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多见发热、干咳、乏力,属寒疫范畴。杜少辉教授秉承扶阳大家卢崇汉之宗旨,结合五运六气分析,从六经气化入手,以寒湿论治,用卢氏桂枝扶阳宣肺化痰法助太阳气化,化太阳寒湿,收效显著。列举三则验案以示桂枝“启、拨、引、通、达、化、纳”之功以治本,而非见干咳用益气养阴之法以治标。
• 作者单位 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5);2.钦安卢氏医学扶阳学派工作室(四川 成都 610047);3.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广东 深圳 518033);4.湖北省武汉市长航总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5);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广东 深圳 518033);6.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7.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4);8.广东省深圳市沙河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9.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广东 深圳 518040)
新型冠状病毒肺
新冠肺炎咳嗽特点为干咳,常伴胸闷、乏力。去岁已亥,脾土不及,终运太阳寒水;新年庚子,金运太过,初运厥阴风木。肺为华盖,空灵娇嫩,受太阳寒水及金气肃降影响,则皮毛闭塞,通达不能,故可表现为咳嗽。金运太过,宣发不能,痰湿压聚,肺气束缚难宣故多作干咳、胸闷;加之去岁已土不及,肠胃虚弱,痰湿易聚,故有外燥内湿之象。在庚子年运势下,诸多普通肺炎者肺部CT亦多表现毛玻璃样改变,乃其意也。《灵枢·决气
《医法圆通·肺病咳嗽
药物组成:桂枝尖15g,广紫菀15g,苍术15g,石菖蒲20g,白芷15g,陈皮15g,茯苓15g,法半夏20g,南山楂20g,木蝴蝶20g,杏仁15g,苏子15g,瓜蒌壳15g,北沙参30g,炙百部15g,广桔梗15,炙甘草5g,生姜30g。若咯黄稠痰可考虑加黄芩15g,芦根30g,浙贝15g。
桂枝引阳出阴、化太阳之气,散太阳寒水,通肺疏络、降逆止咳;苍术入太阴,化气燥脾,分清化浊,使阳行而阴随,且性味辛温,祛风散寒,蕴麻黄之功;半夏能通卫降逆,化肠胃痰湿降秽浊逆气;陈皮化腠理之壅塞,行气开郁,通脾肺而疏肝,助桂、姜上下通行无阻,内外开合得利;生姜横行宣达中胃之气,令中气从土达肺,助桂开卫阳以泄浊;南山楂理肠胃,行脾滞,化阳分之湿;茯苓化太阳之气,行太阴之湿;白芷开筋膜、开腠理,脏腑之秽邪乃去,膏膜之瘀凝可解,肺腧脾腧之寒痹可宣;紫菀可启苑陈而疏金络,壅塞清道之病可化,与桂合则能金木协和而天清地宁,得生姜则阴阳相合;炙甘草健脾崇土,内通脏腑气血,外达肌腠经络,可引阳入阴,起阴交阳,与桂相配助气机流散通达,阴阳升降化纳;杏仁外通皮腠而疏肺豁痰,抑制金运太过,内则降逆下润而润肺止咳;桔梗助紫菀、陈皮疏肺开肺;苏子与陈皮、杏仁合用,调理脾肺,肺得其宣,胃得其降;配瓜蒌开膈降浊,通利气机;石菖蒲入肾水引微阳,升清通窍、涤荡浊阴;木蝴蝶滋水涵木,润肺宁嗽;百部润肺止咳化痰、北沙参清肺养阴生津,使痰湿去肺津生。
《医法圆通》云:“寒邪干者,散其寒而咳嗽自已,如麻黄汤、小青龙汤是也;湿邪干者,渗其湿而咳嗽自已,如二陈汤、苓桂术甘汤是也。”《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医圣张仲景、火神鼻祖郑钦安皆慎辨咳嗽之寒热虚实,其病寒气水饮者,以桂枝立法,遣用青龙、苓桂术甘类温阳散寒,化气行水而咳嗽消。卢氏禀医圣、火神鼻祖之扶阳思想,创桂枝扶阳宣肺化痰法,达不止咳而咳自止之义理。
《本经》言桂枝“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卢
案一 某某,女,51岁,家住湖北武汉,医务工作者, 2020年2月17日初诊。主诉:咳嗽间作16天。现病史:患者于2020年2月1日出现干咳,次日发热,热峰 38.5℃,伴全身酸痛、畏寒乏力,对症治疗后发热反复。2月5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4.55×1
案二 某某,男,33岁,2020年1月31日初诊。患者家住武汉,医务工作者,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接触史。主诉:低热8天。患者于2020年1月24日开始出现低热,热峰37.4℃,畏寒,咽痛,偶有干咳。血常规示“白细胞11.94×1
