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扶正解毒活血组、扶正解毒组及安慰剂组出现复发转移的例数分别为5例、7例和10例,均无死亡病例;三组的无病生存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服药6个月后扶正解毒活血组患者在躯体功能方面以及疲劳、气促、便秘等症状领域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安慰剂组及扶正解毒方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通讯作者 盛佳钰,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乳腺癌研究。E-mail:sjy1983sh@126.com
• 作者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乳腺病科(上海 200437)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对于乳腺癌的治疗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规范且合理的治疗模式,包括:手术治疗、放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尽管如此,研究表明仍有近35%的患者因治疗失败而死
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乳腺病科2016年3月—2017年1月期间门诊及住院收治的浸润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共150例,所有患者完成手术治疗且有完整随访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扶正解毒活血组、扶正解毒组及安慰剂组,每组各50例。三组患者在年龄、临床分期、脉管浸润、淋巴结状况、肿瘤大小、Ki67表达、腋窝状态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
病理证实为原发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即雌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 2)均为阴性的乳腺癌。所有病例的病理检测指标均经岳阳医院病理科的指定医师取蜡块制片评定确认。临床分期按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肿瘤分期指南 第7版进行分期,脉管浸润(lymphatic vascular invasion,LVI)状况采用具有完整肿瘤边界的HE切片来判定。ER、PR、Her-2、Ki67的检测按免疫组化PV8000检测法进行,一抗、二抗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1)ER、PR将阳性细胞>10%定义为阳性。Her-2免疫组化检测(-)或(+)定义为阴性,免疫组化检测(+++)定义为阳性,免疫组化检测(++)经FISH检测确认阳性或阴性。ER、PR、HER-2均阴性定义为三阴性。
(2)Ki-67以细胞核呈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放大400倍,取20个视野,视野内所有染色细胞按阳性细胞百分比进行计数。
药物由岳阳医院制剂室提供,制备成颗粒剂,患者按随机结果服用不同药物。
(1)扶正解毒活血方: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30g,南沙参15g,枸杞子12g,仙灵脾15g,肉苁蓉15g,石见穿30g,巴戟天15g,莪术30g,三棱30g。
(2)扶正解毒方: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30g,南沙参15g,枸杞子12g,仙灵脾15g,肉苁蓉15g,石见穿30g,巴戟天15g。
(3)安慰剂:扶正解毒方的十分之一剂量。
每日1剂,分2次口服,连续服用6个月为1个疗程,至少服用1个疗程,或至疾病出现进展为止。
研究主要终点为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及生活质量。采用电话方式随访,时间从患者口服中药之日起至2019年9月或死亡止,均获得满意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8个月,最长42个月,最短26个月。DFS按手术之日起至第一次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的时间计算。生活质量评估采用欧洲疾病研究与治疗组织所制定的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
150例入组患者中,按年龄、临床分期、脉管浸润、淋巴结状况、肿瘤大小、Ki67的表达及口服中药情况,分别行DFS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TNBC患者术后DFS有关(P<0.05)。临床分期I期者47例,II期者77例,III期者26例,中位DFS分别为38个月、38个月及36.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将年龄、分期、淋巴结状况纳入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是影响D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2)。见
150例入组患者均有完整的随访资料,中位随访38个月,至2019年9月止,安慰剂组共出现复发转移10例,中位DFS时间为38个月;扶正解毒组共复发转移7例,中位DFS时间38个月;扶正解毒活血组共复发转移5例,中位DFS时间37个月。均无死亡病例。三组比较,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3),但从曲线上看中药组优于安慰剂组,扶正解毒活血组又稍优于扶正解毒组。见

图1 三组患者的DFS差异
治疗前,三组间各项生活质量评估均无差异;服药6个月后三组患者在躯体功能领域(包括:提物、步行、卧床天数及基本生活自理情况等),以及疲劳、气促、便秘3个方面的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将三组患者进行两两比较,寻找具体差异所在,发现扶正活血解毒组相比较安慰剂组,在这4个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扶正解毒组较之安慰剂组,在这4个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而扶正解毒活血组与扶正解毒组相比,在躯体功能及疲劳、便秘方面均有改善(P<0.05),在气促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



