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尹朝兰教授提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节导致,湿热闭阻经络关节为基本病机,湿热贯穿始终;湿、热、瘀为其病理因素;病机主要以“脾虚湿阻,湿热瘀结”为主;以“健脾利湿清热,活血利水止痛”为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痛风是以血尿酸水平升高为生理基础,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肾脏等组织而引发的慢性晶体性关节炎,常引起关节的红、肿、热、痛,严重的可并发关节畸形、痛风石、痛风性肾病等。研
尹朝兰教授系云南省优秀中青年中医药学科带头人,昭通市名中医,师从于岭南名医、广西省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范冠杰教授。尹师在前人的基础及长期的临床实践上,结合范冠杰教授“动-定序贯”临床思维,提出痛风发病主要以“脾虚湿阻,湿热瘀结”为主,治疗以“健脾利湿清热,活血利水止痛”为法,创立清热利湿通络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笔者有幸跟随尹师学习,管窥其经验一二,简而概之,以供同道参考。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属祖国医学“痹病”“白虎历节”等范畴。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最早记录“痛风”一词,其曰:“独活……主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论》载:“痛风者,大率因受血热,已自沸腾……”最早确立了痛风的病名,认为风寒湿是痛风的诱因。王焘《外台秘要》曰:“热毒气从脏腑中出,攻于手足,则赤热肿痛……”认为痛风的发病是由于湿热浊瘀痹阻经络,不通则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记载“内外所感,皆由脾气虚弱而湿邪乘而袭之”,认为脾虚是诸多疾病病机之根本。
尹师指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病因是长期饮食不节,湿热闭阻经络关节为基本病机,湿热贯穿始终;湿、热、瘀为其病理因
根据“脾虚湿盛,湿热瘀结”的基本病机,尹朝兰教授提出“健脾利湿清热,活血利水止痛”的治法,创立清热利湿通络方(药物组成:土茯苓、百合、土贝母、虎杖、苍术、黄柏、薏苡仁、车前草、车前子、茵陈、泽兰、延胡索、忍冬藤、生甘草)。方中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百合养阴、生津、柔筋、消肿止痛,两药共为君药。土贝母性平、微寒,味苦,归肺、脾经,具有解毒、消肿之功,与土茯苓合用加强通利关节功效;苍术健脾燥湿;虎杖利湿,清热解毒,散瘀止痛;薏苡仁健脾渗湿利水,除痹止痛;忍冬藤专治风湿热痹,具有清热解毒,通络止痛之功,以上五味药共为臣药,共奏健脾利湿清热之功。《神农本草经》云:“利水道小便,除湿痹。”车前子和车前草淡渗利湿通淋,使湿邪从小便而去,且二者性淡,淡以通阳,古人云“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阳气通达四肢,则湿毒自散;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清下焦湿热;茵陈清热利湿,擅长祛三焦湿邪;延胡索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泽兰利水消肿,以上六味共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利湿清热,活血利水止痛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清热利湿通络方中土茯苓、车前草具有降低尿酸、抗炎镇痛等作
在临床实践中,伴有腰膝酸软、小便频数等肾虚表现者,加用狗脊、续断、女贞子、旱莲草;伴有口干舌燥等燥热内盛表现者,加用石膏、知母、葛根、连翘;若伴有口干多饮、舌红少苔等阴虚内热表现者,加用生地黄、地骨皮、玄参、麦冬;伴见面红、舌赤或红绛、脉滑实等血分郁热表现者,加牡丹皮、赤芍、玄参、麦冬;伴肝气郁结表现者,常加用柴胡、郁金、芍药。
夏某,男,37岁,2020年7月27日初诊。主诉:反复双下肢多关节肿痛3年余,再发3天。患者于3年前开始出现双下肢足大跖趾关节红、肿、热、痛,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经西药抗炎镇痛、控制尿酸等治疗后好转。之后,患者仍饮食不节,长期饮酒、熬夜,不规律服用“秋水仙碱片、非布司他片”等药物,症状反复发作。3天前患者进食海鲜火锅后关节肿痛再发,遂前来就诊。刻下症:右足第一跖趾关节及右膝关节红、肿、热、痛,口干、口苦,纳可,寐差,大便稀,小便黄,舌暗红,苔薄白腻,舌底脉络稍迂曲,脉弦滑。查体:一般情况尚可,体型肥胖,腹部脂肪堆积,BMI:32 Kg/
2020年8月4日二诊:关节无明显红、肿、热、痛,口干、口苦症状消失,大便稀溏,次数较前增多约1~2次,睡眠较前改善。在原方基础上加用砂仁12 g(后下),生姜5片(自备),鸡血藤30 g,当归15 g,土茯苓减量至30 g,延胡索调整为10 g。10剂,每日1剂,水煎600 mL,每日分3次口服,每次200 mL。
2020年8月15日三诊:大便正常,血尿酸降至572
μmmol/L。处方:百合30 g,车前草15 g,10剂,水煎代茶饮,并嘱其每日饮水2500 mL以上。半年后电话随访诉痛风未复发,血尿酸降至452 μmmol/L。
按 患者中年男性,体型肥胖,长期饮酒、熬夜,饮食不节,喜食肥甘厚味,使脾胃虚损,湿热内生,流注于关节、经络,气血闭阻不通,瘀血阻络,湿、热、瘀互结,故致关节红、肿、热、痛。故用清热利湿通络方健脾利湿清热,活血利水止痛。二诊大便次数增多,故土茯苓减量,加用砂仁、生姜温中健脾和胃;无明显肿痛,故延胡素减量,加用当归、鸡血藤活血化瘀通络。三诊诸症消失,以百合、车前草代茶饮利湿。
参考文献
LIU R,HAN C,WU D,et al.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and gout in mainland China from 2000 to 2014: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iomed Res Int,2015,2015:762820. [百度学术]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36(1):1-13. [百度学术]
赵 用.基于《黄帝内经》痹病理论源流探究苓泽合剂防治痛风性肾病的作用机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20. [百度学术]
蓝柳贵,王丘平,罗露露,等.范冠杰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经验[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0(3):421-423. [百度学术]
王 特,张晓宇,张 薇,等.土茯苓防治痛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215-217. [百度学术]
王 特,李兆福,张 薇,等.车前草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8(6):65-67. [百度学术]
艾庆燕,康思源,赵豫凤.中药百合的研究与应用[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6,14(2):63-65. [百度学术]
李晓凯,顾 坤,梁慕文,等.薏苡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0,51(21):5645-5657. [百度学术]
黄丽平,许远航,邓敏贞,等.茵陈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21,33(4):676-690. [百度学术]
刘静茹,姚姗姗,王文静,等.中药黄柏抗炎作用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20(20):117-121,127,161. [百度学术]
严瑶琦,孙 静,张 莉,等.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痛风湿热蕴结证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8,43(13):2824-2830. [百度学术]
张思旋,林 茜,吴嘉瑞,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苍术-黄柏”药对治疗痛风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8):927-933. [百度学术]
谢招虎,解 静,李兆福,等.虎杖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5):1111-1113. [百度学术]
张天龙,赵继荣,陈祁青,等.延胡索化学成分及镇痛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1,28(5):141-144.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