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赵文海教授依据天池伤科流派所推崇的“肾主骨”及“从血论治”思想,提出了本病多因虚致瘀,“肾亏骨损,经脉瘀阻”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气血与肝肾亏虚是颈椎病的致病基础。其采用益肾活血强筋法治疗颈椎病,临床上取得卓著成效,值得进一步继承和推广。
※基金项目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发〔2017〕29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科专病循证能力提升项目(No.2019XZZX-GK006);吉林省中医药科技项目(No.2019025)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的相邻结构病理改变(椎体骨质增生、小关节错位、韧带肥厚钙化),致使周围组织结构(神经、血管等)受压,并出现与影像学改变相应的临床表现的疾
赵文海教授乃天池伤科流派第四代传承人,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其依据中医基础理论并结合自身诊疗经验,提出本病多因虚致瘀,“肾亏骨损,经脉瘀阻”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气血与肝肾亏虚是颈椎病的致病基础。赵文海教授认为,本病多以肝肾气血不足、筋衰骨损为本,风寒湿邪侵袭、经脉瘀阻为标,并提出“益肾壮骨、活血强筋”的学术思想。笔者有幸跟随临诊,今将赵文海教授运用益肾活血强筋法诊治颈椎病的经验整理如下。
颈椎病归属于中医学“痹证”“项强”的范畴,多为虚实夹杂致病,为本虚标实之
赵文海教授认为,颈椎病的发病内与筋骨关系密切,外与风寒湿邪侵袭相关。筋骨筋脉受损,为风寒湿邪侵袭人体提供了条
《素问·五脏生成》载:“肾之合骨也。”《素问·痹论》言:“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己……内舍于肝。”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藏血。年老体衰加之劳累损伤,易致人体肝肾亏虚,肾精不足则无以滋养筋骨,肝气不足则无以濡养宗筋。二者夹合而至,则气血生成不足,肾衰骨损,筋失濡养,以致颈部疼痛不适,活动不利。正如《证治准绳》所言:“有风、有湿、有寒、有热、有闪挫、有瘀血、有气滞、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
基于“肾亏骨损,经脉瘀阻”是颈椎病的基本病机,赵文海教授对该病提出以益肾活血强筋法治疗。
益肾活血强筋法秉承天池伤科流派所推崇的“肾主骨”及“从血论治”的思想理念。肾者主骨,若肾精不足,则精血生化无源,筋骨失于濡养,骨空髓乏;若肾气充足,精血充盈,则筋强骨壮。该病多为虚实夹杂致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故赵文海教授认为其治疗当以固本祛邪为主,即运用益肾、活血、强筋之法。益肾则精血得以濡养筋骨,活血则气血运行通畅,筋骨强劲,通则不痛,痹证自除。正如《素问·本脏》所言:“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强劲,关节清利矣。”这充分说明了筋骨病,法当以调气血,复阴阳,则关节清利。
赵文海教授强调辨治颈椎病应始终坚持缓急分治原则:对于疾病发作期患者,颈部疼痛难忍时,应当急则治其标,辅以西药止痛治疗,迅速缓解病痛;对于病情日久患者,应充分了解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审慎求因,抓住病因病机与诱因,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案。临床治疗常采取中药口服配合推拿手法,并注重患者的日常调护与功能锻炼。
赵文海教授常以自拟经验方为基础方,根据发病因素的不同,灵活加减运用,并善于运用虫类药物。
经验方主要药物组成为:天麻20 g,川芎15 g,蒺藜15 g,水蛭7 g,三七15 g,白芷15 g,威灵仙15 g,葛根15 g,白芍20 g,伸筋草15 g,杜仲15 g,延胡索15 g,细辛3 g,鸡血藤15 g。方中天麻、蒺藜平肝定眩;葛根、川芎、鸡血藤、延胡索活血舒筋止痛;水蛭、三七破血逐瘀、活络通经;威灵仙、白芷、细辛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白芍、伸筋草舒筋止痛;杜仲滋补肝肾。全方具有益肾活血壮骨,强筋通络止痛之效。
颈椎病的辨证分型主要分为三大类:风寒湿阻型、气滞血瘀型、肝肾亏虚
若机体偏于肝肾亏虚,则多有颈肩部、上肢乏力、麻木的症状,兼有腰膝酸软乏力、头晕耳鸣、手脚心自觉发热之症,常以肉苁蓉、杜仲为对药,以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气滞血瘀,日久血瘀痹阻者,临床多见颈肩部刺痛,痛处固定,多伴有颈部活动受限、双上肢麻木、局部牵掣感等症状,舌下络脉多为瘀紫,依据赵文海教授所提出的“久病必有瘀”理论,治疗当以行气活血、破瘀止痛为主,故临床多用蜈蚣、水蛭等虫类药物,以破血逐瘀止痛。
感受风寒者,症见颈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上肢麻木牵涉痛,得热则痛缓,多重用细辛、白芷,以祛风散寒止痛;湿盛者,则加入薏苡仁、泽泻以除湿。
王某,男,77岁,2021年4月5日初诊。主诉:颈部僵痛伴眩晕5年,加重1个月。现病史:患者于5年前因劳累出现颈部疼痛,右上肢麻木放射痛,活动受限,时有头晕症状,休息后症状有所缓解,未予系统治疗。1个月前因外出感寒后,上述症状加重,休息后未见缓解,遂来就诊。辰下症:颈部僵痛,右上肢麻木放射痛,活动受限,时有头晕症状,纳寐差,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舌下络脉青紫,脉沉涩无力。查体: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活动受限。颈肩部肌肉僵硬,C5、C6、C7棘突及棘旁压痛(+),右上肢麻木放射痛。椎间孔挤压试验(+),右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分离试验(+),双侧霍夫曼征(-)。颈椎MRI示:腰椎生理曲度变直,C4/5、C5/6、C6/C7间盘突出(硬膜囊受压,椎管狭窄)。西医诊断:颈椎病。中医诊断:项痹,辨为肾虚血瘀夹风寒证。治法:益肾壮骨,活血强筋,散寒通络止痛。处方予自拟经验方加减,药用:天麻15 g,川芎25 g,蒺藜15 g,水蛭7 g,威灵仙20 g,三七7 g,五灵脂15 g,白芷20 g,羌活15 g,葛根15 g,伸筋草25 g,白芍25 g,杜仲15 g,肉苁蓉15 g,延胡索15 g,乌梢蛇15 g,细辛3 g,鸡血藤20 g。7剂,日1剂,水煎,分3次服。嘱患者避风寒,每日坚持小燕飞锻炼。
