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刊加载中。。。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基于生物全息论浅谈《黄帝内经》尺肤诊疗法机理及临床意义  PDF

  • 王文瑞
  • 李佳豪
  • 张克镇

最近更新:2023-12-11

  • 全文
  • 图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
  • 出版信息
目录contents

摘要

尺肤诊蕴含着中医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的思想,通过切按尺肤的寒温、形态的变化以辨知脏腑气血之盛衰,是《黄帝内经》所载的重要诊察方法之一。其诊疗是基于尺肤与人整体之间的关系,这一方式与20世纪80年代张颖清教授提出的生物全息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全息胚与人整体之间的关联性。为探求人体各部位与整体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文中从全息胚生物学理论观点探讨尺肤诊疗法的生物全息机制,力求从这一新的视角阐明尺肤诊疗法的诊断价值,以证明尺肤诊疗法应用于中医诊疗的合理性,为中医诊疗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作者单位 1.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2.北京泰济堂中医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097)

尺肤诊源于西汉时期,是《黄帝内经》重要的诊察方法之一。其通过切按尺肤的寒温、形态的变化以辨知脏腑气血之盛衰,蕴含着中医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的思想。虽然“全息”一词在《黄帝内经》中并没有明确提出,但《黄帝内经》处处蕴含着全息的思想内涵,通过对表象的观察可以测知脏腑气血的变化,体现出整体与局部的密切关系,这与20世纪80年代张颖清教授的生物全息论不谋而合。为进一步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试从生物全息论的角度阐述《黄帝内经》尺肤诊疗理论。

1 生物全息论总括

全息一词最早来源于“激光全息摄影[

1],激光摄影需要激光展示全息照片,全息照片在激光的照射下可以显示出照片的全貌并且全息照片破碎的大小均不会影响原始照片的全貌。张颖清教[2]于1973年偶然发现了新的微针系统,即第二掌骨侧。于是,张颖清教授开始对全息各个领域进行探索,总结并提出了全息胚、生物全息现象、生物全息诊疗法。

1.1 全息胚含义

胚胎在过去的含义倾向于发育初期的新个体。张颖清教[

3]发现生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着明确的界限,相对内部完整性的相对独立的部分,都是由体细胞发育成新个体在某个阶段的胚胎。于是,胚胎成为一种更广泛的含义:由体细胞发育而来的胚胎与新个体也有相应的关系,这样的胚胎蕴含着整个个体的全部信息,称之为全息胚。新生物整体观(全息胚学说)认为生物体是由发育不同阶段和进行多重特化的全息胚组成。每个全息胚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拥有两个生命,一个是属于全息胚自己的,可以向新整体自主发育;另一个是属于新生物体,其中蕴含着整个生物体的全部信息且受整体的调控。全息胚既是构成生物体的功能单位,也是向新个体发育的发育单位。至此,全息胚是组成生物体在发育过程中发生特化的胚胎,在生物体上广泛分布,全息胚上蕴含着生物体的全部信息,全息胚是组成生物体的一个统一功能单位和结[3]

1.2 生物全息现象

张颖清教[

2]于1973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新的微针系统(即第二掌骨侧),人体各部位与第二掌骨侧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在第二掌骨压痛的地方进行按压或针刺时,对应部位的疾病就会得到治愈或缓解。经过大量的验证,人体的任何一个单独的节肢都有着相同的规律。每个单独的部位均可以显现出整体的情况,整体的情况可以反映在某个局部且呈现一一对应关系,尤其是每两个节肢相连的部位总是距离人体最远的部位。基于“全息摄影”的“全息”一词,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生物全息现象。

1.3 生物全息律简介

每个生物体结构均体现生物全息律,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任一节肢穴位的分布与人体整体分布规律相同,每个部位的穴位相比于其它全息胚穴位与整体相对应的部位化学组成相似程度较大;全息胚在整体或者其它全息胚上总是有其对应的部位;每个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上与整个生物体组成相同且是整体在任一肢节等比例的缩小;每两个独立节肢相互联系总是与整体的部位相距最远,表现为首尾相连的部分,从而总是对立的两极连在一[

4]。生物全息律揭示了生物体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1.4 生物全息诊疗法

生物全息诊疗法是以生物全息律为理论基础,用来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所使用的原理也是生物全息律中全息穴位在肢节上按整个生物体排列规律而分布。生物全息诊疗法不仅包括第二掌骨侧,而且还包括头皮诊疗系统、耳部诊疗系统、尺肤诊疗系统等。

2 尺肤诊疗法溯源

尺肤诊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所记载,因尺肤定位问题具有争议性,在临床上应用较少,但尺肤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均有价值,探讨其内在涵义可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2.1 尺肤定位的探讨

