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选择90例肝郁血瘀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3组,基础治疗组予桃红四物汤加味方口服,对照组予外用氢醌乳膏联合内服桃红四物汤加味方,观察组予外用珍珠五白面膜联合内服桃红四物汤加味方,3组均进行8周的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MASI评分、皮损平均灰度值、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MASI评分均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的疗效优于基础治疗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粘度值及血浆粘度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粘度值及血浆粘度值低于基础治疗组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的皮损平均灰度值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对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P<0.05)。
• 作者单位 厦门市中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9)
黄褐斑(Chloasma)又称“黧黑斑”“肝斑”,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损美性皮肤病,以获得性色素增多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发生于青春期后至闭经期前的中青年女
为了开发及推广珍珠五白面膜,笔者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MASI评分、皮损平均灰度值的变化及患者血液流变的改变,对此法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客观的评价,初步探讨该法的作用机制。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厦门市中医院医疗美容科门诊就诊的女性黄褐斑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基础治疗组年龄25~49岁,平均年龄(37.57±5.92)岁;病程0.33~8年,平均病程(4.27±2.15)年。对照组年龄27~50岁,平均年龄(36.80±5.96)岁;病程0.33~8年,平均病程(4.53±1.82)年。观察组年龄28~50岁,平均年龄(37.67±5.51)岁;病程0.66~7年,平均病程(4.18±1.80)年。三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参照《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标准 (2003年修订稿)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①基础治疗组:予桃红四物汤加味方口服(处方:熟地15g,当归12g,茯苓12g,川芎10g,桃仁10g,赤芍10g,红花6g,枳壳10g,丹参20g,柴胡10g,白芍10g,香附10g,僵蚕10g)。上述药物均来自我院中药房,并由煎药室统一代煎配送,日1剂,每剂煎2次,共取汁300mL,混匀后分2袋真空包装,分别于早、晚餐后半小时温服。②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组治疗基础上加2%氢醌乳膏(千白氢醌乳膏,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40088;生产厂家为广东人人康药业有限公司),适量外搽斑处,每日2次。③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组治疗基础上加珍珠五白散(按珍珠粉∶郁金∶香附∶当归∶丹参∶川芎∶白茯苓∶白附子∶白蒺藜∶白僵蚕=3∶3∶2∶2∶2∶2∶2∶2∶2进行配比),由我院药房采用同一批次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细粉配制,并使用统一的药盒进行包装,每份10g。治疗前将1份药物用20mL蜂蜜调成糊状。第一次使用前将面膜敷于前臂伸侧30 min,如无皮肤刺激反应则清洁面部,将药物调蜂蜜均匀地敷于面部(不包括眼睛、眼睑、鼻孔和唇红区),用离子喷雾器(型号为FV-2101A,生产厂家为广东银狐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熏蒸20min后取下面膜,清水洗净面部,每日1次。三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均注意防晒;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熬夜;避免使用劣质护肤品及化妆品;避免使用光敏性药物。
将面部分成4个区域,分别为前额(F)30%、右面颊(MR)30%、左面颊(ML)30%、下颌(C)10%,分别对这4个区域的黄褐斑的面积、颜色深度和颜色均匀性进行评估。面积评分(A):10%以下为1分,10%~29%为2分,30%~49%为3分,50%~69%为4分,70%~89%为5分,90%~100%为6分。颜色深度(D)和均匀性(H)评分:无为0分,轻微,轻度为2分,中度为3分,重度为4分。MASI=前额[0.3A(D+H)]+右面颊[0.3A(D+H)]+左面颊[0.3A(D+H)]+下颌[0.1A(D+H)]。最大为48分,最小为0分。
参照《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及疗效标准 (2003年修订稿)
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以3000 r/min离心10 min,静置30 min分离血清,用GW2007-097锥板式血流变仪测定患者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高切及低切水平。
共纳入90例黄褐斑患者,其中对照组因出现较严重不良反应者,脱落2例,根据临床试验中的意向性分析(ITT)原则,2例均有基线药效数据,故将末次疗效指标记入统计学分析;其余患者均完成临床研究。三组均未出现剔除情况。
三组患者治疗前的MASI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MA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MASI评分均比基础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基础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0.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三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疗效相当(P>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均高于基础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注: 与基础治疗组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液流变学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全血粘度值及血浆粘度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三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粘度值及血浆粘度值低于基础治疗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基础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全血粘度值及血浆粘度值方面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前的皮损平均灰度值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皮损平均灰度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皮损平均灰度值较基础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基础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基础治疗组及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注: 与对照组比较
黄褐斑常见于中年及青年女性。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指出“女子以肝为天”,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而当代女性面对生活及事业的多种压力,易出现情志不畅,加之胎产及哺乳伤及气血,容易引起肝疏泄及藏血功能失衡。《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决》论黧黑斑“原于忧思抑郁,血弱不华……妇女多有之”。“疑事不决”“忧思抑郁”是本病的发病因素,因而“郁”是本病的重要病机之一。肝郁日久,气血运行失畅,脉络瘀滞,致使气血不能上荣于面而现黧黑之色。“无瘀不成斑”,因此“瘀”也是本病的另一重要病机。历代医家主张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衡及瘀血内阻密切相关。肝气不舒,忧思则气结,气血阻滞;脾胃虚弱,气不足以行血,血凝成瘀;肾精亏耗,阴液亏虚,营血不足,脉道失充,而致血行瘀滞;阳虚寒盛,寒凝经络亦可生瘀。据此,黄褐斑各证型中都存在着气血瘀滞的共性。现代研究表明,黄褐斑的发生与血流变学指标异常存在一定的联系,黄褐斑患者常存在血液粘度增加的现
《理瀹骈文》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而能补内治之不及此也。”外治法与内治法的理论相似,其用药可直达病所,是皮肤科最为常用的治疗手段,时有奇效显现。近期研
珍珠五白面膜由珍珠粉、郁金、香附、当归、丹参、川芎、白茯苓、白附子、白蒺藜、白僵蚕等药物组成。本方以珍珠母、郁金疏肝清肝解郁、行气活血为君。白茯苓健脾祛湿、宁心安神,并防湿阻气机;白附子散结解毒;白僵蚕祛风止痒,共为臣药。香附、白蒺藜可加强疏肝解郁之功;丹参、川芎活血化瘀,四者合为佐药。全方共奏行气通络解郁、活血化瘀消斑之功,体现了“无瘀不成斑”“治斑不离血”的思想。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珍珠五白面膜中的“五白”,即白珍珠、白附子、白茯苓、白蒺藜、白僵蚕这类“白色”药物能够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抑制黑色素合成的目
本研究发现内服桃红四物汤加味方治疗该病有明确的疗效,联合氢醌乳膏或珍珠五白面膜后疗效更佳。虽然氢醌乳膏及珍珠五白面膜均可改善患者的MASI评分、降低皮损灰度值,但是氢醌乳膏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无影响、不良反应较多,而珍珠五白面膜可降低患者全血及血浆的粘度且不良反应少,从而证实了珍珠五白面膜对肝郁血瘀型黄褐斑的治疗作用及临床价值,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黄褐斑患者的血液粘度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珍珠五白面膜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