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刊加载中。。。

使用Chrome浏览器效果最佳,继续浏览,你可能不会看到最佳的展示效果,

确定继续浏览么?

复制成功,请在其他浏览器进行阅读

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00例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研  PDF

  • 张智海
  • 李博
  • 杨叔禹

最近更新:2021-07-09

DOI:XX.XXXX/j.issn.1671-2749.2021.02.014

  • 全文
  • 图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
  • 出版信息
目录contents

摘要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证素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化理论和依据。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40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相关信息;运用中医证素辨证软件系统得出主要证素分布情况,通过数据挖掘关联规则分析证素组合情况。

结果

肾和肝是本病的主要病位证素;阴虚、热、阳虚、气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性证素,且以虚实夹杂为主;肝阴虚证、阴虚内热证、气阴两虚证是本病最常见的证型。

结论

临床可通过调补肝肾、益气养阴、滋阴清热等治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通讯作者 杨叔禹,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E-mail:xmyangshuyu@126.com

•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2型糖尿病属于糖代谢紊乱疾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

1]。2型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尤其是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极大。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病变的基础,而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能更早预示血管病[2-4]。现代医学治疗主要以调控血糖、调脂稳斑为主,中药及中药制剂通过活血化瘀等方法治疗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临床证型多样,难以统一,缺乏标准。本研究基于证素辨证原理,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证素组成及分布特点,并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证素关联规律,以期为临床辨证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400名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资料、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理化指标等信息,其中男性196人,女性144人,平均年龄为(60.60±11.01)岁。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2015 年 ADA 糖尿病诊疗标准[

5]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诊断标准参照《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指南》中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诊断标[

6]:IMT≥1.0mm。

1.3 中医证素判定标准

按照朱文峰《证素辨证法》对证素的定[

7],根据福建中医药大学证研究基地提供的中医证素辨证系统及四诊信息采集表,系统根据四诊信息在诊断中的权重,以加权阈值法确定证素及积分。其中积分≥70分,提示存在病理变化;积分<70分,提示未存在病理变化。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2型糖尿病及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标准;②中医证素积分≥70分;③自愿参与本研究者。

1.5 排除标准

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或因严重心脑肾并发症无法配合者;②明确诊断有精神疾病的患者;③不同意参与或不了解本研究,以及文化水平低等客观情况无法配合完成调查者。

1.6 证素关联组合分析

将整理好的数据导入数据挖掘软件IBM SPSS MODELER 18中,建立关联规则程序流,选择“关联分析”模板,通过Apriori模型算法对不同证素组合进行关联分析,计算关联规则及其支持度、置信度。其中支持度表示证素组合在所有病例中出现的百分比(本参数≤病例总数),置信度表示证素A出现时,证素B出现的概率(A出现后,本参数越接近1,B出现的几率越高)。

2 结果

2.1 病位病性证素分布

结果显示,本病的主要病位证素为肾、肝;本病的主要病性证素为阴虚、热、阳虚、气虚。见表1表2

表1 病位证素分布情况及频数统计(例)
证素频数频率(%)证素频数频率(%)
154 38.50 11 2.75
143 35.75 大肠 10 2.50
18 4.50 筋骨 9 2.25
18 4.50 经络 6 1.50
16 4.00
表2 病性证素分布情况及频数统计(例)
证素频数频率(%)证素频数频数
阴虚 253 63.25 血瘀 39 9.75
165 41.25 37 9.25
阳虚 142 35.50 阳亢 27 6.75
气虚 114 28.50 血热 17 4.25
湿 87 21.75 16 4.00
血虚 82 20.50 12 3.00
81 20.25 气不固 6 1.50
气滞 50 12.50 外风 3 0.75
津亏 42 10.50

2.2 虚实证素分布

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证素多以组合形式出现,且多为虚实夹杂证,单纯虚证或单纯实证的仅占8%和4%。见图1

图1 证素虚、实分布情况

2.3 证素组合关联分析

结果显示,本研究中常见的证素组合共90组,涉及肝、脾、肾、心、心神、阴虚、精亏、痰、热、湿、气虚、气滞、阳虚、阳亢、血虚、血瘀等16个证素。其中肝→阴虚(支持度80.60%)、阴虚→热(支持度74.57%)、气虚→阴虚(支持度72.60%)是占比最高的三种证素组合,分别构成了肝阴虚证、阴虚内热证、气阴两虚证三种证型;此外肝血虚、肾阴虚、阴虚夹湿、气虚化热也是常见证型。见图2表3

图2 证素关联网络图

表3 证素关联支持度与置信度(%)
规则支持度置信度规则支持度置信度
肝→阴虚 80.60 77.78 热→气虚 61.28 74.42
热→阴虚 74.57 68.52 阴虚→湿 58.69 83.33
气虚→阴虚 72.60 64.81 肝→湿 55.39 73.81
血虚→阴虚 69.60 62.96 阴虚→肾 52.24 94.29
肝→热 64.18 74.42 肝→血虚 52.30 88.57