《说文解字今释[

5]中关于“尺”的释义:“尺,十寸也。十寸为尺。”《黄帝内经》中首次提出“尺”的论述是在《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后代医家关于“尺”的争议共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尺脉;另一种是尺肤。笔者更倾向于后者:第一,按照尺脉而言,本身的长度与十寸不符合;第二,《黄帝内经》早于《难经》,关于尺脉在《难经》中才开始明确提出。《难经·二难[6]:“脉有尺寸,何谓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明确指出寸关尺的具体分法与各自长度。加之《灵枢·论疾诊尺第七十四[7]已明确提出关于尺肤诊的具体内容,则“尺”当是指尺肤,而尺肤是指从肘横纹到腕横纹这一段距离的皮肤。

2.2 尺肤诊部位的分布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8]:“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可以将尺肤分为三段,并且有左右和内外之分。内侧、外侧是与前臂尺骨、桡骨相对应即内侧为尺侧,外侧为桡侧。在尺肤内的两旁,诊断的是季胁的情况;左右臂尺肤下段外侧诊断的是肾脏的情况,内侧诊断的是腹部的情况。尺肤的中段,左臂外侧诊断的是肝脏的情况,内侧诊断的是膈部的情况;右臂的外侧诊断的是胃腑的情况,内侧诊断的是脾脏的情况。尺肤的上段,右臂外侧诊断的是肺脏的情况,内侧诊断的是胸部的情况;左臂外侧诊断的是心脏的情况,内侧诊断的是膻中的情况。在尺肤的前面,主要是诊断身体前面的疾病;在尺肤的后面,主要是诊断背部的疾病。从尺肤上段到鱼际的部位,诊断的是胸部和喉咙的疾病。从尺肤下段到肘横纹的部位,诊断的是少腹、腰部、股部、膝部、足部等的病变。尺肤诊部位分布示意图见图1。高社光教[9]通过研读《黄帝内经》,并经临床观察尺肤穴治疗不同类型疾病,在尺肤诊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尺肤针疗法”。尺肤针疗法所选取的是尺肤穴,目前主要使用的尺肤穴,见图2

图1  尺肤诊部位分布图

图2  尺肤穴分布图

2.3 尺肤诊疗的临床意义

在中医诊断中,八纲辨证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分;而尺肤诊法亦有其独特的诊断法:大小、浮沉、滑涩、缓急、肌肉的坚硬与脆弱。《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10]云:“尺脉缓涩,谓之解㑊。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尺肤缓,主热、气虚;尺肤滑,多见于风病,亦多为正常之象;尺肤冷,主寒证、阳虚;尺肤热,主阳盛证。《灵枢·论疾诊尺第七十四[7]言:“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尺肉弱者。解㑊,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甚而滑者,汗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尺部肌肤的外表呈现光滑润泽,是风病的表现。尺部肌肉松软柔弱,身体困倦,四肢懈怠,好睡眠,肌肉瘦薄,是寒热病的表现,不易治愈。尺部肌肤涩滞不滑的,为风痹病。尺部肌肤灼热,脉盛大而躁动的,是温病,如果脉象洪大且光滑顺畅,则是病邪将被驱出,正气在慢慢恢复,为疾病将痊愈的征兆。尺部肌肤寒冷而脉小的,是泄泻或气虚。《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则将尺肤诊与望色、脉诊相结合从而诊断疾病。“……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7]明确指出脉象、尺肤诊、望色处于三个平等地位,且对于三者结合的程度,将医生分为三个层次,充分说明尺肤在诊断疾病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医者通过对尺肤部位扪、摸、按、循等一种或多种方法结合来诊断疾病,可以提高临床诊断的效率。相对于脉诊而言,尺肤诊的客观性更强,且不受情绪影响,因此在临床上扩大使用尺肤诊是必要的。

尺肤在小儿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对于小儿而言,穴位大多位于四肢与头面部,尺肤位于前臂,一窝风、天河水、六腑等穴位正位于尺肤部位。一窝风位于手背腕掌关节横纹正中凹陷处,主要治疗发热无汗、头痛、腹泻等病症,从尺肤部位来看,与“后以候后”的位置相对应。天河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自总筋至曲泽成一直线,主要治疗发热、咳嗽、咽痛等病症,从尺肤部位来看,正与“前以候前”相应。六腑位于前臂尺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条直线,主要治疗高热、烦渴、惊风、咳嗽、咽痛等病症,正与尺肤部位“上附上,右内以候胸中,左内以候膻中;中附上,左内以候鬲,右以候胸中”相应。这些正位于尺肤的部位的穴位治疗小儿疾病效果满[

11],因此尺肤诊疗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 生物全息论与尺肤诊疗法的关联

生物全息论与尺肤诊疗法密切联系,生物全息论可提供新视角诠释尺肤诊疗法,尺肤诊疗法则是生物全息论的临床运用。

3.1 尺肤归于全息胚

尺肤与周围有明显的界限,结构与功能完整,尺肤属于全息胚。相对于人体这一大的全息胚而言,尺肤则是小全息胚。在尺肤这一全息胚上包涵着人体的全部信息,人体相应部位在尺肤上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故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可在尺肤上显现出来。通过观察尺肤表面的变化以推测身体内部的变化以“司外揣内”,中医诊断的思想正是对尺肤价值的肯定。因此,尺肤属于全息胚,符合新生物整体观(全息胚学说)。