注: 与安慰剂组比较
全国名老中医陆德铭教授在近五十年诊治乳腺癌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结合多年治疗乳腺癌的用药经验研制的“乳癌术后方”,经多年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证实能明显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体质状态,防止复发转
近年来众多研究提示,恶性肿瘤患者大都伴有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功能异常,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不仅容易形成血栓,还有利于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而肿瘤导致的局部血液高凝状态造成的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亦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使复发及转移的机会增多,还会降低放化疗效果。易栓状态属于祖国医学中“血瘀证”的范畴,笔者团队通过临床观察也发现,三阴性乳腺癌术后患者血瘀症状明显,表现为唇舌瘀紫、面色晦暗、胁肋胀痛等。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扶助正气的同时,重视活血化瘀疗法的应用,可取得较好的疗效:童彩玲
在“扶正解毒”的乳癌术后方的基础上配伍活血化瘀药物,是否能进一步提高中药疗效呢?本研究结果表明,中位随访38个月后发现,三组患者DFS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203),但从曲线上看服用中药的2组均优于安慰剂组,而扶正解毒活血组又稍优于扶正解毒组。可能由于随访时间有限,短短3年的随访并未能观察到三组患者的DFS差异,但进一步延长随访周期,中药治疗优势可能会进一步展现,活血药物的加入有延长DFS的趋势。
大量的研究证实,在乳腺癌患者治疗的不同阶段给予中医药的干预,不仅可以延长无病生存期、降低复发转移率,更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肿瘤相关性疲劳是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具体是指由肿瘤或抗肿瘤治疗引起,与近期活动不成比例且影响日常生活,令人不适的、持续的躯体、情感和认知方面的主观疲惫
此外,便秘也是肿瘤患者术后较常见的一个临床症状。肿瘤患者往往“久病血瘀,瘀毒损络”,血瘀、瘀毒相互搏结,两者于机体内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肠腑通导失司,血瘀与粪屎蕴结,日久成毒,损害肠络。肿瘤患者的排便困难常病程较长,且多伴有血瘀症状,如面色晦暗、舌质紫黯、脉细涩、局部刺痛等。在中医辨证论治肿瘤患者的便秘中,活血化瘀中药一直广泛应
本研究结果提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行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的改善患者DFS及生活质量的功效。在扶正解毒中药的基础上,加上活血药物能进一步提高中药疗效,初步明确活血化瘀中药在三阴性乳腺癌临床治疗中的价值。
参考文献
Kesson EM, Allardice GM, George WD,et al. Effects of multidisciplinary team working on breast cancer survival: retrospective, comparative, interventional cohort study of 13722 women[J]. BMJ. 2012, 26(344): e2718. [百度学术]
万崇华,陈明清,张灿珍,等. 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A-C30中文版评价[J]. 实用肿瘤杂志,2005,20(4): 353-355. [百度学术]
瞿文超, 吴雪卿, 冯佳梅, 等. 中药复方对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影响[J]. 中医药学报, 2017, 45(6): 92-95. [百度学术]
季亚婕, 唐 菁, 陈玮黎, 等. 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中医体质的影响及“乳癌术后方”的调节作用[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30(1): 11-14. [百度学术]
盛佳钰, 张馨月, 李 琼, 等. 基于肿瘤微环境中 TLR4/NF-κB 通路的变化探讨乳癌术后方对乳腺癌小鼠肺转移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6, 34(12): 2864-2867. [百度学术]
Liao MJ, Ye MN, Zhou RJ, et al. Yiqi Formula Enhances the Antitumor Effects of Erlotinib for Treatment 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Xenografts[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4, 628712. [百度学术]
童彩玲,杨海燕,黄 梅,等.乳癌康对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短期复发转移的影响[J].新中医,2011,43(12):77-78. [百度学术]
宋希朋.乳腺癌术后常规化疗辅以中药治疗对患者远期转移复发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3):3670-3672,3715. [百度学术]
Franc M, Michalski B, Kuczerawy I, et al. Cancer related fatigue syndrome in neoplastic diseases[J]. Prz Menopauzalny, 2014, 13(6): 352-355. [百度学术]
施华平, 孙敏捷, 郁红礼, 等. 抵当汤及其加味方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26(4): 274-277, 322. [百度学术]
施华平, 周玲玲, 孙敏捷, 等. 抵当汤及加味方对S180荷瘤小鼠外周血IL-8、TNF-α 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 44(9): 58-60. [百度学术]
杜 秋, 吴 震. 基于阳虚便秘模型的肉苁蓉通便作用的量效关系及机制研究[J]. 中南药学, 2016, 14 (1): 23-27. [百度学术]