3 分析与讨论

2型糖尿病可归属到“消渴”“消瘅”范畴。病位涉及肺、胃、肾,本虚标实是其基本病机;可见气阴两虚、胃热炽盛、肝肾亏虚、阴阳两虚等多个证[

8]。动脉粥样硬化可归属于“痹证”范畴。《灵枢》论及“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相同。《金匮要略》记载“血痹……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描述一致。

2型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

9-10]之间既相互影响,又互为因果。目前,现代医学主要以调控血糖,调脂稳斑为主;中医药在解决患者症状,提高生命质量上具有一定优势。然而,研[11-14]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证型研究结果纷繁不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病位、病性尚未分清。众所周知,证名是由病位与病性组合而成。而证素辨证法以证素为基本单位,通过确定病位、病性证素,从而锁定“证名”,证素是辨证的核心和关[15-16],利于明确辨证,精确治疗。

本课题采用横断面研究,得出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位证素为肾、肝,主要病性证素为阴虚、热、阳虚、气虚。《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中有关于肾气丸治疗消渴的记载,《河间六书》中亦有“肾为下消病位”的论述。《灵枢·本脏》阐述了“肝脆则善病消瘅易伤”。《医经原旨》更是直接表明“下消在肝肾”。《素问》中陈述的“五脏皆有合……筋痹不已……内舍于肝”,正是肝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的具体体现,与本课题研究结果相一致。多项研究显示,从补肾、调[

17-20],疏肝、调[21-25]论治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满意。

《素问》中有“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热”的阐述。《伤寒杂病论》中白虎人参汤是治疗大热伤津的常用方,《丹溪心法》中有天花粉治疗消渴病的论述,均说明热邪对消渴的影响。阴阳虚实不一,辨证治则不同,《景岳全书》提出治疗消渴首当应辨虚实。多个研究结[

26-28]与本课题结果相符,同时多个研究表明,通过清热、温阳,从虚论[29-34]2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疗效满意。

中医学认为肝藏血,肾藏精,肝血依赖肾精滋养,肾精通过肝血不断补充,二者相互资生、相互转化。消渴之病,素体禀弱,无以化为阴液,易生内热,阴阳亏虚,温化无力,精血不生。若精血亏虚,血脉阻滞,运行不畅,久则易出现四肢麻木不仁,发凉感等症状;精血无以上荣脑目,易头晕目眩,视物模糊,久可失明;筋脉无精血濡养,易筋骨拘急不舒,甚则行走不畅,久则导致消渴目病、血痹、脉痹、筋痹等的发生。

根据本研究及关联分析结果,临床可通过调补肝肾,益气养阴,滋阴清热等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但是,目前探究内容尚在初步阶段,下一步将对主要证素与其它临床指标之间进行研究分析比较,以明确指标与证素之间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廖二元.内分泌代谢病学 [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12:1213. [百度学术

2

莫小雄莫小庆陈 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其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J].中国处方药202018(6):138-139. [百度学术

3

孔令堃李亚玉曲青霞.外周动脉斑块超声评估数据联合常规临床危险因素预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022(8):566-570. [百度学术

4

程晓艺寇秀玲黄明刚.颈动脉斑块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影像学分析[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940(6):960-966. [百度学术

5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s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5[S].Diabetes Care January,2015,38(Supplement 1):59. [百度学术

6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血管和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6. [百度学术

7

海 霞.朱文锋教授谈证素辨证新体系[J].中国中医药报200456(13):4-5. [百度学术

8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408-409. [百度学术

9

BOSEBSKI MLAZAROVA-TRAJKOVSKA E.Carotid artery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J].Angiol Sosud Khir201521(3):17-26. [百度学术

10

LIU PWANG HZHANG Fet al.The Effects of Allopurinol on the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Asymptomatic Hyperuricemia: A Three-year Randomized Parallel-controlled Study [J].Intern Med201554(17):2129-2137. [百度学术

11

付金凤.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中医证型的相关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百度学术

12

李肇琳.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证候规律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 [百度学术

13

焦鸿飞.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病机探讨与证候调研[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百度学术

14

刘 晶周春宇郭蓉娟.2型糖尿病证候要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5):354-357,360. [百度学术

15

朱文锋.创立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6):38-39. [百度学术

16

朱文锋.证素辨证研究钩玄[J].河南中医200929(1):1-4 [百度学术

17

史云秋王 旭.从五脏论治2型糖尿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1):68-70. [百度学术

18

王许无.温肾调肝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观察[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百度学术

19

刘 金姚淮芳张叶祥.补肾活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830(1):162-164. [百度学术

20

杜文婷刘 萍.从虚论治动脉粥样硬化[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3):1500-1503. [百度学术

21

黄跃康.清肝泻心法治疗2型糖尿病30例[J].四川中医200636(3):57. [百度学术

22

徐 秋郝巧光.益肾活血调肝法治疗2型糖尿病55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344(9):531-532. [百度学术

23

吴昌安曹岐新.从肝论治2型糖尿病4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11):801. [百度学术

24

曹川泽.肝主疏泄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初探[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 [百度学术

25

张亚军赵志玥. 2型糖尿病危险中医体质类型的筛选与分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中医/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方法研讨会会议材料[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2015:10. [百度学术

26

谢 斌俞大军.论肝阴虚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地位[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1):2168-2170.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