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刊加载中。。。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基于“女子以肝为先天”思想浅议卵巢早衰之论  PDF

  • 王敏 1,2
  • 张斐 1,2
  • 王洋 1,2
  • 高碧珍 1
1.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 福州 350122); 2.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最近更新:2023-04-17

  • 全文
  • 参考文献
  • 作者
  • 出版信息
目录contents

摘要

卵巢早衰是妇科领域的常见病,对育龄期女性的生殖造成严重影响。中医学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文中从女子的生理、病理特点出发,将其内涵概括为肝阴肝血常不足、肝气肝阳常有余,认为可从肝肾同补滋肝阴、肝脾同调养肝血、疏肝解郁调肝气、心肝同治清肝火分而治之,强调从肝论治卵巢早衰的重要性,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并伴有性欲下降、潮热多汗、阴道干涩等类围绝经期症状,临床以血清促性腺激素升高、雌激素水平降低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在1%~3[

1],是妇科与内分泌领域的常见病,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殖健康。现代医学对POF的治疗一般采用激素替代疗法,虽可恢复部分卵巢功能和生育能力,但同时会增加患卵巢癌、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风[2],其他疗法如卵巢冷冻、基因治疗尚需进一步研[3]。POF归属于中医学“经闭”“血枯”“经水早断”“不孕症”等范畴,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色对本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优势。“女子以肝为先天”乃叶天士首先提出,是其对历代医家观点的进一步总结,强调了肝与女子的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女子以肝为先天”的观点,对POF从肝论治进行如下探讨。

1 POF的病名认识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记载:“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一达于左,一达于右。”“两歧”被认为是目前已知文献中对卵巢最早的描述。古人认为“卵巢”能够储存卵泡和排出卵子,与藏泄功能类似,因此当属于“奇恒之腑”。“早衰”一词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文中指出“能知七损八益”,则可阴阳调和,身体强健,若“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古人对养生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2 “女子以肝为先天”思想概述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女子以肝为先天”看似与之相矛盾,实则不然。肾为先天,关键在于肾藏精,主司生长发育和生殖,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全过程皆有赖于肾精和肾气的充盈。《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女子七岁,肾气盛……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而“女子以肝为先天”是针对女子经、带、胎、产的生理病理特点而言,女性的一生离不开气与血,女子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藏血,强调妇科病从肝论治的重要地位。

“女子以肝为先天”的思想是历代医家不断充实积累而形成的结果。《灵枢·五音五味》有“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的记载,指出女子气有余、血不足的观点。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蕴藏着不少从肝论治妇科病的经验,如《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提出肝郁气滞致使“妇人咽中如有炙脔”,方用半夏厚朴汤行气疏肝解[

4]。宋代《妇人大全良方·调经门》指出妇人“以气血为本”的观点,丰富了“女子以肝为先天”的内涵。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的观点被认为是“女子以肝为先天”思想的雏形,颇具影响。朱丹溪《格致余论》认为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五志过极化火易伤肝阴,导致肝阳上亢,从而使肝火更盛、肝阴血更亏,提出了肝阴常不足、肝阳常有余的观[5]。直到清代,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正式提出:“女科病,多倍于男子,而胎产调经为主要……女人以肝为先天也。”其弟子肯定并延续了该思想。“先天”一词更体现出肝在妇科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后又有傅青主论治妇科病时,以养血柔肝解郁为治疗大[6],重用白芍,进一步印证了“女子以肝为先天”的思想,对后世妇科影响较大。

3 POF的辨证论治

从肝论治是中医药治疗POF的优势与特色。笔者对“女子以肝为先天”思想的理解概括为肝阴肝血常不足,肝气肝阳常有余,以下从肝阴、肝血、肝气、肝阳四个方面分而论之。

3.1 肝肾同补滋肝阴

肝阴即肝气中具有凉润、宁静作用的部分,肝肾阴阳之间具有互滋互制的联系,因此肝阴不足可从肾调,肝肾同补。肾阴是一身之阴的源头,“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肝阴有赖于肾阴的滋养,从而发挥滋养肝体的作用。肝肾同居下焦,肝为子,肾为母,若肾阴不足,母病及子,累及肝阴而出现肝肾阴虚。肝藏血,血生精,肾藏精,精化血,这被称为“精血同源”或“肝肾同源”。肝脏阴血可以滋养肾精,肾精也可促使肝血充盈。此外,肾的闭藏功能要与肝之疏泄相互协调,才能共同发挥作用。肝疏泄功能正常,气机条达,使肾的封藏开阖有度,月事按时以下,肾之闭藏也能防止肝的疏泄太过,气机升降失常,二者相互为用、相互制约。POF患者肝阴不足,肾精亏虚,临床上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潮热汗多为主要表现,治以滋肝补肾。有学[

