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刊加载中。。。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从《本草图经》米部特色谈守正为民精  PDF

  • 黄雨轩 1
  • 陈学勤 2,3
1.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2.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3); 3.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最近更新:2023-09-07

  • 全文
  • 图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
  • 出版信息
目录contents

摘要

依据《本草图经》米部卷收录的内容,从鉴定翔实、引经据典、本草博物、注重服食禁忌、民生农事的编撰特色阐释守正为民精神。守正为民精神体现在守道德之正、守文化之正、守正创新、爱民为民及以民为本中。米部卷的收录与编撰特点反映出苏颂守正为民的精神,继承发扬苏颂精神,有利于弘扬中医药文化。

※ 基金项目 厦门市科学技术局医疗卫生指导性项目(No.3502Z20214ZD1001)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原福建路泉州同安县(今厦门同安)人,是北宋时期的道德模范、宰相与杰出科学家,在天文、机械制造、药学等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作为百科全书式的历史人物,苏颂不仅在古代作出了丰富的物质贡献,也给现代社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

1]

《本草图经[

2]是嘉祐三年间苏颂奉诏在全国性大规模药物普查后,耗时三年所编修的一部本草学专著。由于当时距首次全国性药物大普查已有约四百年,《新修本草》中的“药图”与“图经”部分在宋朝之后大多已无迹可[3],《本草图经》的问世是中草药学专著历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为后世本草学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草图经》全书合计二十一卷,米部卷位于第十八,共收编26味药物。米部卷中的药物不仅包括产地出处、品种考证、种采时节、药食作用、临床古籍使用,更细致到民生农事和文化习俗。本文以与民生百姓最相关的米部为视角,试从该卷特色谈苏颂守正为民精神,发扬苏颂留给后世的精神文化。

1 鉴定翔实,守道德之正

米部卷的26味药物鉴定详尽,描写细致,本草附图翔实可考。关于产地分布的记载,药物多生于“上党川泽”“中原川谷”“泰山川谷”的山川河谷,常出现“处处有”“园圃所种”“皆能种”等字词,说明收录的药物分布广泛,很多都是常见的五谷杂粮植物,可以在园圃种植,极大程度地贴合了民众生活。

药图本草的收录方式在《本草图经》刊发后开始流行,图文并茂的性状描写也是米部卷的一大亮点。药与图的结合写实地描绘了原植物的特点,既富含严谨的科学性,也具备图画的艺术性,按照苗、叶、茎、花、实、子、穗等顺序对形状、大小、颜色详细描述,对特有的性状特点加以强[

4]。例如,关于生大豆的条文记载:“黑者入药,白者不用。其紧小者为雄豆,入药尤佳。”强调颜色为黑的大豆入药,种形紧小的雄豆入药效果更好。关于粱米的条文记载:“青粱壳穗有毛,粒青,米亦微青……黄粱穗大,毛长,壳,米俱粗于白粱。”从颜色、大小、穗毛等局部特征对粱米的不同品种加以区分,形象地反映了药物的整体性状、分类特征等,对指导用药具有参考意义,也与《本草图经》修撰的初衷“使后人用药知所依据”契合,为世人提供了翔实的资[5]

对于颇有争议的药物,苏颂将各种观点罗列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关于胡麻的条文中对“胡麻”与“巨胜”两个名称的品种考究,陶隐居与苏恭认为从茎、叶的不同特征判断两者是异物异名,而苏颂罗列其他观点进行论证“疑本一物,而种之有二”,认为两者是同物异名。最后苏颂提出“然胡麻今服食家最为要药,乃尔差误,岂复得效也”,认为胡麻作为现今使用极广泛的一味药,若鉴别错误如何使其发挥疗效,强调了溯清基原的重要性。

《本草图经》作为古代描述生药的一部专著,通过全国性药物大普查发展了中国古代药学,生动翔实的药图与文字对现代本草考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古代生药学的一大里程[

