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将120例学龄前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小儿推拿联合四子散药熨,对照组予小麦纤维素颗粒口服,疗程4 w。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便秘症状评分、周排便次数、复发率。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儿便秘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周排便次数较治疗前增加,其中观察组患儿便秘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周排便次数增加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便秘是儿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其中95%以上是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或粪便坚硬、排出困难,日久迁延不愈者可致肛裂、痔疮及直肠脱垂,严重者出现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需要住院治疗,不同程度上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增加其家庭医疗负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龙岩人民医院儿科、中医科就诊的120例功能性便秘学龄前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62例,对照组58例。其中,观察组中男33例,女29例;平均年龄(4.39±1.01)岁;病程3~21个月,平均病程(11.15±4.70)个月。对照组中男30例,女28例;平均年龄(4.41±0.84)岁;病程4~22个月,平均病程(11.36±4.71)个月。两组患儿一般情况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治疗方案经龙岩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批号:龙科综〔2018〕132号)。
依据2016年颁布的FGID罗马Ⅳ标
对于≥4岁患儿,在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前提下,符合以下2项或以上条件,症状出现至少每周1次,持续至少1个月:①排便次数为每周2次或更少;②排便失禁至少每周1次;③有过粪便潴留或过度忍受粪便潴留的病史;④有排便疼痛或排干硬粪便的病史;⑤直肠中存在大团粪块;⑥有排粗大粪便史,甚至可造成抽水马桶堵塞;经过适度的评价,症状不能完全用其他疾病情况来解释。
(1)已确诊为器质性原因(如先天性巨结肠、肠套叠、肛门狭窄、肛裂等)所致便秘者。(2)合并有其他器官原发性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肾炎、脑瘫、癫痫、自闭症、多动症等)的患儿。(3)湿疹、特应性皮炎及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疾病患儿。(4)近3个月参加其他临床药物试验者。(5)因任何因素,无法配合治疗或完成本研究疗程的患儿。
两组患儿均予常规治疗:调整饮食,每日充足的膳食纤维及水分;适当运动;排便训练。两组均治疗4 w,期间不使用任何导泻剂及胃肠动力药物。
予小麦纤维素颗粒(商品名:非比麸,深圳市永科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70267,规格3.5 g/包)口服。剂量:1次半包,1天2次,将其加入食物或饮料中服用,提高患儿服药依从性,连续服用2 w;之后,改为每日1次,服用2 w。
采用小儿推拿联合四子散药熨。(1)小儿推拿:以患儿平日使用的润肤露或按摩油为介质进行推拿,选取穴位参考《实用小儿推拿图册
于治疗后进行评价。临床疗效标准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评价。评分标准包括排便间隔时间、粪便性状(Bristol分析)、有无排便困难3项评分指
症状 | 1分 | 2分 | 3分 | 4分 |
---|---|---|---|---|
排便间隔(d/次) | 1~2 | 3 | 4~5 | >5 |
粪便性状(Bristol分析) | 4~7型 | 3型 | 2型 | 1型 |
排便困难、费力 | 无 | 轻度(偶尔) | 中度(≥25%排便时有) | 重度(≥50%排便时有) |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7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 |
---|---|---|---|---|---|
观察组 | 62 | 30(48.38) | 29(46.77) | 3(4.84) |
59(95.16 |
对照组 | 58 | 18(31.03) | 30(51.72) | 10(17.24) | 48(82.76) |
注: 与对照组比较
两组治疗后便秘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积分下降更多,两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 | 治疗后 | 差值 |
---|---|---|---|---|
观察组 | 62 | 7.94±1.59 |
4.31±0.9 |
3.63±1.4 |
对照组 | 58 | 7.98±1.29 |
5.24±1.1 | 2.72±1.24 |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两组治疗后周排便次数较治疗前均有增加(P<0.05),其中观察组增加次数较对照组显著(P<0.01)。见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 | 治疗后 | 差值 |
---|---|---|---|---|
观察组 | 62 | 2.10±1.06 |
5.08±0.9 |
2.98±1.2 |
对照组 | 58 | 1.86±0.83 |
4.16±1.3 | 2.29±1.54 |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儿童功能性便秘是一种长期持续的胃肠功能障碍,我国学者调查统计,儿童FC的患病率约为4.73
小麦纤维素是一种不能被消化的纤维素制剂,通过增加粪便体积使粪便硬度正常,肠道运转正常,同时增加粪便水结合能力,使粪便排出更加顺畅,已广泛应用于儿童功能性便秘并取得一定疗
小儿外治疗法是中医儿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儿科临床解决小儿服药困难提供了新的途径,且不会对肝、肾造成负担,符合现代社会倡导绿色疗法的要求。小儿推拿疗法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基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应用推拿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以防治儿科常见病、保障儿童健康成长为主要目的的一门中医外治技术。中医认为,小儿稚阴未充,稚阳未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若生活调摄不当,则脾胃功能失调,大肠传导失司,表现为便秘。笔者以“调理脾胃”为总则,以补脾经、顺运外八卦、按揉足三里为主穴,可起到调和脾胃,理气助运的作用,以顺时针摩腹、推下七节骨为局部取穴,并分虚、实辨证配穴。实证多因饮食不节,胃肠积热致肠道壅塞不通,配穴选用清大肠、清板门、清天河水以通导泻热,达到通便之目的;虚证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病后体虚,致使大肠传导无力或少津不温润,推动无力而致便秘,配穴选用推三关、揉二马、揉外劳宫以健脾补气、润肠通便。
四子散中,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吴茱萸这4种中药均为种子果实,有理气、降逆、消导作用,是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重要外敷方剂之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小儿推拿疗法配合四子散药熨治疗学龄前儿童功能性便秘效果优于口服小麦纤维素颗粒,且复发率低。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选取3~6岁儿童功能性便秘为主要研究对象,尚不能说明其对其他年龄段儿童同样具有相同疗效;且本研究中仍有部分患儿治疗效果差,原因尚不明确,需进一步考虑其个体差异性,适当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观察时间有限,不利于观察两种疗法的更远期临床疗效。
综上,本研究发现小儿推拿疗法配合四子散药熨可显著改善儿童功能性便秘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但仍需有待于扩大年龄范围、增加样本量、延长治疗观察时间的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杨 婷,江米足.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诊治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20,07:611-614. [百度学术]
耿岚岚,刘明南,龙 高,等.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2017,01:4-14. [百度学术]
汪受传,虞坚尔.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32. [百度学术]
王 锐.实用小儿推拿图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83-84. [百度学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18. [百度学术]
芦军萍,黄 瑛,张 烨,等.小麦纤维素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13(5):377-380. [百度学术]
张树成,王维林,曲日斌,等.中国北方五市儿童功能性便秘流行病学特征现况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7):751-754. [百度学术]
杨燕贤,方培婉,陶 杨,等.四子散外敷治疗胃肠动力功能障碍的Meta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4):670-676.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