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患者大部分都有中等甚至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大多数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功能性帮助,少数患者有可能恢复行走能
研究对象均来自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收集病例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共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其中,女14例,男16例,平均年龄(50.20±10.71)岁;对照组30例,其中,女15例,男15例,平均年龄(45.5±10.9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开始给予基础治疗脊髓损伤的药物,并根据患者的运动能力进行康复训练治疗。具体做法:(1)肌力训练:肌力3级以上者,采用渐进抗阻训练,3级以下者采用被动或助力训练;(2)肌肉牵张训练:包括腘绳肌、内收肌和跟腱牵张训练;(3)垫上训练:翻身训练,肘胸位、手膝位、双肘支撑位下缓慢坐起、帮助下坐起,卧坐转移;(4)坐位训练:进行长坐位和短坐位训练;(5)轮椅训练:进行轮椅上各种转移训练、轮椅减压技术和轮椅操作技术训练;(6)站立训练:借助平行杆辅助站立训练;(7)步行训练:根据不同的步行障碍特点,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如摆至步、摆过步、四点步等。每周训练6 d,每天1次,每次训练1 h,共治疗4 w。
所有指标均于第一次治疗前和最后一次治疗后各做一次评估。
表面肌电图检测前给予患者10 min的适应性训练,使其熟悉测试过程。
具体做法:患者俯卧位,骼嵴下缘和双腿末端用绷带固定于治疗床上,双手抱于枕部,两臂自然外展。根据所检测的肌肉放置记录电极(放置位点:检测腹直肌时放在肚脐旁开2 cm处;检测竖脊肌时放在L3和L4棘突旁开2 cm肌腹隆起处;检测多裂肌时放在L5和S1棘突旁开2 cm肌腹隆起处),电极间距2 cm,参考电极位于记录电极外侧。开始测试时,嘱咐患者尽量抬起上半身,维持此姿势10 s或不能耐受时停止测试,后恢复俯卧姿势,该测试过程重复3次,每次实验间隔3 min。取3次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的平均值进行分析。
治疗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在治疗后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见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治疗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患者的躯干肌肌力在治疗后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见表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胸腰段脊髓损伤可致正常神经平面以下的随意肌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即截瘫。患者康复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躯干控制能力是坐位、站立平衡的基础,也是完成更衣、梳洗、进食、转移、如厕、家务、行走等各项日常生活活动的关键。脊髓损伤和病程早期卧床均可致躯干肌控制能力减
脊髓损伤患者躯干控制障碍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如药物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理疗等现代医学康复方法以及针灸、中药等中医康复方法,其中中医康复方法备受关注。坐式八段锦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功法,是以自身呼吸吐纳、形体活动和心理调节相结合的一种有氧运动,有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培育真气、调和气血的功效,而且动作柔和顺缓,沉着稳定,比较适合患者训练。近年来,八段锦逐渐被应用到康复领域,有文献报道将八段锦应用到中老年平衡障碍患者康复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平衡功
Berg平衡量表、脊髓独立性量表分别是目前国内用于评价脊髓损伤后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最常用的量表。RMS是表面肌电图时域分析指标中的一种,用于描述肌电信号振幅的平均变化特征,反映了运动单位募集数量的变化。Onishi
本研究将胸腰段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躯干控制功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Berg平衡量表评价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平衡功能,脊髓独立性量表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表面肌电图评价竖脊肌、多裂肌和腹直肌的肌力,发现坐式八段锦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均能改善脊髓损伤后躯干控制障碍患者的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躯干肌的肌力,但坐式八段锦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疗效更优。竖脊肌、多裂肌位于腰背中部,腹直肌位于中腹部,是在身体重心位置变化时维持躯干姿势平衡的核心肌群。竖脊肌是浅层肌群,主要功能是维持脊柱姿势,有助于躯干伸展;多裂肌属于深层肌群,主要参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腹直肌属于浅层肌群,则有助于胸椎和腰椎的屈曲,可以帮助维持躯干的姿势。患者经过坐式八段锦训练,竖脊肌、多裂肌和腹直肌的肌力显著增加,故而躯干控制能力得以提高。其可能原因是:坐式八段锦可疏通经络、平衡阴阳,通过脊柱和肢体的协调运动,使得身体重心前后、左右、上下不断转换,动作连贯,以保持身体平衡;坐式八段锦以腰椎为轴,通过躯干的螺旋运动带动四肢,亦由上臂摆动连带躯干前后左右活动,腰腹部肌肉得到更多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身体协调性,提高躯干核心肌肉的力量,从而增加平衡能力。梁丽霞
综上,坐式八段锦训练能有效改善胸腰段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后躯干控制障碍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黄 静,杨 宁.表面肌电用于脊髓损伤患者躯干肌康复效果的研究[J]. 运动人体科学, 2015, 5 (20):27-28. [百度学术]
王欣刚,官 霞,郭青川.针灸对腰段以上脊髓损伤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3, 19 (12):1180-1182. [百度学术]
李建军,王方永.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2011年修订)[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10):963-966. [百度学术]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八段锦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5-62. [百度学术]
傅秋媛,谢韶东,叶蝶莲,等.坐式八段锦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0,17(20):160-161. [百度学术]
朱镛连,张 皓,何静杰.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253-254,645-646. [百度学术]
赵娜娜,刘垣玮,盛鹏杰,等.督脉器灸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5):1056-1058. [百度学术]
徐冬晨,王红星,雷晓婷,等.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0, 32(1): 9-12. [百度学术]
马 欣,张 杰.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中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J]. 山东体育科技, 2016, 38(1): 58-61. [百度学术]
ONISHI H,YAGI R,AKASABA K,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MG signals and force in human vastus lateralis muscle using multiple bipolar wire lectrodes [J]. Electromyography Kinesiol,2000,10(1): 59-67. [百度学术]
梁丽霞,林 松,刘利花,等.八段锦操对腰椎骨折术后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J]. 护理研究,2019,33(6):1090-1092.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