7]将POF的病机总结为“情志乱”“肾精亏”,运用“调经促孕十三针”进行治疗,选用太溪、肾俞、太冲等穴位调补肝肾,临床疗效显著。另有学[8]以补肾调肝为大法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肝肾并重,兼顾后天,并顺应月经周期灵活用药,疗效明显。总之,POF的治疗应以补肾填冲为基,以疏肝养血为要,并注重调节阴阳平衡,方可达到延缓疾病发展、改善卵巢功能、纠正内分泌紊乱的效[9]

3.2 肝脾同调养肝血

肝血即肝脏所藏之血,肝与冲脉并称为“血海”,肝脏本身和诸形体官窍皆有赖肝血的濡养,女性经、带、胎、产、乳的生理过程极易耗伤阴血,导致阴血亏虚。肝与脾生理上相互依存,病理上相互影[

10]。肝血不足,应当注重调脾。其一,脾主运化,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化生气血,脾居“中央土以灌四傍”,从而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脾也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则气血充足,经血有源,脾不健运则气血亏虚,冲任失调,经血来源匮乏而出现闭经。正如《万氏妇人科》所说“妇人女子经闭不行……乃脾胃伤损,饮食减少,气耗血枯而不行”,《证治准绳·女科》亦有“妇人脾胃久虚……而致经水断绝不行”之说。脾运化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肝气畅达能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促进脾胃的运化;同时,脾胃升降正常,气血化生有源,也可使肝脏得到濡养,为肝气的疏泄奠定基础。病理上,当肝失疏泄,肝病传脾,导致脾失健运。反之,脾气亏虚也会影响肝之疏泄,即土壅木郁。其二,脾主统血,肝主藏血,肝脾协调能够共同维持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脾统摄血液的功能归根结底是气的作用,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血液的循行输布有赖于气的推动和调控,气行则血行。若脾气虚弱、统血无权则出血,从而导致肝血不足,故应注重肝脾同调以养肝血。对于POF患者,有学[11]予八珍汤治疗,气血双补,同时加入丹参、泽兰等活血药物,使补而不滞,血海充盈,胞宫得养。或以酸甘之白芍养肝柔肝,配当归滋养肝血,或用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等益气健脾之药,健脾气,调经[12]

3.3 疏肝解郁调肝气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高压力的环境已是常态,与男子相比,女子更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凡此种种都会导致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胸中,这对女性的卵巢功能产生了一定的损害。正如《素问·阴阳别论》所言“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认为女子情志不畅,心中委屈憋闷,日久肝郁,影响气血运行而出现闭经,故说女子肝气常有余。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疏泄功能正常,则全身气机通畅无阻,脏腑经络等活动才能有序进行。反之,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气机升降失常,患者多伴胸闷心烦、精神抑郁、两胁胀痛、时常叹气、脉弦等表现,治疗应以疏肝解郁为主。韩氏夫[

13]在对POF患者进行治疗时,考虑当今女性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常佐以行气开郁、养血柔肝的药物以达通调气机之目的。也有学[14]认为,肝气主生发、喜条达,各种因素导致的情志失调,肝失疏泄,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从而导致POF的发生,故应当重视从肝论治。此外,肝与情志变化也息息相关,“肝气虚则恐,实则怒”“怒则气上”“怒伤肝”,若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体内,则可发为此病。正如《万氏妇人科》所言:“忧愁思虑,恼怒怨恨,气郁血滞而经不行。”因此,治疗时可运用中医情志疗[15],通过与患者的心灵沟通,找出病结所在,再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引导其进行情绪的宣泄,治疗效果显著。也可采用中药周期疗法结合情志疗法对POF患者进行治[16],顺应女性月经周期变化及中医“心身合一”的整体观念,通过语言的沟通、运动等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加以精神摄养法,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身心愉悦、脏腑功能协调的目的。

