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过对古代典籍和现代文献的研究,总结出艾灸防治疫病的历史与现状,以期为灸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治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艾灸在防治疫病中有两个显著作用:对特定穴位艾灸产生温热感可激发人体经络机能,匡扶正气,提升人体免疫机能,发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作用;艾烟可消毒空气以预防感染,从而达到防疫作用,且艾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随取随用,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或可成为空气消毒的替代品。艾灸“简、便、廉、效”的特点,在此次COVID-19的防治中具有特定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推广价值。
疫病是古代医学对传染性疾病的统称,有起病急、传染快、危害大、致死率高等特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疫病从未消没。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自西汉以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大约有352次重大疫病发生,经过不懈努力,这些疫病都得到有效的控
《说文解字》曰:“灸,灼也。”古人通过不断实践,选出既具有药理作用又易点燃的“艾”作为灸的主要原
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外治法的一种,灸法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具有重要地位。灸法的主要承载方式即为艾灸,将艾绒作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相应的艾制品,点燃后置于体表相应穴位进行烧、灼、熏,直达体内,从而激发人体经络机能,匡扶人体正
应用艾灸之法防治疫毒之邪,古籍均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奠定了灸疗的理论基础。晋唐医家最早提出艾灸预防疾患,《肘后备急方》云:“断瘟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佳也。”此后的医家也都认同这一观点并将之传承下
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流行期间,曾有医者提倡以艾灸进行干预和预防。王
从最开始的悬灸到其后的实按灸,古人不仅发现了艾灸的深层次治疗效果,还从中发现了艾灸产生的烟气对人体亦有实际的应用价
古人有利用艾烟熏蒸来作为环境卫生消毒的手段,以预防疫疠发生。《庄子
利用艾烟防疫实为现代的空气消毒法。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艾烟具有抵抗各种病原
艾的成分复杂,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具有较好的渗透作用。艾叶燃烧烟熏时,其味道充分发挥,分布于人口鼻呼吸道中,不仅能抑制或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还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起到较好的镇咳平喘作用。低浓度艾烟的吸入不仅不会对人体产生损害,反而有利于人体,可杀菌、消毒,增强人体抵抗力。金琪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强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现今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多次变异,病毒的传染性进一步增强,仅通过唾液飞沫和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就可传播,具有极其广泛的流行性。病人在感染后所得症状相似,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病死率较高,因此COVID-19可归属于中医“疫病”的范
新冠肺炎自发生以来,中医药显现出特殊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来势汹汹,全国各地中医院校充分发挥自己的地方优势。各地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共同完成的国家973项目计划“灸法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成果,也应用到抗疫的一线治疗
艾灸除了在医疗机构中由医护人员施灸外,也可由居家人员在家自行施灸。为了更好地指导家庭防控和愈后患者进行操作,可进一步完善以下内容:(1)明确艾灸的适宜人群及禁忌症;(2)规范居家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以及相关安全措施;(3)制定艾灸适宜人群的自我评测办法以及不同人群的灸量指导建
在目前疫情严峻的情况下,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运用艾灸体现了中医预防思想的新实践、新应用;且灸法以其简单、有效、价廉的特点扎根于民众,适合普通居民预防和保健。运用艾灸防治新冠肺炎,对减轻国家与国民的医疗压力,宣传中医药知识,树立全民的健康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艾灸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经验限于早期预防和轻型症状与恢复期的治疗,多为辅助治疗方案。由于临床局限且样本量小,尚未能研究其作用机制。今后可加强多领域、多学科的合作,提高试验的前瞻性与准确性,更加科学规范地研究艾灸的作用机制,充分发挥艾灸在防控传染病上的价值,使艾灸更好地服务于临
艾灸防治疫病不仅有古代医家的成功经验,也有现代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结果的支撑,可以肯定艾灸对预防和治疗瘟疫均有裨益。艾灸治疗作用广泛,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艾灸,产生的温热刺激可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提升人体免疫力从而抵抗疫毒之邪;其次艾制品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艾烟可作为简易消毒之法,杀死致病菌,控制传染途径,达到防疫的作用;另外,艾叶较易获得和存储,不易腐烂,也易于被广大民众接受,也可代替普通消毒用品适用于医院消灭空气中的病菌,从而最大程度地节省医疗资源。总之,艾灸操作简单、方便使用、价格便宜、效果显著,具有“简、便、廉、效”的特
艾灸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中医传统理论体系的体现,为人民群众健康体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COVID-19的防治工作中也必将发挥其重要作用,体现中医价值。中医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开启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为新时代的中医继承人,当代医者应当努力学习,提升自身本领,传承和发展古人的智慧结晶,更应不忘初心,推陈出新。此外,打开中华文明宝库必须坚持文化自觉与自
