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南征教授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特点,认为其病机是脾肾两虚,痰浊瘀毒内生,盘踞膜原,损伤脉络,提出从“毒”论治本病,以清热利湿、解毒通络为基本治法,自拟消渴痛风安汤加减,并配合其所提出的“一则八法”综合诊疗管控机制,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疾
南征教授乃首届全国名中医、第四届国医大师,从事中医科研、教学、临床工作近60年,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方面经验丰富。南征教授根据中医经典著作及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提出“消渴痛风”的中医病
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临床医家众说纷纭。赵进喜教授在治疗本病时,多从脾、胃、肝、肾论
南征教授临床发现,本病患者平素多嗜食肥甘厚味,常有如下表现:肥胖、口干口渴、腹部胀大、脘腹胀满、心烦口苦、易饥多食、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故南征教授认为,本病先由饮食所伤,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痰湿内生,且脾虚不能化生精血从而充养肾脏,肾主水功能失司,水液积聚,形成痰浊,痰浊为有形之邪,流注于经络则阻碍血液运行而成瘀,痰、浊、瘀相互交结,日久化热成毒,流注于关节、肌肉、筋骨。久病络脉损伤,痰浊瘀毒盘踞膜原,则病情更加严重。因此,南征教授将积于体内的尿酸归于中医学“浊”“瘀”的范畴,根据本病的发病机制和特点,提出了痰瘀浊毒,损伤脉络的病机学说。
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病机,南征教授提出该病的治疗应以清热利湿、解毒通络法为主要途径,自拟消渴痛风安汤为基础方,从整体上治疗疾病,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加减,因人制宜。整体与个体相结合,标本兼顾,最终使得患者症状得到改善,血糖、血尿酸控制稳定,病情得以康复。
消渴痛风安汤具体药物组成为:山慈菇10 g,猫爪草10 g,秦皮10 g,秦艽10 g,蜂房5 g,全蝎5 g,地龙10 g,土鳖虫5 g,薏苡仁30 g,豨莶草10 g,车前子10 g,泽泻5 g,穿山龙10 g,土茯苓60 g,人参10 g,枸杞子20 g,茯苓15 g,甘草5 g。本方应用猫爪草、山慈菇为主药,可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秦皮、秦艽可健脾燥湿,清热解毒,且根据现代药理学研
发热者,加大青叶、鱼腥草、板蓝根以清热解毒;腹泻者,加白头翁、黄柏以清热利湿、止泻;多汗者,加浮小麦、麻黄根补益心气,敛汗液;怕冷者,加小茴香、肉桂以温阳散寒;关节肿痛严重者,加蜈蚣、延胡索、核桃以扶正消肿止痛;下肢痛严重者,加怀牛膝、木瓜、威灵仙以舒筋活络,祛湿止痛;关节疼痛剧烈者,加制川乌、制草乌、延胡索以行气通络止痛。
南征教授依据《灵枢·师传》等中医经典著作,创新性地提出“一则八法”综合诊疗管控机
南征教授认为,临床治疗疾病要注重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其常说“患为本,工为标,三分治,七分养”,医患共同努力,才能控制病情。因此治疗本病,应结合“一则八法”,规范患者饮食运动,鼓励患者以提高依从性,并用心得日记的形式记录病情使患者自省,让患者更加关注病情发展和自身的变化。研
杨某,男,37岁,2020年10月13日初诊。主诉:间断口干、口渴4年,加重1个月。现病史:患者于4年前因口干、口渴就诊于当地医院,发现血糖、血尿酸升高,空腹血糖7.34 mmol/L,血尿酸450 μmol/L,诊断为“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予二甲双胍(0.85 g/次,1次/日)、苯溴马隆(50 mg/次,1次/日)进行治疗。1个月前口干、口渴加重,遂来就诊。辰下症:口干,口渴,口苦,晨起乏力,多梦易醒,纳可,小便频,大便每日2次,不成形。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辅助检查:(2020年10月12日)空腹血糖10.2 mmol/L,餐后血糖13.5 mmol/L;血尿酸460 μmol/L。西医诊断: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中医诊断:消渴痛风,辨为湿热互结证。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通络。处方:(1)消渴痛风安汤加减,药用:山慈菇10 g,猫爪草10 g,秦皮10 g,秦艽10 g,蜂房5 g,全蝎5 g,地龙10 g,土鳖虫5 g,薏苡仁30 g,豨莶草10 g,车前子10 g,泽泻5 g,穿山龙10 g,土茯苓60 g,人参10 g,枸杞子20 g,茯苓15 g,甘草5 g,生地黄15 g,知母15 g,黄芪50 g,黄精50 g。14剂。每次120 mL,日3次,水煎饭后分服。(2)西洋参,每次5 g,加去皮生姜3片,水煎代茶饮,每日1300 mL。(3)紫河车,每次3 g,日3次,西洋参水送服。(4)嘱患者遵“一则八法”,予痛风管控表,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以笔记形式记录每日饮食、血糖变化,定期复诊。
2020年10月29日二诊:口干、口渴、口苦减轻,乏力明显好转,睡眠改善,稍恶心,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血糖11.7 mmol/L。守上方加黄连、紫苏叶各10 g。14剂,服法同前。余同前。
