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讨“思维导图”在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认为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应用于教师备课、课堂教学中可提高教学品质,应用于学生课前自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率,应用在医患沟通中可发挥积极作用。故推荐“思维导图”在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作者单位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1);2.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1)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重要的分支学科,是一门中医医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临床课程,不仅是中医基础课程与临床各科的桥梁,也是着手临床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衔
备课是上好中医内科学的前提,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进行教学时可能有不同的教学效果。部分教师因临床工作忙碌,对学生的教学备课投入较
笔者在中医内科学备课时积极应用思维导图,如自制的“消渴辨证论治”思维导图(见

图1 “消渴辨证论治”思维导图
大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但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培养良好的课前学习习惯,通常只在课上听老师讲授,没有事先独立思考,这样的学习方式已不适应中医内科学复杂的临床思维培养。龙富立
笔者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中医内科学课前自学,同时引导学生初步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框架,提高梳理各知识关系的能力。如学生首次自制的“消渴课前自学”思维导图(见

图2 “消渴课前自学”思维导图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各基础理论学科与各内科学的一个承接点学科,在中医类学科的教学之中有着特殊地位,但其内容繁多、文字枯涩、较难记忆与应用。探索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教师的临床教学重点,而期待的教学目标是能够在有限的课堂及临床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记忆、理解,最终判断各病证的病因病机、遣方用药。
笔者在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这一新颖的、发散性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同事的认可。

图3 “痴呆”中医内科教学思维导图
当前,如何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已然成为一个社会热点。在中医内科学的临床教学中,教育医学生处理好医患关系、创建和谐的就医环境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清晰有效的交流是医患沟通的首要环节。然而采用传统的医患交流方式有时难以达到理想的交流效果,甚至会引起误解、发生纠纷。胡丽
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改变这一现象,学生自制的“消渴病的医患沟通”思维导图(见

图4 “消渴病的医患沟通”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应用在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虽师生制图能力及方法均还有待提高和改进,但初步应用的效果颇佳。对学生而言,思维导图不仅能将中医内科学零散的知识绘制成完整的知识框架,而且还锻炼了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对临床授课老师而言,思维导图能够使教学更有科学性、效率性,同时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笔者认为思维导图可尝试在中医内科学的临床教学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薛博瑜.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编写特点[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204. [百度学术]
徐 芳,刘 颖,石 磊,等.病理生理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9):702-704. [百度学术]
托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百度学术]
严琴琴,赵鸿馨,李 静.临床医学课程备课及讲课的一点体会[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98-99. [百度学术]
龙富立,王 娜,黄国初,等.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医内科研究生临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9,11(15):182-183. [百度学术]
虎志辉,金玲芬.中医临床教学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11):342-343. [百度学术]
林 青,张前德.思维导图在中医药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教育,2009,28(5):30-33. [百度学术]
胡丽芬.多维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279-281.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