6]。苏颂参与编修时不局限于传统考证,而是在事实基础上溯源回流,考证精神求真务实,对有疑义的说法求同存异,守道德之正。

2 引经据典,守文化之正

据统计,《本草图经》中所援引的书籍共225种、人名26[

7],援引宋之前的医药经典等古书150[8]。米部26味药中所参考的文献去重后共有20种书籍,包括《尔雅》《广雅》《说文解字》等解字的训诂学书籍,《近效方》《传信方》《独行方》《肘后方》《兵部手集方》等医经、医方类著作。如关于稻米的条文记载:“《尔雅》云:稌,稻。《说文解字》云:沛国谓稻为糯。秔,稌属也。《字林》云:糯,黏稻也。秔,稻不黏者。今人呼之者,如《字林》所说也。”通过引用字词解释将秔稻与糯稻的种类明确,溯源工作有迹可循;引用众多医经与医方详尽记载药物的使用,涵盖适应证、服法、使用疗程、注意事项、案例分享。如关于油麻的条文记载:“《近效方》:疗大风疾,并压丹石热毒……用消石一大两,生乌麻油二大升……细进火煎之,其药未熟时气腥,候香气发,即熟。”详述其病因、病症表现、配伍用药和煎煮方式,“患大风者……日服一大合,病人力壮,日二服”“若丹石发,即不用此法”。对服法、使用剂量、使用疗程也有记载,强调服药的剂量与适应证需因体质及病程而异。关于胡麻的条文还记载:“《传信方》:蚰蜒入耳,以油麻油作煎饼,枕卧,须臾蚰蜒自出而瘥。”用临床实例说明油麻可用来治疗蚰蜒入耳的病症,增强了说服力。

除了引用书籍外,不乏收录了许多实用且确有疗效的民间经验方。例如,关于生大豆的条文记载:“今江南人凡得时气,必先用此方服之。”关于赤小豆的条文记载:“昔有人患脚气,用此豆作袋置足下,朝夕辗转践踏之,其疾遂愈。”

《本草图经》蕴含了中医药历史文化的发展,苏颂将众多优秀的传统著作、蕴含古人智慧的经验方汇编保留其中,包括部分已随时间的流逝丢失的著作文[

9]。苏颂及其所载的《本草图经》对于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学文化保护并发展,守传统古籍之正,以传后世。

3 本草博物,守正创新

《本草图经》是历史上将药物学完全纳入博物学轨道的中医药本草专著,时代的多文化融汇在其中有生动的体[

10],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范畴,也涵盖社会科学的内容。米部卷的26味药中便有关于宗教民俗、乡土文化等记载,例如,关于胡麻的条文记言“道家多食之”。道家思想在宋朝极为盛行,宗教文化渗入民众生活,关于稷米的条文记载“五谷不可遍祭,故祀其长以配社”“今人不甚珍此,惟祠事则用之”,稷米古被称为五谷之长,现只用来行祭祀仪式,祭祀文化在中国历代各朝均有记载,以食物为祭品的祭祀文化是最原始的祭祀方式。关于丹黍米的条文云:“古之定律,以上党黑牡秬黍之中者累之,以生律度量衡。”通过“累黍”的方式定义了度量衡,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苏颂将药物学的本草推到博物学的新阶段,助推了博物学专著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一位中国科技史上独得七项世界第一的科学家,其将时代文化融汇记载,展现出北宋科技发展的高峰,守本草文化之正,创本草发展之新。

4 爱民为民,注重服食禁忌

药食同源,发挥两用是米部的特色之一。作为粮食作物的米部,苏颂对其进行收录时仍以其药用价值为[

11]。如关于小麦的条文云:“屑平胃,止渴,消食。蘖,化宿食,破冷气,止心腹胀满。”小麦既可做成面食,其水渍的分枝可以用来消食破冷气。苏颂对这些米部药物的服食禁忌记载也十分具体,现将米部卷中所提及的药用价值与服食禁忌整理于表1表1中所列药材的作用功效多与利下焦有关,性味多寒凉,提醒不可多服与久服,符合中医药治疗原则,对于指导民众食疗保健具有实用意义。

表1  《本草图经》中米部药材药用价值及服食禁忌记载
序号药材药用价值服食禁忌
1 油麻 灌肠胃,行风气 久食消人肌肉
2 麻蕡、麻子 主七伤,利五脏 多食令人狂走
3 大豆黄卷 作药使,杀乌头毒 多食令人体重
4 荞麦 实肠胃,益气力 多食动风气,令人晕眩
5 罂子粟 利大小肠 多食动膀胱气

《本草图经》全书中对于“毒”字的记载出现了367次,根据毒性分为七大类。米部卷中出现有标为“无毒”项下的油麻与“有毒”项下的小麦、大麦,进一步规范发展了本草典籍中毒性药物的分类,对中医临床合理安全用药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

12]

