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刊加载中。。。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人参配代赭石治疗喘证理论探  PDF

  • 张裕 1
  • 童佳兵 1,2,3
  • 李泽庚 2
  • 尤巧云 1
  • 刘兰婷 1
1. 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 2. 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中医呼吸病防治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8); 3.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8)

最近更新:2023-03-28

  • 全文
  • 参考文献
  • 作者
  • 出版信息
目录contents

摘要

人参配代赭石是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一个经典药对,在治疗喘证的过程中有其独特效果。结合历代中医本草著作、经典条文及医案,探讨人参、代赭石治疗喘证的机理,认为人参可大补元气,补益肺脾肾气,使肺气宣降协调,肾正常纳气,脾气正常运化则喘证自止,主要应用于肺脾气虚之喘证;代赭石重镇降逆,重坠之性,驱浊下冲,主降肺胃之逆气,主要应用于胃气上冲犯肺之喘证。人参大补元气,补益太过可导致元气上逆,易加重喘咳;代赭石降逆配伍人参,可避免人参迫气上升太过。二药并用,一升一降,宣降相宜,以成安肺之功。通过探讨其性味及临床运用,发现二药配合对阴阳两虚型喘证的治疗效果甚佳。

中药两药配伍使用通常被称为药对,又叫“对药”或者“对子”,是一种相对固定的配伍形式。中药药对的应用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其主要是针对疾病的症候表现和病机,结合药物的属性和功效进行配伍,起到增加药效,减轻不良反应的作用。药对组成虽然简单,但其配伍可协同增效、相制减毒,故能一直沿用至[

1]。人参配代赭石主要出自张锡纯之《医学衷中参西录》:“有肾虚不纳气……其喘逆之状……加野台参五钱……赭石改用八钱。”张锡纯认为,人参除补益外还兼有上升元气的作用,治疗喘脱时会有加重气逆之弊,因此治疗喘证“切不可轻用人参,惟重用赭石以引人参之力下行,方能纳气归肾,而下焦之气化,遂因之壮旺而固摄”,“导引肺气归肾”则喘逆自止。

“喘证”乃中医病名,临床表现为呼吸不畅,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其症状轻重不一,严重者可发为喘脱,多表现为喘促不解,四肢冰冷,面青唇紫,脉象无根等。《黄帝内经》最早便已记录喘证,曰:“肺病者,喘息鼻张。”《金匮要略》论述气喘肩息,无法平卧为“上气”。金元时期至今,各位医家更是不同程度地对喘证进行了补充,完善其病因、分类、辨证纲领。西医的肺炎、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心源性哮喘等病出现呼吸不畅的临床表现者皆可辨为喘证。中医药在喘证的治疗上具有独特优势,其中,药对更是发挥独特效果,现就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人参配代赭石对喘证的治疗作用进行探讨。

1 人参治疗喘证的药用特点

人参主要为根和根茎,其别名有人衔、鬼盖、地精等,味甘,归为脾、肺、心、肾经,其功用重在大补元气,可补肺脾肾气。

对于喘证,自古多认为其发于肺,《灵枢·本神》道:“肺气虚……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诸病源候论》云:“肺主于气,邪乘于肺则肺胀……故上气喘逆,鸣息不通。”肺位上焦,为华盖,主气,若肺气虚或肺为外邪侵害,则气失所主,而致短气而喘。除肺以外,不少医家认为喘证的形成亦与脾有关。李东垣所著《脾胃论》云:“脾胃之证,始得之则气高而喘。”若脾气虚,运化功能失常,则无力运化水液,水液停聚则生痰,痰浊上干于肺,肺气道被阻,故气机失于宣降,发为喘咳。中医上多认为肾主纳气,肺司呼吸。人体的呼吸,主要由肺所主,但同时需要肾脏来协助。只有肾气充盛,吸入之清气才能通过肺宣发肃降,循经下行于肾。肺肾相互协作,才可顺利进行呼吸的生理活动,正所谓“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人参大补肺脾肾之气,在治疗喘证中多用于肺脾气虚或肺肾气虚之虚喘。《杂证谟·喘促》中张景岳用独参汤治疗肺脾气虚之喘证;而若亡血失精等元气大伤而致喘者,则用大补元煎大补元气,纳气定[

2] 。《内外伤辨惑论》中李东垣用补中益气汤主治“气高而喘,身热而烦……”。《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用人参保肺汤“治五劳七伤,喘气不接”。《医方考》中用人参蛤蚧散补肺肾,纳气定喘。《临证指南医案》指出“中气虚馁,土不生金,则用人参建中”。《会心录》指出“第内伤之喘,有阴虚阳虚之异……阳虚者,八味汤加人参……然阴虚作喘,补阴是矣,第阴中有阳,若服六味汤不应,又宜加人参、枸、菟、杜仲、河车,取阴阳互根之义也”。《医述》指出“古人清肺、泻肺等汤,而必皆以人参立名,夫亦可晓然于肺气之不可耗,而人参之在所必用也”。