3.2 生物全息现象与尺肤诊疗法

人体任何单独的全息胚均有生物全息现象,尺肤全息胚也不例外。尺肤与全息照片有相同的特性,尺肤是人体的缩影。方宗畴医[

12]经过多年研究,通过对尺肤进行分区后发现其恰似一坐置的人体模型。医者可以通过对尺肤这一局部的观察、按压等方法从而测知人体内部整体脏腑的变化,并且通过对尺肤的治疗达到调节人体的功能。这充分体现了“见微知著”的思想,对于尺肤诊而言,是有科学依据的。

3.3 生物全息律与尺肤诊疗法之吻合

尺肤诊疗法符合生物全息律。第一,尺肤上的位置分布与人体整体分布规律相同:人体脏腑从上而下依次为心肺、肝脾胃、肾,尺肤从上段到下段也依次为心肺、肝脾胃、肾。第二,尺肤全息胚与人整体各部位存在相对应的关系:人体有五脏,尺肤部位也有五脏的分布。第三,方宗畴医[

12]经过多年研究,通过对尺肤进行分区后发现其恰似一坐置的人体模型,这是整个人体在尺肤全息胚上的缩影。第四,尺肤是人体至上而下的分布,与前后部位表现为首尾相连。因此,尺肤诊法符合生物全息律。

3.4 生物全息诊疗法与尺肤诊疗法的意旨

尺肤既然属于全息胚,具有生物全息现象,符合生物全息律,因此可用于诊疗人体。在诊断方面,张克镇主[

13]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创立了“尺肤诊断法”,在临床上通过对患者尺肤扪、摸、循、按等方法,可以准确诊断疾病。陈超[14]用尺肤诊对十例皮肌炎患者进行诊断并用以指导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治疗方面,商淑[15]采用尺肤针颅脑穴埋线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并以此作为治疗组进行临床对照观察,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则为42.5%,两者总有效率差异显著;赵海[16]选用尺肤针治疗乳腺增生40例,治疗组选取尺肤穴,对照组选用中成药乳癖消胶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0%,治疗差异显著;孙胜[17]在临床中应用尺肤针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尺肤诊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是对生物全息诊疗法理论的有力拓展。

目前,临床对中医经络理论的运用已逐渐从单纯的针刺演变为耳针、脐诊、电针等多种治疗方式,而对于尺肤诊疗法这颗璀璨的明珠也必将会被逐渐揭开其神奇的面纱。笔者总结尺肤诊疗法具有以下优势:其一,诊疗位置比较方便,可随时随地进行诊治,不受时间、环境、姿势的限制。其二,主治病症较多。尺肤部有手三阴经分布,从生物全息角度,尺肤是人体的缩影,全身的信息均反映于此处,因此扩大了原有经络的诊疗范围。其三,安全可靠。相比颈项部,尺部肌肉丰厚平坦,便于施针,故患者更易于接受。对于尺肤诊疗法,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者进一步挖掘其临床疗效,为尺肤诊疗法的临床运用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公路工程研究所. 激光全息摄影[J]. 激光197521):57-62. [百度学术] 

2

张颖清. 生物全息现象[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121):55-56. [百度学术] 

3

张颖清. 新生物观-全息胚学说及其对生物学,医学前沿若干疑难问题的解决[M]. 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2-4. [百度学术] 

4

张颖清. 生物体结构的三定律[M].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34. [百度学术] 

5

汤可敬. 说文解字今释[M]. 长沙岳麓书社19971160. [百度学术] 

6

秦越人. 难经[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5. [百度学术] 

7

佚 名. 黄帝内经灵枢[M].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13-14,142-143. [百度学术] 

8

何文彬谭一松. 素问[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96. [百度学术] 

9

高社光赵海红商淑慧. 尺肤针的临床研究. 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2016-12-22. [百度学术] 

10

赵燕宜金芬芳徐世军. 中医四部经典 [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45. [百度学术] 

11

吴晓枫. 天河水推拿对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效果[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0):107-108. [百度学术] 

12

方宗畴. 中医新疗法尺肤针[J]. 铁道医学1992214):236. [百度学术] 

13

张克镇. 军医张可镇用银针开启梦想之旅[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36-38. [百度学术] 

14

陈超存. 尺肤诊临证小议[J]. 光明中医2013181):13-14. [百度学术] 

15

商淑慧靳贺超李 莉. 尺肤针颅脑穴埋线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1611):1599-1602. [百度学术] 

16

赵海红高社光王艳君. 尺肤针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202816):31-32. [百度学术] 

17

孙胜振高社光王 维. 尺肤针疗法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应用释义[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47):278-279.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