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刊加载中。。。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四冲穴”阴中隐阳针法配合开窍醒神方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及调控S100B蛋白、VEGF水平的作用机制分析  PDF

  • 甘俊鹤 1
  • 王峰 2
  • 崔向武 1
1. 鹤壁市中医院康复科(河南 鹤壁 458030); 2. 鹤壁市中医院脑病科(河南 鹤壁 458030)

最近更新:2023-10-07

  • 全文
  • 图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
  • 出版信息
目录contents

摘要

目的

探索“四冲穴”阴中隐阳针法配合开窍醒神方在改善缺血性脑卒中(IS)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及调控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96例IS后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针刺组和针药组。两组均予Schuell语言训练,针刺组48例予“四冲穴”阴中隐阳针法,针药组48例增加开窍醒神方,治疗4 w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语言功能、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

结果

针药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高于针刺组77.08%(P<0.05)。两组治疗4周末书写能力、复述能力、阅读能力、听理解能力评分水平较治疗前升高,针药组高于针刺组(P<0.05)。两组治疗4周末S100β、NSE水平较治疗前降低,针药组低于针刺组;VEGF、Ang-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针药组高于针刺组(P<0.05)。

结论

“四冲穴”阴中隐阳针法配合开窍醒神方可调节IS后失语患者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改善语言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流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脑组织软化、坏死。目前,临床上对于IS后失语患者除常规Schuell语言训练外,针刺疗法亦较多应用,可改善言语不利症状,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恶心等不良反[

1]。《金针赋》中提及:“阴中之阳,先热后寒。深而浅,以六九之方,则先泻后补也。”提出了阴中隐阳针法。研究指出,中药疗法配合针刺治疗可调节IS后失语患者的语言表达水平,提升生活质[2]。本研究则在四冲穴”阴中隐阳针法的治疗基础上,配合开窍醒神方探究改善IS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及调控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oluble protein-100β,S100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鹤壁市中医院2019年7月—2020年11月96例IS后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针刺组和针药组。针刺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6.00±8.23)岁;病程45~73 d,平均病程(58.00±9.35)d;卒中部位为左侧21例,右侧16例,双侧11例。针药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45~68(57.00±8.16)岁;病程45~73 d,平均病程(57.00±9.42)d;卒中部位为左侧23例,右侧15例,双侧10例。两组基线资料经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鹤壁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申批号:20190710)。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

3]中IS的西医诊断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相关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经颅脑CT、MRI等检查确诊;(3)首次出现IS,存在明显的语言功能障碍,依据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CRRCAE)诊断为失语症;(4)神志清晰,发病前语言正常;(5)患者以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心肺系统疾病;(2)内分泌系统疾病;(3)肝肾功能不全;(4)其它原因引起的语言功能障碍;(5)精神异常。

1.5 剔除标准

(1)治疗期间未依照设定的诊治方案进行治疗者;(2)治疗期间进行其他对语言功能有影响的治疗而干扰疗效判定者;(3)纳入后所采集资料不全而影响疗效判断者。

1.6 终止标准

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或严重不良事件,如再次出现脑血管意外或者严重肺部感染者。

1.7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Schuell语言训练,0.5 h/次,3次/周。

1.7.1 针刺组

依据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针有深浅策》选用阴中隐阳针法,“四冲穴”的选择采用二井穴二原穴的配伍原则,行“四冲穴”阴中隐阳针法。选取关冲、中冲、太冲、神门穴,并对施针部位及施针手指常规消毒,具体为:对于关冲、中冲穴,应用左手拇食指揉压推按局部,采用三棱针迅速刺入,刺入深度为3~5 mm,并用力挤压,使少量出血,应用消毒干棉球对针孔进行按压。对于太冲、神门穴,采用一次性无菌毫针(0.30 mm×40 mm)针刺,待进针后,先于深层即刺入深度为0.8寸区域,紧提慢按六数,再于浅层即刺入深度为0.3寸区域,紧按慢提九数,不留针。上述操作手法持续操作5次,然后出针。针刺1次/d。

1.7.2 针药组

增加开窍醒神方,药物组成:黄芪30 g,苏合香20 g,石菖蒲20 g,川芎15 g,牛膝15 g,瓜蒌9 g,地龙9 g,当归9 g。上述方药加水煮沸,煎煮至400 mL,分2次早晚饭后温服,1剂/d。

