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贾六金教授业医六十载,深研药性,精研配伍,在治疗小儿疾病遣方用药时善用对药,巧用药组,或协同增效,或相须相使,或伍用减毒,屡收卓效。本文旨在总结贾师临床常用的部分药对及药组,分析其组方配伍和辨证特点,总结用药规律,传承其学术经验,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贾六金教授乃首届全国名中医,第三、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儿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60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擅长治疗小儿各类疑难杂症。笔者有幸侍诊于侧,现采择其治疗小儿疾病常用的部分药对及药组经验集录如下,以飨同道。
※基金项目 山西贾氏儿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2020PY-LP-02)
金银花、连翘乃贾六金教授辨治风热之证、温病初起各个阶段和疮痈肿痛时运用最广泛的药对。金银花经冬不凋,故又名忍冬,其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之效。《滇南本草》载其“清热,解诸疮”,《本经逢原》又言其:“为内外痈肿之要药。解毒去脓,泻中有补,痈疽溃后之圣药。”连翘味苦性微寒,归心、肺、胆经,长于清风逐热,又可去心火,解疮毒,消痈散结,为“疮家之圣药”。《本草纲目》中提到:“连翘状似人心……诸痛痒疮疡皆心火,故为十二经疮家圣药,而兼治手足少阳,手阳的三经气方之热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两者均具有抗炎、解热、抗菌和抗病毒等作
地龙、射干是贾六金教授在治疗哮喘、咳嗽等病时常用的药对。地龙性寒味咸,归肝、脾、膀胱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砂仁、白豆蔻是贾六金教授行气化湿、健脾和胃时尤为推崇的药对。二药共属姜科植物,又均为药食同源之品,性味一致,皆味辛性温,两者功效亦复多同,而又各有专攻。其中砂仁归脾、胃、肾经,功能化湿开胃,理气安胎,尤善温脾止泻。《玉楸药解》提及:“缩砂仁,和中调气,行郁消滞,降胃阴而下食,达脾阳而化谷,呕吐与泄泻皆良。”现代药理研究表
石菖蒲、远志是贾六金教授用以安神益智、化痰开窍之经验药对,临床上多用于小儿癫痫、热性惊厥、脑脊髓炎后遗症、遗尿、肺炎恢复期等。石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之效。远志辛、苦、温,归心、肾、肺经,功可祛痰、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神农本草经》认为石菖蒲可“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远志可“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二者伍用,渊源于《圣济总录》的远志散,二药皆味辛,辛以散之,大开心气以达开窍之用;二药皆性温,能温化痰邪,宁神开窍。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远志石菖蒲水合剂或有效部位配伍具有防止脑萎缩的作用,通过抗自由基,恢复胆碱功能系统,减轻其对脑组织的损
贾六金教授凡治咽喉不利,并用牛蒡子、桔梗、山豆根、射干者,十方而九,此配伍不可不称为清咽利喉之黄金药组也。其中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入肺、胃经,《药品化义》载其“能升能降,力解热毒。味苦能清火,带辛能疏风,主治上部风痰……咽喉不利,诸毒热壅,马刀瘰疬,颈项痰核”。桔梗味辛、苦、性平,入肺经,辛能疏通,苦能泄降,辛苦并行,故可祛痰利咽。《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有云:“止咽痛,兼除鼻塞……一为诸药之舟楫,一为肺部之引经。”山豆根入肺、胃经,有毒,味苦能降,性寒泄热,功专清热毒而利咽喉。《本草求真》言为“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图经本章》又云其:“含之咽汁,解咽喉肿毒,极妙。”射干苦寒入肺,李时珍称之“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温雯
贾六金教授治疗脾虚气滞之腹痛时惯用该药组。其中木香气味芳香浓烈,辛行苦泄,善调肠胃之气而止痛,又可健脾消食。《本草备要》载其:“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治一切气痛。”现代药理研
王某,女,9岁,2020年11月6日初诊。主诉:腹痛6个月,加重3天。刻下症见:腹痛,以脐周为著,呈阵发性,可自行缓解,时伴呕恶,盗汗,纳可,大便偏干,日一行。一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查体:体重25 Kg,面色萎黄,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腹部平坦。触诊: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脐周压痛(±),心肺(-),心音有力,律齐。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弦缓。辅助检查:腹部B超示脐周可见数个淋巴结回声,较大的约1.2 cm×0.5 cm。西医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中医诊断:腹痛,辨证属脾虚气滞、余邪不尽。治法:调脾和胃,行气止痛,清解余邪。予自拟止痛散结汤加减,药用:太子参10 g,炒白术10 g,陈皮10 g,木香10 g,炒白芍12 g,乌药10 g,金银花10 g,玄参10 g,郁李仁10 g,连翘10 g,桔梗10 g,浙贝母10 g,生牡蛎15 g,甘草6 g。6剂。水冲服,日1剂。