人参在喘证的中医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其各个部位均有不同的药用价值,据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记载,人参根茎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等作用,而人参叶具有补气、助肺的效用。人参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皂苷类、多糖类、有机酸及其酯类[

3]。其中人参多糖约占人参干重的10%,是人参的重要组成成分。相关研[4]证实,人参多糖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生成,参与机体免疫调节与免疫应答,下调促炎细胞因子水平,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现代医学中,气短或呼吸困难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标志性症状,而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机制探讨发现,气道炎症是其重要的病理改变特征,人参可通过降低气道炎症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展有积极作[5]。现代医家针对喘证治疗也多喜用人参,例如当代名医仝小林教授临床常用人参配伍蛤蚧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等出现的肾不纳气之[6]

2 代赭石治疗喘证的药用特点

代赭石也称赤赭石,为氧化物类矿物矿石,味甘,性平,归于肝、胃、心包经。其功用为重镇、降逆、平肝、潜阳,故代赭石可使肺气降逆,以平喘止咳。《本经逢原》言“赭石之重,以镇逆气”;《长沙药解》道“代赭重坠之性,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疗惊悸哮喘”;《御药院方》中用代赭石为君药配伍成代赭石汤以治“逆气上冲”;《伤寒寻源》言及“代赭镇心降逆……气之逆乱者,用人参甘草大枣以和之”;《景岳全书》言代赭石“性凉而降……能下气、降痰、清火”;《是斋百一选方》中选用资寿小金丹“治诸虚不足,上盛下虚,喘急泄泻”,其中代赭石为君药以降逆平喘;当代名医陈苏生拟三子麻部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疾病,以调肺气,其中代赭石降气并治痰涎黏阻以缓解喘[

7]。亦有医家活用经方,拟荡胸汤,方中重用代赭石以镇逆气,降胸膈,主治“上塞咽喉……呼气不利,满闷短气[8]

一般认为,喘证或为肾虚不摄,或为肺失宣降,然张锡纯认为胃气上逆亦可致喘。胃气本宜下行,气不下行而转为上逆,气逆犯肺,迫气上行,可发为喘。胃居中焦,司受纳通降。手太阴肺经之脉,还循胃口,肺胃之气同主降,故两脏在生理、病理上皆可互相影响。张锡纯用于降逆之品,首崇代赭石,其认为代赭石能统降诸逆,故常以代赭石镇降,时佐以麦芽条达,以使左升右降如常,气化自[

9]

3 人参-代赭石治疗喘证

喘证之病,病位见于肺,但肾为其本。肾不纳气,则气逆而喘。历代医家医治喘证,多以调达肺气,化痰为法。张锡纯另辟蹊径提出代赭石“其质重坠,又善镇逆气,除痰涎”“能镇胃气冲气上逆,开胸膈……用之得当,诚有捷效”。而人参,其性甘,主以大补元气,可救气分之脱,常用于虚喘。然妄补元气,可使下焦气机壅滞而致气逆而喘,而无救逆之效。人参补益太过,可助气升,故必应与代赭石配伍使用,方可引气归元,而引人参补益之力下行,以有治疗喘证的功[

10]。对于“太阳病旋覆花代赭石汤证”,其表现为“心下停有水气可作干呕咳喘”,张锡纯认为该证乃因胃气上逆合并肝气团结于心下,阻塞呼吸之气而作喘,“必须治以旋覆花代赭石汤”。旋覆花代赭石汤中,代赭石可助旋覆花、半夏镇冲,同时助人参下行涌泉以辅助正气。张锡纯喜用人参、代赭石配伍,常搭配不同药物医治喘证,如:配伍芡实、山药、山萸肉、龙骨等组成“参赭镇气汤[11],治疗“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配伍山药、牛蒡子、知母、生地、芍药、三七等组成“保元寒降汤”,治疗“吐血过多……喘促咳逆[12]。张氏用其配伍治疗喘证效果极佳,如其医案所示,“一妇人,年三十余,劳心之后兼以伤心,忽喘逆大作,迫促异常……知为阴阳两虚之证”,盖因其人阳虚,则气不固摄,而阴虚又见肾不纳气,故发为喘证,予参赭镇气汤,果然一剂后病愈大半,又服数剂后病退痊愈。