参考文献
陈仁寿,黄亚俊.浅谈疫病文献对现代中医传染病防治的启示[J].中医药信息,2011,28(1):1-3. [百度学术]
戴俊荣.明清疫病文献针灸防治资料整理与研究[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 [百度学术]
刘景源.中医疫病学与温病学的历史沿革——先秦至隋唐时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育,2003,1(7):32-35. [百度学术]
王洪图,贺 娟.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 [百度学术]
张佳乐,杨 莉,鲜天才,等.基于“有是症,选是穴”探讨艾灸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思路和选穴分析[J].中医药信息,2020,37(2):13-16. [百度学术]
庄淑涵,周 萱,田之魁,等.从《诸病源候论》阐释先兆流产的病因病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10):1354-1355. [百度学术]
张馨月,郑佳昆.从戾气学说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诊治[J].河南中医,2020,40(3):336-338. [百度学术]
刘理想,胡镜清,林明欣,等.中医学防控疫病历史回顾与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3):281-284. [百度学术]
苏 颖.试析明清医家对温疫的共识点[J].中医杂志,2013(54):2062-2064. [百度学术]
窦 材辑.珍本医籍丛刊扁鹊心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1. [百度学术]
周富明.吴仪洛与《本草从新》[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8(4):37. [百度学术]
李志庸.张景岳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813-1574. [百度学术]
丁思元,王琪格,林明欣.古今中医药文献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的启示[J].中医杂志,2020,61(16):1397-1400. [百度学术]
管丹丹,陈 理,刘开萍,等.艾灸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3(3):168-171. [百度学术]
林永青,赵百孝.艾灸防治疫疾的历史与现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S1):279-280. [百度学术]
张国山,刘 密,章海凤,等.《备急千金要方》论灸法[J].国医论坛,2013,28(3):24-26. [百度学术]
唐•王 寿.外台秘要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1-2. [百度学术]
李永宸,赖 文.针灸除疫,绩载史册——岭南医家针灸治疗鼠疫、霍乱的贡献[J].中国针灸,2004(12):61-63. [百度学术]
王 慧.逆灸应激法预防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初探[J].中医研究,2003(5):52-53. [百度学术]
赵 宏,李以松,刘 兵,等.艾灸治疗SARS恢复期9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3(9):66-67. [百度学术]
程 宽,罗萌萌,王海泉,等.艾烟相关性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 35(5):632-634. [百度学术]
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431. [百度学术]
杨 洋,梅全喜.艾叶在古今瘟疫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20,31(2):438-441. [百度学术]
葛 洪.抱朴子内篇肘后备急方金译[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225. [百度学术]
李 虹.艾灸生成物干预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百度学术]
唐娅琴,边雪梅.中药艾条烟熏用于病室空气消毒的效果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2001(3):206. [百度学术]
金 琪,韩 丽,欧阳夏荔,等.艾灸关元穴对自然衰老大鼠肝脏组织中SIRT1、FOXO3a、PPARα表达的影响[J/OL].辽宁中医杂志,(2020-11-13)[2020-12-16].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128.R.20201113.1037.044.html. [百度学术]
仝小林,李修洋,赵林华,等.从“寒湿疫”角度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防治策略[J].中医杂志,2020,61(6):465-470,553. [百度学术]
滕雨可,熊 静.艾灸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优势与价值[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3):697-700. [百度学术]
吕沛宛,王赛男,唐祖宣.艾灸早期介入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行性分析[J].中医学报,2020,35(3):473-476. [百度学术]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EB/OL].(2020-2-4)[2020-12-10].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2/05/content_5474791.htm. [百度学术]
石学敏,仝小林,孙国杰,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针灸干预的指导意见(第二版)[J].中国针灸,2020,40(5):462-463. [百度学术]
吴焕淦,纪 军,李 璟,等.艾灸防治瘟疫的古代文献与现代研究[N].上海中医药报,2020-3-13(7). [百度学术]
刘慧荣,王照钦,李 璟,等.从古代文献与现代研究探讨灸法防治2019冠状病毒病的思考[J].上海针灸杂志,2020,39(5):626-632. [百度学术]
张宇鹏,乔 隆,范春博等.艾灸疗法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用理论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4):174-177. [百度学术]
管丹丹,陈 理,刘开萍,等.艾灸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2(4):174-177. [百度学术]
项丽玲,王 瑞,苗明三,等.艾烟防疫毒的特点与思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11):35-39.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