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患者以本市居民为主,男性占52.3%,女性占47.7%;21~30岁患者人数最多,占47.09%;患者从发热至就诊时间多在24 h内,占58.3%;发热程度以中等程度为主,占52.5%;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7.9%;伴随症状为咽部不适、头痛、咳嗽、乏力、全身酸痛等;胸部CT提示肺部感染的占7.3%,多表现为双肺的稍高/高密度影;对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处方使用最多的是中成药,使用率达33.3%,多联合非甾体类药物或抗生素使用。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暴发以来,发热门诊再次发挥了防控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作
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电话等个人资料;就诊时体温、伴随症状、体征、流行病学史等临床资料;血常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咽拭子、影像学或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登记其治疗用药及患者去向。
本研究病例以本市居民为主,均无流行病学史;男女之比为242∶221;年龄14~89岁,平均年龄(37.04±19.40)岁,其中21~30岁患者最多,占47.09%;职业以商业或服务业人员、职员、学生为多,分别占26.1%、21.8%、19.0%;患者在出现发热症状后,多于12~24 h内至医院就诊,占58.3%;就诊体温以中等发热为主,占52.5%。见
463例发热患者除发热外,主要伴随症状依次为咽部不适、头痛、咳嗽、乏力、全身酸痛等,分别占29.8%、27.9%、23.1%、13.2%、12.1%,见
463例发热患者中有34例胸部CT提示肺部感染,占7.3%,其炎症范围多累及双肺,占94.1%。影像表现为稍高/高密度影28例,其次为间质性改变5例,斑片、条索影4例,磨玻璃影2例,伴有纵隔淋巴结增多增大5例,胸腔积液3例。见
463例发热患者中有296例分流至专科就诊或未予用药。从167例发热患者的处方用药来看,抗生素及非甾体药使用率较高,分别占32.9%、26.3%;其中108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中成药使用率最高,占33.3%,其次为非甾体药、抗生素,分别占29.7%、28.1%。处方以二联用药及三联用药占比较多,多为中成药联合非甾体药物或抗生素。见
迄今为止,人类共经历了三次与冠状病毒有关的致命的呼吸道传染病: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在本研究中,患者主要以本市人员为主,均无流行病学史,男性稍多于女性。相关研
本研究中患者以21~30岁居多,职业分布以商业或服务业人员、职员及学生为主,这可能与此部分人群社会活动范围广且聚集性高,暴露于传染源中的几率较高有关。新冠肺炎疫情多发生于医疗机构、工厂、社会福利机构、学校、娱乐场所等,这些场所相对封闭,人员接触紧密,物理间隔距离短,使得人群更容易暴露和感染新冠病毒。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间,易暴露在外的年轻人群或在外工作者是重点防护、监测的对象,在管理上应做好单位集体健康监测,突出重点单位、重点人群及高感染风险人群管理。
本研究中患者从发热到就诊的间隔时间以12~24 h居多,发热程度多在38.0~38.9 ℃,从就诊时间及发热程度反应了群众对新冠肺炎的敏感性及重视度较高。这可能是由于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与群众的疫情防范意识增强有关;同时也反应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政府和社会对公众的疫情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患者在发热后能够积极就诊。疫情防控不仅依靠政府及医疗机构,还应充分进行社会动员,公众加强学习关于新冠肺炎或流感等疾病的防治知识,配合政府、医疗机构等开展防疫工作,自觉参与防控,强化疫情防控网络功能,在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后及时就诊,这对于疫情监控、及时阻断社区传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此外,加强疫情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新冠肺炎的认知度,指导公众采取科学防护措施,也有利于降低公众对疫情的消极、恐慌心
本研究通过对发热门诊患者主要症状、体征的统计,可以看出除发热外,咽部不适、头痛、咳嗽、乏力、咳痰、全身酸痛和流涕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及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是发热门诊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这与发热门诊患者发热病因以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为主相一致。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目前已知其首发症状主要以呼吸道和全身症状为主,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咳嗽、发热和疲劳、乏力,其他临床症状有肌痛、头痛、气促、咽痛、腹泻、恶心和呕吐等,部分患者以嗅觉或味觉功能障碍、鼻漏、结膜炎等为首发症
目前,在就诊患者中及时识别疑似患者仍是关键的一步,医护人员依据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初步筛查,结合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血常规、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评判,才能确保诊断的准确性,以防止漏诊、误诊。尤其是在冬春季流感、上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医护人员须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操作,做好发热门诊的登记与筛查等,尽早发现新冠肺炎可疑病例,缩短确诊时间,减少密切接触,以提高疫情防控敏感性、灵敏性,这对于预防、控制及诊疗新冠肺炎尤为重
本研究中,发热患者肺部感染者的影像学提示,感染范围多累及双肺,影像表现多为稍高/高密度影,其次为间质性改变、斑片、条索影、磨玻璃影、部分伴有胸腔积液、纵隔淋巴结增多增大。新冠肺炎患者的胸部CT影像早期呈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
