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选择某小学一年级342名学生,以班为单位,分成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观察期为佩戴香囊期3个月和摘除香囊期2个月,比较两组小学生在这两个期间感冒发生率及发病后临床症状的差异,探索小学生佩戴中药香囊预防感冒的效果。
两组在香囊佩戴期间感冒发生率、临床症状积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香囊摘除期间,两组感冒发病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鼻塞、流涕、头痛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基金项目 上海市松江区科技攻关项目(医疗卫生类)(No.224不完整)
感冒是感受风邪,引起肺卫失调的常见外感性疾病。《素问·骨空论》云:“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感冒一般分为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前者症状轻,一般可自愈;后者症状重,且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和传染性。本病虽为自限性疾病,但儿童机体免疫屏障尚未健全,易传易变,如遇气候变化、调护失当则易变生他疾,加至近三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病毒不断变异,传染性不断增强,导致人群普遍易感,故目前在全球流行的时行感冒和普通感冒夹杂的大环境下,如何对学龄期儿童这一弱势群体做好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医外用疗法在预防感冒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因其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小,易被小学生接受,故研究小学生佩戴香囊预防感冒具有可行性和一定的实用价值。佩戴香囊属于中医的香佩疗法,其源自中国古代的“衣冠疗法”,是通过药物挥发的芳香气味、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和对局部经络穴位的刺激来防治疾病的一种外用疗
样本量估算:根据前人的成果,中药香囊干预组(Pe)有效率89%,对照组(Pc)有效率77%,干预组和对照组按同等数量匹配样本,(取单侧检验,α=0.05,1-β=0.80),根据计数资料样本计算,本研究的样本数n=(uα+uβ)2(1+1/K)P(1-P)/(Pe-Pc)
为了避免戴香囊班级的中药气味影响对照的班级,所以把处于一楼的一年级教室相连的1、2、3、4班统一设为干预组,处于二楼的一年级教室相连的5、6、7、8班设为对照组。
佩戴自制中药香囊:把中药藿香、佩兰、石菖蒲、苍术、艾叶,用中药粉碎机分别打成粗药粉,然后按1∶1∶1∶1∶1的比例配置粗药粉,充分混匀后装入中号茶包(10 g),茶包装入香囊空袋备用,茶包和香囊均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在每位受试学生书包侧面各放置一个防感香囊,每4 w换一次香囊内部中药茶包,余生活、学习如常。其间出现感冒症状,及时扫码填写感冒调查问卷,课题组成员及时跟进记录感冒发病情况。观察期分为佩戴香囊期3个月(2021年10月8日—2022年1月7日)和摘除香囊期2个月(2021年1月8日—2021年3月7日)
香囊佩戴期(前3个月)两组感冒发病率比较,干预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香囊摘除期(后2个月)两组感冒发病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
组别 | 总人数 | 感冒人数 | 发病率(%) |
---|---|---|---|
干预组 | 171 | 20 | 11.70 |
对照组 | 171 | 37 | 31.62 |
注: 两组间比较,
组别 | 总人数 | 感冒人数 | 发病率(%) |
---|---|---|---|
干预组 | 171 | 27 | 15.79 |
对照组 | 171 | 39 | 22.81 |
注: 两组间比较,
香囊佩戴期(前3个月)两组在发热、恶寒、流涕、咽痛、咳嗽、口渴、鼻塞、肢体酸痛、头痛方面的症状积分比较,干预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汗出方面两组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香囊摘除期(后2个月)两组在鼻塞、流涕、头痛方面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发热、恶寒、咽痛、咳嗽、口渴、肢体酸痛、汗出方面的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
感冒症状 | 干预组 对照组 | P值 | |
---|---|---|---|
发热 恶寒 流涕 咽痛 咳嗽 口渴 鼻塞 肢体酸痛 头痛 汗出 |
0.08±0.38 0.07±0.32 1.15±0.75 0.09±0.36 0.70±0.80 0.02±0.17 0.16±0.50 0.04±0.23 0.05±0.24 0.03±0.20 |
0.24±0.7 0.22±0.5 1.76±0.9 0.20±0.5 1.16±0.7 0.15±0.4 0.38±0.8 0.20±0.5 0.20±0.5 0.07±0.32 |
0.008 0.004 0.012 0.016 0.037 0.000 0.003 0.000 0.001 0.155 |
注: 与干预组比较
感冒症状 | 干预组 对照组 | P值 | |
---|---|---|---|
发热 恶寒 流涕 咽痛 咳嗽 口渴 鼻塞 肢体酸痛 头痛 汗出 |
1.15±1.03 0.78±0.80 1.15±0.60 0.81±0.62 0.70±0.72 0.44±0.64 1.04±0.52 0.48±0.75 0.48±0.64 0.30±0.47 |
1.21±1.08 0.97±0.90 1.82±0.9 1.13±0.66 0.46±0.56 0.64±0.63 1.74±0.9 0.85±0.84 0.97±0.6 0.18±0.45 |
0.831 0.366 0.001 0.056 0.129 0.219 0.001 0.076 0.003 0.311 |
注: 与干预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