2021年4月13日二诊:颈部疼痛有所缓解,眩晕症状稍缓解,右上肢麻木未见明显改善,纳寐差,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舌下络脉青紫,脉沉涩。守上方加鸡内金25 g、蜈蚣1条、远志15 g、磁石3 g,以健脾安神、破瘀止痛。7剂。
2021年4月20日三诊:颈部疼痛明显缓解,偶有头晕症状,右上肢麻木放射痛有所改善,纳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舌下络脉略暗紫,脉涩。二诊基础方上加丹参15 g以祛瘀生新。7剂。
2021年4月27日四诊:颈部症状基本消失,未出现头晕症状,右上肢偶有麻木,纳寐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舌下脉络略暗,脉转弦。嘱患者停服中药,改口服院内制剂“颈腰壮骨胶囊”1周,以巩固疗效,并坚持小燕飞锻炼。1个月后随访,患者病情未再复发。
按 患者已过八八之年,天癸竭,肾精乏、肝气衰,筋萎而不能动,精血乏源,筋骨失于濡养,筋骨受损;加之东北独特的气候环境,冬季寒冷漫长,早晚温差大,为风寒侵袭人体提供了条件,风寒侵袭筋脉,血脉痹阻,不通则痛,则致此病。脉沉无力为肾虚之佐证;舌下络脉青紫、脉涩为血瘀之佐证。治疗上以益肾强筋壮骨为本,兼以活血行气通痹,祛风散寒止痛。方中用药具有独特的药对之妙。丹参与葛根相伍,具有活血生新止痛之效,古有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川芎与鸡血藤相伍,既能补血行血活血,又能舒筋活络;天麻、蒺藜相伍则能平抑肝阳,定眩活络止痛;白芷、细辛、羌活、威灵仙则能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水蛭、三七、乌梢蛇相配则能破血逐瘀,活络通经;白芍可养血柔肝止痛,能够缓解肌肉痉挛;因患者舌下脉络瘀紫,故用五灵脂、延胡索以活血行气止痛;杜仲与肉苁蓉相伍,益肾填精养血。二诊患者颈部疼痛缓解,但右上肢麻木未见明显改善,故予蜈蚣1条,以搜剔经络血瘀。赵文海教授认为,久病多瘀,怪病必有瘀,故久病、怪病者,蜈蚣用之多效。由于患者纳差,故加用鸡内金以健脾助运;因寐差,故加远志、磁石以安神助眠。三诊时患者诸症状减轻,但血瘀痹阻症状仍较为显著,故投以丹参,其与葛根相配,组成药对,具活血生新、通络止痛之功。四诊时,患者疼痛症状不明显,右上肢偶有麻木,但生活质量尚可,故停服中药,改用中成药治疗,以巩固疗效。
赵文海教授秉承天池伤科流派所推崇的“从血论治”“肾主骨”的思想,提出颈椎病的基本病机为“肾亏骨损、经脉瘀阻”,以益肾活血强筋法治疗颈椎病,并提出“久病必有瘀”的论点。其认为补肾、活血化瘀法应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始终。赵文海教授遣方用药,始终坚持“因人、因地、因时”原则,用药灵活,屡屡能收奇效。赵文海教授运用益肾活血强筋法治疗颈椎病的经验,清晰易懂、简明实用、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继承和推广。
参考文献
陈仲强,刘忠军,党耕町.脊柱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2-241. [百度学术]
吴 凯,江晓霁,万 斌.应用六经理论辨证论治颈椎病经验[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0,28(10):75-77. [百度学术]
杨子明,李 放,陈华江.颈椎病的分型、诊断及非手术治疗专家共识(2018)[J].中华外科杂志,2018,56(6):401-402. [百度学术]
ZHU L,WEI X,WANG S.Does cervical spine manipulation reduce pain in people with degenerative cervical radiculopath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and a meta-analysis[J].Clin Rehabil,2016,30(2):145-155. [百度学术]
孙 祺,杜吉文,李明艳.颈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与防治[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7):76-77. [百度学术]
钟远鸣,叶伟权,邱 伟,等.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药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3):5-9. [百度学术]
李恒华,杨 炀,黄文涛,等.丹参-葛根药对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20,31(4):851-855. [百度学术]
江建春.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J].中医正骨,2015,27(11):71-74. [百度学术]
胡零三,詹红生,熊轶喆,等.詹红生诊治颈椎病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7):26-28. [百度学术]
刘 军,金 杰,夏建龙,等.周福贻教授辨治颈椎病经验撷菁[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1,29(8):74-76. [百度学术]
赵文海,闻 辉,王晶石,等.论筋骨关节痹证治[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0,16(3):23-24. [百度学术]
王春晓,谢兴文,李 宁.颈椎病病因病机与中医分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0,18(9):64-66.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