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熊向晖教授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指导,认为“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衡是冠心病PCI术后的基本发病机理,气虚血瘀证是其核心证候,运用益气活血之补阳还五汤进行辨治,恢复机体“阳化气,阴成形”动态平衡,能取得较好疗效,并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见致病因素有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
熊向晖教授(以下简称“熊教授”)从事心系疾病的诊疗及教学工作20年,对诊治胸痹心痛、心悸、心衰等疾病的临床经验丰富,效如桴鼓,尤其是对心血管介入诊疗及介入后再狭窄防治颇有心得。熊教授认为在防治PCI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运用中医药进行辨证论治,不仅能弥补西医治疗的缺陷,而且能改善远期预后、提高生存质量。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将熊教授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多表现为胸闷、胸痛,因此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胸痹”“心痛”范畴。“胸痹”之名最早出现在《灵枢·本脏》:“肺小则少饮,不病喘喝;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心痛”一词源于《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足少阴温(脉)……其病……心痛,烦心。”继而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记载“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等,论述了“胸痹”之症为胸背痛、喘息、短气,严重者可致“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及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基本符合。
“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源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阳气温煦,主化气;阴气柔静,主生成。二者相辅相成,协调着自然界万物之间的转化。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二卷·阴阳类》云:“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阳主动,使生命物质发散,有形变无形;阴主静,使发散物质凝聚成形,从而无形变有
“气”属阳,具有温煦、推动作用,机体内的精、血、津液等精微物质皆依赖于此,从而周流诸身。“血”属阴,若人体气虚,则温化、推动作用减弱,血液运行无力、失于温煦,使血液凝固,导致血瘀。阳气充足,推动机体的生长代谢;阳气受损,失其温煦推动之力,“阳化气”不足,气、血、津液等凝滞而成,从而导致“阴成形”过盛,有形之邪壅阻于脏腑组织之间,杂病丛生。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灵枢·五邪》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皆说明胸痹多为正虚邪盛,故冠心病PCI术后当为本虚标实之证。熊教授认为,该病之本为气血阴阳亏虚,以气虚为主,究其原因:其一,PCI手术乃金刃刀伤之外邪,易使人耗气;其二,PCI术后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年岁已高,脏腑功能衰退,阳气衰微;其三,冠心病为慢性疾病,病程日久,久病耗气。气属“阳”,气虚则“阳化气”功能受损,血瘀、痰浊等阴邪有形之物凝聚而成,此乃“阴成形”,为病机之“标”。其“标”以“血瘀”为主,胸痹心痛实乃血脉壅塞不通,瘀血渐生所致。瘀的形成多由气虚而失温煦、推动之功,不能温化血液,使气血凝结,脉道中血液难以运行,久则成瘀。由此可见,气虚血瘀证是PCI术后患者的常见证型。也有学者研究发现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核心证候,并贯穿着病程的始
PCI术虽然开通了血管,但主要是针对罪犯血管进行治疗,只解决了心脏局部的严重狭窄病变,而且支架作为异物,可使血管的炎症反应依然存在,导致术后血管修复缓慢甚至难以修复,诱发血栓再次形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气虚血瘀证的代表方,具有益气活血通络之功效,最开始用于中风后遗症之正气亏虚、脉络瘀阻,现代临床上也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肺纤维化、周围神经病等疾病的气虚血瘀
现代药理学研
刘某,男,70岁,2021年10月21日初诊。主诉:冠心病PCI术后5个月,胸闷痛、乏力1月余。患者自诉5个月前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行PCI术,术后规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等药物。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痛,呈刺痛感,疼痛尚可耐受,持续十余分钟后缓解,乏力懒言,易疲倦,易汗出,活动后气促而喘,纳寐欠佳,二便调。查体:BP 138/78 mmHg,HR 70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舌暗红,苔白,舌下络脉中度迂曲,脉沉细。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服用降压药治疗,血压控制在130~140/80~90 mmHg。西医诊断:①冠心病PCI术后;②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中医诊断:胸痹,辨为气虚血瘀证。处方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药用:黄芪45 g,当归尾10 g,赤芍10 g,红花10 g,川芎10 g,桃仁10 g,熟地黄15 g,五味子6 g,茯苓10 g,白术10 g,党参20 g,柴胡12 g,茯神15 g,百合15 g,大枣3枚,甘草6 g。10剂,每日1剂,早晚温服。
