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刊加载中。。。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督脉灸联合游走罐治疗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观  PDF

  • 冯雯
  • 张彤
  • 盖云
  • 陈娇花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上海 浦东 200137)

最近更新:2021-10-26

  • 全文
  • 图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
  • 出版信息
目录contents

摘要

目的

观察督脉灸联合游走罐治疗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80例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督脉灸联合游走罐治疗,对照组采用金匮肾气方加减治疗。治疗28天后随访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CFS-14积分、阳虚质积分、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数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

督脉灸联合游走罐治疗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疲劳症状,提高患者免疫水平。

※基金项目 1.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能力提升项目(No.ZY(2018-2020)-ZWB-1001);2.浦东新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项目(No.PDZY-2019-0402)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是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正式命名的一组以长期反复疲劳症状为特征的慢性症候[

1],包括躯体肌肉关节的持续疲劳感,精神心理的抑郁、倦怠、记忆力下降、失眠健忘、免疫功能下降等涉及多器官、多系统的综合疾[2-3]。CFS发病群体趋向青年白领,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4]。目前西医针对CFS无确切治疗方案,而中医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作为切入点,在治疗CFS中有明显优[5],本研究运用督脉灸联合游走罐治疗阳虚质CFS,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治未病中心2019年—2020年就诊的阳虚质CFS患者80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38.70±6.89)岁;病程最短6.5个月,最长23.4个月,平均病程(12.37±4.51)个月。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36.90±8.75)岁;病程最短7.1个月,最长19.8个月,平均病程(14.24±3.92)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1994年美国CDC修订的CFS诊断标[

3],症状符合以下2项者即可诊断为CFS。(1)反复发作的持续性疲劳症状在充分休息后无明显缓解,症状持续时间大于6个月,并排除引起相关症状的其他疾病。(2)下列症状中同时出现4种及以上,且反复发作大于6个月: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②淋巴结肿大;③肌肉酸胀疼痛;④多关节的疼痛不适且无关节的红肿;⑤时发头痛;⑥夜寐质量差;⑦运动后疲劳感持续24小时以上;⑧咽部不适及疼痛。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

6]中阳虚体质的诊断标准。阳虚质的判定方法为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7],每一个问题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据标准判定体质分型。转化分≥40分,判定为阳虚质;30~39分为阳虚质倾向;<30分不能判定属于阳虚体质。阳虚体质的主要症状为:阳气不足,畏寒肢冷,四肢不温,肌肉松软,喜食热食,自汗便溏,精神萎靡,舌质嫩胖,脉沉[8]

1.3 纳入标准

①年龄18~60岁之间,性别不限;②符合西医CFS诊断及中医阳虚质的诊断标准;③病程半年以上;④本研究获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自愿参加临床试验;⑤受试者半年内未服用过相关药物。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疾病的CFS患者;②严重精神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者;③哺乳或妊娠期妇女;④病程<6个月者。

1.5 剔除和终止标准

①试验过程中受试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或病情变化导致终止试验;②受试者依从性差,未能按照方案治疗或治疗中途放弃试验;③治疗过程中受试者自行服用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药物。

1.6 治疗方法

1.6.1 对照组

对照组以金匮肾气方加减治[

9],组方:熟地黄30 g,山药15 g,山茱萸15 g,泽泻10 g,白茯苓10 g,牡丹皮10 g,桂枝3 g,熟附片5 g,益智仁15 g,木蝴蝶5 g,川芎10 g,炒枣仁15 g,鸡血藤15 g,炒神曲15 g。上述中药由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中药房提供。煎煮方法:药物混合加入纯净水,没过药物一横指,浸泡40 min后大火煎煮15 min后调小火煎煮30 min,最后煎取400 mL汤剂,每日服药两次,温服,1个月为1个疗程。

1.6.2 试验组

试验组采用督脉灸联合游走罐治疗。①操作条件:保持室温在26℃左右,治疗床上方有艾灸排烟管道,治疗室内保持通风。②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暴露整个背部,背部皮肤清洁消毒后,沿背部双侧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游走罐5 min后,再进行督脉灸操作。在背部督脉大椎穴至腰椎穴的脊柱部位铺上背巾,上置督灸盒,督灸盒内平铺6~8 cm厚的生姜泥,再将3 cm厚的艾绒平铺在生姜泥上,点燃艾绒的上、中、下三处,任其自然燃烧完全后更换艾绒,重复施灸三壮,全程约40 min,以患者背部皮肤温热舒适,无灼痛、不适为[

