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40例。A组予补元汤治疗,B组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吸入,C组予呼吸功能锻炼联合补元汤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三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总积分、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MWD)、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变化及临床总有效率。
三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总积分、CAT评分、6MWD、SGRQ评分、mMRC评分、肺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组的临床症状总积分、CAT评分、6MWD、SGRQ评分、mMRC评分、肺功能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组、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通讯作者 薛汉荣,男,二级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医肺病临床与实验研究。E-mail:xuehanrong99@163.com.
• 作者单位 1.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4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是一种发病和死亡率高的全球性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是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COPD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依从性差,不良反应多,效果不甚理想,2018年COPD全球倡议指出肺康复治疗可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呼吸困难、健康状态和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作为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4月到2019年12月期间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并自愿加入本研究的COPD稳定期患者120例,分为A、B、C三组(其中A、B为对照组,C为治疗组),每组各40例。A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1.45±9.11)岁,平均病程(11.93±4.05)年;B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2.58±8.78)岁,平均病程(11.55±3.88)年;C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2.60±8.75)岁,平均病程(12.10±3.79)年。三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根据公式 N=K×(Q/P)(其中 Q=1-P),按假定容许误差 d=0.20P,α=0.05,K=100,据大样本调查资料显示,COPD稳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发生率为 48.9
A组:补元汤(药物组成: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锁阳各10g,党参、山茱萸各15g,黄芪30g,炙甘草6g)。由江西中医药大学院附属医院煎药机煎取汁,真空包装成袋,每袋 150mL,每次服用 1 袋,每日2次,口服。
B组: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454)。使用HandiHaler(药粉吸入器)吸入装置吸入,每次1粒胶囊,每日1次。
C组:呼吸功能锻炼联合补元汤。呼吸功能锻炼主要通过缩唇呼吸来进行:操作时可取坐位、半卧位,先嘱患者放松心情,保持呼吸平静,然后指导其闭住嘴唇,用鼻子吸气后,嘴唇缓慢呼气以缩成吹口哨状,同时胸部前倾、腹部收缩,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3。反复训练,5~10分钟/次,2~3次/天。三组疗程均为3个月。
主要包括临床症状总积分、mMRC评分、CAT评分、SGRQ评分和肺功能、6MWD及临床总有效率及安全性指标。中医症状积分及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15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治疗前三组间的临床症状总积分、CAT评分、6MWD、SGRQ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总积分、CAT评分、6MWD、SGRQ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组的临床症状总积分、CAT评分、6MWD、SGRQ评分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组、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
注: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前三组间的mMRC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的mMR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组的mMRC评分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组、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
注: 本组治疗前后比较
治疗前三组间的肺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 ;三组治疗后的肺功能与
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C组的肺功能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组、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
注: 与治疗前比较
C组总有效率(87.5%)高于A组(72.5%)和B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
注: 与A组比较
2018 年GOLD指南再次强调了肺康复治疗在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运动耐量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作为肺康复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呼吸功能锻炼通过增强呼吸肌如膈肌的力量而提高呼吸效率,增加肺通气量,减少残气量,有助于排出痰液,减轻呼吸道阻塞程度,改善缺氧状态,逐步减缓肺功能下降或恢复肺功能,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
呼吸功能锻炼能增强肺呼吸功能的能力与宗气走息道以助肺行呼吸的功能不谋而合。宗气乃积于胸中之气,又称大气。宗气的产生是在先天元气上行于胸中、脾胃运化所化生之水谷精气向上输布于肺的前提下,经心、肺的功能活动化合而成。故宗气包括先天之元气、水谷之精气以及自然界之清气三部分,正如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言“是大气者,原以元气为根本,以水谷之气为养料,以胸中之地为宅窟者也”。有学者认为:“宗气的来源在脾肺,合成在肺,贯注在心,根本在肾,部位在胸中心肺。
宗气虚损是呼吸功能下降的本源,肺功能逐步下降是宗气逐渐虚损的结果。宗气“贯心脉而行呼吸”是保证气血正常运行的根本动力。宗气不足,肺朝百脉及主治节功能失调,肺不能布津行血,心血运行受阻,致使津聚成痰,血滞为瘀,以致痰瘀互结,伏藏于肺,阻塞气道,肺司呼吸功能不畅,表现为肺通气功能下降,是形成COPD的病理基础,为COPD的标实证。可见,痰、瘀的发生是由虚、实两方面原因造成的,而宗气虚损是COPD诸症产生的根本,故其治疗思路重在补益宗气以减缓肺功能下降速度,改善COPD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
宗气虚还与COPD的呼吸肌疲劳、营养障碍相关。张锡纯言“因大气下陷过甚,呼吸机关将停,遂勉强鼓舞肺脏,努力呼吸自救,其迫促之形,有似乎喘,而实与气逆之喘,有天渊之分。观此证假寐之时,肺脏不能努力呼吸,气息即无”,形象地描述了产生呼吸过度的原因是宗气虚衰,其与COPD的表现类似,结果必然导致呼吸肌发生疲劳。宗气虚衰,肺脾不足,肺主治节功能不畅,肌肉活动无力,而肌肉由脾所主,故可出现呼吸肌疲劳。因此呼吸肌疲劳可以看成是宗气虚衰的结果。
遵循“元气根于肾”“元气赖脾胃后天之精充养”,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提出补益宗气法辨治COPD,创制了经验方补元汤。该方由补中益气汤加锁阳、山萸肉组成,重视补益宗气的同时兼顾肾气,突出健脾在COPD防治中的关键作用,使宗气盛、肺气复、卫气鼓、脾胃之气生、肾气动、痰浊消、瘀血除,以此提升COPD患者的免疫调节能力和呼吸道防御机能,提升呼吸道对环境刺激因子的适应能力。同时,通过增加饮食加强营养,改善呼吸肌疲劳,以减少或控制COPD的急性发
参考文献
Mirza S, Clay RD, Koslow MA, Scanlon PD.COPD Guidelines: A Review of the 2018 GOLD Report[J]. Mayo Clin Proc,2018,93(10):1488-1502. [百度学术]
Peian Lou,Peipei Chen,Pan Zhang,et al.Interaction of smoking and depression or anxiety on the mortality of COPD patients:a prospective study [J].Respir Care,2013,59(1):54-61. [百度学术]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8. [百度学术]
古彩英.呼吸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5,3(20):9. [百度学术]
崔 燕.呼吸功能锻炼对COPD稳定期肺功能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09,11(13):322-323. [百度学术]
帅冬怡.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9):120-121. [百度学术]
祁海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前后生活质量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5,9(3):218. [百度学术]
苗 青,樊茂蓉,王京菊,等.论宗气亏虚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横向传变的关键因素[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0):2572-2573. [百度学术]
张显耀.辨证治疗宗气下陷浅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8):6-7. [百度学术]
王丽华,张元兵,兰智慧.洪广祥补益宗气理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应用.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2):302-304. [百度学术]
叶 超,薛汉荣,傅 斌,等.补元汤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干预作用的研究.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22(1):57.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