案三 某某,女,54岁,长期居住武汉,2020年2月27日初诊。 主诉:咳嗽、喘息、乏力15天。现病史:患者于1月29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38.5℃,多于下午或晩间出现,伴畏寒、乏力、肌肉酸痛、咳嗽,自服感冒药及退烧药后仍发热、咳嗽。2020年2月5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4.16×1
按 案一患病初期使用抗病毒抗感染药物后虽热暂退,肺部炎症却较前进展,考虑发热乃正邪相争之态,服用连花清瘟胶囊等寒凉药物耗损阳气,外邪直入,故发热止而肺部CT炎症加重。患者初期咳嗽咯黄绿痰,此乃痰浊外排表现,后期采用激素抑制治疗,变干咳,伴胸闷,乃痰湿外排通道被堵而内聚肺脏所致。杜师以扶阳通阳,以阳盛祛邪,率用卢氏桂枝扶阳宣肺化痰法加减,温阳化气,降逆疏肺,化痰止咳,以开肺系上宣下肃的通道,方中枳壳与桂枝同用,使阳气宣化,阴气下行;同时合苇茎汤化黏痰养肺津。《本经疏证
案二病七八日之期,七日太阳来复,八日阳明。阳明者,燥气主之,中见太阴。此系受天之寒疫外邪,从太阳传阳明,又从中见太阴之气化。恶寒、发热、干咳,乃邪盛于太阳,壅塞肺卫;口干、口苦,此入阳明少阳地界;腹痛、腹泻者,邪从太阳达于太阴。太阳以寒为本,居六经之首,外邪最易伤之;太阳为开,如此则卫气彪悍周流御邪于外。故仲景立伤寒,卢氏重扶阳也。今寒水外犯,三阳开阖不能,发热、口苦、腹泻皆见也。故首投卢氏桂枝扶阳法解太阳寒水;合黄芩化少阳郁热、助半夏降浊阴而升清阳;葛根清解阳明,外通肌腠,内降大肠,复升降之序。如此,三阳共解,故患者一剂则寒水去,热即退,三阳之症皆消,但正气受损,肺系受抑而继作咳。太阳外行三阳,内行三阴,故二诊继以桂枝扶阳法温阳行气,令阴邪消散而肺气归位,佐苏子降气化痰,沙参、百部润肺止咳而咳嗽好转。
案三发热恶寒、乏力乃风寒中太阳之象也,少阳为枢,合于两胁,胁肋疼痛乃病入少阳之征;用寒凉药后风寒内陷,肺气不宣,故咳嗽喘息;“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故腹胀、排便困难,脉沉。杜师以卢氏桂枝扶阳宣肺化痰法配细辛,合小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桂枝扶阳宣肺化痰法温阳散寒化痰;细辛开肾达肺,启一阳而交乾金,并助桂升青龙、散卫阳、通肺窍、化痰湿,而咳嗽自缓;柴胡解少阳之枢;瓜蒌皮散心下结热;芒硝泻下软坚,导热从阳明下行,则胁痛消,胸闷解。
太阳之气外行于三阳,内行于三阴,有出入升降之变。桂枝为百木之长,调营卫之气,助营卫周流运行。上述三则病案皆以桂“启、拨、化、达、通”之功复气机升降出入,故可正气长邪气退。然案中桂之所主亦有不同。案一症见咳嗽胸闷,伴鼻腔血性分泌物,以桂化太阳寒水,佐清肺化痰之味,肺气可通,痰气乃下,突显桂“化、达”之义;案二症见畏寒咳嗽、腹痛腹泻,伴口干口苦,以桂引气达木则口苦消,配葛根助脾之运纳则腹泻止,突显桂“引、纳”之功;案三症见咳嗽、右上腹痛,伴排便困难,桂配细辛以启青龙,化痰湿,则咳嗽减,配芒硝以拨通太阳、阳明开阖之机,则腹痛缓,突显桂“启、通”之妙义。卢氏所言桂“启、拨、引、通、达、化、纳”之功可彰可显。
《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生则病。”庚子年木气至而不至,少阳生发不足,该春暖花开却见寒风料峭;金气不至而至,本应万物俱荣而见大地萧瑟,故病毒伺机大暴发。卢氏桂枝扶阳宣肺化痰法应天地之机,法《伤寒》《金匮》之理。其桂枝化木气之至而不至,苏子、白芷、苍术解金气之不至而至,如此可生少春之阳,缓肺金之刑,故能应则顺,临床效彰;而西药抗生素伤阳、激素抑肺,对于大多数新冠肺炎患者实则有逆则生变之危矣。桂枝、半夏、生姜、苍术相合法青龙之义,以引龙升腾,疏肺通络,化上焦水饮;桂枝、茯苓、苍术、甘草相合效苓桂术甘之理也,以温阳行气,健脾祛湿,散中焦水饮。如此太阳寒邪消散,脾土中阳得运,去岁太阳寒水及脾土不及之运亦可除。
参考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2):136-138. [百度学术]
范逸品,王燕平,张华敏,等.试析从寒疫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J].中医杂志,2020,61(5):369-374. [百度学术]
张志聪.张志聪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490. [百度学术]
郑钦安.中医火神三书·医理真传[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127-128. [百度学术]
卢铸之,卢永定,卢崇汉,等.卢氏药物配合阐述[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9. [百度学术]
邹 澍.本经疏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311. [百度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