苏颂在米部卷中生活化且细致描述的撰写风格,向百姓强调米部虽为粮食作物,但也应用之有度,注重服食禁忌,体现出其爱民为民,将百姓民生放在首位的精神。

5 以民为本,细至民生农事

张同[

13]通过总结古代官修本草的编辑,认为《本草图经》与同时期的《嘉佑本草》相比更侧重于实际知识的集合。纵观米部26味药物,苏颂对其描述细至种植采收、作物纺布、耕地效益、优质农种的选择等民生农事。现将这些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记载整理如下,以体现苏颂对米部卷药物的描述特色,见表2

表2  《本草图经》中米部药材民生农事特色记载
序号药材民生农事特色记载
1 胡麻 皮亦可作布,类大麻。
2 麻蕡、麻子 绩其皮以为布者。麻蕡,七月七日采。麻子,九月采,入土者不用。农家种麻法,择其子之有斑纹者,谓之雌麻,云用此则结实繁。它子则不然。
3 小麦、大麦 地暖处亦可春种之,至夏便收。然比秋种者,四气不足,故有毒。
4 粱米 大抵人多种粟,而少种粱,以其损地力而收获少。
5 丹黍米、秫米 出北间,江东亦时有种,而非土所宜,今京东西、河、陕间皆种之。黏者为秫,可以酿酒;不黏者为黍,可食。
6 稷米 今出粟米处皆能种之。农家种之,以备他谷之不熟,则为粮耳。
7 罂子粟 圃人隔年粪地,九月布子,涉冬至春始生,苗极繁茂矣。不尔种之多不出,出亦不茂。俟其瓶焦黄,则采之。

表2提到关于“种植的采收时节”,如麻子在九月采收,但入土的麻子不用,李时珍也记载“麻子入土者杀人”;春种夏收的大麦、小麦质量不如秋天种植;解决罂子粟种植困难的方法是在隔年的粪地上九月撒种,到了春天便生长繁茂,等其种子焦黄再进行采摘,提醒农民撒种、采收的注意事项。关于“耕地的效益”,提到相比于粟米,粱米的种植收益较低、耗损地力。关于农民所关心的“优质农种的选择”亦在此中有所描述,如麻子选择有斑纹的雌种子才能收得繁实。还有一些极贴近生活的描述,如胡麻可纺布、秫米可酿酒等。

苏颂以民为本的精神在这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以百姓利益出发,身居高位仍忧民爱民,“民本理念”诠释了“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的深刻内涵。

6 小结

本文选取《本草图经》中与百姓生活最贴近的米部卷,概括出该卷鉴定翔实、引经据典、本草博物、注重服食禁忌与细载民生农事的编撰特点,从中总结了苏颂的守正为民精神体现在守道德之正、守文化之正、守正创新、爱民为民、以民为本,将苏颂守正为民精神传承发扬,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本草图经》所蕴含的宝贵财富,助推中医药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管成学. 苏颂精神长青[M]. 江苏江苏大学出版社202023-35. [百度学术] 

2

苏 颂. 本草图经[M].尚志钧,辑校.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75-589. [百度学术] 

3

傅维康. 世界药学史上之创举:唐代药物大普查和《新修本草》[J]. 医古文知识2000174): 28-29. [百度学术] 

4

彭华胜黄璐琦.《本草图经》果部、菜部、米部药图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204524): 6065-6071. [百度学术] 

5

夏循礼. 读《本草图经》序,仰苏颂本草撰述思想[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20496): 524-526. [百度学术] 

6

金 丽.福建医家苏颂《本草图经》学术成就探颐[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213):24-27. [百度学术] 

7

孟永亮. 北宋校正医书局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百度学术] 

8

闫 琪.从《本草图经》看苏颂对祖国药物学的贡献[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201):18-19. [百度学术] 

9

胡亚男赵树明李 萍. 《本草图经》果部药物研究特色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2): 1691-1692. [百度学术] 

10

蔡景峰.承先启后的《图经本草》[J].吉林中医药1991133):1-4. [百度学术] 

11

蒋诗情黄泽豪. 《本草图经》菜部品种特色及其临床中药学意义[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20496): 518-523. [百度学术] 

12

李 强方志娥程 诚.基于临床中药安全观的“毒”-“效”药物研究及实践:以《本草图经》为例[J].中草药2022531):270-277. [百度学术] 

13

张同君.古代官修本草的编辑与出版历史经验[J].中医文献杂志2002202):1-4.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