2020年11月15日二诊:家长诉药后腹痛明显减轻,二便可。查体:咽部无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腹软,脐周压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原方去桔梗、金银花,加香附10 g,6剂。水冲服,日一剂。
2020年11月23日三诊:患儿腹痛痊愈,二便调。复查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上方继服6剂,巩固疗效。嘱其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养成良好的饮食、排便习惯。1个月后随访,未再复发。
按 本例患儿腹痛反复发作6个月,加重3天,且患儿一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腹部B超提示肠系膜淋巴结炎,结合其舌脉,诊为脾虚气滞,余邪不尽型腹痛。贾六金教授根据“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通”的理论,认为“气滞不通”是本病重要的一个病因病机,肝属木,木曰曲直,肝气郁滞,气机不畅,郁滞于腹,则腹痛,气结甚者则可形成瘕聚,即为西医的淋巴结。本病案以调脾和胃、行气止痛为法,同时不忘软坚散结,既注重病因治疗,又可清除病灶。其中木香、乌药、白芍皆入肝经,共奏疏肝行气、缓急止痛之功;金银花、连翘清解入腹之邪热;浙贝母、玄参、牡蛎咸寒软坚,散结止痛;患者面色萎黄,咽部充血,大便偏干,故加太子参、炒白术健脾助运;桔梗清咽利喉;郁李仁润肠通便;甘草既可缓急止痛,又调和诸药。二诊时咽部已无充血,遂减桔梗、金银花,加香附以增行气止痛之效。是以为对证,故三诊时患儿已无腹痛,再继服,巩固前效。
贾六金教授在临床诊治时药证相应,宏微相参,灵活运用药对与药组,配伍绝妙,临床常获良效。因小儿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贾六金教授强调,在临床应用之时不可拘泥于组合套用,而应当将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主治等特性同发展的、变化的疾病动态地结合起来,辨证化裁,并运用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衷中参西,方能在临床诊治中做到药中肯綮,如鼓应桴。
参考文献
吴 娇,王 聪,于海川.金银花中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4):225-234. [百度学术]
夏 伟,董诚明,杨朝帆,等.连翘化学成分及其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6,18(12):1670-1674. [百度学术]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社,2015. [百度学术]
黄 庆,李志武,马志国,等.地龙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8,24(13):220-226. [百度学术]
郭志辉.射干的化学成分药理和临床研究进展[J].天津药学,2009,21(4):63-66. [百度学术]
陆山红,赵荣华,幺 晨,等.砂仁的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32(1):227-230. [百度学术]
葛姗姗,盛振华,惠恩健.GC法研究砂仁与白豆蔻有效成分的煎出量随煎煮时间的变化规律[J].中国药师,2015,18(10):1657-1660. [百度学术]
冯旭,梁臣艳,牛晋英,等.不同产地白豆蔻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6):107-110. [百度学术]
张智华,文 莉,陈海洋,等.远志常用配伍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12):224-228. [百度学术]
张文娟,郑晓晖,房敏峰,等.经典药对远志-石菖蒲配伍前后指标成分的变化分析[J].中国药业,2009,18(15):6-7. [百度学术]
温 雯,尤献民,张 颖,等.射干传统和潜在功用考察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5):168-171. [百度学术]
马天宇,陈燕平,程素盼,等.牛蒡子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9):113-116. [百度学术]
左 军,尹柏坤,胡晓阳.桔梗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1):113-116. [百度学术]
周思雨,陈金鹏,刘志东,等.山豆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1,52(5):1510-1521. [百度学术]
王有鹏,于海洋,景伟超,等.射干麻黄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药,2021,53(4):80-82. [百度学术]
魏 华,彭 勇,马国需,等.木香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2,43(3):613-620. [百度学术]
潘少斌,孔 娜,李 静,等.香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9,21(10):1429-1434. [百度学术]
邢梦雨,田崇梅,夏道宗.乌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7,29(12):2147-2151. [百度学术]
张燕丽,田 园,付起凤,等.白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21,49(2):104-109.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