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身抗体阳性组中湿热内结证最多,而自身抗体阴性组中肝郁脾虚证最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ALT、AST、GGT、ALP、GLB水平明显较自身抗体阴性组高,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HBV-DNA载量、HBsAg定量较自身抗体阴性组低,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相对于自身抗体阴性组,其肝组织的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更高(P<0.05);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GLB是自身抗体产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可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并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乙肝的慢性化。研究发现,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合并自身抗体阳性的现象相当常见,达20%左
患者来源于厦门市中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期间住院的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200例,同期纳入自身抗体阴性CHB患者200例。自身抗体阳性组中,男130例,女70例;年龄(32.55±12.30)岁;病程(120.00±98.00)个月。自身抗体阴性组中,男121例,女69例;年龄(31.58±11.35)岁;病程(120.00±86.00)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自身抗体阳性CHB的诊断标准参照文
自身抗体阴性CHB的诊断标准与自身抗体阳性CHB的诊断标准仅在第4项具有差别,即:自身免疫性肝病检测、抗核抗体谱检测均阴性。
①合并乙型肝炎以外的其他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药物、中毒性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②合并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病情严重,如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癌、肝性脑病、肝内其他占位病变等;⑤因沟通障碍、精神异常等因素而影响资料收集者。
对纳入的400例CHB患者进行中医四诊信息的采集,由2名副主任医师各自独立辨证,若二者辨证结果一致即确立证型,若二者辨证不一致,则由预先设定的一位主任医师介入讨论,3位医师现场讨论后确定证型。总结中医证型分布的规律并探讨两组在中医证型分布上是否存在差异性。
HBsAg、HBeAg、HBeAb采用Roche公司电化学发光试剂检测;血清HBV DNA定量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以Roche公司的Lightcycler 荧光定量PCR系统测定.
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谱检测包括:抗Sp100抗体,抗gp210抗体,抗肝溶质抗原抗体,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线粒体抗体。试剂盒由德国欧蒙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生产,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
抗核抗体谱检测包括:抗CENP-B抗体,抗Ds-DNA抗体,抗JO-1抗体,抗U1-snRNP抗体,抗scl-70抗体,抗SmD1抗体,抗SS-A/RO60kd抗体,抗SS-B/La抗体,抗核糖体P0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ss-A/RO52kd抗体,抗核小体抗体。试剂盒由德国欧蒙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生产,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
两组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中医证型分布以湿热内结证为主,占92例(46%);自身抗体阴性组以肝郁脾虚证为主,占115例(57.50%)。见
注: 两组之间的证型分布比较,
与自身抗体阴性组相比,自身抗体阳性组患者ALT、AST、GLB、GGT、ALP水平较高,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注: 与自身抗体阳性组比较
两组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注: 与自身抗体阳性组比较
自身抗体阳性组血清HBVDNA、HBsAg水平较自身抗体阴性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注: 与自身抗体阳性组比较
自身抗体阳性组HBeAg阳性124例(62.00%),自身抗体阴性组中HBeAg阳性136例(68.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以自身抗体为因变量,以证型、炎症程度分级、纤维化分期、HBV-DNA、HBsAg定量、ALT、AST、GLB、GGT、ALP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GLB作为独立因素可影响CHB患者自身抗体的产生。自身抗体产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见
根据CHB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可归类于中医学“胁痛”“黄疸”“肝着”等疾病的范畴。国内学者认为,湿热疫毒之邪侵袭机体,正气亏虚,邪气伏于体内,正虚邪恋,迁延不愈而成为CH
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性别均以男性为主,达60%以上,此结果与“女性好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研究结果表明,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ALT、AST、GLB、GGT、ALP等指标明显升高,这与国内研究相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且自身抗体阳性组其肝组织炎症分级G>2、纤维化分期S>1的人数所占比更大,说明其肝组织的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相对更高。国内学者刘育琼
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自身抗体产生的独立因素,结果发现血清GLB是自身抗体产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且GLB的水平与自身抗体的产生有正相关性。提示GLB水平是机体自身免疫功能活跃的指标,GLB水平越高则自身抗体产生的几率越大。
因此,本研究提示,湿热内结型CHB患者较易出现自身抗体,自身抗体的产生提示自身免疫功能活跃、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较严重,对于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应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护肝抗病 毒治疗,警惕病情的进展。
参考文献
马 兰.自身抗体检测在慢性肝病诊断中的意义[J].医疗装备,2017,30(15):54-56. [百度学术]
汪永强,周振忠,李 婷,等.抗核抗体与免疫性肝病抗体对乙型肝炎患者预后与转归的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4,29(1):141-143,146. [百度学术]
张振宇,黄衍松,李伟冰,等.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关系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8,28(1):8-10. [百度学术]
王贵强,王福生,成 军,等.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2):1941-1960 [百度学术]
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7,27(3):后插1-后插2. [百度学术]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6):324-329. [百度学术]
赵 亮,冯全生,温川飙.767例慢性乙型肝炎症状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4):1761-1764 [百度学术]
梁惠卿,许诗霖毛乾国,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BcAg表达模式与中医证型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2):123-126. [百度学术]
郭明星,李晓东,盛国光,等.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规律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7):1775-1777. [百度学术]
伍慧丽,时红波,刘燕敏,等.性别差异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7):1634-1636. [百度学术]
王明儒,刘胜军,刘中芹,等.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HBV-DNA定量与血清学标志物及年龄,性别关系[J].预防医学论坛,2016,22(1):1-3. [百度学术]
魏 方,张 鹏,范德胜.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4):364-366. [百度学术]
樊启艳,杨 京.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与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7):27-29. [百度学术]
伊国臻.慢性乙肝患者实施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与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1):114. [百度学术]
陈学福,陈小苹,马晓军,等.低ALT水平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sAg水平与肝组织学的相关性[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5,31(10):1688-1691.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