3.4 心肝同治清肝火

“气有余便是火”,肝为刚脏,肝郁日久化火,或肝阴不足不能制约肝阳终会导致肝阳上亢,故说肝阳常有余。肝阳化火,火性炎上,易袭阳位,肝火循经上扰心神,导致心肝火旺,因而可心肝同治以清肝降火。此外,肝为肾子,肝火旺盛会下劫肾阴,即子病及母,使得肾水不能上济于心,水火既济失调,阴阳不相顺接,同样会出现心火旺盛。肝郁气滞,气机不舒,心情抑郁,长期以往也会暗耗营阴,心气内结,心血不足,故血海不能按时充盈而见月经量少甚至闭经。正如《素问·评热病论》所言:“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再者,肝藏血,心主血脉,肝气畅达、心气平和则全身血液能够正常运行而不溢出脉外,若肝郁化火,心肝火旺,则煎灼脉道,终致血液黏稠,运行无力,瘀血阻滞。血瘀是促使POF发生的一个重要环[

17],瘀血长期阻滞体内会进一步耗伤气血,终致冲脉血枯,新血难生,月水难下,从而引发此病。临床中患者常伴有急躁易怒、目赤头痛、心烦、口干口渴、眩晕耳鸣、大便秘结等表现,应治以清肝火、泻心火。临床治疗中,肝火旺盛者常用夏枯草以清肝胆郁火、平抑肝阳,用青蒿清泄血分伏热,用牡丹皮清肝泻火、活血散瘀通经,用金银花清“肝家血虚热[18]。而对于因精神紧张导致心神不宁、心火上炎的POF患者,治疗时可结合月经周期节律调节法,以治心为主,清心降火,滋养心[19]

4 小结

现代社会POF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且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20],因此寻求高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迫切。西医方面,仍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但容易复发,远期效果不理[21],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从整体出发,以辨证论治为主,众多研究表明中医对POF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长效性明显。中医认为肝与女子的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肝阴肝血常不足,肝气肝阳常有余,基于“女子以肝为先天”的思想,强调从肝论治POF,兼顾肾、脾、心三脏,能够在根本上把握POF的病机特点,从而改善患者的卵巢功能,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GHAHREMANI-NASAB M, GHANBARI E, JAHANBANI Y, et al. 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 and tissue engineering[J].J Cell Physiol,2020,235(5):4217-4226. [百度学术] 

2

SULLIVAN SD, SARREL PM, NELSON LM.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in young women with 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 and early menopause[J]. Fertil Steril,2016,106(7):1588-1599. [百度学术] 

3

张 兵,刘金星.卵巢早衰的中西医临床研究及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29(32):3643-3648. [百度学术] 

4

谭 程,李晓君.“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源流及临床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0,17(4):30-31. [百度学术] 

5

朱近人.论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6):1461-1463. [百度学术] 

6

李仁杰,王慧杰.《傅青主女科》养血柔肝解郁法治疗妇科病解读[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4):444-446. [百度学术] 

7

孙承颐,房繄恭.房繄恭“调经促孕十三针”治疗卵巢早衰经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9):1403-1405. [百度学术] 

8

付寒雪,黄文玲.金哲从肝肾论治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经验[J].江苏中医药,2021,53(12):19-21. [百度学术] 

9

叶金飞,李茂飞,曾丽华,.朱玲从肝肾论治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2):293-296. [百度学术] 

10

魏鹏辉,江一平,邓陈英.“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实质[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11):2732-2733. [百度学术] 

11

陈学奇,葛蓓芬.卵巢早衰的中医治法体会[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10):703-704. [百度学术] 

12

苏先芝,史 云,罗明理,.从肝脾肾论治卵巢早衰临证用药撷粹[J].江苏中医药,2020,52(7):38-41. [百度学术] 

13

韩延华,耿甜甜,韩亚光.韩氏妇科基于“肝肾学说”理论治疗卵巢早衰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12):7177-7179. [百度学术] 

14

陈家旭,刘 群,寇美静,.中医药从肝论治卵巢早衰的理法方药观[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6):1916-1919. [百度学术] 

15

陈 玲,王小云.中医心身同治方案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妇女月经失调的临床疗效[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4,30(4):514-516. [百度学术] 

16

张丽霞,陈浩波,胡慧娟,.中药周期疗法结合中医情志疗法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早衰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2):1130-1133. [百度学术] 

17

李淑丽,薛 辉.卵巢早衰的中医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1):70-72. [百度学术] 

18

郭 婧,肖 潇,姚海洋,.滕秀香教授从肝论治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经验[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9,47(7):876-877. [百度学术] 

19

王 静,夏桂成.夏桂成从“心-肾-子宫轴”学说论治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经验[J].中医杂志,2018,59(7):554-557,576.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