4 典型医案

王某,男,69岁,2021年12月5日初诊。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余年,1个月前感受风寒后再次出现喘息、咳嗽,自行予止咳糖浆口服后症状未减,遂来就诊。辰下症:气短,喘息不能平卧,咳嗽咳痰,痰色白量多,呈泡沫样,胃脘痞闷,偶有反酸嗳气,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浮滑。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诊断:喘证,辨为风寒犯肺证。病机:寒饮犯肺,肺失宣降;寒痰阻胃,胃失和降。治宜宣肺散寒,化痰降逆。方选旋覆花代赭石汤加减,药用:旋覆花10 g,代赭石10 g,人参10 g,半夏9 g,陈皮10 g,炙甘草6 g,茯苓15 g,麻黄6 g,杏仁10 g,葶苈子15 g,生姜10 g。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

2021年12月12日二诊:气短喘息明显好转,时有咳嗽咳痰,痰白量少,偶见胃脘痞闷,舌淡苔薄白,脉浮滑。气短喘息已减,风寒邪气已去,予上方中去麻黄、杏仁、葶苈子,加砂仁10 g、木香6 g、厚朴10 g、枳实6 g,以理气化痰,下气除满。7剂,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

药后诸症进一步减轻,效不更方,之后规律复诊。

按 患者素有咳喘,肺病发作实为本虚标实。久病肺虚,感受外邪,内外邪气相应,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久病过服药物,损伤胃气,胃气失和;肺病日久,子病及母,而致肺脾两虚,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结合患者舌脉予旋覆花代赭石汤加减。其中,人参补益肺脾气,助肺宣降正常,脾胃正常运化;代赭石降肺、胃之逆气,与人参配合使用,喘逆自止;配合二陈汤健脾化痰;麻黄、杏仁宣肺平喘;葶苈子泻肺平喘。诸药配伍,共奏散寒、化痰、降逆之效。

5 结语

针对喘证的治疗,历代医家多有自己的看法。而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则对喘证的治疗进行了新的探索,其从肺肾、脾胃、肝、大气下陷等多个方面分析其病因病机,灵活选方配伍,应用药[

13]:寒热并用,如黄芪配知母,知母凉润以济黄芪之热;攻补兼施,如山药配牛蒡子,山药补益脾肺气阴,牛蒡子引肺气肃达于肾;散收同用,如芡实配半夏,敛中寓于发散,使收敛不致太过,以防留邪;燥湿相济,如麦冬配半夏,润而不易过腻,化痰而不致伤阴;升降相随,如人参配代赭石,人参补益,代赭石降逆,使气机不致上逆,补益不致太过。人参、代赭石配伍治疗喘证是张锡纯从诸多医文、医案中总结而来,并长期应用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人参大补元气,代赭石重镇降逆,二者配伍多治疗阴阳两虚型喘证。人参可大补肺肾之气,肺气充盛,宣降如常,即不可见肺气上逆作喘;肾气充盛,阴阳协调,纳气功能正常,即不可见肾虚不能纳气之喘;人参大补脾气,脾正常发挥运化功能,水液布散全身,一方面可濡润肺脏,避免出现肺阴虚火旺作喘,一方面避免水液停聚,形成痰湿,阻碍肺气正常宣降作喘。单用人参补气易出现元气过于亢盛,而出现气机上逆,使喘证加重,宜配伍代赭石重镇降逆,避免人参补气太过;肺气宜清宜降,代赭石重镇降逆,配伍人参,除避免人参气逆,还可助肺气肃降,发挥正常宣降功能。

参考文献

1

李竹英,陈 璐,王丽洁.中药药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2):451-455. [百度学术] 

2

张 敏,王 音,孔丽娅,.从《杂证谟·喘促》浅析张景岳方药应用特色及治喘之道[J].浙江临床医学,2021,23(1):129-130. [百度学术] 

3

高笑一,鲍建才,管丽娜,.人参多糖药理活性国内研究新进展[J].人参研究,2018,30(5):41-44. [百度学术] 

4

张佩佩,申玉芹,林泓兵,.人参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1,38(9):890-892,896. [百度学术] 

5

钱 菁,周 盛,刘 翱.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机制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1):160-163. [百度学术] 

6

刘 阳,郭 允.从对药谈仝小林教授补肾之通补法与专补法[J].四川中医,2013,31(5):1-2. [百度学术] 

7

陈 熠.陈苏生论心病三治[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2,26(3):3-5. [百度学术] 

8

何晓兰,邓 力.张锡纯临床应用代赭石经验撷菁[J].四川中医,2020,38(1):20-22. [百度学术] 

9

仲润生.浅析张锡纯治疗咳嗽、喘证的特色[J].河北中医,2002,24(11):859-860. [百度学术] 

10

鲁兆麟,徐淑芳.代赭石可用以治喘[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4):68-68. [百度学术] 

11

高 靖.参赭镇气汤治疗非肺因性喘证验案2则[J].江苏中医药,2014,46(8):51-52. [百度学术] 

12

尹平芬.张锡纯运用生代赭石经验[J].河北中医,1990,12(3):36-36. [百度学术] 

13

郑彩慧.张锡纯治喘相反相成的药对配伍浅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4):661-662.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