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喉源性咳嗽的特征性表现为咳嗽伴咽异感症;其病机关键是痰凝气滞。半夏厚朴汤齐备化痰解凝、散寒解表、调畅气机之功用,可用于喉源性咳嗽的治疗,临证时可加射干、桔梗、生甘草、木蝴蝶、百部等药,并需注意辨识兼夹症,灵活进行加减:合并少阳证者,可加小柴胡汤;咽喉部郁热甚者,可加银翘马勃散;瘀血征象明显者,可加桂枝茯苓丸;咽痒甚,病久者,可加蝉蜕、僵蚕、全蝎。
咳嗽是一种常见病症,连续不断的激烈咳嗽严重影响病患的工作和日常活动。喉源性咳嗽有着与其他类型咳嗽不同的病机特点以及临床表现,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咳嗽类型。笔者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应用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该病,疗效确切,现简述如下。
喉源性咳嗽,又称喉咳,顾名思义,是指与咽喉疾病相关的一种咳嗽,羁患此病者既往大多有慢性咽炎病史。喉源性咳嗽是中医病名,最早由国医大师干祖望于1989年提出,并于1997年收录于《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此类咳嗽具有非常明显的特
喉源性咳嗽的病位,当在肺与咽喉。《景岳全书》曰:“咳证虽多,无非肺病。”喉咳虽为特殊类型之咳嗽,然其病位首当在肺。《医学心悟》亦提出不论是六淫外邪还是内体脏腑气血等功能失调,均可从外或从内攻之于肺,而使肺气失于宣降引发咳嗽,常有气机郁滞。其次,《医学三字经》有“咳嗽不离肺亦不止于肺”之言,可见,古代医家早已认识到咳嗽的病变主要在肺脏,但又不止于肺,需同时考虑其他脏腑或部位。喉源性咳嗽患者存在咽喉疾患,以咽异感症为特征表现,故其病位亦在咽喉。肺主人身之气,又司管人体一身呼吸,是为清虚之脏,不容纤芥;咽喉为气息出入之要道,为肺的门户,也是呼吸之气正常出入运行的重要保证,肺与咽喉关系密切,二者与鼻共同构成“肺系”。“肺系”与外界相通,六淫之邪极易外袭,侵犯咽与肺。国医大师干祖
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文云:“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所谓“炙脔”,中医常用来比拟堵塞于咽喉部位的痰涎,吞吐不得,如有异物,古时医家称此为“梅核气”。此病形成原因与患者的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密切相关,气滞、痰凝并见,进而导致痰气交阻,停滞于咽喉。女性多见此病,但男性亦有。后世据此认为本方是治疗以咽中如有异物堵塞感为表现的梅核气之专方。黄煌教授则把咽喉异物感或有口鼻胃肠等躯体感觉异常者作为半夏厚朴汤的方证提
当代医家运用半夏厚朴汤治疗咳嗽、胸闷等各类疾病,均紧扣气机不畅、痰凝瘀结之病机。汤宗
临证应用本方治疗喉源性咳嗽时可加射干、桔梗、生甘草、木蝴蝶、百部等药清利咽喉、化痰止咳以增效。同时,本病易出现以下几种兼夹症,临证时还要注意辨识,随症加减。(1)少阳、太阴、少阴、阳明等经脉都循行或络属于咽喉部,而阳明经气血丰富,又以燥为本,是以,此处发生病变时容易往热转化,而多见寒与热相互交错的征象。若见咽喉部位干燥不适、口内常有苦味、脉象弦细等,可加用小柴胡汤,用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若口中干渴、咽喉部位疼痛、苔色黄而黏腻,查体见咽喉部有明显充血,可加银翘马勃散用以清热利咽。(2)血瘀征象明显,舌质暗,唇绀,咽喉部暗红,甚至见双侧扁桃体肿大,可加桂枝茯苓丸用以活血化瘀。(3)咽痒较甚,常因咽痒引起阵发性咳嗽,咳久难止,考虑痒多为风,则可加蝉蜕、僵蚕、全蝎用以息风止痒、活络止咳。
秦某,女,56岁,因“反复咳嗽5月余,加重2周”为主诉于2021年3月5日首诊。患者于2020年9月中旬始出现咳嗽,咯痰,无咯血,无气促,于当地医疗机构就诊数次,按“支气管炎”进行治疗(具体不祥),咳嗽时轻时重。既往有慢性咽喉炎和高血压病史。刻下症:咳嗽,昼夜均作,影响睡眠,咯少量白稀痰,闻刺激性气味及吹风受凉咳甚,感痰滞咽中难以咯出,咽痒引咳,无鼻塞流涕,稍胸闷气憋,呼吸不畅,活动易汗出,无喉鸣,无口干、口苦,无恶寒发热,寐差,入睡困难,纳可,大便溏,日行2~3次,小便平。舌质红,苔白,右脉弦滑稍浮,左脉细。查体:咽喉部有滤泡,充血明显。辅助检查: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西医诊断:慢性咳嗽。中医诊断:喉源性咳嗽,辨为痰凝气滞证。治以化痰祛风、利咽止咳为法,方用半夏厚朴汤加味,药用:姜半夏15 g,苏叶12 g,厚朴10 g,射干10 g,蝉蜕10 g,茯苓15 g,桔梗10 g,乌梅10 g,木蝴蝶6 g,百部10 g,生姜3片,甘草6 g。7剂,水煎煮,每日1剂,分2次服。嘱其清淡饮食,忌饮冷,忌煎炒油炸之品。
