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2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51例采用揉捏牵转法推拿,观察组51例增加中药熏蒸。对比两组患儿康复效果、颈部被动关节活动度、局部肿块。
观察组患儿面部畸形度、超声检查结果、肌肉紧张度、头部倾斜度、颈部活动度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患侧旋转角度、健侧侧屈角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肿块厚度、肿块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
小儿斜颈指患儿头部倾斜向一侧,同时向对侧旋转的畸形统称。先天性肌性斜颈是斜颈中最常见的类型,患儿可表现为颜面向对侧旋转、头歪向患侧、颈部肌肉硬结等,若斜颈长期未得到纠正,可导致面部变形、脊柱侧弯、斜视等并发症的出
纳入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于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02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组。对照组51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龄1~11个月,平均(5.87±1.09)个月;头倾斜方向:左侧30例,右侧21例;分娩方式:足月顺产27例,剖宫产24例。观察组51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1例;年龄1~11个月,平均(5.94±1.13)个月;头倾斜方向:左侧28例,右侧23例;分娩方式:足月顺产25例,剖宫产26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20200108)。
予揉捏牵转法推
分别于干预前1
d、干预3个月末进行评价。
参考《小儿骨科学
两组患儿均无脱落情况发生。
干预前,两组患儿面部畸形度、超声检查结果、肌肉紧张度、头部倾斜度、颈部活动度分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面部畸形度、超声检查结果、肌肉紧张度、头部倾斜度、颈部活动度分值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
组别 | 面部畸形度 | 超声检查结果 | 肌肉紧张度 | 头部倾斜度 | 颈部活动度 |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0.97±0.14 |
2.18±0.2 | 0.63±0.12 |
1.48±0.1 | 0.42±0.09 |
1.45±0.3 | 0.42±0.08 |
1.48±0.2 | 0.81±0.17 |
1.61±0.2 |
观察组 | 0.99±0.15 |
2.54±0.2 | 0.65±0.14 |
2.06±0.2 | 0.41±0.10 |
1.92±0.3 | 0.40±0.09 |
1.92±0.3 | 0.78±0.20 |
2.05±0.3 |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患侧旋转角度、健侧侧屈角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患侧旋转角度、健侧侧屈角度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
组别 | 患侧旋转角度 | 健侧侧屈角度 |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56.07±5.16 |
84.17±3.2 | 51.36±4.94 |
66.19±3.9 |
观察组 | 55.62±5.08 |
90.04±2.0 | 50.87±5.07 |
71.25±2.8 |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儿肿块厚度、肿块面积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肿块厚度、肿块面积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
组别 | 肿块厚度(mm) | 肿块面积(m |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8.23±1.61 |
0.92±0.2 | 228.08±16.87 |
3.52±0.8 |
观察组 | 8.09±1.74 |
0.41±0.1 | 226.19±18.52 |
1.70±0.3 |
注: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儿科常见的疾病,病因包括怀孕期间胎位不正血管受挤、分娩损伤等,导致血管痉挛,肌肉缺血,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变性、增生,从而发
先天性肌性斜颈可归属于中医学“筋缩”的范畴,如《圣济总录》曰:“春遇此者为筋……屈而不伸是也。”其病机为小儿先天禀赋不足,加以分娩时导致气血逆乱,气血瘀滞,经络不通,导致颈项部经筋聚集,从而发
据研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肿块厚度、肿块面积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揉捏牵转法推拿联合中药熏蒸能够有效缩小患儿局部肿块,优于单纯应用揉捏牵转法推拿。分析其原因为:揉捏牵转法推拿能够通过牵拉旋转等被动活动,改善患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加速肿块吸收,缩小局部肿
综上所述,揉捏牵转法推拿联合中药熏蒸能够有效缩小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局部肿块,改善颈部被动关节活动度,提高康复效果,临床推广价值较高。但本研究还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如所纳入样本均来自于同一地区,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倚,尚需大数据研究考证。
参考文献
朱 琳,武恒敏,热比娅,等.肌肉牵伸技术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疗效及对胸锁乳突肌的影响[J].颈腰痛杂志,2021,42(6):909-910. [百度学术]
罗先勇,陈新让,王家祥.先天性肌性斜颈再手术12例临床分析及预后[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23):1782-1785. [百度学术]
温冰一.手法推拿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疗效及对局部肿块和肌肉超声弹性成像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4):3397-3400. [百度学术]
潘少川.实用小儿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88-190. [百度学术]
马鸿杰.揉捏牵转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51(2):241-243. [百度学术]
贾卫斗,程开明,宋洁富.小儿骨科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150-152. [百度学术]
刘桂亭,孙合圣,王维照,等.推拿按摩联合曲安奈德与泼尼松龙交替局部注射 治疗先天性斜颈69例[J].安徽医药,2019,23(9):1879-1882. [百度学术]
汪城河,苏哲人,苏振民,等.A型肉毒毒素在先天性肌性斜颈治疗中的前瞻性应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22,31(1):1-5. [百度学术]
高福堂,曾帅丹,邱 鑫,等.推拿按摩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22,33(3):349-352. [百度学术]
刘 瑜,徐士象,熊 英,等.推拿结合疏经通督针刺法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30例[J].中国针灸,2020,40(4):423-424. [百度学术]
王亚飞,樊 艺,芮洪新,等.推拿联合超声波治疗早期重度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疗效[J].江苏医药,2020,46(12):1292-1294. [百度学术]
卢慧娜,何素蓉,曹 霞,等.推拿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先天性斜颈的效果及对彩超结果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9(3):385-389. [百度学术]
张春艳,张世卿.揉捏旋牵矫形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J].中医学报,2021,36(8):1640-1643. [百度学术]
岳远更,杨 博,郝 杰,等.中药熏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8,40(6):513-516. [百度学术]
杨晓颜,周 璇,毛 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0,26(8):897-902. [百度学术]
李 芊,吴效科.川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化学工程师,2020,34(1):62-64,44. [百度学术]
蒲忠慧,代 敏,彭 成,等.川芎生物碱的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20,31(8):1020-1024. [百度学术]
莫 琼,郝二伟,覃文慧,等.平性活血化瘀中药物质基础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1):205-216. [百度学术]
张玉昆,冯月男,孙思邈,等.中药不同组分在治疗血瘀证方面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10):220-226.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