2020年11月12日三诊:口干、口渴、口苦明显减轻,无乏力,眠可,二便可。空腹血糖5.4 mmol/L,餐后血糖7.2 mmol/L。复查血尿酸:380 μmol/L。予首方3剂,加300 g紫河车压面,混合炒香,每次3 g,每日3次,西洋参水送服。嘱患者继续遵“一则八法”综合管控,定期复诊。随访至今,血糖、血尿酸控制稳定。
按 南征教授认为,本案患者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湿热互结,故发本病。湿热上蒸,故见口干、口渴、口苦;热扰心神,故见多梦易醒;湿热下注膀胱,则见小便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乃湿热互结的典型表现。故诊断为消渴痛风,辨为湿热互结证,治以清热利湿、解毒通络,予消渴痛风安汤加减。患者初诊时乏力较重,考虑为气虚,故加黄芪、黄精以益气养阴;消渴日久,气阴亏虚,加生地黄、知母以滋阴清热。紫河车乃人之气血所生,为血肉有情之品,可大补元气,治疗一切虚损。西洋参是清补之品,性偏寒凉,加入辛温的生姜,可改善其寒凉的偏性,又可增强补益的功能,《药性考》曰:“姜制益气,扶正气。”紫河车、西洋参共用,可补虚培元,气血阴阳共补。二诊时患者症状减轻,但稍有恶心,在上方加入苏叶黄连汤,以清热化湿,和胃止呕。三诊时,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血糖、血尿酸控制平稳。该患者在治疗期间,依据管控守则,认真听从健康教育,以日记形式记录每日饮食运动、血糖的变化,疗效显著。血糖、血尿酸得以降低,患者身体逐渐恢复正常。
南征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十分强调饮食、运动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找出生活方式上的问题,只有医患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南征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认为消渴痛风的病机为痰瘀浊毒,损伤脉络,因此在治疗上从“毒”论治,以清热利湿、解毒通络为治疗大法,并自拟消渴痛风安汤,在治疗本病期间,“一则八法”贯穿其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依从性,最终血糖、血尿酸平稳,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涂 珺,许文华.糖尿病临床分型及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22.33(4):557-564. [百度学术]
蒋 里,简 婕,王世东,等.胰腺疾病中医病名考辨[J].北京中医药,2020,39(8):777-781. [百度学术]
张开能,柯昌兴.高尿酸血症导致肾结石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研究,2022,3(2):41-44. [百度学术]
周启蒙,赵晓悦,梁 宇,等.治疗高尿酸血症相关药物研究新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21,30(10):929-936. [百度学术]
范美娟,邓美玉,徐 会,等.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流行状况与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26(12):1013-1016. [百度学术]
南 征,米 佳,刘扬杨,等.消渴痛风诊治[C]//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厦门市人民政府.第十五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14:151-156. [百度学术]
南 征,刘世林,祝志岳,等.“一则八法”是诊治消渴及并证管控有效机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1):1-5. [百度学术]
蒋 里,赵进喜,王世东,等.代谢性疾病从脾胃肝肾论治的临床思维[J].世界中医药,2022,17(1):6-9,15. [百度学术]
李 瑶,仝小林.仝小林教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经验[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10:74-77. [百度学术]
杨学菊,郑曙琴.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其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9,50(6):74-76. [百度学术]
周凯伦,王 旭.基于体质辨识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精准治疗[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26(8):8-11. [百度学术]
方莲花,吕 扬,杜冠华.秦皮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3):2732-2736. [百度学术]
李利阳,朱本章.焦虑障碍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7):565-567.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