10]。治疗后嘱患者多饮温水。每周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

1.7 观察指标

1.7.1 临床症状积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1]症状分级量化表分别进行打分。主症:疲劳程度按照轻、中、重程度分别记0分、2分、4分、6分,其中0分为无疲劳感;2分为轻度疲劳,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经休息可缓解;4分为中度疲劳,无法进行中等强度的体力脑力劳动,充分休息疲劳感仍存在;6分为重度疲劳,疲劳感持续存在,无法维持正常的工作生活。其他兼症:①记忆力下降程度、②咽喉不适程度、③睡眠质量、④头痛程度、⑤关节和肌肉不适感、⑥消化系统症状,按照轻、中、重程度记0分、2分、4分、6分,治疗前后各打分1次。

1.7.2 疲劳量表-14评估

受试者治疗前后填写疲劳量表-14(CFS-14[

12]进行疲劳症状、程度评估。总分共计14分,其中8分为躯体疲劳评估,6分为脑力疲劳评估,分值越高,表明疲劳程度越严重。

1.7.3 阳虚体质量表评估

根据《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治疗前后对患者体质各打分1次。转化分≥40分,判定为阳虚质;30~39分为阳虚质倾向;<30分不能判定属于阳虚体质。

1.7.4 免疫细胞水平

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检测仪器为我院检验科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型号008AS)。

1.7.5 安全性指标

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常规指标。

1.8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CFS疗效评价标准。①临床痊愈:疲劳感消失,其他兼症消失,能够适应工作、社会节奏。②临床显效:主症和兼症基本消失,症候积分下降94%~70%。③临床有效:主症和兼症有所好转,症候积分下降69%~30%。④临床无效:主症和兼症无缓解甚至加重,症候积分下降<30%。

1.9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各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x¯±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疲劳主症其他兼症疲劳主症其他兼症
试验组 40 5.79±0.68 18.71±3.25 2.08±0.131)2) 6.91±2.671)2)
对照组 40 5.66±0.43 18.34±2.98 3.96±0.471) 9.01±2.581)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疲劳量表-14评估比较

治疗前两组CFS患者的CFS-14评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CFS-14评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的CFS-14评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CFS-14评估比较(x¯±s,分)
组别例数躯体疲劳评估脑力疲劳评估总分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试验组 40 6.13±0.81 3.37±0.921)2) 5.79±0.06 1.33±0.151)2) 11.33±0.66 4.09±0.071)2)
对照组 40 6.09±0.55 4.81±0.751) 5.38±0.45 2.78±0.611) 10.81±0.17 6.38±0.451)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阳虚体质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CFS患者的阳虚体质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阳虚体质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阳虚体质量表评分比较(x¯±s,分)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
试验组 40 60.89±7.73 22.33±4.151)2)
对照组 40 61.93±8.15 30.78±3.611)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FS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的免疫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比较(x¯±s,g/L)
组别例数IgAIgGIgM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试验组 40 1.69±0.31 3.06±0.091)2) 11.55±0.94 15.92±0.061)2) 0.78±0.07 1.97±0.911)2)
对照组 40 1.73±0.12 2.18±0.361) 11.07±0.87 13.68±0.151) 0.84±0.12 1.32±0.881)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2.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40例CFS患者治愈4例,有效26例,显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40例CFS患者治愈1例,有效17例,显效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试验组督脉灸联合游走罐治疗CFS疗效优于对照组药物金匮肾气方治疗。见表5

表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例数治愈有效显效无效总有效(%)
试验组 40 4(10.00) 26(65.00) 8(20.00) 2(5.00) 95.001)
对照组 40 1(2.50) 17(42.50) 10(25.00) 12(30.00) 70.00

注:  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1)P<0.05

3 讨论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迁延复发的慢性全身性的临床疾患,随着社会、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加,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治未病在治疗CFS中有独特优势,体质学说是治未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体质偏颇导致人体阴阳失衡,阴阳失衡终将影响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CFS发病的根[

13]。CFS与中医中的“虚劳”“虚损”“郁烦”“百合”等病名相关,“四肢不用”“懈惰”“倦怠”等症状交叉涵盖在“虚劳”“不寐”“郁烦”等病症[14]。CFS病机多属虚证或虚实夹杂,临床以阳虚、气虚、血虚、肝郁等多见,治疗多以补益疏导为[15]

CFS阳虚体质形成与后天失养密切相关,生活压力大、思虑过度、作息失调、饮食失节等日久耗伤阳气、损耗肾精,以肾气肾阳亏虚为甚。大量的实验研究已证明补肾填精中药复方可以影响细胞周期,减缓细胞衰老,抑制炎症因[

16]。《金匮要略》中的金匮肾气方具有温补下元、壮肾通阳、引火归元、纳气固本的功用,现代实验研究表明,金匮肾气方还具有抗衰老与促智、提高免疫功能,综合改善肾阳虚状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17]