两组均持续治疗4周。

1.8 观察指标

1.8.1 临床疗效

比较两组治疗4周末临床疗效。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补英语全称,BDAE)对失语症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包括0~V级,等级越高表示失语症严重程度越轻。显效为干预后BDAE分级提高不小于2个等级;有效为干预后BDAE分级提高1个等级;无效为干预后BDAE分级提高小于1个等级。临床总有效率为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之和与总例数的百分比。

1.8.2 语言功能

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末语言功能。参照《失语症》中疗效判定标准对语言功能评估,包括书写能力、复述能力、阅读能力、听理解能力4项,每项分数0~100分,分数越低表示语言功能恢复效果越差。

1.8.3 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

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末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 mL,3700 r/min离心14 min,分离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法测定S100β、VEGF、血管生成素(Ang-2)以及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水平。

1.9 统计学方法

参照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比较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针药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高于针刺组77.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IS后失语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临床总有效
针刺组 28(58.33) 9(18.75) 11(22.92) 37(77.08)
针药组 34(70.83) 11(22.92) 3(6.25) 45(93.75)

注:  补充

2.2 语言功能

两组治疗4周末书写能力、复述能力、阅读能力、听理解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升高,针药组高于针刺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IS后失语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比较(x¯±s,分)
组别书写能力复述能力阅读能力听理解能力
治疗前治疗4周末治疗前治疗4周末治疗前治疗4周末治疗前治疗4周末
针刺组 21.00±3.76 50.00±4.28 19.00±2.87 44.00±3.16 20.00±3.57 60.00±4.73 20.00±2.85 56.00±3.14
针药组 20.00±3.83 59.00±4.85 18.00±3.02 53.00±4.62 19.00±3.64 70.00±5.16 21.00±3.04 63.00±3.78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P<0.05;补充组间比较

2.3 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

两组治疗4周末S100β、NSE水平较治疗前降低,针药组低于针刺组;VEGF、Ang-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针药组高于针刺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IS后失语患者治疗前后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x¯±s
组别S100β(ng/mL)VEGF(ng/L)Ang-2(ng/L)NSE(ng/mL)
治疗前治疗4周末治疗前治疗4周末治疗前治疗4周末治疗前治疗4周末
针刺组 2.38±0.53 1.62±0.35 268.34±23.62 329.24±19.31 23.56±4.27 31.52±4.63 31.16±6.23 22.08±5.35
针药组 2.42±0.49 1.03±0.28 267.92±24.28 371.36±20.25 22.82±4.53 38.24±4.91 30.95±6.31 17.42±5.21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P<0.05;补充组间比较

3 讨论

IS后,若病变累及语言中枢,患者可出现语言障碍。现临床上针对IS后失语患者的康复治疗常采用针刺疗法,可改善语言障碍,但临床远期效果不明显。研究表明,中药疗法可提升IS后失语患者语言沟通能力,改善认知功[

5]

《针灸大成·针有深浅策》曰: “先热后寒者,是阴隐于阳也”。而中风的发病最根本原因是体内阴精的不足,阴虚引起阳盛则热,外邪耗伤阳分则寒。根据杨继洲阴中隐阳之法,其主要治疗要点为阴不足之人发病先热后寒,施以阴中隐阳之法,先泻后补。《难经·六十六难》曰:“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指出了原气通过三焦而输布于五脏六腑,《难经》亦言“五脏六腑之有病者,取其原也”,故配穴选用肝经与心经的原穴。其中,神门为手少阴心经上的原穴,该穴与通里穴位置相近,具有利喉舌作用;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采用阴中隐阳针法,可调气息风、宁心安神,对IS的脑缺血状态具有调节作用,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语言障碍症[

6]。本研究采用开窍醒神方,药理研究指出,瓜蒌水煎液调节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脑缺血状态,降低语言中枢损伤;牛膝中的三萜皂苷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改善脑缺血状态,减轻语言中枢神经损害,改善语言障碍症[7]。研究显示针药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表明“四冲穴”阴中隐阳针法配合开窍醒神方可改善语言障碍,提高临床疗效。

