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神农本草经》成书之后,传抄于后汉、三国时代及魏晋南北朝时期,该时期战乱频发、百家争流,致原书散佚且多有传讹及错简。梁代道医陶弘景通过革新肃修、增补发挥《神农本草经》,撰《本草经集注》一书。本文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背景、学术背景以及陶弘景个人因素三个角度探析《本草经集注》的成书背景。
• 作者单位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2.敦煌医学与转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一名胜力,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学者称其为贞白居士,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陶弘景历经南朝之宋、齐、梁三朝,为道教上清派宗师,宋末之时为诸王侍读。梁朝时,陶弘景隐于茅山,潜心修道,但朝廷之事常以书信向他咨询,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其一生雅好摄生,精研药术,长于炼丹铸剑,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琴棋书画无所不工,博学多才,著作丰富,在道术、医学、科技、文艺诸领域多有建树。
陶弘景精研医药,承其“祖世以来,务敦方药
《本草经集注》是一部条理分明、考订严密、搜罗甚广的本草学巨著,是继《神农本草经》之后,影响本草学发展的至关重要的著
《本草经集注》原卷因年久失佚,所幸二十世纪初以来,在敦煌和吐鲁番先后寻见《本草经集注》的手抄本残卷,使其原貌得以重见天日,并使得本草学和文献学研究在一些千载难明的问题上取得了更进一步的突破,可谓弥足珍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上升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为繁乱,政局动荡的时期。据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最多,共有1677次,平均每年4.6次,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战争总数还是年平均战争次数都在中国历史朝代中排在第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纷乱,政治恐怖,士大夫大多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对人们的思想管控大为减弱,世人更推崇老庄的虚无思想,道教思想在此时期得到了流通和发展。陶氏不仅著《本草经集注》以总结前人的本草学术成就,亦是为了记载仙经道术所需之药,便于道教修仙、炼丹之术的传承与发展,如序言:“道经、仙方、服食、断谷、延年、却老,乃至飞丹转石之奇,云腾羽化之妙,莫不以药导为先。用药之理,又一同本草。
从先秦两汉到魏晋南北朝,随着医学理论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和丰富,先祖所辑之书逐渐无法满足医家临床运用的需求,故逐渐掀起了一场著作整理、发微之风。其中,王叔和于泰康元年,撰《脉经》十卷,其序中自述“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其王(遂)阮(炳)傅(□)戴(霸),吴(普)葛(洪)吕(广)张(机),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中国经后汉、三国时代及魏晋南北朝时代,战乱频发,古籍颇多散佚且多有传讹、错简。因而,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等医家对《神农本草经》更复增补改动,导致药物数目不一,上、中、下三品混糅,冷热错乱,草石不分,虫兽不辨,药物主治互有得失。因此,在诸多错乱之下,整理和注解《神农本草经》已是势所必然。
随着医家对临床疗效的不断追求,以及国内外物资的交流、买卖更为频繁,新药物的发掘与认识亦在进程当中,使得医家选用药材范围更为广阔。因此,除了整理与注解《神农本草经》错乱之处外,还需要对新药物进行增补与收录,从《本草经集注》中可见,新添了《神农本草经》未载的药物,如槟榔、葱、蒜、檀香、乳香、苏合香等外来药材。由于前人所增补的《神农本草经》版本诸多,杂乱于世,无法满足医家对药物的正确认识及对新药物的了解、应用所需,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便应时而生。
陶弘景出生于书香世家的士族家庭,陶弘景的父亲陶贞宝亦精通医术,“父讳贞宝,字国重 ,……深解药术,博涉子史……
因得葛洪《神仙传》,昼夜专研学习,便有养生之志,长大后好医术,“性好著述……尤明阴阳五行……医术本草
《本草经集注》这部本草学上的举世之作,不论在南朝还是后世皆对本草学的传承与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陶弘景博学多识,精善医术,又好著述,加之当时社会、学术背景的影响,将重修、增补《神农本草经》为己任以整肃修正,承上启下,使得成书以前的本草学术得以总结,流泽万世。
参考文献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M].尚志均,尚元胜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7,45,298,26. [百度学术]
王家葵.陶弘景丛考[M].济南:济鲁书社,2003:74. [百度学术]
李经纬.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医学史[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72-173. [百度学术]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贺次君,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9:1589. [百度学术]
胡 蓉,张如青,严世芸.论魏晋南北朝医家医著特点[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8(3):19-22. [百度学术]
陈国符.中国外丹黄白法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221-222. [百度学术]
王叔和.脉经[M].贾 君,郭君双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 [百度学术]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M].张灿玾,徐国仟辑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 [百度学术]
张君房.云笈七签[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1042,1044. [百度学术]
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3:428.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