《扁鹊心书》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游走罐和督脉灸均属于中医外治范畴,通过外治法达到调和气血阴阳、激发脏腑经气的目的。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背部都有相对应的腧穴,背部腧穴多分布在足太阳膀胱经上,研究表明游走罐背部腧穴能够缓解背部肌肉的疲劳、酸痛,脊柱两侧分布有脊神经和交感神经,游走罐可以通过激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对机体内脏、各系统产生较长效的良性刺激,有利于失衡机体的自我修复。而且能够刺激神经和血管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进而调节神经功能,增强人体新陈代谢,改善人体疲乏、免疫力下降的状[

18-20]。在背部游走罐,尤其是在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等部位重点施治,可以充分激发阳气、改善脏腑的功能活动,起到气机通达、宁心安神、阴阳调和、通调五脏的作用,使得气血运行正常,四肢百骸得到濡养则疲劳不复。

督脉为阳脉之海,起于胞宫,沿人体背部上行止于上齿龈交穴。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督脉穴位众多,人体有6条阳经与督脉交汇,“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督脉主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病症,以及热性病症和本经所过部位之病症。阳气虚弱病症都可以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

218]。历代医家均认为灸法是热效应与穴位作用相结合的疗法,一方面,通过穴位刺激作用可以疏通经络,另一方面,温热效应可鼓舞正气、扶正驱邪。督脉灸大面积作用于背部督脉、膀胱经,温通经络、温阳补虚、调节阴阳,人体虚弱病气亦被正气所驱,疲劳症状也可缓解。现代研究表明,阳虚体质与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阳虚患者其免疫功能下降,相关的免疫因子含量异常,将姜泥、艾绒通过督脉灸综合作用于腧穴、经络,能促进局部炎性物质消散并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试验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督脉灸联合游走罐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起到扶正温阳的目[22-23]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督脉灸联合游走罐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总有效率为95%,患者阳虚体质评分、疲劳症状积分等都有明显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说明督脉灸联合游走罐可以提高患者免疫水平,改善疲劳症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 雯张 彤徐诗静.从中西医结合医角度谈慢性疲劳综合征[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9):266-267. [百度学术

2

洪秋阳刘晓静李焕芹.补中益气方针刺治疗气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2039(11):1357-1361. [百度学术

3

FUKUDA KSTRAUS SEHICKIE Iet al. The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comprehensive approachto its definition and study[J].Ann InternMed1994121:953-959. [百度学术

4

刘燕芝.督脉悬灸结合针刺治疗阳虚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8. [百度学术

5

马 菲张建宾马永利.中医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202029(5):73-75. [百度学术

6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4):303-304. [百度学术

7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4. [百度学术

8

巫柳萍余连香赵 琨.改进后督灸治疗阳虚质亚健康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31):64-67. [百度学术

9

段富津.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63. [百度学术

10

滕金艳周仲瑜丁德光.督脉灸联合补肾祛瘀针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2137(3):22-26. [百度学术

1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1. [百度学术

12

GRADISAR MLACK LRICHARDS Het al. The Flinders Fatigue Scale:preliminary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clinical sensitivity of anewscale for measuring daytime fatigue associated with insomnia[J]. J Clin Sleep Med20073(7):722-728. [百度学术

13

梁焯明粟 漩.中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207(42):1110-1115. [百度学术

14

徐善达孔令军朱清广.导引功法预防气虚质人群向慢性疲劳综合征转化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12):6043-6045. [百度学术

15

余希婧华水生聂小风.混元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026(24):3-5. [百度学术

16

孙琳林梁绍栋任公平.四种经典补肾抗衰方对衰老大鼠免疫炎性损伤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4):832-833. [百度学术

17

付正丰龚 明苗家伟.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药理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成药,201537(5):111-114. [百度学术

18

金成花楼琼卿张新喜.游走罐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6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852(12):877-878. [百度学术

19

徐信仪.游走罐加中药热敷包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17):45-46. [百度学术

20

朱绚丽丁玉琴许海英.游走罐结合中药沙袋热敷治疗更年期妇女气血虚寒痹证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6):9-12. [百度学术

21

黄晓琪肖莹莹梁志唯.督脉温灸治疗在气虚患者中的运用[J].内蒙古中医药202039(12):124-125. [百度学术

22

齐凤军王宗佼代 瑜.推拿背腰部膀胱经穴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血清 IL-6、CHRM1含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3):63-66. [百度学术

23

刘 杰胡粤杭应汝炯.柴胡桂枝汤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930(6):1414-1416.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