社区教育机构等组织提供,呈现多元化的特
地区 | 要求 | 管理机构 | 实现形式 | 项目分类方式 | 资助政策 |
---|---|---|---|---|---|
广东省9市 | 强制性 |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及各市中医药委员会 | 学分制 | 国家级、省级、市级等 | 有 |
香港 | 强制性 | 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 | 学分制 | 按课程性质分类 | 有 |
澳门 | 鼓励制 |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暨青年发展局 | 无 | 无 | 有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合
中医药继续教育是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为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
粤港澳大湾区可借鉴港、澳地区既往的成功经验,从基本国情出发,建立科学的中医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加大政府对中医药继续教育的政策性支持,将继续教育放在更高的战略地位上;同时,加大对继续教育活动的资金投入,鼓励、引导、资助中医药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活动,从而提高中医药技术人员的执业能力。
中医药院校具有雄厚的学术资源优势,承载着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学术的历史使命。高校汇集的高水平学术专家在基础理论、中药、中医临床、文献等各领域做出了大量贡献,总结、创新了丰富的学术成
粤港澳大湾区应持续鼓励国内企业、社区、社会团体、学校等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参与中医药继续教育事业,引导其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样化培训格
参考文献
郑炳生,熊国治.齐心协力稳步开展中医药继续教育[J].中医教育,2002,21(3):42-44. [百度学术]
赵胜奇.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系统协同效应的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8. [百度学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规定[J].中医教育,2002,21(5):3-4. [百度学术]
罗颂慧.香港发展中医专科教育及建立中医院之可行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百度学术]
颜刚威.我国澳门地区持续进修发展计划的启示[J].林区教学, 2021(1):31-33. [百度学术]
钱爱兵,谢 靖,刘艳华,等.中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术影响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32(1):88-100,121-122. [百度学术]
晁秋红.澳门持续进修发展计划述评[J].世界教育信息,2013,26(8):66-69. [百度学术]
黄京钗.闽、台、港、澳四地终身教育比较研究[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3(2):25-30. [百度学术]
李江凌.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广东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40(5):86-92. [百度学术]
刁远明,张淑薇,贺振泉,等.新形势下我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1):163-165. [百度学术]
刘宝琴,徐学功,王丽萍,等.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9):3508-3509. [百度学术]
陈焕鑫,王羚郦,赖小平,等.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岭南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J].中医药导报,2021,27(2):208-211. [百度学术]
林贡钦,徐广林.国外著名湾区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4(5):25-31.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