2021年11月1日二诊:乏力减轻,胸闷痛症状明显缓解,发作次数较前明显减少,睡眠大有改善,但仍感活动后气促而喘,双下肢轻度浮肿,纳可,二便可,舌质稍暗红,苔薄白,舌下络脉轻度迂曲,脉弦细。考虑气虚日久损伤阳气,治疗时应兼顾利水平喘、助阳化气。在原方的基础上去茯神、百合、大枣,加法半夏10 g、桂枝8 g、红景天15 g、陈皮15 g、桑白皮15 g。7剂,服用方法同前。
2021年11月8日三诊:胸闷、乏力基本缓解,活动后气促而喘明显减轻,下肢浮肿已基本消失,舌质稍暗红,苔薄白,舌下络脉轻度迂曲,脉弦。为求巩固治疗,要求再服中药。诸症减轻,予二诊方去桂枝、陈皮、法半夏、桑白皮,红景天减至10 g。14剂,服用方法同前。
按 熊教授认为该患者为冠心病PCI术后,平素常感乏力、易汗出、偶有头晕,皆为气虚表现。患者胸闷痛乃气虚无力不能推动血液正常运行、温煦失司不能温化血流,瘀血形成闭阻脉道所致,当辨为气虚血瘀证。该类患者应重视补益心气,以扶正为主,增强“阳化气”,鼓邪外出,减弱“阴成形”,使瘀血生成减少。同时,久病、重病患者多伴情志不舒,PCI术后患者普遍存在着以“焦虑”“抑郁”状态为主的心理障
二诊时患者最痛苦的症状为活动后气促而喘、双下肢浮肿,乃水饮失于温化故也。原方加用红景天有益气活血、通脉平喘之效;桂枝则助阳化气、温化水湿;陈皮、法半夏、桑白皮并行利水化湿、消肿平喘之功,同时,方中益气助阳之药得以陈皮理气,则药效益甚;患者睡眠大有改善,故去茯神、百合、大枣等养心安神之品。三诊时症状已基本缓解,下肢浮肿基本消失,故可减少利水平喘、助阳化气之力,故予二诊方去桂枝、陈皮、法半夏、桑白皮,减少红景天用量。如此“气”得以不断生成,有形之瘀血无以得生,终而“形气相得”。
《素问·宝命全形论》阐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阴阳是事物之间相互对立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纲领和根本。“阳化气,阴成形”是《黄帝内经》对阴阳关系的总结,人体是“气”“形”和“神”的统一体,“阳化气,阴成形”的过程使生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阳化气”“阴成形”太过或不及,人体则会进入疾病状态,生命的稳态依赖于“阴阳自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熊教授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临证指导治疗PCI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体现了以“阴阳为纲”的辨证思路,可以此为鉴,用于指导人体多种疾病的诊疗。
参考文献
葛均波,徐永健,王 辰.内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13-218. [百度学术]
梁 峰,胡大一,方 全,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11(3):263-274. [百度学术]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血栓防治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5):382-400. [百度学术]
AMIR L,RISHEEN R.Prevention of stent thrombosis:challenges and solutions[J].Vasc Health Risk Manag,2015,11:93-106. [百度学术]
孔晓琳,刘冠男,高丽霓,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主要并发症中医证候学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8,13(12):3251-3254. [百度学术]
刘玉良.感悟《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12):5185-5187. [百度学术]
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M].新世纪第四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1-31. [百度学术]
张婉勤,吕仕超,朱亚萍,等.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证候学研究现状[J].中医杂志,2021,62(12):1092-1096. [百度学术]
霍根红,李 娟.中医药防治PCI术后支架内血栓研究述评[J].中医学报,2016,31(3):426-429. [百度学术]
牛雯颖,毕 悦,张玉昆,等.补阳还五汤适应证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8):29-33. [百度学术]
巩倩惠,祁 鹏,石立鹏,等.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8,27(11):1952-1955. [百度学术]
肖美凤,刘金玲,杨岩涛,等.补阳还五汤的研究现状及其新药创制关键技术[J].中草药,2018,49(7):1688-1694. [百度学术]
李秀英.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凝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0):87-88+93. [百度学术]
韩 炜.川芎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7,19(9):1341-1349. [百度学术]
李 曦,张丽宏,王晓晓,等.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3,36(6):1023-1028. [百度学术]
汪 强,谷惠敏,朱建中,等.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回顾性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06):579-582. [百度学术]
黄敬文,高宏伟,段剑飞.地龙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8,24(12):104-107. [百度学术]
翟 晶,王凤荣.基于文献研究PCI术后伴焦虑抑郁中医药治疗进展[J].世界中医药,2020,15(9):1364-1368. [百度学术]
陈会君,张 硕.冠心病PCI、CABG术后伴焦虑抑郁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9,36(6):120-124.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