本研究中,除了分流至专科或急诊科就诊以及居家观察未治疗的患者外,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抗生素,其次依次为非甾体药、中成药、抗病毒药。而中药汤剂在发热门诊应用较少,可能与中药汤剂煎煮耗时、繁琐,以及发热门诊病人量大、医者需在短时间内进行诊疗处理有关。但在上呼吸道感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中成药,其次为非甾体药、抗生素、抗病毒药,且以两类、三类药物联合用药较多,多以中成药联合非甾体药或中成药联合抗生素及非甾体药为主。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成药中,以安徽省中医院院内制剂为主,如重连口服液,在治疗外感发热、流感发热方面疗效确切、安全,且用药方
综上,本次观察的发热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未发现新冠肺炎病例及其他传染病。但随着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频繁出现,以及当下仍处于并将一段时间内处于疫情散发的状态,及时发现和识别公共卫生事件的暴发和流行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中之重。发热门诊的存在为呼吸道传染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隔离、检疫提供了重要平台,在防控传染病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目前新冠肺炎得以控制,说明了新冠病毒是可防可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对疫情的防控。发热门诊应继续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控、预检分诊等工作,充分发挥发热门诊在疫情防控中的“哨点”作用,警惕疫情复燃;应做好大规模传染病流行的应对工作,尤其在冬春季将新冠肺炎与季节性流感的防控有机结合,提高效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流感-新冠肺炎“双流行”的复杂形势。
参考文献
高贵德,李 婕,刘可可,等.公立医院发热门诊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不足及改进措施[J].山东医药,2021,61(9):89-92.
代小秋,刘 民,海山·卡德尔拜,等.北京市发热门诊63325例就诊患者症状监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3(3):375-378.
鲁亚琴,陈 艳,于海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发热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21,42(1):33-38.
胡立强,熊青云,李 燕,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医院发热门诊规范化管理探索[J].中国医院管理,2020,40(4):47-50.
金 律,王 隽,马旭东,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武汉市发热门诊运行机制及防控策略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1,20(3):247-252.
刘 薇,关伟杰,钟南山.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策略与进展[J].Engineering,2020,6(10):45-64.
KHAN M,ADIL SF,ALKHATHLAN HZ,et al.COVID-19:A Global Challenge with Old History,Epidemiology and Progress So Far[J].Molecules,2020,26(1):39.
李 晴,陈 宫.发热门诊对防控传染病作用的探讨[J].山东医药,2009,49(28):96-97.
姚 峥,田 耕,吴英锋,等.发挥综合医院发热门诊疫情防控“哨点”作用的思考[J].中国医院,2021,25(6):79-81.
张 洁,郑嵘炅,邓泽润,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发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0,43(3):241-245.
贾伟华,宋 宁,冯桂山,等.发热待查病因诊断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8,34(20):3325-3328.
黄 倩,王 胜,张 杰.天坛医院发热门诊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武警医学,2018,29(9):879-881,884.
朱晓红,张 燕,董晓锋,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某医院发热门诊监测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20,37(9):863-864.
齐 晔,陈刘欢,张 栗,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公众认知、态度和行为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20,20(2):145-1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修订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21,14(2):81-88.
苑 伟,陈相军,黄应德,等.某大型综合医院发热门诊1770例发热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19(3):277-280.
王 辰,瞿介明,曹 彬,等.《中国成人2019冠状病毒病的诊治与防控指南》导读[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18):1291-1292.
王开利,张 昕,申立军,等.初筛阴性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J].传染病信息,2020,33(1):70-74.
木尼热·艾尼瓦尔,周洪波,宋宁宏,等.克州地区新冠肺炎流行期发热门诊管理模式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5):507-511.
徐桂琴,许 琼,李雪苓.重连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J].广西医学,2021,43(2):189-192.
程 凌,任雨芳.中成药的分类模式与科学分类的优势[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17):146-148.
朱 阳,金 炎,黄玉宇.某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患者用药合理性分析[J].抗感染药学,2020,17(12):1744-1748.
卢圆圆,李伟杰,刘 东,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处方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0,40(12):1296-1299,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