结果显示针药组治疗4周末书写能力、复述能力、阅读能力、听理解能力评分高于针刺组,表明“四冲穴”阴中隐阳针法配合开窍醒神方可改善语言功能。《黄帝内经》曰:“心开窍于舌”指出了IS后失语的发生与心有着密切联系,清代张志聪言:“音声之器,在心为言”,因此选取了心包经腧穴。而《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曰:“所出为井”,指出了井穴为精气流出的部位。故选取关冲、中冲穴分别归属于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均为井穴,采用阴中隐阳针法,先泻后补,发挥开窍利喉舌的作用,但由于部分患者痛觉较为敏感,致使其临床配合度不高,导致对语言功能的调节效果一[

8]。联合开窍醒神方,方中石菖蒲水煎液可提高胆碱乙酰化转移酶的活性,推动乙酰胆碱合成进程,利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间平衡状态的维持,促使神经功能的灵活性得以增强,使得脑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程度增强,减轻语言中枢的受损程度,利于语言功能的改善;当归水煎液可促进VEGF的高表达,对缺血的神经元凋亡发挥抑制作用,且其含有的当归多糖可促进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可改善造血微环境,调节脑部缺血状态,降低对语言中枢神经的损伤;地龙水煎液可降低大脑局灶性缺血损伤,避免神经元凋亡,减轻对语言中枢神经的损害,调节语言功[9]

应用二井穴二原穴的配伍原则,选取“四冲穴”,并采用阴中隐阳针法,先泻后补,改善中风症状,减轻神经损伤,间接调节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但部分患者在针刺治疗时,可能出现胸闷、恶心等不良反应,影响疾病预[

10]。在开窍醒神方中,苏合香中的安息香酸、α-松油醇等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且其能下调Toll样受体9的表达,促使氧化应激得以有效控制,利于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川芎中的川芎嗪可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抑制丙二醛合成,发挥抗氧化作用,避免神经损害;黄芪中的黄芪多糖可上调铁血红素氧合酶-1蛋白表达,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调节神经损伤标志物水[11]。结果发现针药组治疗4周末S100β、NSE水平低于针刺组;VEGF、Ang-2水平高于针刺组,表明“四冲穴”阴中隐阳针法配合开窍醒神方可调节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

综上所述,“四冲穴”阴中隐阳针法配合开窍醒神方治疗IS后失语患者,汇聚了《黄帝内经》和《针灸大成》针刺补泻理论的思想精华,是古典针灸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并将针刺与中药结合,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更有效地改善语言功能,调节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改善语言障碍症状,疗效优于“四冲穴”阴中隐阳针法治疗,避免在单纯针刺治疗期间部分患者因需定期至医院针刺治疗产生消极懈怠心理对临床效果的影响,在IS后失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但由于研究时间相对较短,样本选取量较为有限,治疗效果有待更多研究加以观测,需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作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柳 刚孙健健杨 骏. “醒脑开喑法”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失语症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2019394): 355-358. [百度学术] 

2

鲍鑫鑫刘 林梁秀丽. 益肾化痰汤配合醒脑开喑针刺疗法提升脑卒中后失语症的疗效及护理质量效果研究[J]. 四川中医2020381): 202-205. [百度学术]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彭斌.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99): 666-682. [百度学术]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 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99. [百度学术] 

5

张莎莎肖婷婷沈凤梅. 针药联合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62例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205212): 58-61. [百度学术] 

6

鲍 文穆燕芳谢财忠. 督脉针刺合舌三针辅助言语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J]. 针灸临床杂志2020366): 32-35. [百度学术] 

7

黄 燕任晓露石 浩. 化痰解语汤结合四冲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症的疗效及护理效果观察[J]. 四川中医2020386): 133-136. [百度学术] 

8

陈 林胡明才肖 宇. 四冲穴阴中隐阳刺法结合益肾化痰汤辅治脑卒中后失语症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362): 185-186. [百度学术] 

9

卢 英廖炼炼梁 辉. 针药并用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99): 1138-1142. [百度学术] 

10

李 丽黄培冬栾 莎. 管氏舌针结合颅底七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症的临床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11): 5851-5854. [百度学术] 

11

廖春华刘朝晖何珊珊. 脑血疏口服液联合语言训练治疗卒中后失语的临床疗效[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7): 1142-1144.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