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按纳入标准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ASCVD患者174例,充分收集病历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归纳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分析不同中医证型与炎症因子的相关关系。
(1)高血压病合并ASCVD各证型分布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痰湿中阻证>瘀血阻络证>肾精不足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2)痰湿中阻证、瘀血阻络证的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均高于其他证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hs-CRP、FIB是痰湿中阻证、瘀血阻络证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与高血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常见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显示,高血压病在我国具有发病率高而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低的特
(1)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
将174例高血压病合并ASCVD按辨证分型(辨证需由副高及以上职称中医师确认)进行分组。结果显示,各中医证型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湿中阻证、瘀血阻络证、肾精不足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对应的构成比依次为 40.23%、24.14%、13.79%、11.49%、10.34%,各证型相应例数、年龄、血压分级及ASCVD子型构成情况见
将高血压病合并ASCVD常见中医证型(痰湿中阻证、瘀血阻络证)与其他证型(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的炎症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痰湿中阻证、瘀血阻络证患者Hcy、hs-CRP、FIB水平均高于其他证型(P<0.05),而痰湿中阻证与瘀血组络证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U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
注: 与其他证型比较
为进一步分析高血压病合并ASCVD患者常见证型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以患者有无痰湿中阻证或瘀血阻络证分别建立回归模型,所有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cy、hs-CRP、FIB,OR>1,P<0.05,说明这些因素是高血压病合并ASCVD患者痰湿中阻证或瘀血阻络证的危险因素,回归系数B值>0,呈现正相关关系。见
中医学并无“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名,而是根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为“眩晕”“头痛”“胸痹心痛”等范
本研究发现,高血压病合并ASCVD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痰湿中阻>瘀血阻络>肾精不足证>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即“痰”和“瘀”两种证素为高血压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此与谭元
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或嗜饮酒成癖,损伤中焦,脾胃运化失常,酿生痰浊;年老脏腑亏虚,或久病体虚,气血生化乏源,气虚血行不畅,血停成瘀;且痰浊、瘀血阻滞脉道,相互滋生。痰浊、瘀血既是致病因素,又是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两者直接作用于血脉,阻碍气机,参与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由于高血压及动脉硬化主要为中老年患者,年老脏腑经络亏虚,而中医学认为,气血正常循行的关键因素为五脏六腑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而主水”,无不影响气血正常运行。脏腑功能减退,一则津液输布失司,聚湿生痰;二则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血;反过来,两种病理产物胶着,留恋不解,致气血逆乱,气血斡旋异常,诱发高血压及ASCVD的发生。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即Hcy水平超过15 μmol/L,(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明确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定义为心血管危险因素之
hs-CRP是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是心脑血管事件重要的危险因子。本研究结果显示,痰湿中阻证hs-CRP升高的风险比其他证型高10.99倍;瘀血阻络证比其他证型风险高9.43倍。炎症反应时,hs-CRP通过激活补体系统,损伤血管内膜,从而导致组织损伤。华承
FIB参与凝血系统的最终环节,与血小板相互作用,加速血栓形成,增加血浆黏
尿酸是DNA分解代谢的终产物,过去主要作为诊断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标准,近年不断有学者提出尿酸水平与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瘀血阻络证及痰湿中阻的患者炎症指标高于气血不足、肾精亏虚、肝阳上亢患者,说明其更易发生血管内皮炎症。从而考虑:在高血压患者中,辨证为痰湿中阻证及瘀血阻络证患者更易罹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且高血压合并ASCVD患者临床以痰湿中阻证及瘀血阻络证为多见,故在临床诊疗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痰湿、瘀血的高血压患者,提前采取干预措施,有效减少发展为ASCVD的风险。此与李娜
本研究搜集对象为住院患者,故主要针对的是高血压2级~3级者,造成高血压1级患者数量较少,故研究资料可能存在偏差,故今后可针对高血压1级患者进一步研究,完善病历数据收集,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依据。
参考文献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1):24-43,15. [百度学术]
周雁花,刘红阳,周 慧.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氨氯地平对中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清Apelin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8):1587-1589. [百度学术]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高血压联盟(中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9,24(1):24-56. [百度学术]
诸骏仁,高润霖,赵水平,等.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7,16(1):15-35. [百度学术]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68-240. [百度学术]
董元刚,余瑞华.心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与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4):70-71. [百度学术]
田 颖,周 鹏,陆 峰,等.基于真实世界的高血压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中药处方用药分析[J].中草药,2021,52(2):469-482. [百度学术]
夏 婷.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2. [百度学术]
华承磊.血管性痴呆瘀血阻络证与SCD40L、hs-CRP的关系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 [百度学术]
丁 萌,张青云,景 阳,等.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38(16):1885-1888. [百度学术]
陈达理,周立红.不同证型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功能变化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9):49-50. [百度学术]
QIN L,YANG Z,GU H,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level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Chinese individuals[J].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2014,14(1):26. [百度学术]
张倩倩.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性[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8. [百度学术]
PERTICONE M,TRIPEPI G,MAIO R,et al.Risk reclassification ability of uric acid for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essential hypertension[J].Int J Cardiol,2017,243:473-478. [百度学术]
韩学杰,李 娜,丁 毅,等.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与炎症因子相关的动态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8):1205-1207.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