2021年3月12日复诊:咳嗽减轻70%,已夜间不作咳,睡眠安稳,咽痒减轻,咯少许白稀痰,无口干、口苦,纳可,大便仍溏软,2~3次/日,小便如常,舌质红,苔白,右寸脉浮。咽喉部充血减轻。予上方去蝉蜕、乌梅,加僵蚕10 g,党参10 g,苍术10 g,7剂。
药后患者咳嗽基本缓解,咽喉异物感消除,大便成形,1~2次/日,要求继续服用上方治疗7天。6个月后随访,咳嗽未再有反复。
按 本例患者有慢性咽喉炎病史,病程长达5月余,临床以咳嗽、咽痒则作、痰滞咽喉感为主症,查体见咽喉部充血、有滤泡,胸部CT结果阴性,故考虑诊断为喉源性咳嗽。患者因长期咳嗽而致肺气受损,气机郁滞、宣降不畅而表现为胸闷气憋、呼吸不利。治疗上以调畅气机、化痰止咳为法,给予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先后服药3周,咳嗽得以缓解,临床效果显著。首诊时加射干、木蝴蝶以清咽利肺;加百部、桔梗以清肺止咳;加蝉蜕、乌梅祛风抗敏、消痒止咳。全方共奏降气化痰、祛风利咽、清肺止咳之功。二诊时咽痒减轻,故去蝉蜕、乌梅;咯少许白稀痰,故加僵蚕祛风化痰、散结利咽;同时加用党参、苍术,与原方中茯苓、甘草相伍,含四君子汤之意,以扶正固本,有标本兼治之意。喉咳之病,调护亦十分重要,当避风寒、防感冒,见咳嗽当及早治疗,患者切勿随意自行服用抗生素或润喉糖、止咳糖浆之类药品,并需保持心情舒畅;若反之,则往往直接阻碍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刘 敏,朱 佳.论喉源性咳嗽与慢性咳嗽中的喉易激[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2(4):288-291. [百度学术]
陈如冲,赖克方,许丹媛,等.伴有咽喉炎样表现的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9(5):462-464. [百度学术]
张 瑾,李英会,刘呈祥,等. 中医治疗小儿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22,44(1):166-170. [百度学术]
张元兵,胡春媚,王丽华.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辨治慢性咳嗽经验探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11):3446-3448. [百度学术]
唐小晓,胡春媚,夏 霆,等.清咽利窍汤加减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通报,2015,14(4):54-56. [百度学术]
干祖望.中医喉科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127. [百度学术]
唐小晓,张元兵.喉源性咳嗽研究概况[J].江西中医药,2015,46(1):78-80. [百度学术]
黄 煌.黄煌经方使用手册[M].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3. [百度学术]
严兴茂,汤宗明.以半夏厚朴汤探微汤宗明调畅气机的学术思想[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1):41-43. [百度学术]
吴英举.胡希恕和冯世纶教授应用半夏厚朴汤经验[J].亚太传统医药,2019,15(5):99-101. [百度学术]
张立山,弓雪峰.半夏厚朴汤治疗小儿咳嗽探析[J].环球中医药,2017,10(7):723-724. [百度学术]
张元兵,徐 超,刘良徛.半夏厚朴汤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性慢性咳嗽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0):4522-4524. [百度学术]
王 伟.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治疗顽固性咳嗽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12):1556-1557.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